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处理低血容量休克首要问题是紧急扩容,这就需要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本文就我1986年~1995年抢救62例低血容量休克病人采用高位大隐静脉切开置管扩容的治疗谈谈体会.全部病例2例死于骨盆骨折出血不止,死于张力性气胸和休克肺各1例,58例复苏成功,占93.55%.休会大隐静脉高位切开置管扩容有一定的优点:①  相似文献   

2.
各种类型的休克常有血容量不足,抢救中关键的措施是扩容治疗,在低血容量性体克我们采用快速补液进行扩容。为了使补液的速度及量心中有数,采用对病人连续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在常规抗体克治疗的基础上,经静脉给予总量4.8mg的纳洛酮治疗。结果:纳洛酮能明显提高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血压。结论:持续应用纳洛酮,可提高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对19例失血性休克患在早期扩容时输注7.5%高渗氯化钠溶液,18例患血压均上升到正常范围,有效地改善重要器官灌注,分析了使用7.5%高渗氯化钠溶液扩容的优缺点,护理难点及并发症,输注过程中持续心电监护及中心静脉压监测,防止心衰,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容量休克26例分析阎长兴李春杰宝丰铁路医院宝丰467400关键词颅脑损伤;休克;治疗创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均属低血容量休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容量休克是临床上常见而又棘手的病症,多见于严重的复合伤患者。作者在4a内共收治该类病人26例,...  相似文献   

6.
低血容量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综合征,病死率相当高。补容治疗为休克复苏必须的重要措施,为探讨其补容治疗,现对40例低血容量休克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成丽  毛德莲 《微创医学》2003,22(6):945-946
小儿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增高,大量体液外渗,血容量锐减,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扩容治疗,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的重要措施是多管道快速补液纠正休克.由于烧伤补液量多,时间长,使用普通针头穿刺,因创面及病情的影响,穿刺较困难,经常不能有效保证补液的需要,延误抢救时机,影响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8.
常见儿科危重症的输液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属于分布性休克的一种常见类型,虽然不象低血容量休克那样存在总体液量的丢失,但仍存在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因此,必须在2小时内补足有效循环量,24小时内使患儿脱离休克状态,以恢复正常组织灌注,纠正酸中毒及其他酸碱平衡紊乱。同低血容量休克一样,输液治疗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极为重要1.1扩容 在稳妥扩容的前提下,应体现一早、二快、三足量的快速补液原则,力争在短期内补足有效循环量,这也是其他抗休克治疗是否有效的必要前提。常选用的液体有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生理盐水或低分子右…  相似文献   

9.
出血热病死的主要危症有休克、急性肾衰、严重出血及继发感染等,现对其抢救处理概述于后。休克的发生与抢救休克主要是由于出血热病原因子引起毛细血管广泛损伤,通透性增加,血浆大量外渗血液浓缩,有效血容量不足所致,属“中毒性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多见于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为扩充有效血容量为根本抢救措施佐以血管活性药物、纠酸、强心及阻止 DIC 的发生等综合治疗。扩容:先补平衡盐液,再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硷性液。若外渗严重,为维持血浆胶性渗透压,可另用25%白蛋白或血浆.平衡盐液常用有两种:①碳酸氢钠复方氯化钠液:5%碳酸氢钠60ml、10%葡萄糖酸钙10ml、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休克由于病因复杂,治疗上较为困难,笔者根据几年来的临床,浅谈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几个问题:一、关于感染性休克的扩容问题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是感染性休克的突出矛盾,如不及时补充以改善微循环状态及心排出量则其它抗休克措施也不会奏效。我们体会常规是“两根静脉,快速扩容’洗快后慢,先盐后糖。纠酸防碱的酌情补钾的原则,以及快速──继续──维持相结合的方法。扩容的目的就是要改善微循环障碍。要恢复组织器官的正常灌注状态。扩容总量应根据血容量不足程度,心肺肾功能状态以及脱水等情况综合拟定。无心脏病或肺部感染的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的病因及预后。方法对76例新生儿休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窒息是引起新生儿休克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感染性和低血容量性休克。76例患儿中死亡45例,均为中重度休克患儿。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是预防休克的关键措施,早期诊断和及时呼吸支持是降低新生儿休克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烧伤患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体液的丢失和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是逐渐发生的,且有一定的规律性。烧伤治疗过程中如何使患平稳渡过休克关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而护理工作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对预防烧伤休克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对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液体复苏附属医院骨科吕永明,王文质,孙贺,乔翠芬,于海华附属医院普外科徐德富关键词休克,平衡盐液,扩容,复苏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创伤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动脉血压5.33kPa以下)死亡率仍然很高。我们采用“快速平...  相似文献   

14.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临床常见急症,其突出特点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故液体疗法是治疗低血容量休克的重要环节。但是按常规方法所需液体量大,耗时长,有时难以掌握,直接影响患者的休克复苏。近几年来,我们使用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低血容量休克32例,取得良好的复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22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几个问题。本组病例以12岁以下儿童占多数(105/226),大多系烧伤及车祸所致,伤情复杂,创面污染严重;且因长途转运致休克严重。226例患者中死亡41例。死亡原因为休克、败血症、创面脓毒症、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等。文中认为救治创伤性休克,首先应重视提高现场急救能力,争取在患者休克之前或早期给予足量、快速的扩容。作者认为能否在短期内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较大剂量的纳洛酮对大面积烧伤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大面积烧伤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在扩容、纠正酸中毒等同时,纳洛酮组给予总量4.8mg的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则不用。结果纳洛酮组患者休克症状及体征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较大剂量的纳洛酮对抢救大面积烧伤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2:1等张液扩容在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笔者应用2:1等张液扩容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用2:1等张液扩容成功抢救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结论 2:1等张含钠液(0.9%氯化钠:1.4%碳酸氢钠)是低血容量、怀疑失血或休克的重度窒息新生儿在对其它复苏措施无反应时考虑扩充血容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休克多发生在创伤早期,绝大多数为各种损伤造成血液、血浆及体液丧失,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流量锐减而导致细胞代谢障碍,重要器官功能受损的低血容量休克。若能早期诊断,积极而正确地治疗,常可使休克迅速得到纠正;创伤后期发生的休克,多同时伴有创面严重感染或心肺因素等,处理常较前者困难。  相似文献   

19.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与成人一样,除首推病因学治疗外,应抓好扩容、纠酸两个环节。因为感染性休克的患儿,不论有无体液的丢失,都有体液分布失调及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代谢性酸中毒的程度也与休克的轻重相平行,故扩容纠酸是改善微循环的重要措施。扩容的目的,一是体液再分配时将血管外渗部分的液体回收到血管内;二是补充由于血容量再分配后引起的有效血循环量的不足。正常血压是与心功(心搏出量)、血容量(尤其是阻力血管内血容量)、以及周围  相似文献   

20.
<正> 休克是各种原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Effective circulation of blood volume,ECBV)减少,微循环障碍,组织血液灌流不足致细胞代谢障碍与细胞受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外科休克的种类很多,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常见而重要的一种。近十年来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有许多新的进展,使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成活率有了显著提高,现介绍如下。一、低血容量休克的液体输入疗法在低血容量休克的早期微循环痉挛,血管容量缩小,组织间液进入血管内,血浆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