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研究电渗析法调控造纸法再造烟叶氯含量(质量分数,下同)的可行性,考察了电渗析对烟梗提取液氯离子的脱除效果,利用脱氯的烟梗提取液制备了5个再造烟叶试样,并对样品进行了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1电渗析法可高效脱除烟梗提取液的氯离子,脱除率可达99%以上;2通过脱除烟梗提取液中的氯离子可调控再造烟叶产品中氯含量,使产品的感官质量得到一定改善。电渗析法具有可调控性强、物料损失小等优点,适用于再造烟叶产品中氯含量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分析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各因素对焦油释放量的影响。主要对再造烟叶生产原料配方(梗叶比)、外纤添加、工艺条件(打浆度、定量、涂布率)、填料、钾盐等因素与烟气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各因素与焦油释放量的关系,并提出降低焦油释放量的关键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梗叶比例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影响,分别从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烟气成分、热性能及微观结构等方面,对不同梗叶配比下制备的再造烟叶片基进行全面系统地比较。结果表明:(1)随着梗叶比的增大,再造烟叶片基的抗张强度、透气度、松厚度及灰分均呈上升趋势;(2)再造烟叶片基随着梗类占比的上升,总氮及总植物碱含量下降,主要是由于氮元素和总植物碱主要来自于叶类物质,而梗类物质中含量较少;(3)不同梗叶比例下的再造烟叶热性能相近,相比于叶类,梗类含有较多的半纤维素;(4)随着梗类含量的逐渐上升,再造烟叶中长纤维含量占比提高,长、短纤维交接形成的孔隙结构增多,整个再造烟叶的结构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造纸法再造烟叶浆料的质量提升,对原料及各工序中的叶中带梗率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叶中带梗处理工艺流程的改造,从物料性状、浆料打浆度、纤维分析和热水可溶物等方面阐述了叶中带梗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制浆的影响,稳步提升了再造烟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分析天然海泡石纤维在部分替代再造烟叶烟梗纤维和外加本色剑麻纤维上的可行性,研究了本色剑麻纤维以及烟梗纤维的添加比例对再造烟叶感官特性的影响,并采用热重分析、纤维形态分析、纸张物理性能分析、感官评价等方法,研究了天然海泡石纤维的热解性质、纤维形态,以及替代烟梗纤维和本色剑麻纤维时的成纸物理性能及产品感官特性。结果表明:(1)天然海泡石纤维具备较好的化学惰性和纤维强度,其加权平均长度为593μm,长宽比为27.3,纤维长度分布与烟梗较为接近,具备一定的造纸价值,适于再造烟叶的生产;(2)本色剑麻纤维的添加对再造烟叶的杂气以及余味指标影响最为显著;烟梗纤维的添加则对灼烧感、刺激性、杂气有明显影响;(3)天然海泡石可部分替代本色剑麻纤维和烟梗纤维,替代比例分别达到30%和50%,所制备的再造烟叶与普通再造烟叶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感官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6.
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物占产品干重的40%左右,对其烟气羰基化合物量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管式炉热裂解不同品牌再造烟叶、纸基以及烟丝,用2,4-二硝基苯肼(DNPH)溶液吸收捕集烟气中的挥发性羰基化合物,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含量;测定了再造烟叶的涂布率和透气度;采用扫描电镜对样品内部的微观物理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涂布率和涂布物沉积状态对羰基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再造烟叶释放的羰基化合物量远高于优质烟丝,不同再造烟叶产品的释放量差异达到2倍以上,涂布物是羰基化合物尤其是乙醛的重要来源。涂布率高的再造烟叶微观孔隙少,透气度低,羰基化合物释放量大幅度提高,对再造烟叶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结块问题,通过对结块因素的分析和对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涂布液化学成分分析,在不影响产品感官质量的情况下,从根本上开发出一种缓解造纸法再造烟叶结块的方法。结果表明:当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液含糖量降低到5%~7%的范围内,再造烟叶的涂布率由传统的36%~40%可以提升至50%左右而无严重的结块现象,此方法为解决高涂布率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工业化应用和缓解产品结块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国产再造烟叶内在抽吸品质,以烟梗烟末为原料,在不同磨浆工艺下对烟梗烟末纤维形态及再造烟叶基片结构的影响,涂布液为反应温度90℃~95℃,反应时间1 h美拉德反应参数下的梗末混合浓缩液,通过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不同结构下再造烟叶释放的致香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再造烟叶结构对致香成分释放影响比较显著,综合考虑能耗、纤维形态、物理结构特征及致香成分中含量较大糠醛、5-甲基糠醛、2-乙酰基-5-甲基呋喃、糠醇等醛,醇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烟末、烟梗磨浆工艺在低于40°SR时所制备的基片结构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造纸法再造烟叶主要加工工序对阳离子含量(质量分数)的影响,优化了同时测定钠、铵、钾、镁和钙5种阳离子的离子色谱法的前处理条件,测定了再造烟叶原料和主要工序中5种阳离子含量。结果表明:(1)前处理优化条件为盐酸溶液浓度0.05 mol/L、超声萃取时间30 min、料液比为1∶500。(2)再造烟叶3种原料中阳离子总含量顺序为烟梗烟末外加纤维(外纤),烟梗和烟末中主要阳离子为钾和钙,外纤为钠、钾和钙。(3)洗梗和浸梗工序对5种阳离子去除作用较强,钠、钾、镁、铵和钙阳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73.1%、61.1%、50.5%、50.4%和20.7%。(4)片基经涂布工序后,钙离子含量下降19.4%,其余阳离子含量均有所上升。(5)涂布后各工序样品阳离子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变化幅度小于3.0%。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影响造纸法再造烟叶CO和焦油释放量的主要因素,考察了不同涂布率与造纸法再造烟叶CO和焦油释放量的相关性,研究了烟梗与碎片比例、片基定量、外加纤维种类、填料种类以及碳酸钙用量对片基CO和焦油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CO释放量与涂布率呈负相关,而焦油释放量与涂布率呈正相关;(2)一定范围内,烟梗与碎片比例增加或者使用未漂白的外加纤维都会增加片基CO和焦油释放量,可能是烟梗和未漂白纤维中含有较高的木质素或者果胶;(3)增加碳酸钙用量可使单位质量片基中可燃烧的有机物质减少,降低CO和焦油释放量;(4)降低片基定量或者改善填料种类可以改变片基微观结构,增加透气度,降低片基 CO和焦油释放量。因此,在保证产品品质和加工工艺的前提下,可综合考虑上述方法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烟气中CO和焦油含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基片和再造烟叶的水分、灰分、热水可溶物以及涂布料液的浓度或灰分,与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种涂布率检测方法。此三种方法同样适用于造纸工业中相同制造工艺生产的涂布率检测。  相似文献   

12.
再造烟叶产品的涂布率是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稳定性指标。为掌控再造烟叶产品在线生产过程中涂布率检测结果的及时反馈,以及行业快速检测方法统一的需要,本文在经典方法 YC/T 572-2018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温度、不同烘干时间等影响检测结果因素的比对分析,开发出一种快速大批量测定热水可溶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平板干燥法,涂布率实验数据通过相关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平板干燥法适合于在线生产的快速检测,对在线生产产品质量情况的快速控制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烤烟烟梗原料化学成分的差异性,通过连续流动、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分析表征手段,研究了云南曲靖烟区主栽品种烟叶打叶复烤后不同形态烟梗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的烟梗原料,其常规化学成分、细胞壁物质和香味成分均存在差异,但无明显变化规律;(2)不同形态烟梗原料,碎梗中叶黄素、β-胡萝卜素、芸香苷和香味成分前体物的质量分数及香味成分总量均高于梗头、长梗和短梗(P<0.05),而梗头中总植物碱、绿原酸、莨菪亭和石油醚提取物的质量分数高于长梗、短梗和碎梗(P<0.05);(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形态的烟梗原料主要分为梗头、长梗和短梗、碎梗3类。长梗和短梗中糖的质量分数偏高,并呈现高钾低碱低木质素的特点,化学成分较协调,优先使用长梗和短梗作为卷烟配方原料,有利于提高烟梗与卷烟配方原料的配伍性和使用价值;而梗头和碎梗呈现高碱高香味成分的特点,可作为电子烟烟碱提取和再造烟叶制备的优选原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恒温平板干燥法对再造烟叶涂布率快速测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采用烘箱法与恒温平板干燥法分别测定再造烟叶涂布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恒温平板进行涂布率检测的最佳温度与时间。结果表明:恒温平板干燥法与烘箱法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因此可以用恒温平板干燥法快速测定再造烟叶涂布率,从而缩短再造烟叶涂布率检测时间,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造纸》2017,(4):40-42
研究再造烟叶涂布率快速测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经典烘箱法基础上改变烘箱温度和时间检测再造烟叶涂布率,结果表明:烘箱温度越高,再造烟叶样品干燥能力越快,综合温度试验和时间试验,在烘箱温度为125℃,时间为12min,片基定量修正值为-0.012g,再造烟叶定量修正值-0.141g时涂布率测定值与原经典烘箱法测定值接近。因此可以利用提高烘箱温度快速测定再造烟叶涂布率,从而缩短再造烟叶涂布率检测时间,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碳酸钙对造纸法再造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再造烟叶的表面涂布工艺,为了改善造纸法再造烟叶的颜色和切丝造碎率,提高在卷烟配方中的适用性和利用率,对涂布液配方中的碳酸钙用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碳酸钙的添加量和再造烟叶的明度(L*)呈明显的正相关,和再造烟叶的红绿度(a*)呈负相关,对再造烟叶的黄蓝度(b*)基本没有影响;碳酸钙用量x与其再造烟叶的切丝造碎率y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式为y=0.65x+1.44,相关系数R~2为0.9873。适当控制碳酸钙的用量,还可以改善再造烟叶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造纸法再造烟叶原料理化指标波动大、含杂量高、计量精度低和工作环境差等问题,根据再造烟叶原料特性,设计了造纸法再造烟叶原料在线混配及清洁上料系统。该系统采用圆筒初清筛和金属探测仪对原料进行除杂,利用打梗机对长度大于3 cm的烟梗进行预处理,提高原料的均匀性;通过固体物料混合罐进行均匀混配,保证原料化学成分的稳定性以及批次间的一致性;选用密闭和气力相结合的方式输送物料,改善工作环境。将配方柜混配与在线混配的配方原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在线混配方式,批次间烟梗物理尺寸波动值由17.21%降低到2.99%,烟梗总糖波动值由8.85%降低到2.08%,烟末总糖波动值由18.21%降低到2.60%;(2)原料计量误差由5.75%降低到0.85%,杂物有效去除率达到98.5%。该系统为提高造纸法再造烟叶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计量精确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梗叶配比对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为稠浆法再造烟叶的开发提供支撑.[方法]分别制备了全叶及梗叶配比为1:9、2:8、3:7、4:6、5:5的稠浆法再造烟叶,测定并对比分析了抗张强度、定量、松厚度、热失重及感官质量.[结果](1)随着烟梗添加比例的增加,稠浆法再造烟叶的定量、抗张强度降低,但...  相似文献   

19.
碳酸钙不同加入方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灰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造烟叶是一种以烟梗、烟末等烟草废料为主要原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对烟草工业提高烟草原料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人为地改变烟草中的化学成分,因此对改善和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降低卷烟中的焦油等有害物质的产生量等方面,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造纸法再造烟叶是将烟草原料(烟梗、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分析研究了造纸法再造烟叶各工艺环节产物中5 种多酚(绿原酸、咖啡酸、莨菪亭、芸香苷及愈创木酚)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再造烟叶原料中89.2% 的多酚存在于碎烟叶中,烟梗中只有10.8%,其中原料中3 种主要多酚(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占多酚总量的97.2%;②提取阶段,原料中90.3% 的多酚转移到提取液中,二级提取固相物中多酚为9.7%,由于二级提取液相物的循环使用,最终提取液中多酚为97.1%;③真空浓缩阶段,绿原酸受热分解,损失量相当于多酚总量的10.0%,其余多酚变化不明显,最终涂布液中多酚占总量的89.7%;④打浆和抄造阶段,多酚随着水的流失而损失,片基中多酚剩余0.9%;⑤涂布阶段,多酚在有氧及高温下发生氧化,损失多酚48.7%,最终再造烟叶中多酚剩余4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