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Three cases of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DPB) occurring in two Malaysian Chinese patients and one Malay patient are reported. They had similar clinical, rad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eatures which are characteristic of DPB. The diagnosis in one of the cases was confirmed histologically by 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 These could be the first three cases identified in Malaysia.  相似文献   

2.
CT引导经皮针吸活检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5月至2003年10月连续性行CT引导下肺部病变经皮穿刺针吸活检的412例病例。所用穿刺针为Chiba 18G抽吸针。所取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分析其准确性。结果 412例经手术、随访或临床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334例,其中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313例,确诊率为93.7%(313/334)。假阴性21例,假阴性率为6.3%(21/334)。无假阳性。诊断良性病变56例,良性病变确诊率为71.8%(56/78)。术后发生气胸19例,占总穿刺次数的4.4%。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对肺部病变诊断敏感性与病灶大小有关,它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镜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周围型肺癌的患者同时行支气管镜下盲目毛刷(BB)、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及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后行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BB的阳性率为25.0%(10/40),TBLB的阳性率为45.0%(18/40),BAL的阳性率为42.5%(17/40),BB+TBLB的阳性率为65.0%(26/40),三者联合的阳性率为80.0%(32/40)。结论联合多种方法能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严重并发症少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X线透视下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期间在我院病房和门诊就诊的50例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腔内病变的周围型病变患者,在无X线透视下按胸部CT影像学解剖定位,经电子支气管镜对肺部周围性病变进行肺活检术(TBLB)。结果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确诊15例,其阳性率为30%(15/50)。根据CT显示周围型肺癌不同病灶大小,与支气管镜活检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TBLB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病理类型中腺癌8例,鳞癌4例,大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1例,腺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组(P<0.05)。且靠近肺内带和肺门达12例,明显高于靠近肺外带及胸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患者操作方便安全,可多次施行,治疗效果较理想,是唯一能获得诊断和正确定位的可靠检查方法,可提高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CT导引下胸内肿物穿刺活检的安全性与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9年6月门诊或住院经X线或CT检查显示胸内肿块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均予以CT导引下胸内肿物穿刺活检,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肿瘤27例,非肿瘤3例,活检诊断率为96.7%。穿刺活检中共发生并发症4例,占13.3%,其中出现少量气胸2例,出现痰中带血2例,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结论CT导引下胸内肿物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4 例弥漫性肺疾病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结果:124 例弥漫性肺疾病有91 例确诊,确诊率73-39 % ;疾病种类包括肺癌、肺结核、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结缔组织病肺损害及其它少见病。手术并发症仅部分病人有短暂痰血,偶有气胸。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方法简便、安全、易行,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提高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BOOP)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表现的认识。方法  7例BOOP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胸片和CT检查资料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证实 ,对其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OOP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吸气末肺部爆裂音。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弥散功能明显减低。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检查肺泡管、肺泡腔内见单核细胞不同程度的浸润 ,腔内被成纤维细胞和疏松肉芽组织阻塞。X线表现为两肺多发性气腔实变阴影 ,分布无特点 ;CT表现为气腔实变阴影 ,主要分布在胸膜下和 /或支气管血管束周围 ,伴或不伴毛玻璃影 ;3例患者CT主要表现为线状或不规则条索状阴影 ,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7例患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 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特点可提示BOOP临床诊断 ,但需要进一步病理证实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诊断BOOP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但以经胸腔镜或开胸肺活检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肺活检方法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探讨不同肺活检方法 ,特别是外科肺活检在肺间质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接受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 (经皮肺活检 )及电视胸腔镜 (VATS)或小开胸肺活检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诊断资料。结果  7例患者接受TBLB ,6例病理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 8例患者接受经皮肺活检 ,6例诊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 ,其中 4例得到病理分型 ,1例诊断结核。VATS或小开胸肺活检 15例 ,病理诊断IIP 11例 ,其中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NSIP) 7例 ,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UIP) 3例 ,弥漫性肺泡损伤 (DAD) 1例 ,全部得到病理分类 ;发现腺癌 1例 ,结核 1例 ,非特异性病变 2例。结论 在诊断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时 ,可首先考虑创伤性小的TBLB和经皮肺活检 ,以除外感染和肿瘤。IIP的病理诊断特别是病理分型需要较大的活检组织 ,应考虑进行VATS或小开胸肺活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脊柱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和(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27例脊柱病变的病例资料,活检部位包括颈椎5例、胸椎50例,腰椎58例、骶椎14例,所有活检标本送病理科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病例通过后续手术病理和(或)临床随访确定最终诊断,以此为标准评价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计算不同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相比较。结果    127例穿刺活检术活检成功率为99.21% (126/12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穿刺活检获得明确诊断119例(恶性病变56例,良性病变63例),7例无法明确诊断或出现阴性结果。经随访和(或)手术病理证实,最终确诊127例中良性病变67例,恶性病变60例。穿刺活检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2.06%(116/126),恶性和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 (56/60)和90.91% (6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863);穿刺活检术前单纯CT、MRI和核医学影像检查对脊柱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9.54%、68.48%和75.64%,均明显低于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脊柱穿刺活检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准确率高等特点,可弥补单纯影像学诊断准确率偏低的局限性,是确诊脊柱病变的良好活检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南方医院及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PC资料。结果共90例HIV阴性PC患者纳入分析。年龄19~71岁,平均(46.3±12.4)岁。临床症状较轻,体征不明显。CT表现多样,结节/肿块型最常见(57.78%),多位于右肺及下叶。有无基础疾病的两组患者影像学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隐球菌培养阳性率为0。确诊方式:胸腔镜(VATS)42例(46.7%),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28例(31.1%),经皮肺穿刺活检(TNAB)14例(15.6%)。48例行隐球菌乳胶凝集(LA)试验,阳性率64.58%。LA试验阳性组主要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为确诊方式(64.52%),LA试验阴性组和未行LA试验组以胸腔镜为主要确诊方式(47.06%和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功能正常者有发生PC的可能。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可提高非手术病例的诊断率。LA试验可作为PC早期无创性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标本的阳性率,提高对肺癌的阳性诊断率。方法:对102例临床和放射学检查后需做纤维支气管镜的患者,留取针吸液及刷片两种标本共同进行细胞学诊断。结果:通过细胞学明确诊断为肺癌59例,总阳性率58%,针吸阳性率39.2%,刷片阳性率44.1%。结论:纤维支气管刷片与细针吸取合同并用增加了查出肺癌的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罗世林  张仕国  周江  陈德和 《四川医学》2009,30(11):1753-1754
目的评价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及刷检(BB)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胸部CT或X线检查发现肺部占位患者,经病理学、细胞学及临床最终诊断确诊肺癌83例,结核20例,非特异性炎症及其他疾病18例,对TBLB、BB结果分析,了解TBLB、BB病例取材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结果121例患者中采用TBLB、BB、TBLB+BB对肺癌、肺结核的检出阳性例数和阳性率为肺癌:37例(44.6%)、16例(19.3%)、42例(50.6%),肺结核:8例(40%),4例(20%),11例(55%)。结论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及刷检对肺部占位性病变是安全、可靠、方便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CT及超声两种引导方法在肺部肿块经皮肺活检中的诊断准确率、安全性。方法:选取2004年5月~2006年5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住院及门诊诊治的病例109例,均为纤维支气管镜无法诊断的,经CT证实为肺部占位性病变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经皮肺活检方法的不同分为超声引导组及CT引导组,其中超声引导组57例,CT引导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穿刺活检成功率、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超声引导组穿刺活检成功率与CT引导组无明显差别,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T引导组。结论:超声及CT引导经皮肺活检均为安全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对于超声能显示的肺部肿块应首选超声引导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直视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联合多种细胞学检查对肺周围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近年来114例行非直视TBLB(简称盲检)并最终经病理学检查并确诊的肺周围孤立性结节或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例患者中诊断为癌症97例(癌症组),非癌症17例(非癌症组)。癌症组中各种方法诊断阳性率分别为TBLB55.7%、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45.4%、支气管刷片36.1%、痰检35.1%;4项方法联合诊断阳性率为69.1%。结论:盲检联合BALF、支气管刷片及痰检对诊断周围型肺癌有较高的阳性率,但对非癌症病变诊断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5.
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及影像学不能确诊的肺部病变168例行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术,分析穿刺成功率、正确诊断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68例(100%)穿刺成功;158例(94.05%)获得正确诊断,其中肺癌93例,转移瘤4例,结核28例,慢性炎性病变33例;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出血,其发生率分别为8.33%和20.24%.结论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简便,诊断准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肺段定位后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管腔外肺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常规内镜检查阴性的局灶性肺病变患者参照CT肺段定位行TBLB,并随访病理及临床结果。结果 80例患者最终确诊肺癌54例(67.5%,54/80),TBLB诊断34例(42.5%),占肺癌62.9%(34/54),非特异性炎14例(17.5%)、坏死性炎5例(6.3%),结核5例(6.3%),TBLB总确诊率72.5%(58/80)。结论结合CT肺段定位,TBLB能显著提高内镜阴性周围性肺病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ransbronchiallung biopsy,TBLB)及刷检(brush biopsy,BB)对肺部周围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X线或CT发现肺部周围性占位患者,经细胞学、组织病理及临床证实最终确诊为肺癌128例、结核31例、非特异性炎症及其它疾病27例,对其TBLB及BB结果进行分析,了解TBLB、BB病理取材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结果186例患者中采用TBLB、BB、TBLB BB对肺癌和肺结核的检出阳性例数和阳性率分别为,肺癌57(44.5%)、27(21.1%)、63(49.2%),结核13(41.9%)、7(22.6%)、15(48.4%).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及刷检对肺部周围性占位病变是安全、可靠、方便、经济并可重复进行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立平  张永生  李忠堂 《中外医疗》2012,31(31):14+16-14,1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及刷检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3例经病理组织学及细胞学确诊为肺癌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和刷检两种不同病理检查方法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结果肺活检、刷检阳性率分别为81%和72.5%,两者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为89.5%,联合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联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及刷检细胞学检查可以提高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确诊为肺癌的2 168 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变部位、镜下表现、取材方法等特点。结果该组患者男女比例为4.8 颐1,60~69 岁为发病年龄高峰。鳞癌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44.56%),其次为腺癌(占25.92%)和小细胞癌(占18.27%)。男性鳞癌发病率最高(占50.61%),女性腺癌发病率最高(占56.18%)。钳检、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经支气管镜针吸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1.60%、49.37%、18.24%和62.65%,钳检联合刷检阳性率为89.06%。结论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肺癌患者发病不同,病理类型分布有差别。重视支气管镜检查和提高活检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率,早期诊断肺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的操作体会和对弥散性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弥散性肺疾病患者行TBLB,对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5例弥散性肺疾病中有42例成功取得肺组织标本,24例明确诊断,确诊率达57.1%.患者耐受性良好,术后发生气胸2例(4.8%)。结论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弥散性肺疾病的诊断是一种可靠、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默契的医护配合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