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IMS体系结构的价值探讨与网络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信技术》2005,(5):72-74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标准为提供IP语音(VolP)和多媒体业务确定了通用体系结构。它是一个国际标准,最初由3GPP/3GPP2制定,现在已有ETSI/TISPAN(针对固网应用)、ITU—TFGNGN等多家标准实体参与进来。该标准支持多种接人类型,包括GSM、wCDMA、cdma2000、固定宽带接入和WLAN。  相似文献   

2.
cdma2000 1x和cdma2000 1x EV—DO移动通信技术是3GPP2定义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相比,其安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本文对3GPP2中cdma2000网络定义的安全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增强其安全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蜂窝电话系统的发展,包括GSM,CDMA,TDMA和PDC等4种第二代系统,以及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和cdma2000两种第三代技术。接着讨论GSM/GPRS、UMTS版本3、全IP、cdma2000和无缝的网络结构,详细分析了移动网络从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然后向全IP网络结构演进,最后实现不同接入技术之间互联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通信》2010,(1):104-104
全IP网络是确保3GPP系统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对全IP网络进行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3GPP系统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邵宏  姚卫东  戴进 《移动通信》2004,28(7):99-103
本文介绍了现有CDMA网络向ALL IP核心网的演进路线以及核心网络架构与组成,分析了平滑演进过程中LMSD域网络的组成和部分网络实体的功能。初步探讨了3GPP/3GPP2核心网的融合,最后分析了演进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技术与市场决定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范 《通信世界》2001,(14):24-24,25
由ITU确定的五种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口技术中,比较公认的有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其中,WCDMA、TD-SCDMA由3GPP标准化组织研究,cdma2000由3GPP2标准化组织研究。  相似文献   

7.
汪澍 《通信世界》2004,(29):37-37
无论是3GPP的UMTS还是3GPP2的CDMA2000系统.它们的系统架构将是向全IP的方向演进和发展的。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形式的承载是基于IP的;端到端的业务呼叫模型是基于IP的;RAN及CN核心的网络交换和呼叫控制也是基于IP的。而且在3G/B3G的远景规划中,3GPP、3GPP2规范的方向均确定了IPv6是3G/B3G网络承载、业务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3GPP2全IP网络与支持IP多媒体系统(IMS)相关的几个体系结构层。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上来说,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标准化组织主要有3GPP和3GPP2。3GPP主要负责FDD(WCDMA)和TDD(HCRTDD和LCRTDD)技术的标准化。3GPP2主要负责cdma2000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具有竞争力,全IP网络从系统概念的层面上对以往3GPP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包括与IP技术融合,支持各种接入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有保障的综合业务。本文对全IP网络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3GPP系统发展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1.
汤申生 《电信科学》2001,17(8):32-36
本文介绍了分组数据传输模式在目前主要的三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WCDMA、cdma2000和TD-CDMA中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这三种系统的网络结构和空中接口协议分层,讨论了移动通信中分组模式与Internet的结合-移动IP在第三代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packet mode data transfer in cellular networks. Leading 2G+ cellular networks of GSM GPRS and IS-95B are introduced. The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layers in two leading third-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 proposals, cdma2000 and WCDMA, are presented. Mobile IP support in various cellular networks is discussed next. With efficient support of mobile IP in cellular networks,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cellular networks with the Internet is expected to be reached at a rapid pace  相似文献   

13.
In overlaying an existing cdma2000 network with a UMTS network, service transparency and number portability are important requirements for end users and hence the network operator. To support both requirements, one could introduce a protocol conversion node between the two networks; however, such a solution does not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due to inherent technical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he differing standard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network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dual stack concept that satisfies the service transparency and number portability requirements across UMTS and cdma2000 networks, and also defines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network nodes and the call processing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4.
cdma2000 1x是cdma2000的第一阶段,本文详细论述了cdm2000 1x的分组数据服务,包括它的功能模型、协议模型、结构模型以及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5.
Mobility and session management: UMTS vs. cdma20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mobility and session management mechanisms for UMTS and cdma2000 packet-switched (PS) service domains, and compares the design guidelines for these two third-generation technologies. We first introduce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s and protocols for UMTS and cdma2000, and then elaborate on the PS service domain's mobility management, session management, and IP-level mobility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mobility and session management mechanisms of the UMTS and cdma2000 PS service domains, an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and intersystem roaming procedures are proposed to show the implementation feasibility of UMTS-cdma2000 IP-level interworking.  相似文献   

16.
首先提出了Abis接口(BTS与BSC间接口)的概念、网络参考模型、功能等问题,并就Abis接口与空中接口的关系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最后给出基于IP的一个实现方案,着重指出实际系统实现时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3GPP2 Abis接口模型、3G空中接口协议以及空中信令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Abis接口参考模型的特点和存在的缺陷,并根据基于IP的系统结构特点重点研究了Abis接口的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IP的新一代cdma2000基站系统Abis接口网络参考模型和传输协议栈,并制订出Abis接口通信协议包括消息定义、数据格式定义以及信令流程等.该协议的软件实现,已在实际产品和运行环境中得到了初步验证,证明了本文中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cdma2000系统中QoS(Quality of Service)的基本概念、要求和QoS模型,然后对cdma2000无线接入系统中现有的QoS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论述了系统中与QoS实现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cdma2000发展和演进的方式和方法;给出了cdma2000网络的组成结构;对cdma2000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无线、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智能网、短消息、定位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了目前CDMA网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dma2000移动网络的无线智能网构架WIN2000,针对其中需要新增的接口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合理的通信协议,对于智能数据业务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