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际调查RP数据(Revealed preference data)具有可靠性,而意向调查SP数据(Stated Preference data)具有灵活性。为了更好地将两类数据结合起来,减少交通调查的工作量,提高调查的精确性,本文分析研究了RP/SP纽和调查方案的设计,应用非集计模理论及调查所得石河子市组合数据,建立了交通方式划分的MNL模型,并应用spss13.0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通过模型拟合度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利用该模型对石河子市交通方式分担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交通SP调查的均匀设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交通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和RP(Revealed Preference)调查的不同,并阐述了前者相对于后者的优越性。交通SP调查情境设计是实施该调查方法、建立交通模型戍败的关键环节。在分析了以往各种设计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将均匀设计引入交通SP调查情境设计中,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调查设计者与受访者之间关于调查问题数量的矛盾,改进了以往正交设计的不足,在保证数据建模精度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调查中访问问题的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给出了调查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对于缅甸的仰光市而言,鉴于其新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对于缓解城市现在以及将来的交通压力方面的作用,本文将依据SP调查数据对其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进行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发展中国家诸如收入等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变化相对较快,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调查方法还是模型构造上都要反映出这种交通行为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此次SP调查首先在设计就反映出了将来的收入以及其他服务水平属性变化的影响;同时,也相应地进行了RP调查。接下来,要对一个RP/SP相结合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进行标定;在这个模型中,出行时间和费用的参数被分别定义为将来收入的函数。此次SP(以及RP)调查选在仰光市的一个住宅区进行,时间是2003年3月。调查结果显示,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较,被调查的人对新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显示出了极大的偏爱。利用调查上来的数据,本文对所提出的模型结构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另外,模型对将来的模拟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将来仰光市小汽车的使用将有一个很大的增加,而新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利用将因此减少。  相似文献   

4.
对于缅甸的仰光市而言,鉴于其新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对于缓解城市现在以及将来的交通压力方面的作用,本文将依据SP调查数据对其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进行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发展中国家诸如收入等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变化相对较快,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调查方法还是模型构造上都要反映出这种交通行为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此次SP调查首先在设计上就反映出了将来的收入以及其他服务水平属性变化的影响;同时,也相应地进行了RP调查.接下来,要对一个RP/SP相结合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进行标定;在这个模型中,出行时间和费用的参数被分别定义为将来收入的函数.此次SP(以及RP)调查选在仰光市的一个住宅区进行,时间是2003年3月.调查结果显示,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较,被调查的人对新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显示出了极大的偏爱.利用调查上来的数据,本文对所提出的模型结构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另外,模型对将来的模拟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将来仰光市小汽车的使用将有一个很大的增加,而新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利用将因此减少.  相似文献   

5.
以非集计离散选择模型理论为依据,建立基于Logit的城际旅客交通方式选择行为模型.根据武汉周边4个城市(孝感、随州、襄阳和十堰)经武汉到上海的旅客出行方式意向选择(Stated Preference,SP)调查数据,研究了影响旅客选择"空巴联运"(即航空与巴士接驳)方式的重要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估计3种交通方式("空巴联运"、动车—高铁、大巴—高铁)的客流分担率.基于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城市内出行时间(程前程后出行时间)和总出行货币费用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研究出行者对铁路客运枢纽的对外出行衔接方式选择行为。设计意向偏好调查(Stated Preference,SP)问卷,调查出行者出行行为偏好。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以多项式对数(Multinominal Logit,MNL)模型为基础,建立枢纽旅客对外出行衔接方式选择模型,并借助NLogit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结合实际算例,求解模型,得到枢纽对外出行各衔接方式选择概率。结果表明:出行者选择公共交通衔接方式的概率较大,尤其是选择地铁的概率超过50%。研究结果对公共交通工具提速、提升发车频率及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克服现有意愿调查(stated preference,SP)实验设计方法标定结果精度低的缺点,以Logit模型的渐进协方差矩阵行列式最小为目标,对选择枝属性水平组合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相应的选择枝属性水平组合方案,设计了一种新的出行意愿调查实验设计方法.以某城市中心城区到卫星城新增地铁交通方式为例,通过分析拟合优度、参数估计标准差,对比了新方法与正交设计法的模型标定结果精度.算例结果表明,与正交设计法相比,采用本文方法得到的参数估计标准差最小,拟合优度达到0.15,提高了0.05,提高了Logit模型参数标定精度,且具有选择枝属性组合数量弹性选择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完善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标定模型相关参数,必须采用先进的SP调查技术来分析出行者意愿性信息.针对SP调查技术在国内交通领域鲜有应用的现状,系统地介绍了SP调查的理论及原理、调查方法、调查数据的应用,并以深圳市为实例,合理设计调查方案,分析居民出行的行为时间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共享汽车作为高铁站接驳交通出行方式的可行性,在大连北站、长春西站和哈尔滨西站3个高铁站的候车厅内对出行者随机抽样,进行行为调查(Stated Preference,SP)与意向调查(Revealed Preference,RP)的组合问卷调查,并建立多项离散选择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对影响高铁站接驳交通出行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等待时间、出行时间、费用和押金均对出行者接驳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且均对共享汽车产生负效用;选择共享汽车进行高铁站接驳出行的出行者主要特征有年龄为18~30岁、与他人结伴出行、日常出行方式为私家车、高铁出行目的为旅游、月收入较高、喜欢开车、接驳出行距离较远等."高铁+共享汽车"服务模式具有可行性,但是目前受访者对共享汽车的使用率和了解程度均较低,需要加大共享汽车的宣传力度并提高其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广州居民出行调查成果,本文从模型架构、效用函数基本形式、参数标定及校核等几个方面对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 提出了方式划分的基本原则,并针对无车家庭、有小汽车家庭和摩托车家庭构建层次划分. 以小汽车家庭为例,阐述方式划分的基本形式. 进而,提出了方式划分参数标定的方法和基本步骤以及系数校核的关键点. 最后将预测结果和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本文提出不同层次交通方式划分模型,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并在效用函数中引入收入、车辆拥有和吸引量等因素,增强了模型的适用性,为其他类似城市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的SP调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研究方法各异,SP调查逐渐成为研究出行时间价值的重要手段。首先系统梳理SP调查的方法、设计、实施和特点。基于北京市第四次居民出行调查的SP分项调查,详细阐述SP调查的技术方案、实施方法、调查规模和抽样方式,重点分析SP调查方案的设计。基于均匀设计方法,采用SP调查和RP调查相结合的方案,通过确定影响因素、设定情景模式和主要参数,基于不同出行方式分别设计了SP调查表格和情景模式卡。通过对北京市SP调查相关实证分析,提出SP调查实施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a new transit system (NTS) in mitigating current and future potential traffic issues in Yangon City of Myanma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mode choice behavior based on a stated preference (SP) survey. In comparison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rapidly changing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s (especially, income). It is required to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such decision context in both survey method and modeling framework. Therefore, SP survey is first designed to incorporate the influence of future income, as well as other level-of-service attributes, whereas a revealed preference (RP) survey is also prepared. Second, a RP/SP combined mode choice model is estimated in which the parameters of travel time and cost are defined as a function of future income, respectively. A SP survey was conducted at a residential area of Yangon City in March 2003. This is the first SP survey done in Myanmar. Respondents show the highest preference of NTS among travel mod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structure was empirically confirmed. Furthermore, simulation analysis suggests that future income will bring about a potentially large increase in car usage and consequently reduction in transit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一些大中型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小汽车出行过多地占用了城市道路资源,促使部分小汽车出行者转向公交出行,能够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选取小汽车出行群体为研究对象,经过预调查得出了影响小汽车出行和公交出行的不同因素,利用正交设计方法,设计了调查场景并进行了SP/RP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建立了MNL模型及修正SP&RP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公交票价和缩短公交出行时间能够提高公交吸引力,吸引部分小汽车出行者转向公交出行。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内陆段运输链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通关便利性、班轮密度、运输链总费用、运输链总时间及运输时间可靠性作为特性变量,构建了基于Probit的国际集装箱内陆运输链竞争力模型,并利用义乌国际集装箱托运人RP/SP调查数据,借助Limdep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Probit模型优于Logit模型,且该模型各参数估计值与实际情况相符,模型精度较高,预测准确性较好.最后提出了提高铁路运输链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际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同样也是交通规划领域一个重要课题.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城际交通分担率也随之有相应变化.计算分担率的方法很多,其中Rank Logit模型能够充分利用SP调查中乘客对交通工具选择的排序数据,可以获得比其他非集计模型更高精度的特点.本文采集891份有效SP数据并建立Rank Logit模型,对广州—武汉的城际交通分担率展开研究以验证该模型的优点.模型结果从评价指标、参数实际意义和乘客时间价值等方面对比Rank Logit模型和Multinomial Logit模型,证明RL模型拥有更高的模型精度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对武广通道上政策性调整进行了6组敏感性分析,为政府进行交通规划、交通运输政策的制订及修改等提供决策依据,也为铁道部、航空公司等运营部门制定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市综合体分类的停车收费政策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评估停车收费政策在不同类型城市综合体中产生的效果差异,基于辐射范围、居民出行距离及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三项特征指标,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城市综合体分成市域型和区域型两类。与区域型综合体相比,市域型综合体辐射范围更广、所吸引的人群活动出行距离更长、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更具竞争力。构建城市综合体居民行为选择模型,利用RP/SP融合数据标定模型参数,以消除意愿调查产生的偏差。该模型综合考虑停车收费政策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关联性,能有效分析停车收费价格上涨幅度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对市域型和区域型城市综合体居民方式选择行为影响的贡献程度,为区域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