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指标体系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以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为基础,对生态平衡施肥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1)以肥料转化率为基础建立了全量养分通用施肥模型和参数体系: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in=Wyield/Kyield,参数为产量和肥料转化率;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in=Wyield/Kyield,参数为产量和肥料转化率;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leave=Kleave×Win或Kleave=1-Kyield-Kfertilization,参数为产量、肥料转化率和(Wj-W)i或Kfertilization。(3)以肥料培肥率为基础建立了土壤培肥模型和参数体系:在Wj>Wi时,肥料培肥率模型为Kfertilization=(Wj-W)i/Win,参数为产量和肥料培肥率。(4)以中长期定位试验为例说明了以上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多年实践,建立了通用施肥模型及其若干应用模式。(1)不进行秸秆还田情况下,当Wj≥Wi时的通用施肥模型表达式为肥料转化率+肥料离土率+肥料培肥率=1;当Wj相似文献   

3.
棉花“3414”肥料试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试验目的 通过棉花“3414”肥效试验,获得库尔勒市棉花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间、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棉花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减少误差,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平昌县水稻最佳施肥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获得水稻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水稻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根据测土配方施  相似文献   

5.
玉米"3414"试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试验目的 为获取霍城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配方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霍城县玉米施肥模型,为施肥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1 试验目的 为获取霍城县甜菜测土配方施肥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配方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霍城县甜菜施肥模型,为施肥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新野县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开展了冬小麦"3414"试验、氮肥用量试验、养分丰缺指标试验、肥料利用率试验、氮肥运筹试验、耕作深度比较试验、锌肥肥效试验、硼肥肥效试验等多点次研究,比较系统地取得了冬小麦施肥技术参数,包括土壤磷钾丰缺指标、百千克经济产量吸肥量、氮肥运筹方案、基础地力产量比例、肥料利用率、最佳施肥量等,建立了新野县冬小麦施肥指标体系,为小麦施肥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冬小麦氮肥用量模型  相似文献   

8.
小麦“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搞好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小麦施肥模式,探索最佳施肥量,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于2007—2008年度安排了该试验小麦“3414”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当地主栽棉花品种岱字-80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进行了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棉花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博乐市棉花"3414"中肥力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试验目的 通过“3414”肥料试验可获得棉花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旌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氮利用率和氮转化率评价氮肥肥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通用施肥模型,以河南省小麦氮肥肥效试验数据为例,分别求算长期定位试验、普通田间试验、示踪试验三种情况下的肥料氮利用率和氮转化率,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长期定位试验氮利用率和氮转化率都比较稳定;普通田间试验在最佳施氮情况下,氮利用率和氮转化率均与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接近,但不同普通田间试验之间氮利用率变幅较大;示踪试验的氮利用率或氮转化率不能作为评价肥效和指导施肥的科学依据;②氮利用率低估了氮肥肥效;不考虑外源氮时则高估了氮肥肥效;使用氮转化率和外源氮是科学评价氮肥肥效的方法;③具体施肥实践时,可以不考虑外源氮而直接使用氮相对转化率评价肥效和指导施肥;参照长期定位试验的最佳施氮量,即使在不测定土壤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氮转化率半定量地指导施肥。  相似文献   

12.
生态平衡施肥模型与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及其特征参数模型的一般应用表达式,进而建立了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和区域特征参数模型,最后介绍了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和地块施肥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和预测施肥量方法。研究表明:肥料效应函数模型是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在不考虑土壤有效养分因素情况下的特例;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能够满足地块半定量施肥预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作物氮肥肥料利用率现状,从平衡施肥、采用缓释/控释肥料、氮肥深施及分次施用、控制施用量、根据土质不同选择施用时间、利用仪器诊断施肥、加入增效剂、精确施肥等方面总结了生物节氮的方法,并对今后生物节氮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更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50-2053
[目的]研究甘蓝型冬油菜的肥料最佳用量及养分吸收利用规律,可以为油菜科学施肥、发展油菜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杂双5号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N12P12K8、N12P8K12、N18P8K8处理产量最高,不施氮肥和磷肥的产量最低;最佳施氮量为225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35 kg/hm2。在合理施肥情况下,正阳试验点的氮肥利用率为26.99%~53.17%,磷肥利用率在30%左右;西平试验点的氮肥利用率在30%左右。[结论]西平县肥料利用率偏低,应注重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15.
以松花菜品种力禾青梗100天为材料,设置CK1(不施肥)、CK2(常规施肥)、T1(平衡施肥)、T2(平衡施肥+3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3(平衡施肥+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和T4(平衡施肥+12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6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松花菜花球营养品质和挥发性物质数量与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CK2,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T2~T4处理)有助于提高松花菜花球营养物质含量和挥发性物质的数量与含量。与CK2相比,T3处理下松花菜花球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P<0.05)提高17.6%;T2和T3处理下松花菜花球中的Ca含量分别显著(P<0.05)提高14.3%和36.8%。T2、T3、T4处理下松花菜花球中的挥发性物质数量分别比CK2增加8、12、13种,酮类物质含量较CK2分别增加3.4、2.9和7.1倍。另外,与CK2相比,T2和T3处理下松花菜花球中具有青香、果香和花香味的特征性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增加。基于营养品质指标和挥发性物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6个处理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T3>T2>T4>CK2>T1>CK1。在本试验条件下,较常规施肥化肥减量30%的平衡施肥方案配施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处理下松花菜花球的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豫东平原夏玉米平衡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为实现平衡施肥,提高豫东平原夏玉米产量,在3个试验点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推荐平衡施钾对潮土夏玉米产量、钾素积累及钾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施较不施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增产率为22.61%~49.95%,氮磷钾平衡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平均增产7.06%,施用钾肥平均增产10.11%,施用硫肥没有增产效果。施用钾肥增加了植株钾素积累量,钾肥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平均分别为33.47%、5.98 kg/kg和61.22kg/kg。在豫东平原夏玉米上平衡施钾具有较好的效应,但应注意合理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17.
农田化肥施用污染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概述了化肥施用及化肥污染的现状,提出了平衡施肥、少耕或免耕等多项技术对策,以期对农田的生态保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施肥不仅可以合理地确定施肥量和肥料中营养元素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还可以保护生态,协调养分,防治病虫和分配有限资源。为探寻芦荟在成都平原地区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依据平衡施肥原理,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2种芦荟株高和冠幅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芦荟的最佳施肥配比为PK+N(1:3)。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平衡施肥和常规施肥及相应的缺肥试验、氯化钾替代硫酸钾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冬作马铃薯的肥效.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处理对冬作马铃薯的综合效应优于常规施肥处理,主要表现为商品薯产量、经济效益、磷素表观利用率和维生素的质量分数等参数分别比常规处理高4 451 kg/hm2、8 984元/hm2、33.1%和42.8 mg/kg.用氯化钾替代硫酸钾,产量、经济效益和氮素表观利用率会降低,特别是商品薯产量和氮素表观利用率显著下降(P<0.05).建议在供试条件下选用硫酸钾作为冬作马铃薯的主要钾源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