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的高精度授时信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在高精度的时间基准上进行电压相量测量,介绍了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给出了采用GPS OEM板实现高精度授时信号及产生同步采样时钟的方法,讨论了以北斗卫星导航授时系统做同步相量测量授时信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技术原理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广域测量系统。并阐述广域测量系统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动态监视及稳定电压控制、频率控制方面的运用,为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具有非平稳、非线性特性,现有检测方法难以捕获振荡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此提出K-means结合SWT的振荡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引入次同步振荡谐波检测分析中.首先,利用SWT较强的抗模态混叠能力和抗噪性,在噪声环境下清晰直观表征信号振荡模态.同时,在SWT中运用频域切片,提取电力信号中的多重振荡模态,进行重构和参数辨识.考虑到SWT将小波系数挤压至中心频率,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准确求出重构前振荡信号中心频率,并自动选择信号重构频域区间.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风电外送中的次同步振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正在建设7个千万kW级风电基地,大规模风电外送成为必然.串补交流输电和高压直流输电作为风电外送的2种重要方式可能会诱发次同步振荡问题.分析鼠笼异步型、双馈感应型和永磁同步型风电机组的结构特点,论述次同步谐振、装置引起的次同步振荡以及风电机组控制器引起的次同步振荡,并分析总结不同类型风电机组可能发生的次同步振荡类型.最后,指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源网荷全景同步测量系统(Full-View Synchronized Measurement System ,SYMS)实现了对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全方位实时检测。SYMS 主站作为测量数据的接收与分析平台,其数据处理能力对保障SYMS稳定运行与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数据类型多、装置数量激增、数据分析过程复杂,集中式架构的主站难以保证同步相量数据处理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SYMS系统的分布式主站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现。首先,该方法分析了SYMS不同测量装置的通信方式,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开源相量数据集中器(Open Source Phasor Data Concentrator, OpenPDC)的多源异类数据适配器,并设计实现了基于HAProxy的主站前置服务器的负载均衡集群;其次,针对主站数据在线分析延时高的问题,设计并开发了基于流处理框架的Storm适配多语言、多时间窗算法的分布式计算方式,进一步搭建了包含前置数据平台与在线应用平台的SYMS分布式主站;实际系统测试结果表明,与集中式架构相比,所提架构在实际运行中可有效均衡负载,利用分布式方式提高运算速度,针对多类型实时测量数据具有更强的并发处理能力与更短的处理延时,并有效监测系统的异常状态。可为新型电力系统特性分析、建模、闭环控制等应用提供数据基础与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6.
电压稳定性的离线分析不仅计算量大,而且难以适应实际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因而电压稳定性的实时监视和控制逐渐变得重要。基于同步相量技术的广域动态测量系统,可以在时空坐标下监测电力系统动态运行特性,弥补了现有SCADA系统和故障滤波系统的不足,为大电网动态电压稳定监测奠定了基础。较详细的介绍了WAMS的基本理论、系统监测的内容和分析方法、系统设计综述、系统功能模块的具体设计说明。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是一种由串联电容补偿引起的必须加以抑制的恶性事故.FACTS是一种新型的抑制SSR的重要手段.介绍了引起次同步谐振的基本机理,然后根据现阶段FACTS在抑制次同步振荡中的研究现状,提出了FACTS在抑制次同步振荡中的主动抑制和自然抑制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次同步振荡是电力系统运行的不正常状态,发生后可能损坏汽轮发电机组转子,危害电网运行。我国直流工程附近电厂已多次发生次同步振荡,因此高压直流输电引起次同步振荡的问题亟待解决。以高压直流输电引发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分析为基础,利用复转矩系数法,对含高压直流输电的系统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含高压直流输电的系统仿真模型,应用复转矩系数法对算例系统进行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综合分析,验证复转矩系数法对于高压直流输电引起次同步振荡研究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与高压直流输电相连的送端电网强度对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逐步建设,低频振荡问题日益突出,实时掌握电网的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等模式信息至关重要。Prony、ARMA和ERA算法是3种典型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辨识算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动态情况。仿真分析不同噪声大小下3种辨识算法的适用性。以某实际省级电网应用为例,针对牵引负荷激励下机组振荡的不同程度响应,分析3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实际应用于电网阻尼在线监测,运行情况表明:可有效弥补单一算法的不足,更好地实现阻尼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0.
基于Prony辨识的复杂交直流系统次同步振荡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中的次同步振荡是一类严重的系统稳定性问题,不但会使系统产生振荡现象,而且极易造成汽轮发电机组的大轴损毁,准确分析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特性对其防止和抑制有重要意义.以往提出的基于系统线性化方程求解的小扰动分析方法在实际复杂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困难,极易形成"维数灾".为解决上述问题,使用Prony辩识技术分析次同步振荡模式的方法,对2008年贵州电网这一复杂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提高辩识精度的有效方法,NETOMAC电磁暂态仿真计算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对今后复杂交、直流输电及含有FACTS装置的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特性分析提供了可行途径,为抑制次同步振荡的阻尼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榆林气田上古生界下二叠系山西组及本溪组储层的岩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榆林气田山西组及本溪组存在与岩屑砂岩不同石英砂岩气层,石英砂岩与灰岩在部分条件下具有假似性,在测井采集和定性解释时难以区分。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榆林气田不同组段岩层中子、密度、声波等测井资料,结合光电截面参数等建立解释图版、准确识别岩性、建立解释模型等方法,对榆林气田的石英砂岩气层进行识别评价,并得出研究区石英砂岩气层的识别标准,为准确识别榆林区块的气藏奠定了基础,可指导气田开发。  相似文献   

12.
基于学分制的电力专业继续教育要求构建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有效地将电力企业员工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学分与高校专业学习学分要求进行联系,建立起互联互通的“立交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目前电力校企间学分互认的发展、互换模式的建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介绍利用精密点检振动频谱和电流频谱分析技术准确诊断出一起浆液循环泵电机转子断条故障。文中详细阐述了转子笼条断裂故障机理,推导出常用电机极通过频率计算公式,介绍了浆液循环泵电机断条故障具体诊断过程和解体情况,分析了故障产生原因,同时对基于振动频谱和电流频谱分析技术的鼠笼异步电机转子笼条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建、改(扩)建变电站投运前受通信条件制约,监控、自动化联调工作量大、时间紧、人员投入大、安全风险高等不利影响,提出了在电网监控信息[1]验收过程中应用移动式模拟主站,为厂站全新设备的投入运行联调、验收提供了技术基础。在通道[2]未通时,移动式模拟主站不再依赖变电站及主站的通信,提前实现对变电站端及调度主站分别进行调测,提前发现问题并消除缺陷。同时构建基于网调、省调、地调平台监控信息智能调测系统,链路建立之后,实现主、子站全自动正式联调。通过对移动式模拟主站的应用,实现了传统联调调测模式到一体化联调调测模式的转变与技术革新,提升了变电站监控、自动化联调、验收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混合绝缘气体充气、补气是混合气体绝缘设备运维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分压充、补气方法,难以精确控制气体混合比例,不能满足混合气体绝缘设备大规模推广的技术要求。为此结合SF_6气体现场充、补气技术经验,提出以动态配气原理为基础的SF_6、N_2等组分精确加压配气技术方案,研制新型混合气体加压配气补气装置,装置能够实现SF_6气体与N_2等两组分混合绝缘气体的现场连续精确配制,气体混合比例范围0%~100%可调,配气误差小于1%,满足不同设备精确配比加压充补气要求。同时提出混合绝缘气体现场补气比例的计算公式,可根据混合气体绝缘设备实际比例,获得合适的补气浓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Python语言,设计开发了一个辅助程序,可将原始的BPA仿真数据展示为Excel表格,并能将表格形式的输入数据回存为BPA文件格式,还可快速生成用于暂态仿真的故障集。该程序能帮助初学者更快地掌握BPA,提高仿真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智能电网传统架构及海量电力数据存储、转发的问题,基于SDN和ICN技术的智能电网架构的研究,提出一种逐级-折半的缓存放置策略(LCHD)。该策略考虑其对于缓存放置的影响,加入内容流行度这一因素在缓存内容中,,并提出逐级折半存储机制,实现了低冗余快速收敛的数据存储。通过Icarus仿真平台,将LCHD、EDGE、LCE及Prob这4种缓存策略从缓存命中率、链路负载、网络时延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证明LCHD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网络冗余,提高缓存性能。该策略拥有开放灵活的网络架构的优点,不仅能为上层提供简单、高效的配置与管理,还能为不同业务、用户的海量数据的存取提供便捷、快速的响应,从而能够更好地支撑电力LTE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与运营。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旋风分离器是电站重要部件,本文以某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旋风分离器中心筒焊缝运行中开裂,并在修复焊缝过程中焊缝数次断裂现象为例,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断口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母材内外壁边缘有较多缩孔及微裂纹,焊缝工艺控制不当,组织老化严重为失效主要原因。最后讨论了此类构件焊接时的焊接工艺,为现场操作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SF_6或SF_6/N2混合绝缘气体的密度直接决定着气体的绝缘性能,因此对气体密度的监测尤为重要。SF_6混合绝缘气体被认为是短期内最具发展前景的SF_6替代介质,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正大力推广GIS母线用SF_6/N_2混合绝缘气体的应用。由于SF_6混合绝缘气体具有新的特性,原有的SF_6气体密度继电器无法反映设备内SF_6混合绝缘气体密度,为此,亟需开发SF_6混合绝缘气体的密度监测装置。文章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原理的SF_6/N_2混合绝缘气体密度监测技术,并探讨了具备混合比监测功能的SF_6/N_2混合绝缘气体密度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20.
对2018年1月安徽电网出现的大面积输电线路覆冰舞动故障和设备受损规律进行了分析,结合气象资料和线路结构参数,对输电线路舞动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路跳闸主要原因为持续冻雨和大风激励下,线路发生舞动,引起相间或导线对地线距离不足放电;设备受损主要原因为长时间的导线舞动造成直线塔绝缘子球头疲劳破坏后断裂,引发导线掉落,以及耐张塔长时间承受动态不平衡张力而损坏。故障分析结论对安徽电网舞动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