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太平报恩寺作为超高层寺庙,其建筑造型独特、布局新颖,项目设计、佛像制作、现场施工重难点多,利用BIM技术攻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难题很有帮助。本文围绕太平报恩寺重建项目6个主要重难点,探讨了BIM技术在超高层寺庙建筑中的应用,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一定的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两句诗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报恩寺。大报恩寺的历史从孙吴开始,历经各朝,有过"长干寺"、"天禧寺"等名字,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前身则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阿育王塔。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明永乐十年(1412年)于建初寺原址重建,历时达19年,耗费248.5万两白银,十万军役、民夫。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整个寺院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3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明成祖朱棣赐建的南京大报恩寺,曾经是规模恢弘的佛教圣地,其中的琉璃宝塔,被西方学者视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然而,寺庙和宝塔最终难逃太平天国的兵燹,均遭毁圮。近年来,经屡次的考古发掘,不仅廓清了主要建筑和塔殿院落的基本格局,更由于佛顶骨舍利与诸圣舍利惊现于地宫之中,使得这所明代皇家寺庙重回公众的视线。南京市政府因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决定规划建设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相似文献   

4.
<正>1缘起金陵大报恩寺是明永乐年间兴建的皇家寺庙,其琉璃塔曾被喻为中世纪七大奇观之一,享誉世界。然而该寺于19世纪中叶毁于战火。2003年南京市政府决定原址建设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委托东南大学潘谷西教授领衔团队进行了多轮规划设计。2007~2010年的考古发掘,比较完整地揭露了明代报恩寺皇家寺庙主要建筑和塔殿院落的基本格局,并在始建于北宋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佛顶骨舍利、七宝阿育王塔等震惊世界的重要文物与圣物。2011年,在国家文物局的重要指示下  相似文献   

5.
九华山寺庙建筑卓著,它是我国四大佛教重地之一,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山上寺庙最早建于东晋,到明清极盛时期,大小寺庙有二三百座。现存寺庙56座,大都在明清时期重建,其中主要寺庙有肉身宝殿、化城寺、祗园寺、地藏禅林等。九华山寺庙众多,建筑风格独特,寺庙虽规模不大,确庄严雄伟。在建筑造型上采用宗教建筑气氛与地方格调色彩相结合,很有皖南建筑独特的风韵。九华山寺庙建筑,以它的灵活布局,建筑与自然的结合,丰富的皖南格调,而独具一格,名列于世界佛教寺庙建筑之林,成为中国寺庙建筑的光辉遗产。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佛教寺庙的宗教功能、实用功能和社会功能分析入手,从生态观、多功能组合、地域性和时代性四个维度探讨现代佛教寺庙的特征,进而提出阳宝山佛教寺庙的创作思路,为贵州地区现代佛教寺庙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当代佛教寺庙园林建设如火如荼,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佛教寺庙园林的特征和当代寺庙园林的存在问题,以东林寺净土苑为例,提出了景观营建对策。希望以此对当代佛教寺庙园林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楚超超 《华中建筑》2007,25(12):155-158
新加坡佛教主要是由早期的中国移民传入的,他们的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形成了新加坡早期宗教信仰,他们建造的早期寺庙建筑成为新加坡传统佛教建筑的雏形.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加坡传统佛教寺庙的类型及实例.随着新加坡佛教的发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现代佛教建筑也大大迥异于传统寺庙,文章探讨了影响新加坡现代佛教发展的因素,及现代佛教建筑的发展,试图揭示其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9.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苏州工业园区重元寺重建规划的创作出发,初步探讨了当代佛教建筑的多元社会需求,因地制宜的环境利用,规制有度的寺庙格局,僧俗和谐的功能分区等规划设计要素,并提出了于史有据、与时俱进的创新原则,以实现当代佛教建筑的历史使命:弘扬文化传统,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业界新闻     
正"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设计研讨会"在南京召开2016年10月26日,由《建筑学报》杂志社、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设计研讨会"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现场召开。大报恩寺及琉璃塔为明成祖朱棣赐建,其中琉璃宝塔被西方学者列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视为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2004年5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即开展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工作。2007-2010年,经考古发掘,明代报恩寺皇家寺庙主要建筑和塔殿院落的基本格局已廓清,与历史文献记载一致,并于地宫惊现佛顶骨舍利与诸圣舍利。明  相似文献   

11.
云居寺初名智泉寺,以寺前有泉徐徐流过而得名。曾悬挂康熙皇帝御笔“西域云居禅林”匾额。因寺内藏有一万四千多块石刻经板,故又称石经寺,为京师著名佛教圣地,有小西天之名。  相似文献   

12.
戚瑞 《建筑与文化》2016,(7):208-210
本文以苏州报恩寺、伊势神宫、帕提农神庙为例辨别了中国、日本、欧洲纪念性建筑记忆载体的差异,分析了三种记忆载体的可靠和不可靠因素,提出基于文字作为记忆载体的中国保护现有纪念性建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许静 《城市建筑》2013,(8):20-21
本文通过泰州光孝寺景观设计案例的分析,阐述传统寺庙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以人为本的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针对宗教空间建设的需要,以佛学思想及美学为指导思想,将建筑的"人工"与自然的"天趣"巧妙融合,营造蕴含禅意之德、浓缩自然之美的寺庙园林,为人们创造出一处参佛悟道,淡然恬静的"净土"。  相似文献   

14.
清代皇家园林中的禅宗园林环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芳  李士好 《建筑与环境》2009,3(3):108-110
本文从历史角度出发,以魏晋时期的市井寺庙与山林寺庙为起点,概述了寺庙园林肇端发展及历史沿革,阐明了汉化佛教——禅宗寺庙建筑的不同类型及相关的文化特色。尤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主要探究对象,从清代皇家园林中禅宗寺庙园林环境分布概况、寺庙总体布局及寺庙本身格局的园林环境阐发了皇家寺庙园林的基本特征。并从禅宗及禅文化特有的哲观和价值标准,分析了寺庙园林环境产生的思想基础、佛教禅宗精神与传统园林观之间不期而遇的契合,揭示了清代皇家园林中禅宗寺庙园林环境的设计意象,阐发了其造园目的和创作手法。最后,本文按照由自然到禅化的顺序把禅宗寺庙园林的的审美分为几个层次,并归纳、例举了清代皇家园林中寺庙园林环境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拉卜楞寺的总体布局形态,阐述了拉卜楞寺建筑群体的布局模式,分析了拉卜楞寺的建筑空间布局,并与中原汉地佛教建筑布局进行了比较,归纳了拉卜楞寺空间布局的特点,从而促进拉卜楞寺建筑空间布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常昕 《山西建筑》2011,37(34):28-29
对宁夏中卫市鼓楼北街西侧高庙古建筑群的平面布局进行了实地测绘,从其建筑平面构图、立面构图和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评价,指出高庙建筑群遵循了佛教的美学观和道教的环境观,反映了佛教的哲学思想和宗教追求。  相似文献   

17.
论文详尽考述了圣经寺的始建时间、创建人及其盛衰过程,通过对藏传佛教寺庙的整体布局和内部空间组织的分析阐述了圣经寺建筑形制特征与它所折现出的独特宗教文化以期对东部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海  杨凡  包志毅 《华中建筑》2009,27(7):162-165
从研究寺庙园林的空间特征入手,以普陀山双泉禅院为实例,论述禅宗佛学思想及禅宗美学在园林中的应用,重点分析寺庙园林中所蕴含的《华严宗》哲学内涵。对比中日寺庙园林的特点与成就,指出中国寺庙园林中存在只注重肃穆庄严的形的塑造而缺乏对自然风华的意的领悟的不足,提出结合日式禅宗庭园的艺术特征,营造蕴含禅意之德、浓缩自然之美的寺庙园林,为人们创造出一处参禅悟道,清淡恬静的“净土”。  相似文献   

19.
金刚宝座塔,其金刚之意为坚硬无比,永远不坏。佛教传入中国后,密宗仪轨和中国传统的祭祀形式相似,曼荼罗的构图和中国的坛庙布局也趋于一致。密宗自奉《金刚顶经》为主要经典以后,其建筑格局和佛塔型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宗教仪式感。  相似文献   

20.
史俊燕  武建林 《山西建筑》2012,38(18):24-25
基于峨眉山大庙飞来殿古建筑文化、佛道共存、风水文化与峨眉山景区其他景点形成了互补,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指出在峨眉山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形势下,应该充分利用大庙飞来殿的资源优势,以拜佛问道、古建筑观光为主题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使其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从而更好地宣传了古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