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共7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1 g/(kg·d),连用1~2 d,对两组患儿体温正常时间、皮肤红斑及疱疹停止发展时间、皮肤疱疹干燥时间、住院天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体温正常时间、皮肤红斑及疱疹停止发展时间、皮肤疱疹干燥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2.9±1.46)d、(6.03±1.44)d、(3.87±1.37)d、(3.08±1.14)d,对照组分别为(4.86±2.67)d、(8.43±2.92)d、(6.09±2.33)d、(4.51±1.9)d,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100%,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7.1%和7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症状及体征,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9~2010年收治31例患儿,其中1~5岁25例,6~7岁6例。观察皮肤红斑触痛,眼及口周裂纹,红斑蔓延全身,发生松弛型大疱、皮肤剥脱、尼氏征阳性伴有发热,给予足量抗生素、激素及对症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31例住院患儿经过7~14d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主要诊断准确,及时治疗有效护理是预防感染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克咳胶囊致重症药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维吾尔族,因"全身皮肤弥漫性水肿性红斑20d"入院.患者诉20d前因咳嗽,自购克咳胶囊口服,1粒、bid,服药5d后前胸出现散在数个黄豆大小的小片红斑,微凸出于皮肤,稍痒,未介意.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红斑又叫新生儿毒性红斑或感染性红斑,是新生儿出生1~2d内出现的皮肤散在性的皮肤斑点,虽具有一定的自限性,若护理不当亦会造成新生儿脓疱、感染,甚至造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1]。2010年10月以来,我院对90例新生儿的红斑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疤痕霜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用家兔皮肤进行刺激性试验(n=8),连续给药7 d后观察疤痕霜对皮肤有无刺激性;用豚鼠皮肤进行主动过敏性试验(n=40),观察疤痕霜是否会引起皮肤或全身的过敏反应。结果:疤痕霜连续涂抹3日后出现轻度红斑,停药后一周红斑可逐渐消退,疤痕霜对豚鼠皮肤均无红斑及水肿等过敏反应。结论:疤痕霜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停药后可自行消退,疤痕霜无皮肤和全身过敏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皮肤损害的特点。方法感染患儿506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5种病原体联检。观察血清MP-IgM阳性伴皮肤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06例MP-IgM阳性患儿中,86例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伴皮肤损害,其中表现荨麻疹样皮疹36例,红斑或斑丘疹20例,猩红热样皮疹13例,紫癜样皮疹8例,麻疹样皮疹6例,水疱疹3例。阿奇霉紊针静脉滴注3~5d,之后换用罗红霉素口服2~3周,皮疹均在数小时至14d内消失,预后好。结论 MP感染不仅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也可致皮肤损害,呼吸道感染并有皮肤损害的病例,要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科收治的26例2~7岁小儿SSSS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儿均存在口周放射状皲裂、皮肤红斑、表皮剥脱及皮肤触痛,尼克氏征阳性。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及局部皮肤护理,3d后症状明显改善,5~7d内皮损基本消失,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早应用抗生素,保护创面,避免继发感染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外用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反应,为评价其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家兔皮肤刺激实验,分完整皮肤组和损伤皮肤组,分别在给药1 d、连续给药7 d后,观察皮肤有无红斑、水肿等刺激反应;采用豚鼠皮肤过敏实验,每周贴敷血余炭纳米纤维膜致敏1次,连续3周,于首次致敏后的第28天皮肤再次给药进行攻击,观察皮肤有无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结果: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对家兔的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经单次给药或多次给药24 h后去除敷料,分别于1、24、48、72 h观察,均未见红斑及水肿,刺激反应平均分值均<0.5,无刺激性;豚鼠皮肤过敏实验中,未出现皮肤明显红斑、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及其他全身性过敏反应。结论: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对家兔完整皮肤和损伤皮肤不会引起刺激性反应,对豚鼠皮肤无过敏性反应,具有良好的皮肤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康复新液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口腔黏膜溃疡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29岁。发热5d,全身起皮疹1d。结合临床特点、皮肤组织病理、化验室检查诊断为重症型多形红斑—黏膜溃疡、肝损伤、双眼结膜炎,在综合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基础上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黏膜溃疡,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红斑发生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由于刚脱离母体,皮肤娇嫩,表面角质层发育不良,当皮肤受到刺激发生充血易出现红斑,若护理不当可继发为新生儿脓疱疮。我院自1996年1月~12月对母婴同室1340个新生儿进行观察,发现新生儿红斑177例,占新生儿总数的13.2%。由于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患儿红斑均可自行消退或治愈。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姚荣芬  孟秀敏 《河北医药》2011,33(3):466-467
新生儿红斑是新生儿出生24 h后,皮肤发生鲜红色红斑,大小不等数目可多可少,也可融合成片,有时红斑可略带黄的的丘疹,虽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处理不当会导致脓疱的发生[1],甚至引起皮肤破溃并发感染[2],  相似文献   

12.
胎传梅毒1例     
患儿,女,35d。2001年9月21日因患肢端皮疹20余天,纳差2d入院。患儿系G3P3,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600g,生时及生后2周内正常。生后2周双足底部皮肤出现片状红斑,渐融合成片,并波及足背,约3d后红斑边缘出现片状脱屑。生后3周双上肢出现类似变化,生后4周双下肢关节周围皮肤出现散在椭圆形红斑伴鳞状脱屑,四肢末端反复出现片状脱屑。多处就诊无效,近2d患儿因不吃、反应差就诊。  相似文献   

13.
正前不久,黄女士面颊两侧长了对称的红斑,有朋友对她说有可能是"红斑狼疮"的皮肤表现。那么"红斑狼疮"该如何诊断?又有哪些中药方呢?"红斑狼疮"的面部红斑,在1846年维也纳医生以蝴蝶来比喻,叫"蝴蝶斑",也因为它有与狼咬后相似的糜烂性皮肤损伤,也被称之为红斑狼疮。红斑狼疮是结缔组织病,皮肤的典型改变是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同时还可出现光敏感、口腔溃疡、狼疮发、皮肤血管炎改变、  相似文献   

14.
和艳琴  陈宗 《云南医药》2004,25(2):174-175
患者女,58岁。因“双下肢出现红斑,水疱伴瘙痒、疼痛10d”,于2003年7月4日到我科就诊。患者于就诊前10d,先在左膝关节处皮肤出现不规则红斑,红斑基础上可见簇集性水疱,自觉瘙痒、疼痛。2d后右侧膝关节以上大腿部皮肤出现3块类似皮疹,自觉痒痛难忍。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夜间睡眠差,平素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既往无类似疾病史。查:T37.1℃,一般情况尚可,咽不红,双扁桃体不肿大,心、肺、腹无异常。  相似文献   

15.
1例45岁男性患者,因左手食指钝挫伤,自服散利痛止痛,2片/次,2次/d。服药后2 h,出现阴茎局部红斑、肿痛,伴破溃。经抗感染治疗,病情未缓解。20 d后诊断为固定型红斑入院。给予康复新液清热解毒促进创面愈合,头孢噻肟钠抗感染治疗,地塞米松抗炎治疗。10 d后,患者外生殖器外观无异常,阴茎、龟头处皮肤无肿胀,红斑。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20,(3):330-334
目的:研究国产仿制药丁酸氯倍他松乳膏的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并与市售品(原研药品)进行对比。方法:采用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供试品完整皮肤组、供试品破损皮肤组、市售品完整皮肤组和市售品破损皮肤组,每组6只。在家兔背部左侧完整或破损皮肤给予0.5 m L供试品或市售品,右侧给予等量的赋形剂,每天给药2次,连续7 d。观察药物对家兔皮肤的刺激性,对皮肤红斑和水肿进行评分,并在末次给药结束后72 h及停药7 d后取给药部位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验(Buehler实验),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供试品组(20只)、市售品组(20只)、阳性对照组(10只)和赋形剂对照组(10只)。分别于第0、7、14天对豚鼠左侧肋腹部皮肤给予相应受试物(0.2 mL/只)进行致敏,第28天在右侧肋腹部给予相应受试物(0.2 m L/只)进行激发。激发后24、48 h观察豚鼠皮肤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症状并进行评分,同时计算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家兔皮肤刺激性实验中,供试品和市售品对家兔完整皮肤均未引起红斑和水肿等刺激性症状,皮肤刺激评分为0,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供试品和市售品均引起个别家兔破损皮肤出现短暂性轻微的红斑,皮肤刺激评分为0~0.33分,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病理检查均未见组织病理学改变。在豚鼠皮肤过敏性实验中,供试品和市售品激发给药后豚鼠皮肤未见红斑和水肿等过敏反应,评分均为0,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与赋形剂对照组比较,供试品组和市售品组的评分和过敏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家兔皮肤刺激性实验和豚鼠皮肤过敏性实验中,丁酸氯倍他松乳膏仿制药与原研药评价结果一致,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过敏性。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年龄24周岁,因右侧面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瘙痒2年,于2013g4月7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面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瘙痒时,未到医院治疗,曾偶尔自行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症状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近2d再发,且伴米粒大的红斑、丘疹、丘疱疹,隆起皮肤表面。  相似文献   

18.
1例90岁男性患者因高血压病、血管性痴呆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多奈哌齐、奥氮平,后加用托吡酯25mg,2次/d控制易激惹等精神行为异常。托吡酯治疗后第22天,患者出现全身皮肤轻度发红,予甲泼尼龙20mg,17欠/d静脉滴注。13d后出现全身弥漫性红斑伴瘙痒、部分红斑融合。5d后进展为大片皮肤表皮脱落。诊断为剥脱性皮炎。停用托吡酯,甲泼尼龙剂量加倍并外用氧化锌洗剂,同时给予抗炎、补充白蛋白等对症支持处理。12d后,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SNs)的皮肤渗透性、刺激性及过敏性。方法:在体透皮实验中,将分别载不同量(0.75%和3%,W/W)MSNs和氨基修饰的MSNs(NH2-MSNs)的凝胶涂布于大鼠背部皮肤,考察24 h后皮肤中硅含量及在皮肤组织中的分布(n=4);皮肤刺激性实验中,将分别载3%MSNs和NH2-MSNs的凝胶多次(1次/d,共7 d)涂布于家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照,给药期间每日观察局部皮肤红斑及水肿情况(n=4);皮肤过敏性实验中,于实验第1、7、14天将载3%MSNs和NH2-MSNs的凝胶、凝胶基质和1%2,4-二硝基氯代苯溶液(阳性对照)分别涂布于豚鼠背部皮肤左侧致敏,于末次致敏后14 d(第28天)同法涂药于右侧激发接触,以是否出现红斑或水肿为指标,观察局部皮肤的过敏反应(n=6)。结果:载0.75%、3%MSNs的凝胶致皮肤中硅含量分别为(10.812±3.963)、(22.050±5.721)μg/g,载0.75%、3%NH2-MSNs的凝胶致皮肤中硅含量分别为(7.799±2.068)、(16.416±3.221)μg/g,透射电镜显示MSNs能跨过皮肤屏障,进入真皮层;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出现红斑或水肿现象;与阳性对照比较,载MSNs及NH2-MSNs的凝胶均未导致豚鼠皮肤出现红斑或水肿。结论:MSNs作为局部施药载体具有良好的皮肤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6岁.因腰腿疼痛口服扶他林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25 mg,tid.在服该药期间均未用其他药物治疗,当服药3 d后,面部出现一块轻微红斑无疼痒感觉,未引起注意,继续服用同上剂量扶他林片,随之皮肤红斑加重,全身无其他不适症状.诊断为药物过敏性红斑.停服扶他林片,未进行其他药物治疗,一月后红斑消失.后又因腰腿痛服用芬迪宁缓释片(山东德州制药厂)100 mg, qd,结果再次出现同样皮肤红斑,未作任何处理,停药一月余后红斑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