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付宏  袁兵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30):180-181,185
当前,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开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多种多样的嵌入式应用系统已经开发出来,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应用需求越来越多。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应用扩展了Internet的应用范围,从而形成了新的技术领域——嵌入式Internet,嵌入式Internet也将成为下一代Internet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应用越来越多。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应用扩展了Internet的应用范围,从而形成了新的技术领域——嵌入式Internet。介绍了嵌入式Internet的概念,然后阐述了嵌入式Internet的研究内容(重点介绍了3种接入技术模型)以及当前所用实现嵌入式Internet的TCP/IP协议栈,最后讨论了嵌入式Internet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Web服务器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针对当前嵌入式Internet技术已成为嵌入式系统发展的新技术热点的情况,讨论了嵌入式设备接入Internet的方法,论述了实现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关键技术——HTTP协议和通用网关接口CGI,阐述了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特点及其设计思想,最后提出并在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环境下实现了的一种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方案,并给出了该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数据处理流程以及其主要模块和功能说明。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重点阐述了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的几种方式,并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毕兰兰 《福建电脑》2011,27(9):53-54
本文主要论述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未来发展,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嵌入式Internet,其次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未来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Internet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入式Internet技术使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相互连接,实现了嵌入式控制装置的网络化,为嵌入式控制装置的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分析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原理,并讨论了ARM应用系统接入Internet网的通信协议。在ARM平台下利用嵌入式Internet技术实现了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从而实现了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  相似文献   

7.
嵌入式Internet的实现方法浅析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艳红  李国 《计算机工程》2005,31(Z1):184-186
介绍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概念以及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然后详细阐述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3种实现途径,即集中式管理阶段、分散式管理阶段和智能管理阶段,分别分析了3种方式的工作原理,TCP/IP的处理方法及所需的其他协议以及对软硬件的要求等,并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当前其主要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Internet及嵌入式Internet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ernet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Internet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允许人们更加舒适和更加方便迅捷地获取、管理和传递信息。Interner的下一波增长动力是嵌入式Internet(Embedded Internet),即Internet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最终将各种嵌入式系统融入到Internet中。利用Internet技术.我们能够存取和控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子设备,例如蜂窝移动电话、自动售货机、公用水电汽表、医疗监护设备、汽车、激光打印机、安全系统以及其它能够被存取和监控的设备。  相似文献   

9.
嵌入式Internet与家庭网关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介绍了国内外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主流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展现了家庭网关的软硬件结构、开发应用模式以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较大的网络通信延时,给出了通过异步调用消除网页界面停滞现象的方法;最后分析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嵌入式系统在仪器仪表中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软硬件协同设计的设计思想和各种嵌入式处理器.讨论了嵌入式Internet接入技术和实时操作系统对自动化仪表发展的影响,指出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化、网络化仪表是自动化仪表的发展趋势。末给出了一个基于PC104的仪表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11.
嵌入式Internet技术及其实现方案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王峰  张宏伟  秦霆镐  王建 《微计算机信息》2003,19(12):61-62,107
嵌入式Internet技术在各行业中应用日益广泛.文章介绍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原理和几种实现方案。并讨论了嵌入式TCP/IP协议的原理及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TCP/IP的问题,最终提出了一种嵌入式网关的应用实例.实现了单片机通过以太网联接Internet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嵌入式Internet是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一项新概念新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嵌入式Internet以及它的应用在未来将会是计算机工业令人瞩目的焦点。本文介绍了嵌入式Internet几种常用的接入方案,分析了这几种方案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指出嵌入式Internet存在着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引入嵌入式Internet新概念,综合分析了嵌入式Internet系统实现方案,并给出Zworld产品在制药厂控制管理一体化中的应用,最后阐述了嵌入式Internet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汪鹏安  黄永峰  李星 《计算机应用》2006,26(6):1304-1305
根据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IPv4网络环境下嵌入式Internet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嵌入式Internet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实现。详细地设计了TCP/IPv6协议栈的结构,针对嵌入式Internet的特点,采用面向多用户的消息队列驱动机制、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内存分配策略等方法进行优化,在系统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一个通用的嵌入式系统平台,支持多用户实时访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嵌入式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嵌入式设备通过TCP/IPv4协议栈接入到Internet上,使得IP地址空间危机更加严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台无关性的嵌入式IPv6协议栈的实现方案,对IPv6、ICMPv6、邻居协议、TCP协议进行了裁剪,并进行的相关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协议栈运行平稳,是一种将嵌入式设备接入Internet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Rabbit2000的嵌入式测控系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简要回顾Internet及测控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阐明了当前测控技术向着嵌入式系统方向发展这一趋势,着重给出Rabbit2000微处理器及其动态C语言在嵌入式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嵌入式Internet的自动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基于嵌入式技术、Internet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的网络级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基于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组建灵活、功能强大,既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又扩充了自动测试系统自身的功能,易于实现远程测试和分布式测试。因此,基于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M的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嵌入式技术与Internet技术结合形成可以远程控制和管理的智能嵌入式设备(系统),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分析和介绍了ARM处理器及特性,对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功能和结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用ARM处理器代替传统的单片机,提出了基于ARM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完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嵌入式设备接入Internet是当今嵌入式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Internet提供的开放性网络环境并不保障接入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本文在分析嵌入式网络安全特点和研究IPSec协议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嵌入式网络安全特点,并对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做了一一解析,包括VPN及其隧道技术的应用和身份认证等,提出了一个基于IPSec新型嵌入式系统安全的安全模式和实现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IPSec协议的嵌入式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个性化、移动化趋势,嵌入式Internet系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浏览界代理/智能代理服务器(双代理)的嵌入式Internet计算模型。该模型通过采用静态、动态缓存管理、页面压缩、协议优化等方法避开了嵌入式系统的弱点。从试验数据看,该模型较为有效地减少了数据传输量,达到了节约有限带宽、提高响应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