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株糖脂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干酪根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油页岩环境中筛选可降解油页岩干酪根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方法】从抚顺油页岩矿废水样品中用血平板法初筛,排油圈法、乳化法和表面张力法复筛,获得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对目标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16S r R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用薄层色谱鉴定其发酵液表面活性成分,优化产表面活性剂的培养条件,初步考察其对油页岩干酪根的降解能力。【结果】筛选到一株产糖脂表面活性剂菌株B-1,初步鉴定为Pseudomonas sp.,该菌株有良好的排油和乳化能力以及较低的表面张力,可利用烷烃、不饱和脂肪酸和糖类作为碳源。在30-34°C范围内添加0.3%Na Cl的葡萄糖培养基(p H 7.0)中该菌生长旺盛,发酵液表面张力最低为27 m N/m。菌株B-1在添加一定量葡萄糖的无机盐培养基中作用30 d后对干酪根的降解率为2.85%,高于不添加葡萄糖无机盐培养基对照组的降解率(1.04%)。【结论】菌株B-1是一株性能良好的产糖脂表面活性剂细菌,有降解干酪根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血平板法结合表面张力法从大庆油田高台子低渗透油藏采出水中筛选出一株高效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编号为DY-9.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DY-9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序列相似性达99%.在45℃、180 r·min-1振荡培养条件下,DY-9在20 g·L-1糖蜜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24h内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初始的69.3 mN·m-1降低至26.5 mN·m-1.48 h发酵液中表面活性剂粗品的产量达0.48 g·L-1,其临界胶束浓度为28 mg·L-1.菌株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在高温(120℃,1h)、高盐(12% NaCl)及较宽的pH(2~12)条件下保持稳定,溶液的表面张力低于30 mN·m-1.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F-TR)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分析,菌株DY-9的表面活性产物为环状脂肽类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3.
一株产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碱性Dietzia菌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露  李淑芹  薛燕芬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1):1573-1579
【目的】筛选降解性能良好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对其进行分类学鉴定,确定所产表面活性剂物质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方法】利用液体石蜡为底物筛选降解性能良好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实验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排油圈活性、表面张力值、薄层层析等方法确定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分析碳、氮源和温度、pH、盐浓度各因素对菌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结果】从大连新港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嗜碱菌株3372,经分类鉴定表明其是Dietzia cercidiphylli的新菌株。嗜碱菌3372发酵液粗提物的排油直径为6.1 cm,表面张力可从67.62 mN/m降到32.95 mN/m,经薄层层析分析,初步鉴定为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综合各因素对发酵液表面活性的影响,菌株3372在pH为9.0、适盐浓度为3%的培养基中,经30°C培养可将发酵液表面张力值降到最低。【结论】嗜碱菌3372是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新成员,其在高盐碱条件下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在工业应用上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筛选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产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并获得优化培养基。方法:通过从山东文登某加油站附近长期污染富含油质的土壤中逐步采用富集培养基和平板筛选培养基分离筛选菌株并进行优化培养寻找最优生长培养和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条件。结果:筛选出产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12株,分别命名为BSF1#-BSF12#,从中筛选出1株高效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SF8#,优化培养结果表明BSF8#的最佳生长pH在7.5左右,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BSF8#培养基中最佳NaCl浓度为2g/L。BSF8#菌株可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最初的48.29mN/m降到27.79 mN/m,上层乳化状发酵液的排油圈最大直径超过7.5cm,并经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其生物表面活性剂为1个糖肽类化合物。结论:BSF8#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活性突出,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耐高温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ZY-3的生理生化特性,并通过测定发酵液的菌体密度、表面张力和乳化活性等指标,研究不同碳源和初始pH对菌株ZY-3生长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同时对其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初步分离和性质分析。菌株ZY-3被初步鉴定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具有产酸、不产H_2S、还原硝酸盐等特性。在以淀粉为碳源、初始pH 6.0的培养基中发酵,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多且稳定;在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中都有淀粉的条件下,菌体生长较多,降低表面张力和乳化的作用均较强,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72.1 mN/m降到53.1 mN/m,乳化活性从0升高到24%。初步判断产物为糖脂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泽普油田的9个原油样品进行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株的筛选.方法: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摇瓶培养和排油圈测定.结果:7个样品都可溶血和排油圈,即有表面活性剂产生.结论:泽普油田有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株,而且该产品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株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氧化沟含油污水中分离得到1株能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S6(Pseudomonas sp.),经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S6为铜绿假单胞菌。红外光谱分析得知S6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糖脂类表面活性物质。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0mg/L,可将水的表面张力由72mN/m降到33.9mN/m。发酵液的表面张力和排油直径的测定结果显示发酵液在不同的盐度、pH和溶解氧量条件下,具有较稳定的表面活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培养基条件为葡萄糖10g、尿素5g、磷酸二氢钾1g、微量元素液2mL、pH8.0、水1000mL;S6在优化培养基中合成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量为0.173g/L。  相似文献   

8.
有机农药活性污泥中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用于降解有机农药,提高氧化塘处理效率.方法:以液体石蜡为惟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培养,通过测定发酵液的排油活性和表面张力,对有机农药厂的活性污泥进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细菌筛选,并对筛得的细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及 16SrDNA 试验和鉴定.结果:筛选出 3 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细菌,经鉴定均属于不动杆菌属.结论:证实了有机农药活性污泥中存在表面活性剂的产生菌,对有机农药降解存在助溶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毒性低、生物兼容性好和可降解等优点,是化学表面活性剂的优良替代物。目前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多为常温菌,从低温环境中挖掘高产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菌株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从南极土壤中筛选产表面活性剂的低温微生物,对其表面活性剂进行纯化和结构解析并评估其性能。【方法】采用排油圈法对分离自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土壤样品中的细菌菌株进行筛选,获得一株在菌苔表面产白色固体颗粒的菌株,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确定该菌株系统发育地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离产物,并用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方法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此外,对产物的乳化性能及其对柴油的降解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得到了一株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耐冷土地杆菌属(Pedobacter)GW9-17,其最优发酵培养基(g/L)组成为:可溶性淀粉18.0、胰蛋白胨9.0、C3H3NaO3 4.4、K...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亚硝基胍为诱变剂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处理,通过蓝色凝胶平板初筛及发酵液排油圈直径和产量复筛,选育出高产且遗传稳定的突变菌株NTG-6,其生物表面活性剂产量达到40.83 g/L,比出发菌株提高50.84%。该突变菌株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将水的表面张力降至29.18 m N/m,其临界胶束浓度为15 mg/L,24 h乳化值为67.5%。该突变菌株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且抑菌性能优于吐温80、SDS和莎梵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