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界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的矿床学研究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岩浆背景、成矿机理及成矿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突破。研究表明:浅成热液金矿床的形成时代主要是中生代白垩世和新生代,其次为晚古生代;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复杂,成矿元素Au是地幔中硫化物氧化释放出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与碱性岩、斑岩金铜矿之间密切伴生;冷却收缩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形成的主要机理,解释了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和沉淀;等温退缩一蒸气收缩模式和蒸气冷却收缩模式合理地解释了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斑岩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共生关系。同时笔者还建议在该类型矿床的研究和找矿工作中应运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应用先进的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2.
冷水沟—南沟矿区位于南秦岭印支期褶皱带东段。区内发育有冷水沟斑岩型铜矿床和南沟构造热液脉型金矿床。本文通过对南沟金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发现区内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斑岩体外围的基底构造层及与岩体的外接触带中。矿床成因属岩浆热液蚀变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结合冷水沟斑岩型铜矿成矿特征构成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系列。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在柞水—山阳矿集区有望形成大型铜金矿床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甘肃武山温泉钼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任新红 《甘肃冶金》2009,31(6):58-61,85
温泉钼矿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东段多金属矿产集中区发现的具有大型前景的斑岩型钼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秦岭褶皱系之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西段,位于秦岭造山带与华北地台结合部,属区域构造交汇区;温泉岩体为中浅成侵入杂岩体,呈岩基产出,成矿物质来自于岩浆岩,以氯、碲或硫络合物形式在流体中运移;成矿流体为中高温热液,主要来自岩浆热液,矿床成因类型应属斑岩型中温热液充填钼矿床。成矿大致发生在印支晚期。  相似文献   

4.
马桂霞  朱海 《黄金》2004,25(10):15-19
结合野外工作和前人资料,对华熊地块熊耳山地区金矿床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金矿床从控矿构造和围岩蚀变特征上可划分为两类,矿床的流体包襄体、成矿温度以及盐度特征,说明了它们的形成均与中生代富钾质、富含挥发组分的花岗质岩体(100—140Ma)有关,主要形成于挤压向拉张环境中。该区金矿床属于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系统中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可与近年来在环太平洋带发现的斑岩型金矿对比。  相似文献   

5.
沈家湾金矿床位于凤太矿集区西南部。结合以往资料,在总结沈家湾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基础上,分析了矿床成因,并对矿床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研究表明:热水喷流形成的矿源层、NWW向剪切构造带叠加NE向断裂的构造样式,以及广泛发育的中酸性岩脉共同控制了金矿体的形成与就位;矿床成因属于与热水沉积有关的、受构造与岩浆改造的蚀变岩型金矿床,改造阶段为主成矿期。矿区化探异常、多期岩浆活动指示矿床深部有较大成矿潜力,并具有热液接触交代型金矿床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6.
阐述竹溪地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矿床成因,认为竹溪地区矿床是中低温热液成因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指出Au矿化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纪薄层灰岩和浅变质的页岩、粉砂岩中。近东西向断裂与近南北向断裂交汇,并与东西向褶皱复合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地段,矿床具有金、银、砷、锑、钡分散流异常组合,对去找矿潜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辽宁东堡子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江 《黄金学报》2000,2(1):1-5
东堡子金矿床赋存于远离火山喷发中心的哨子河火山-沉积盆地南缘粗面斑岩中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与矿性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硅化岩型金矿。粗面斑岩中成矿前北东-东西断裂破碎带为矿化蚀变带的形成奠定了构造基础。成矿前及成矿期节理裂隙系统在矿化蚀变带基础上具体控制矿体的形成与分布。东堡子粗面斑岩即是成矿母岩又是矿体的围岩,粗面夺次火山期后热液和金矿流体,在粗面班岩中形成蚀变和金矿化,。金矿化与黄铁矿化、硅  相似文献   

8.
甘肃礼县金山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秉进  陈平 《甘肃冶金》2004,26(2):19-22
在研究金山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依据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期、热液来源、成矿温度与压力等地球化学条件 ,进一步提出了金山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和矿床成因 ,认为金山金矿床属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张纯歌 《甘肃冶金》2011,33(6):69-72
黑龙江右岸是个重要的金矿成矿带,带内蕴藏有丰富的黄金矿产资源。砂宝斯、东安、团结沟等大型金矿床产出于该区。带内矿床大体可划分为燕山中期产于碎屑岩中与中酸性岩有关的金矿床、与燕山中期中性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床、燕山期与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有关的金矿床、燕山中期与中酸性潜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四种类型。矿床在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时代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成矿作用集中于中生代,矿床成因以浅成低温热液为主,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是成矿主要控制条件。矿床在空间分布上,集中产出部位均具有受北东向与北西向构造综合控制的特点,矿床空间丛集产出地段在空间上呈现北东呈串、北西呈带、交汇地段成片的规律,反映成矿作用受区域构造控制,特别是区域性断裂、褶皱及其低序次构造,为成矿提供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狮子庙金钼矿田是东秦岭地区的重要矿集区,已发现石瑶沟钼矿床、红庄金矿床、南坪金矿床、元岭金矿床,以及石洞沟、羊道沟等多个银铅矿点,显示了良好的成矿条件和巨大的找矿潜力。目前,在狮子庙金钼矿田共发现工业矿体10条,研究表明金(银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与燕山晚期花岗斑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床,钼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与燕山晚期花岗斑岩体有关的斑岩型钼矿床,矿床形成时代为燕山中晚期。因此,应加大深部找矿力度,以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在研究西藏雪莎地区锑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所列锑、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简要探讨了矿床的成矿模式,并推断了涅如组、江雄组、宋热组内的成矿有利层位,初步总结了区内锑、金元素的富集规律及围岩蚀变的关系和锑金矿床的成因探讨,得出了区内存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金铅矿,以及中低温热液型锑矿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东堡子金矿床赋存于远离火山喷发中心的哨子河火山-沉积盆地南缘粗面斑岩中,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与碱性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硅化岩型金矿粗面斑岩中成矿前北东-东西断裂破碎带为矿化蚀变带的形成奠定了构造基础.成矿前及成矿期节理裂隙系统在矿化蚀变带基础.上具体控制矿体的形成与分布.东堡子粗面斑岩即是成矿母岩又是矿体的围岩,粗面斑岩次火山期后热液和金矿流体,在粗面砂岩中形成蚀变和金矿化、金矿化与黄铁矿化、硅化及成矿期石英细网脉关系密切,特别是后者的发育程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丹东万宝源钼矿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甸万宝源钼矿是比较典型的中等规模斑岩钼矿床,产于燕山期石柱子花岗闪长岩及石英斑岩中,品位高、厚度大,在国内同类成因钼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同位素测定,万宝源钼矿的成矿流体来自于深源岩浆或上地幔中酸性深源浅成侵入斑岩体。属于“同源多体”的同一成矿系列。成矿期为燕山期,是典型的岩浆期后浅成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矿物标型特征蕴含矿床特定形成条件的成因信息。通过对金矿床矿石中金属硫化物成分标型特征的研究,评价地质体含矿性,指示成矿环境。实验挑选黄铁矿、辉铜矿、黄铜矿三种载金矿物,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及探针微区分析,研究形态标型、成分标型、结构标型等特征,确定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发现研究区矿物组合为中低温矿物组合,金矿成矿作用为中低温热液作用阶段,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15.
五星山金矿床是位于延边地区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矿体产于碱长花岗岩、角闪安山岩、石英-黄铁矿脉和石英-方解石脉。研究表明,热液金矿化可分为黄铁矿-石英阶段,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石英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五星山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发育气液二相流体包裹体;气液二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4.6~324.7℃,盐度为1.16%~7.53%,密度0.73~0.94 g/cm3。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氢、氧同位素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热液混合流体。综合研究表明,五星山金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6.
孙宗席 《黄金》2014,(9):18-23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文县境内,矿区内共发现矿床(点)210余处。矿体沿观音坝—安昌河断裂带分布,位于文县弧形构造带内,矿床受该断裂带严格控制,呈雁行排列。通过对阳山金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矿床成因属于浅成低温热液蚀变岩型,中低温,偏碱性,属浅成成矿环境。归纳总结了其找矿标志,对阳山矿区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指示意义,同时也可为其它同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墨西哥锡那罗亚州圣胡安金银矿位于西马德雷火山岩带内,在区域成矿带划分上处于斑岩型Cu-Au-Mo成矿带向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过渡区域。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从构造、蚀变的特征和期次的划分入手,提出了圣胡安金银矿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矿床,并分析了本区成矿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8.
吉林汪清刺猬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茜  万多  卿敏  朴星海  边红业  程军  张景海 《黄金》2010,31(7):13-15
刺猬沟金矿床为产于中侏罗统屯田营组安山质火山岩地层之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石英-方解石脉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矿脉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及液相包裹体,气液二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8.9~246.8℃,盐度为1.56%~5.7%,表明成矿流体属均一的低温、低盐度热液,其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矿床属大气降水热液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9.
赤峰柴胡栏子金矿区矿体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该类型金矿床已经成为当前金矿地质研究的热点,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形成时代受其所处大地构造环境演化的控制。一般产于岛弧环境或大陆边缘环境的中—酸性陆相火山岩系及相邻岩石中。由于该类型矿床成矿条件较为特殊,矿液运移受构造控制较为明显,在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下,通过坑探工程和钻探工程的实际控制,发现矿脉分支、复合、尖灭、交错现象严重。尤其是在13线-15线的5#脉探矿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拜仁达坝-维拉斯托矿床是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地构造上来说属于中亚造山带东部。在此地区先后发现了拜仁达坝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以及维拉斯托银铅锌多金属矿,而近期发现的维拉斯托锡-钨-铷矿床无疑为此地区矿床成矿模式研究增加了依据。在总结前人在构造特征、矿石特征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幔枝理论对本地区成矿模式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拜仁达坝-维拉斯托矿床为幔枝构造成因矿床,包含一个斑岩型矿床以及两个浅成热液型矿床,矿床经历了多期次矿化,初始成矿深度为1-3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