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古村概况与历史沿革长溪村位于江西上饶市婺源县西北部,距县城58km,是一座深藏于大山中的千年古村落。村域东与古坦交界,西接林塘沙古坦村,南邻岩前,北与天宝寺下村接壤,因地理位置非常偏远,传统文化习俗受外界冲击较小,故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紧密,同宗一脉,姓氏多为戴姓。古村因雅致的徽式民居群落  相似文献   

2.
正1.竹桥概况竹桥古村是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双塘镇的一个村落,由先祖余氏及后人建成。竹桥古村距抚州市区约50km,临接古代金溪县至东乡县的交通要道。村前一溪如带缓缓而流,村口有一株四人合抱老樟树。村后竹树繁盛,俨然一处水秀山青的古村落。2.历史沿革竹桥古村历史上有"三迁"之说。始迁祖余克忠,原居福建绍武兰田,任昭武统军(或称昭武校尉),五代时镇守抚州上幕镇,即今金溪。见火源山水秀丽,遂携家居于火源,至十三代余文隆迁至月塘,即今竹桥。3.村落空间与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3.
1.古村群概况安义古村落群位于南昌市安义县西南约10km的西山梅岭之麓,地势东高西低,由长埠镇罗田村、水南村和石鼻镇京台村三大古村落构成。三个村落自唐末至明初陆续建村,大量乡土建筑留存至今,如麻石板古商道、古井、古樟、古戏台、石牌坊、完整的地下引排水涵道,以及古民居  相似文献   

4.
南宁时期,太批迁徙南方的北方江淮移民与当地土著交融形成了一支有独特文化心理和民俗的客家民系.白鹭,就是这个文化意义上相对纯粹的古村落.  相似文献   

5.
<正>1.概况鹿陶洋江家村位于台湾台南县楠西乡,曾文溪上游、大埔溪东的丘陵地带,东以中央山脉为界,邻接南化乡;南接玉井乡;西连东山乡、六甲乡、大内乡;北与嘉义县大埔乡为界。台三线省道(玉井至楠西)从村落西侧通过,可达台南、高雄,交通较为便捷。整个村落占地约3.5hm2,面向油车溪,背靠鹿陶洋山,是台湾地区现存保存相对完善的、规模最大的单姓宗族聚落。其中江家宗祠等被登录为台南县历史建筑有26处。目前,村落内多为老人、小孩与妇女居住,青壮年人群都外出谋生,因此,人口流失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正>1.村寨概况小溪古村落坐落于湖北省恩施市西南边陲盛家坝乡二官寨村,东北距恩施州城45km。小溪河蜿蜒贯穿于整个村落,小溪古村落由此得名。该村落建筑形式为吊脚楼,全村约有75栋吊脚楼,居住着150余户人家,600余人。其中胡姓人家100余户,400余人,另外还有周、邹、罗、田等姓人家。2.村寨历史小溪古村落是胡氏移民村落,所以小  相似文献   

7.
正1.概况南江村地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与漳州市平和县的交界处,距离湖坑镇约8km,是闽西著名的革命基点村之一。南江村属于低山丘陵地貌,东西两侧山脉连绵,整个地势呈南高北低,为两山夹一沟的河谷盆地。明崇祯年间,闽江氏添满公在南江开基立业,并建造土楼居住,历经600余年形成了现在的南江村。村落总面积5.5km~2,拥有方形、圆形、前圆后方形等多种形态的土楼23座。周边青山绿树、层峦叠翠,村内小桥流水与古色古香的土楼相辉映,共同呈现了客家古村落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8.
正1.概况锦江古村落所在的蚶江镇位于石狮市东北沿海突出部,西南与宝盖镇毗连,东与祥芝镇接壤,南邻永宁镇,辖区内有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这里历史上是泉州湾南的要隘,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泉州)的门户、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蚶江镇,宋代初年属安仁乡江阴里;元代列二十三都;明代沿袭元建制;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列二十三都,乾隆年间,在此设通判厅(俗称泉州海防府),并曾是清代闽浙总督的驻地。  相似文献   

9.
<正>1.村落概况与建设沿革徐家村位于山东省招远市北部罗山山脉西部的招远至黄县城明清古官道一侧。明成化年间徐姓由招远前柳行迁此定居,因地处官道上垛石山口之北,得名口后徐家,简称徐家。1966-1975年间徐家村曾为徐家公社驻地,今属张星镇。清道光年间,村中徐登庸家族开始经营粉丝庄,咸丰、同治年间,徐家开办的龙口粉丝庄遍及招远、黄县(今龙口)等地,并远至香港等商埠,村庄也开始建设南台、东堰等新居住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徐家涌现出众多烈士英雄,革命色彩浓厚,部分标语至今尚存。解放后作为公社驻地,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划》2006,30(11):I0001-I0001,I0004
1 古村群概况 安义古村群位于南昌市安义县西南约10km的西山梅岭这麓,地势东高西低,由长埠镇罗田村,水南村和石鼻镇京台村三大古村落构成。  相似文献   

11.
1.古村落概况 浪石古村落位于湖南省武冈市东北部双牌乡浪石村,地处武冈、新宁、邵阳、隆回、洞口五县市交界处,距武冈市约60km,距隆回县城约30km,古有“鸡鸣五县”一说.历史上浪石古村是周边各县边境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石板大路四通八达,有“小南京”的美誉. 2.历史沿革 岷庄王朱楩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8子,于洪熙元年(1425年)迁居武冈,传14代,历时252年.  相似文献   

12.
<正>1.概况大梁江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山凹,距井陉县城西南约30km,"其山重冈叠嶂,丰草乔林,山明水秀","四面青山远翠,八方曲水争流,亦圣境之地也"村中龙王庙的碑记生动地记述了村落的周边环境。明嘉靖年间梁氏家族迁至"甘桃沟",而后梁姓家族壮大扩张,村落发展迅速,清中期梁氏  相似文献   

13.
<正>1、概况河阳村隶属浙江省缙云县.位于县城之西15km。河阳村地处丘陵地区.东北背倚东溪山(金鸡山).玉兔山.西南面朝中峰山,建阳溪(新建溪)自村西北流入,从村东流出.古村绿树繁茂.河水清  相似文献   

14.
阮仪三 《城市规划》2007,(5):中插1-中插2
<正>1村落概况与历史沿革养马岛得名于秦始皇东巡在岛上养马的传说,历史上称为莒岛,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北部,距城区约5km,与大陆有跨海大桥和堤坝相连,面积约为10km2。岛东西长,南北窄,分布着一列东西向低山丘陵,北侧山峰较陡,海崖礁石众多,南侧丘坡和缓,海边多  相似文献   

15.
<正>1.梓源概况梓源隶属于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万埠镇,是一处熊姓血亲村落,距南昌市区约40km。村前是西山梅岭山脉延端,千亩松杉竹带郁郁葱葱,村子上首和近旁各有一汪水库,澄澈潋滟,俨然是一处山青水秀、田园村舍的世外桃源。2.发展历程1930年代以前的梓源和赣北大地上许许多多的乡土村落一样,依山枕水,聚族而居,耕读传家。但是在风雨飘摇的1930-1940年代,这个普通的小村落,作为国民党陆军上将熊式辉的家乡,却经历了新运  相似文献   

16.
阮仪三  李浈  雷冬霞 《城市规划》2005,29(8):i001-i002
培田是一个只有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四百多人口,坐落在福建西部连城县的崇山峻岭中的普通村庄,现在,这个村庄只有一个姓氏——吴姓,并脉相传了八百多年。  相似文献   

17.
<正>1培田概况培田是一个只有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四百多人口,坐落在福建西部连城县的崇山峻岭中的普通村庄。现在,这个村庄只有一个姓氏——吴姓,并一脉相传了八百多年。培田的产生和客家人南迁有相当的关系。闽西的客有人,其中有一路是从浙江江山一带越仙霞岭,沿武夷山南麓到达闽西的。汀州府则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有“客家首府”之称。而培田,则正是古汀州府通往连城、永安、龙岩的交通要冲,它作为一种典范,是历史上客家人南迁路上创造的辉煌。培田可耕可读的山水环境优美宜人,河源溪(汀江上游支流朋口溪的一段)自北向南绕村而过;村落向西依靠着卧虎山,延绵向东展开,笔架山逶迤在溪东,真是青山绿水户门外;村头村尾屹立“圣旨”、“恩荣”两座跨街碑坊,可以想象当时“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显耀;两条水圳穿行于村庄之间,如白练环绕;众多古民居鳞次节比,房内雕梁画栋,楹联题额精美异常。2培田的兴衰元末吴姓第一代即八四公,为避战乱至培田,元代以前,有林、谢、赖、魏、江、黄、吴(非现在培田吴氏一脉)等多姓人氏居住。但自元代起,这些姓氏居民逐渐外迁或式微,最终成为现居吴姓单一姓氏居住的村落。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划》2019,(9):63-64
<正>东庠岛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东北部,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岛屿。平潭县又名海坛岛,是福建省最大的一座海岛,也是我国第五大海岛,面积370.4km2,人口40余万人,除了主岛海坛岛外,还有诸多住人的附属岛,东庠岛就是其中的一座。东庠岛是一座岛中岛,岛上有东霞村、东进村、东风村、孝北村、湖边村、澳底村、澳星村等村庄,面积4.65km~2,人口两万余人,距离平潭县城关镇15km,乘轮渡20min到达。东庠岛东距台湾马祖列岛仅约110km,是我国海岸线上与台湾距离最近的岛屿之一。  相似文献   

19.
阮仪三 《城市规划》2011,(7):101-102
<正>1.古镇概况与历史石塘古镇位于江西省铅(yán)山县东南部.距离县城35km,地处武夷山北麓,是铅山县南北交通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南唐保太十一年(953年)置镇,距今已有1050余年历史。相传镇北有方塘十口,名"十塘",后谐音为"石塘"。宋朝为屯田镇,明代曾称为石塘市,清属旌  相似文献   

20.
杨开 《城市规划》2016,(10):5-8
正1.概况湖洲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是赣中地区一处典型的古村落。古村背山面水,视野开阔,处于三条水系环绕的正中,赣江支流沂江从村前自东向西蜿蜒流过,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村口及村中主要开敞空间均栽种了樟树,体现了赣中地区村落"无樟不成村"的特点。古村占地面积21hm~2,村庄人口约1800人。湖洲村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1045),是习氏宗族的聚居地,其祖先最早可以追溯至东汉末年贵族"襄阳习氏",后经历"永嘉之乱",习氏家族分演出若干支脉,其中一支向南迁移至当时的临江新淦县即今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