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章姝晋 《今传媒》2011,(6):114-115
制播分离这个概念是一个老话题,最早源自于英国。由于它有助于促进电视媒体的市场化和节目生产的专业化,在世界各国迅速推广并成为一种潮流。制播分离的含义在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一致,即电台和电视台只需要制作新闻类节目和时政类节目,将其他类节目的制作交给不同的制作公司制作。电台和电视台只需要负责节目的审查、编排和播出即可。  相似文献   

2.
媒体扫描     
积极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9月初,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贝塔斯曼记者采访时指出,制播分离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质量,降低节目成本,丰富节目内容,转换运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调动社会力量制作节目,改变各台自制自播节目的模式。目前改革的重点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部分省级、副省级电台电视台。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出现第一批节目制作公司,电台电视台以广告置换或现金购买等方式选择其节目.虽然发展了20年,但在业内有关制播分离的概念和实质还存在很多的争论.  相似文献   

4.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电视台实行的节目运作体制一直是制播合一,即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主要依靠电视台自己采编,这一格局在中央台和省级台尤为突出。而制播分离,就是把节目制作功能从电视台基本剥离出来,改由社会专业电视制作公司完成,电视台只负责电视节目的设置、收购、审查与播出。近年来,关于加快电视产业化进程的呼  相似文献   

5.
王朋进 《视听界》2014,(5):31-35
作为市场主体的电视台和节目制作机构如何适应制播分离推进这一政策变化,如何在这一新的市场机制中运作有利于己的方式,以实现有效的制播分离?本文以欧美节目市场为例,分析完善的节目市场需要什么、节目市场如何形成"人才蓄水池"、节目制作流程如何规范等问题,指出中国电视节目市场实现有效的制播分离的要素。  相似文献   

6.
陈伟 《新闻传播》2005,(9):64-64
目前电视业制播分离体制正在启动。所谓制播分离制,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在我国电视业原有的体制下,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都是由各级电视台负责,他们既是节目的生产者,也是播出者。这样的体制成为制播合一制。而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电视台不再负责一般节目的制作,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节目的编排和播出上。  相似文献   

7.
王树森 《中国广播》2009,(4):106-111
引言“广播联盟”这种形式,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在德国出现了。德国有一家国家级的电台(电视台)ARD,就是由各州电台(电视台)联合建立的。它既是一个联盟组织,也是一套广播(电视)节目,面向全国播出。这套节目的各个栏目和时段都是由不同的州电台(电视台)制作并播出的。而ARD只不过通过主控,按照节目编排的时间,定时切换来自相应州电台(电视台)的声音(图像)信号。利用这种方式制作和播出节目可以丰富节目内容、节省制播成本,是广播联盟组织实际效益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易旭明 《新闻界》2013,(15):39-44
"制播分离"概念在理论上曾造成电视台不制作节目的歧义,但2009年以来的"制播分离"改革实践,电视台尝试了不同的合作模式来参与节目制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市场效益,拓展了"制播分离"的新内涵:电视台可经营性资产剥离实现有效转制、市场重组合作模式升级、充分运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市场需求形成改革的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9.
2009年1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王太华发表在《求是》杂志上的《中国广播影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展繁荣》的文章中指出:当前,电台电视台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突出公益性质,重点是做好制播分离改革试点,努力降低节目制作成本,不断提高节目质量。作为广播改革试点的中央电台音乐之声,2月14日正式启动制播分离。  相似文献   

10.
制播分离是针对电视台内部节目的采、编、播而言的,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而自己则负责对节目进行规划、评估、审核、收购和播出.①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有效利用制播分离模式来制作高水平的节目?  相似文献   

11.
刘欢  杨海 《新闻世界》2013,(7):80-81
【摘要】在目前制播分离的背景下,电视台综艺节目的外购渐成风潮。如何对节目进行科学和规范的播前评估,对电视台来说,是节目购买和定价决定因素;对节目制作公司或团队而言,是其制作节目的重要依据。针对如何进行播前评估,本文从电视台领导专家、广告运营部门及观众三个主体阐述了如何建构一个科学规范的播前评估体系。其中以节目要素为核心的观众测评体系是播前评估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制播分离是国内电视界一直追求的目标,学界对此讨论很多,广播电视系统内的改革实践也在摸索中前行。目前普遍公认的“制播分离”的概念为:“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电视台不再负责一般节目的制作,  相似文献   

13.
由制播分离引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制播分离,是相对于制播合一而言的,通俗地说,即指实行适度的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相分离,除了新闻、社教等发挥导向作用的节目由电视台自己制作外,其他一般电视节目则放手由社会力量制作,电视台负责对节目进行规划、评估、审核、收购和播出。二者各司其职,共同有效地完成电视节目的生产和播出程序。而如果把传输网络看作是电视节目得以播出的设备硬件,把电视台看作是电视节目的制作机构的话,那么现时广电业正着手进行的网台分离可看作是广义范畴的制播分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视节目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单靠电视台自身的制作实力已不能满足节目播出的需求,从今年四月份起,中央电视台五套(体育频道)、八套(文艺频道)节目实行“制播分离”,这是中央电视台今年体制改革的一场重头戏。 “制播分离”的基本特征是:除了主体新闻等发挥导向作用的内容由电视台承担制作,其它一般电视节目则放手由社会上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承制,电视台只管节目的购买、审查把关和播出,这样既可以有效控制电视台日益增大的成本投入,同时也有利于发动社会力量,通过更激烈的竞争提高电视节目质量。 酝酿之中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正使越来越多的人动心。  相似文献   

15.
刘勋 《现代传播》2004,(5):134-135
随着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 ,我国各级电视台在继续发挥喉舌功能的同时 ,也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 ,进行了大量有益的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的探索。制播分离的大思路是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分开 ,电视台主要管理节目播出 ,而节目的制作由市场来进行。这种模式在节目制作中引进竞争机制 ,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来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 ;同时可以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到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中 ,减轻各级电视台资金匮乏的压力。电视剧生产与部分栏目已经实行制播分离制度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等在上世纪 90年代就已经脱离电视台…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9,(5):13-13
事件回放: 7月16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地广电局下发文件《广电总局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修改稿)》,明确规定,除影视剧外,电视台从市场购买节目的比例,原则上每年不低于播出总量的30%。此番试点,更多鼓励的是大众娱乐类和社会服务类节目进行“制播分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阚平 《中国广播》2009,(7):74-76
本文认为,制播分离能够促进广播电台体制机制的创新;制播分离的实施,需要电台重新设定节目的产出流程。文中通过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制播分离探索的分析,特别指出,制播分离后媒体的宣传管理要用严格的工作流程保障节目监管和舆论引导到位,要把握好广播电台公益性、娱乐性与产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蔡晨 《报刊之友》2014,(3):117-120
在目前国内制播分离模式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进入民营节目制作公司的就业机会增多,但是,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导致制作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也与传统的电视台有所不同。笔者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实习生,通过在某民营节目制作机构的实践,以及观察其与合作方--某地面电视台,在制播分离模式下的合作方式,得出了一些本专业人才在此新形势下发展方向的心得。  相似文献   

19.
熊忠辉 《视听界》2014,(5):20-24
大视频时代,渠道的互联网化和接受终端的便捷性,使得电视可以简化为由单个节目的制片人负责制作播出、运营,这就导致了制播分离成为电视台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在这一轮制播分离改革中,不论是电视台还是视频企业,都在探索获取优质内容的多种形式。制播分离不能简单机械地区分制作、营销和播出等环节和流程,而应采取产品经理负责制和项目负责制。只有从业务、组织、制度三个层面进行整体创新,制播分离才能发挥中国大视频业的引擎式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好声音》可以说是近两年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亮点,无论从投入,还是制作,都可以说是"又叫好又卖座",但是这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节目并不是浙江卫视自产自销的节目,它的幕后制作团队是在隶属于星空卫视的上海"灿星制作",也就是《中国好声音》的制作和播出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机构,不少业界人士把《中国好声音》誉为"一档真正意义上的制播分离的节目。一、我国电视节目从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电视台的核心业务是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制播分离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专业分工,是规模经济的产物,是信息化社会中资金集约、技术集约和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