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6个月以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住院371例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其中1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氯丙嗪、阿立哌唑、利培酮,对其心电图检查结果,归纳分析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三种药物服用6个月以上,氯丙嗪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43.48%、阿立哌唑组44.64%、利培酮组44.31%,但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氯丙嗪、阿立哌唑、利培酮等对心电图有影响,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抽取服用非典型新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3例为治疗组,服用常规剂量的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停用抗精神病药物1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各种非典型性精神病药物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服药时间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以及两组间心电图具体的改变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9.5%、1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氯氮平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3.5%,利培酮为48.6%、齐拉西酮为45.5%、阿立哌唑为46.2%。短于1年的异常率为50%,1~2年为58.3%,2~3年为62.3%,3~4年为43.3%,超过4年的为71.9%。治疗组中窦性心动过速39例(25.5%),窦性心动过缓8例(5.2%),结性期前收缩1例,室性期前收缩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ST段下移8例(5.2%),T波改变10例(6.5%),QT间期延长8例(5.2%);传导障碍11例(7.2%);心室肥厚12例(7.8%)。对照组窦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动过缓各1例,ST段下移及QT间期延长各1例,传导障碍1例。结论非典型新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有影响,应用时应及时监测心电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90例住院分裂症患者,服药三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结果:①治疗后三组血脂的TC、TG、HDL、ApoA项目无统计学差异,而ApoB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阿立哌唑组氯氮平组利培酮组;②治疗前后血脂各项目配对比较中,TC、HDL、ApoA及ApoB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TG项具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27,0.000,0.001),治疗后TG升高。结论:氯氮平、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治疗分裂症对载脂蛋白B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都升高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4.
程闯  张新风 《现代保健》2013,(13):34-3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并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共观察8周,两组患者均予以精神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阿立哌唑组及氯氮平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3.3%和7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两组PANSS量表各项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治疗后8周阿立哌唑组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分较氯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氯氮平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在(WHOQOL-100)量表各领域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立哌唑组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精神支柱、生活质量方面较氯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仿,不良反应少,合并精神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首发精神分裂症药物的药效、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及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首次发病精神病患者91例,随机分为奥氮平组(30例)、利培酮组(31例)和帕利哌酮组(30例),治疗8W后对疗效、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药物均能有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锥体外系反应较少;帕利哌酮组对肝脏的损伤较少;利培酮组不易导致体重增加。结论临床应针对不同患者情况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药物。  相似文献   

6.
李作珍 《现代保健》2010,(22):10-11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影响的差异.方法 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氯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阿立哌唑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电图均有影响,但阿立哌唑组所致心电图改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组(P〈0.01),异常程度轻,以ST-T改变和窦性心律失常为主.结论 阿立哌唑可引起心电图发生改变,但发生率低,心电图改变程度轻,安全性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7.
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等药物阻断M1受体较强,抗胆碱能效应较强,可引起口干、便秘、肠梗阻等不良反应.而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利培酮等药物相对来说阻断M1受体稍弱,引起便秘、肠梗阻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奥哌)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奥哌)与氯氮平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阿立哌唑组(奥哌)显著低于氯氮平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奥哌)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9.
利培酮、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焦虑症状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SDA药物替换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比较利培酮、氯氮平两种SDA类药物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焦虑的疗效。方法:选择正在使用某种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换用利培酮(I组)、氯氮平(Ⅱ组)。在治疗前、治疗的第2、4、8、12周末盲法评定BPRS、HAMA。结果:入组54例,完成46例,两组各23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BPRS总分下降出现显性差异。I组HAMA总分下降未出现显性差异(P>0.05),Ⅱ组HAMA总分下降出现非常显性差异(P<0.01),尤以精神焦虑因子减分明显。结论:SDA类药物比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好且能更好地改善或减少精神分裂症病人伴发的焦虑症状。氯氮平对睡眠障碍改善明显,较少药源性焦虑,抗焦虑作用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0.
任宏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72+74-72,74
目的探讨将阿立哌唑用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治中的效用。方法随机将53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者分组:药品诊疗组(26例)与对照药品组(27例)。给予药品诊疗组阿立哌唑予以诊治,给予对照药品组利培酮予以诊治。结果对照药品组与药品诊疗组的临床药效相当,P〉0.05。比较药品诊疗组和对照药品组的一般精神病理、阴性症状及阳性症状评分、总PANSS分值于诊疗后的下降程度,药品诊疗组与对照药品组差异不明显,P〉0.05。比较药品诊疗组与对照药品组的不良反应,药品诊疗组要比对照药品组少,P〈0.05。结论经阿立哌唑医治脑器质性病症引致的精神疾病,少有不良反应,疗效甚佳.当推广应用阿立哌唑类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1.
吴长江 《现代保健》2011,(36):55-5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36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在636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有295例出现心电图异常。服用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时间长短对心电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对心电图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剂量对心电图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用药时间的长短对心电图无影响,而性别、年龄、剂量对心电图有影响。故无论服用哪类抗精神病药物都有必要监测心电图,并针对性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2.
肖伟霞 《药物与人》2014,(10):141-142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4l例进行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与副反应量表(TESS)对比评定两纽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上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体重、睡眠、锥体外系反应等副反应指标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效果相当,但副反应发生情况各有不同,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胡君  卢玲 《现代保健》2013,(8):42-4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疗程为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0%,奥氮平组显效率73.3%。奥氮平组对体重及月经的影响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结论:阿立哌唑疗效与奥氮平相似,对内分泌影响较小,且不引起女性患者的体重及月经的改变,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氮平组,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第2、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最终纳入分析的79例(阿立哌唑组40例,氯氮平组39例)。结果治疗第8周末,阿立哌唑组PANSS总分(51.75±8.56)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总体疗效与氯氮平相当,氯氮平起效较快,4周末PANSS总分与阿立哌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8周末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8周观察期与氯氮平比较,阿立哌唑对心电图、肝功能影响较小,少有体重增加,服药依从性好。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贺捷灵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83-1584
目的 探讨运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70例,将其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2,总有效率为91.43%,利培酮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1,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的震颤、静坐不能、体重增加以及月经改变或者泌乳的发生率分别为34.29%,28.57%,25.71%,25.71%,均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的8.57%,8.57%,2.86%和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疗效显著,且临床疗效相似,但是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在精神科临床治疗当中推荐优先选用阿立哌唑作为抗精神分裂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利培酮与氯氮平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我院精神科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分组为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各33例。其中利培酮组单独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氯氮平组患者使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简明精神病量表、康复疗效评定量表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均为97%以上,治疗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显著少于氯氮平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利培酮服药后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治疗安全性高。氯氮平起效速度快,但服药后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两种药物均能够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用药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利培酮及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与心肌酶的影响。方法给予利培酮及阿立哌唑治疗,同时进行心肌酶检测及心电图检测,对比观察两种药物对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结果利培酮组18例出现心电图异常,阿立哌唑组40例出现心电图异常,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0d后,两组患者心肌酶水平皆出现升高的趋势,用药前后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及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电图皆产生较大的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价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临床配伍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出院的290例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涉及治疗方案31种,其中单用1种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方案有13种146例(50.34%)、联用2种的有19种113例(38.97%)、联用3种的有10种30例(10.34%),联用4种的有1种1例(0.35%)。抗精神病药物二联用药例数居前5位的为喹硫平48例(33.56%)、氯氮平43例(30.06%)、利培酮42例(29.37%)、奥氮平40例(27.97%)、阿立哌唑33例(23.07%)。结论我院单一抗精神病用药方案占临床用药主导地位,同时,联合用药方案在我院的应用也较为广泛。药物的选择多样化、新型化,已成为目前临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用药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利培酮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差异。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13项利培酮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结果,应用Meta分析进行综合检验和效应大小评估。结果:(1)Z1=53.51,P1<0.01,综合检验提示利培酮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d1=3.5,表明这种治疗变化效应极强。(2)Z2=4.43,P2>0.05,提示利培酮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疗效无差异,d2=-0.29,表明这种差异之效应较小。结论: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确切,与其他抗精神病药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高春强 《现代保健》2011,(10):58-59
目的 探讨国产阿立哌唑(商品名:奥派)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治疗观察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相当,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立哌唑组锥体外系反应、心动过速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立哌唑对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