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对骨性关节炎(OA)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关节软骨退变方面,对软骨下骨的研究未得到重视。近年研究发现软骨下骨改变在OA发病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软骨下骨硬化与O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只是OA发生的结果,提示OA治疗有必要兼顾两者,既关注软骨,对软骨下骨退变也要早作预防。该文从软骨下骨的生物力学、影像学、形态计量学、病理学改变等方面就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类窟痛中的作用研究井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经皮骨钻孔加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14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对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F自1991年7月~1995年4月采用经皮骨钻孔加自体骨髓移植的方法治疗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这14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例中男11例,女S例;年龄22~65岁。开放性骨折IO例,均I期清创后内固定,闭合骨折4例,l周内切开复位内固定。部位;股骨中下1/3骨折2例,胜骨中下1/S骨折6例,胜骨下段2例,肽骨中段3例,挠骨中上段1例。术后时间:4~8个月12例,9--11个月2例。治疗方法选用骨折侧骼骨做供区、受、供区皮肤消毒、铺巾。首先在X线荧光屏监控下找准骨折部位,局…  相似文献   

3.
坚硬接骨板对板下皮质骨结构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坚硬接骨板固定及取出后板下皮质骨结构变化进行观察,作者选用新西兰兔28只,其中4只作对照;24只在左胫骨作不锈钢接骨板固定,其中20只于术后2个月取出接骨板,并分别在取钢板当时及取钢板后1、2、3和4个月各处死4只取材,另4只在内固定后6个月处死取材。用扫描电镜对各组板下皮质骨的结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坚硬接骨板内固定后,板下皮质骨不仅有大量骨丧失,而且骨的结构包括骨表面矿柱和骨内胶原纤维的结构排列也发生明显紊乱;接骨板取出后,骨量和骨结构可逐步恢复正常,但骨结构恢复有一延迟过程。作者认为,骨结构恢复延迟可能是接骨板取出后固定骨段再骨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距骨骨软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骨骨软骨骨折指距骨穹隆的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骨折。距骨表断人部分破天市软骨所覆盖,当距骨骨软骨发牛骨折时,距骨的血供受到影响,仅具有有限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恢复趴骨骨软骨的连续性非常重要。本文就距骨骨软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成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成形术(Mosaicplasty)是近年来国外新兴的治疗骨软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在经过数年的研究与随访之后,其优势已逐渐显现出来.并被大众所接受。骨软骨缺损为软骨下骨与软骨面的复合型缺损,Mosaicplasty可一期同时重建坚强支撑的软骨下骨和正常结构的软骨。  相似文献   

6.
将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植入兔鼻颅区骨膜下和皮下,经组织学及组织形态计量检查表明脱钙骨基质植入骨膜下或皮下均可成骨,脱钙骨基质植于骨膜下的成骨速度与成骨量均优于其植于皮下的成骨。  相似文献   

7.
吻合血管的髂骨瓣折迭并列游离移植再造跟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跟骨缺损或跟骨切除后的重建是临床骨科治疗的难题,我们于1992年5月~1997年12月收治低度恶性跟骨骨肿瘤3例,施行了肿瘤跟骨全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旋髂深髂骨瓣折叠并列游离移植跟骨再造修复,移植骨块全部成活,足外形及功能满意。 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22~56岁,平均37岁。跟骨缺损原因:l例为跟骨恶性骨母细胞瘤在当地医院行搔刮术后复发,2例为跟骨骨巨细胞瘤正级。3例肿瘤跟骨行全切除术。 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手术于空气止血带下进行,采用外侧弧形切口(Kocher切口)。于小腿下 …  相似文献   

8.
带血管胫骨下段骨膜骨瓣的临床应用刘瑞军,冯承臣,徐前峰自1989年以来,我们在传统的踝关节前路滑槽植骨融合基础上,采用以腓动脉为蒂的胫骨下段骨膜骨瓣植骨融合,经临床应用19例,效果良好。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17~58岁。左侧7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胫骨带血供骨膜瓣的转位治疗胫骨骨不连接,陈旧性胫骨中下1/3骨折。方法 利用胫前血管直接骨膜支为蒂的七段性骨瓣膜转位治疗胫骨骨不连接5例,胫骨中下1/3陈旧性骨折7例。结果 5例骨不连接病人于术后16 ̄20周骨愈合,7例陈旧性骨折病人于10 ̄12周骨愈合。结论 带血供胫骨节段性骨膜瓣移位术,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可在同一切口中完成,骨愈合快,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  相似文献   

10.
骨重建过程包括着骨吸收和骨形成两个方面。各种细胞因子对骨重建不同时期有影响,但各有侧重。测定细胞增殖率[DNA合成时(^3H)胸腺嘧啶的需要量],胶原合成[(^3H)脯氨酸结合到胶原与非胶原蛋白中的比率]以及Ⅰ型胶原,骨钙素,骨桥和其他骨相关蛋白以及硷性磷酸酶(下简称AKP)和甲状旁腺素(下简称PTH)诱导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可作为骨形成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带血供臂下内侧骨皮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尺侧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布和吻合特点,通过解剖学研究,设计并应用带血供的臂下内侧骨皮瓣转位术8例,6例骨皮瓣全部成活,2例骨皮瓣的皮瓣边缘少许坏死感染,经短期换药愈合。随访1 ̄1.5年,供受区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以上述血管为蒂设计的臂下内侧骨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吻合丰富,适用于肘关节周围骨皮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自体下颌骨外板在外伤后严重鞍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自体下领骨外板作为鼻支架在外伤后严重鞍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方法 口内入路采取自体下领骨外板,将其修整塑形后备用。鼻背剥离隧道,充分松解鼻周组织,延长外鼻。鼻根部两侧做弧形切口,电钻横穿鼻骨钻孔,支架植入后用钢丝固定在鼻骨上。结果 对12例外伤后严重鞍鼻行自体下领骨外板移植鼻支架重建,术后形态满意。无鼻背皮肤红肿、感染、支架外露、骨坏死及移位发生,伤口工期愈合。经6个月至2年的随访观察,无明显骨吸收、变形,效果稳定。结论 自体下领骨外板采取方便,切口隐蔽,具有足够强度,骨吸收少,作为鼻支架矫正外伤后严重鞍鼻畸形是一种理想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3.
骨间返动脉为蒂尺骨上段骨膜瓣移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为治疗尺骨中上段和肱骨下段骨不连提供一种新的术式。方法:在36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了骨间返动脉的走行、分布和吻合。通过解剖学研究,我们设计、应用了以骨间返动脉为蒂的尺骨上段骨膜瓣移位术。结果:经采用该骨膜瓣移位治疗尺骨上段骨不连2例、中段骨不连1例和肱骨下段骨不连1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骨间返动脉尺骨上段骨膜瓣具有位置表浅、解剖容易和手术安全可靠等优点,适用于修复尺骨中、上段和肱骨下段骨不连和小范围骨缺损。  相似文献   

14.
口内外联合进路下颌角肥大截骨整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角肥大影响下脸部外形。以往的口内截骨术去骨不彻底,而口外截骨术又会留下面部较长瘢痕,影响美观。解决此问题,改用口内外联合进路的下颌角截骨术,既能精确而彻底地截骨,又避免了下颌部的瘢痕,手术安全,共施术5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sis,DO)指在保留软组织附着及血供的前提下,在骨缝处或截开骨段,用牵引装置按一定的速度和频率牵开,因此产生骨间隙形成新骨,以达到使骨延长或增宽的目的。骨牵引术起源于欧洲,1905年意大利学者Alessandro Codivilla将股骨干截断,跟骨牵引进行股骨延长,他的研究开创了牵引成骨术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学者Gavril Ilizarov创造性地设计出环形固定器。并通过实验提出促进骨再生和软组织适应反应的原则,后来的Ilizarov延长技术成为20世纪矫形外科的里程碑。Snyder等(1973)首先将牵引成骨原理引入颅颌面外科并进行了动物实验,以期寻找矫治颅面畸形的新方法。1992年,McCarthy等率先将DO技术用于临床牵引延长下颌骨,取得了理想效果,是真正意义上的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临床应用的开始,使颅颌面畸形的治疗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异体下颌骨移植再血管化的三维结构观察与骨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同种异体骨移植后再血管化的过程,用6只家兔制作下颌骨缺损模型,并用冷冻异体下颌骨移植修复缺损。采用血管铸型法,制备移植骨再血管化模型,立体地观察新生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显示的骨生长代谢作为对照。结果显示:移植骨的新生血管可在骨膜下沿骨吸收通道长入移植骨,骨生长代谢较旺盛。表明,宿主软组织血管直接长入移植骨为再血管化的主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口内外联合进路下颌角肥大截骨整形术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下颌角肥大影响下脸部外形。以往的口内截骨术云骨不彻底,而口外截骨术又会留下面部较长瘢痕,影响美观,解决此问题,改用口内外联合进路的下颌角截骨术。,既能精确而彻底地截骨,又避免了下颌部的瘢痕,手术安全,共施术5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因“扭伤致右踝关节疼痛3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右踝关节无明显肿胀,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正常。局部无明显按压痛,抽屉试验(–)。CT、MRI检查示右踝距骨内侧关节面骨软骨损伤,关节面下骨内囊肿形成。诊断:右距骨骨软骨损伤(Hepple-Ⅴ型)。手术采用内踝截骨,暴露距骨内侧穹窿关节面,可见距骨骨软骨损伤,骨内囊肿形成,直径约1 cm;  相似文献   

19.
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的骨窗下积液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双侧额颞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急性颅内血肿或弥漫性脑舯胀,可以有效地清除血肿,解除脑疝、颅高压,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但常常并发双侧骨窗下积液,其中包括硬膜下积液及头皮下积液。本院自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为165例患者行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后并发双侧骨窗下积液23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同运动方式兔胫骨应力骨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8只兔分二组在电笼中进行每日2h连续跑跳运动。甲组兔在平地跑动,胫骨在高应务持续作用下第7天出现破骨细胞和骨吸收,10天后即有镜下骨折,而骨膜下成骨细胞12天后才增多,21天大量新骨形成。乙组兔隔日发迹笼底坡度,结果胫骨骨破坏较甲组出现晚,程度轻,但成骨过程仍然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