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肝纤维化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相关, TGF-β1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BMP7能够拮抗TGF-β1,目前主要研究的是TGF-β/BMPs-Smad信号通路, ALK3属于BMPs的持续活化Ⅰ型受体,在肝纤维化分子研究机制中较少运用.目的观察大鼠HSCs中稳定表达持续活化型ALK3时Smad1磷酸化及纤维化相关基因E-cadherin、α-SMA、col1A2等表达情况,探讨BMP-7信号转导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拮抗TGF-β1信号及其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大鼠HSCs (HSC-T6)持续活化型ALK3的稳定表达细胞株, MTT检测细胞的增殖; RT-PCR检测col1A2等相关分子mRNA水平; Western blotting检测Samd1、E-cadherin、α-SMA、col1A2蛋白表达和Smad1磷酸化;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稳定表达持续活化型ALK3的HSC-T6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Smad1磷酸化显著升高,α-SMA, col1A2表达下调, E-cadherin表达上调.结论 BMP-7信号转导通过增强Samd1的磷酸化而拮抗TGF-β1致纤维化作用,抑制大鼠HSCs的活化.  相似文献   

2.
水蛭桃仁汤对肝纤维化大鼠HSC活化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水蛭桃仁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肝纤维化是否具有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DMN)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水蛭桃仁汤灌胃治疗.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的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和TGF-β1,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经图像分析,药物防治组α-SMA和TGF-β1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均为P<0.01);结论:水蛭桃仁汤对DMN诱导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柴胡总皂苷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柴胡皂苷防治酒精性肝病的机制.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皂苷保护组,利用白酒灌胃辅以高脂饲料制备大鼠肝损伤模型,同时给予柴胡总皂苷(200 mg/kg)保护,每天一次,连续8w,8 w末处死全部大鼠.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肝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结果 和模型组比较,柴胡皂苷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减少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模型组肝组织中TGF-β1和α-SMA表达呈强阳性,给予柴胡皂苷后TGF-β1和α-SM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柴胡皂苷对酒精性肝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信号通路对肝星形细胞的活化,保护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抑制细胞外基质在肝脏的分泌和沉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五灵胶囊(WL)调节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及星状细胞(HSC)TGF-β/Smads信号转导蛋白对胶原Ⅰ和Ⅲ型(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以高脂低蛋白饲养、饮用10%乙醇,皮下注射40%CCl4,隔4天注射1次,连续6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灌胃给予WL 3.86 g/kg和秋水仙碱0.1 mg/kg治疗1月;另体外分离HSC,以不同剂量的WL与HSC培养24 h, 最后3 h加入TGF-β1 10 ng/ml.实验结束后镜检肝细胞变性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同时ELISA法测定血清COL-Ⅰ、COL-Ⅲ和培养液COL-Ⅰ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COL-Ⅰ、COL-Ⅲ、TGF-β1 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及HSC内COL-Ⅰ、ProCOL-Ⅰ、LN、α-SMA、ERK、p-ERK、TβRⅠ、TβRⅡ、Smad2/3、Smad7蛋白表达.结果WL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和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血清COL-Ⅰ、COL-Ⅲ含量增加, COL-Ⅰ、COL-Ⅲ mRNA表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L能明显下调肝组织α-SMA、LN、p-ERK、TβRⅠ、COL-Ⅰ、ProCOL-Ⅰ蛋白表达,对ERK、TβRⅡ、Smad2/3、Smad7蛋白表达无影响;显著下调HSC α-SMA 、TβRⅡ、p-ERK、Smad7表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SC分泌COL-Ⅰ.结论WL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OL-Ⅰ、COL-Ⅲ合成并增加COL-Ⅰ降解,其作用位点是下调肝组织和HSC TGF-β/Smad、Ras/ERK信号通路蛋白p-ERK、TβRⅡ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高脂饮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方法 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模型组(FC,n=15)和替米沙坦干预组(FT,n=10)。FC和FT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发脂肪性肝炎,其中FT组于高脂喂养12周后,给予替米沙坦(5mg·kg-1.d-1)灌胃治疗4周。16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清ALT、AST、TC、TG和HDL-C,RT-PCR法检测肝组织TIMP-1、MMP-2和TGF-β1mRNA的表达,病理切片检查和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与FC组比较,FT组大鼠ALT降低,TIMP-1、MMP-2和TGF-β1mRNA的表达降低,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肝脏病理学改善。结论替米沙坦对NASH大鼠有保护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病理过程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功后,予EGb或0.85%氯化钠灌胃,8周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和网状纤维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酶动力法检测肝功能,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2)、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Ⅰ型胶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EGb可促进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使肝组织中α-SMA、TGF-β1、Ⅰ型胶原、TIMP1的表达降低(P<0.01);肝功能改善(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级好转,胶原纤维、网状纤维所占面积显著缩小(P<0.01).[结论]EGb能有效逆转大鼠肝纤维化病理过程,其作用机制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抑制TGF-β1、Ⅰ型胶原、TIMP1的合成,从而逆转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五灵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Smad及Ras/ERK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阐述五灵胶囊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以高脂低蛋白饲料饲养,饮用10%乙醇,并腹腔注射4.1mol/L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给予五灵胶囊进行治疗1个月。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中α-SMA、Ras、ERK、p-ERK、Smad2/3、p-Smad2/3、Smad7、TJ3RI、T13R1I;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OL-Ⅰ、COL-Ⅲ、TGF-β1mRNA;酶法测定血清ALT、AST;ELISA测定血清COL-Ⅰ、COL-Ⅲ含量;肝组织masson和HE染色进行肝细胞变性程度与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评分。结果五灵胶囊可显著降低血清AST、ALT水平,下调肝组织中Rasp21、α-SMA、p-ERK、T13RI蛋白与TGF-β1、COL-I、COL-Ⅲ mRNA表达(P〈0.01或0.05),增加p-Smad2/3蛋白表达(P〈0.01),使肝细胞变性程度与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显著降低。结论五灵胶囊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组织肝细胞变性和胶原纤维增生的程度、抑制TGF-β/Smad及Ras/ERK信号通路TJ3RI、Rasp21、p-ERK蛋白表达及TGF-β1过量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2只清洁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纤维化建模组各16只。建模组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正常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射等量植物油,随后将正常对照组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药物组8只,建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治疗组8只。药物组、治疗组均给予抗纤软肝胶囊治疗,其他组同期灌服相当量的生理盐水。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C型胶原(Ⅳ-C)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RT-PCR法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血清体外对HSC-T6细胞中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表达以及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治疗组大鼠肝脏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治疗组血清ALT、AST、HA、LN、IV-C、PC-Ⅲ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而ALB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体外实验发现药物组及治疗组α-SMA和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及模型组(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药物组及治疗组HSC-T6的凋亡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及模型组(均P<0.05)。结论抗纤软肝胶囊通过参与调控HSC的活化及凋亡,可发挥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参芍软肝汤对于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效果,研究其对肝星状细胞(HSC)调控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法诱导大鼠产生肝纤维化,对纤维化大鼠进行参芍软肝汤治疗,定量检测各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层黏连蛋白(L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Ⅳ-C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α-平滑肌动蛋白(SMA)mRNA表达水平研究参芍软肝汤对HSC-T6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参芍软肝汤对HSC-T6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ALT、AST、HA、LN、Ⅳ-C、PC-Ⅲ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LB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正常组比较,药物组明显抑制HSC-T6细胞α-SMA和TGF-β1的mRNA的表达(P0.01);药物组明显促进HSC-T6凋亡水平(P0.001)。结论参芍软肝汤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参与调控HSC活化及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四氯化碳(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探讨强肝胶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40%CCl_4(2 ml/kg),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每周2次,共6周。从建模的第4周开始,治疗组大鼠用强肝胶囊溶液(浓度为0.1 g/ml, 5 ml/kg)灌胃,其他两组大鼠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每天1次,共6周。第3周末和第6周末各组6只大鼠采血,第9周末全部大鼠采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第9周末时采集肝组织,经HE染色、Masson染色和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进行病理诊断;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肝组织目的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强肝胶囊治疗3周后,治疗组大鼠ALT和AST分别较模型组下降27.90%和22.94%。强肝胶囊治疗6周后,治疗组大鼠的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肝星状细胞(HSC)激活程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大鼠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TGF-β1相关信号通路中Smad2和Smad3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同时,治疗组大鼠PDGF-B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强肝胶囊能显著抑制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其可能作用机制为下调细胞因子TGF-β1/Smads信号通路和PDGF-BB表达,从而抑制HSC激活、增殖,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α-SMA、TGF-β1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40?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以柴胡疏肝散干预,测定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α-SMA、TGF-β1表达,RT-PCR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柴胡疏肝散组较模型组: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HA及LN显著降低,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少,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肝组织α-SMA及TGF-β1表达减少。结论柴胡疏肝散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组织纤维化模型及肝星状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①体内实验应用高脂饮食建立NAFLD肝组织纤维化大鼠模型,并用辛伐他汀干预,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肝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NOS(iNOS)和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②体外实验采用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培养基诱导人肝星状细胞株LX-2细胞获得静止表型,分别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NOS抑制剂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辛伐他汀、TGF-β1+辛伐他汀、L-NAME+辛伐他汀处理静止型LX-2细胞,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LX-2细胞中eNOS、iNOS、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变化.结果 ①随造模时间延长,模型组大鼠肝组织eNOS 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减少,iNOS和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和0.01).与24周末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肝组织e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增加(0.30±0.02比0.24±0.01和0.45±0.04比0.22±0.02,P值均<0.05),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减少,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减少(P值均<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eNOS mRNA和蛋白表达与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iNOS mRNA和蛋白表达与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②体外培养LX-2细胞中,L-NAME能抑制LX-2细胞活化,减少eNOS和iNOS的表达,增加α-SMA和Ⅰ型胶原表达,与TGF-β1作用一致;辛伐他汀能直接增加静止型及活化型LX-2细胞中eNOS的表达,减少iNOS的表达,维持其静止表型,抑制其活化.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增加LX-2细胞中eNOS表达,减少iNOS表达,减少α-SMA和Ⅰ型胶原生成,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鼠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形成过程中TGF-β1/ERK信号通路蛋白与Ⅰ、Ⅲ、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SD大鼠采用CCl4复合因素制备HF模型,分别于第2、3.5、4.5、5、6、10周时,取肝组织采用Masson染色检测肝细胞变性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定量RT-PCR检测COL-Ⅰ、Ⅲ、Ⅳ、TGF-β1、PDGF-B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COL-Ⅰ与TGF-β1/ERK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肝细胞脂肪性变与胶原形成程度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COL-Ⅰ、Ⅲ mRNA与蛋白表达以2周、3.5周时显著上调,4.5周后降低,10周又显著上调,COL-Ⅳ表达水平在2~4.5周明显增加,随后下降至正常水平,p-ERK表达水平在各时相点增加与α-SMA表达水平有良好的一致性,p-ERK表达水平与TβRⅠ、TβRⅡ、PDGFRβ表达无良好一致性.结论 在HF形成过成中肝组织内p-ERK可激活肝星状细胞表达α-SMA,加强COL-Ⅰ、Ⅲ mRNA转录.  相似文献   

14.
蓝莓对大鼠肝纤维化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蓝莓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5只健康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蓝莓预防组、丹芍化纤胶囊预防组、蓝莓+丹芍化纤胶囊预防组。每组9只。用四氯化碳(cch)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8周。测定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GF-β1、Smad4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组织TGF-β1、Smad4及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1及Smad4的表达增高(P〈0.05),而Smad7的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预防组血清ALT及AST均明显降低(P〈0.05),TGF-β1及Smad4的表达均降低(P〈0.05),而Smad7的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蓝莓对GEL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蓝莓影响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下调TGF-β1及smad4的表达,同时上调Smad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TGFβ1、α-SMA表达的研究.方法 本实验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喂服灯盏花素.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高剂量组、灯盏花素中剂量组、灯盏花素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用药4w后,测定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转化生长因子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灯盏花素高、中、低剂量组ALT、AST均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α-SMA mRNA及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1);灯盏花素不同剂量组均能使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TGFβ1 mRNA及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1),灯盏花素不同剂量组均能使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光镜显示:灯盏花素各剂量组的肝脏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①灯盏花素能保护肝细胞活性,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降低转氨酶,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②灯盏花素可以降低α-SMA、TGFβ1表达,抑制星状细胞激活.  相似文献   

16.
EGCG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和CT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腹腔注射CCl4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EGCG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运用HE染色、Massion三色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的变化;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同时检测肝组织的羟脯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底物(TBARS)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分别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EGCG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GcG对肝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与纤维化模型组比较,EGCG干预组血清ALT、AST水平降低(138.4±45.8vs 234.6±63.2,96.4±20.5 vs 186.2±36.6,均P<0.05).EGCG显著抑制肝组织α-SMA的表达.EGCG通过抑制TBARS的形成和提高GSH含量,显著改善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氧化状态.同时EGCG显著抑制肝组织TGF-β1及CTGF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P<0.05).结论:EGCG能够显著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其机制与EGCG改善大鼠肝脏的氧化状态及抑制TGF-β1和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环醇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20例慢性乙肝患者以双环醇150mg/d治疗24周,治疗前、后分别行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治疗前、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观察治疗前、后肝组织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状况和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经双环醇治疗后,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可显著降低,复常率分别达95%和70%,不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且肝组织内α-SMA和TGF-β1的表达强度明显减弱,同时Ⅰ、Ⅲ型胶原的含量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双环醇治疗可减轻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同时明显降低肝组织内TGF-β1、α-SMA的表达,阻止肝星状细胞活化和Ⅰ、Ⅲ型胶原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探讨EGB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EGB各组四氯化碳处理同模型组,另分别给予0.25、0.5、1.0g/kg EGB灌胃。8周末检测其肝功能以及血清透明质酸和层黏连蛋白。取肝组织进行氧化应激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因子KB(NF-kB)P65和α-平滑且儿肌动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NF-kB的活性,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EGB组肝纤维化分级评分、肝功能以及血清透明质酸和层黏连蛋白较模型组明显改善;EGB能抑制氧化应激、肝星状细胞的活化、NF-kB P65的表达以及NF-kB活性。此外,EGB还可减低TGFβ1和1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EGB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TGFβ1的表达,减弱NF-kB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从而阻止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影响及抗纤维化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10)、模型组(10)、及EGB干预组(10),模型组及EGB干预组给予50?L4腹腔注射,1 ml/kg,1周两次,共8周,干预组每天同时给予EGB灌胃,0.4 g/kg.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分离血清行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取肝脏液氮冻存及甲醛固定,分别行HE及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TGF-β1和α-SMA,RT-PCR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生化指标检测EGB干预组优于模型组(P<0.01),光镜下组织学检查纤维化分级、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胶原面积EGB干预组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检测EGB干预组TGF-β1和α-SMA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RT-PCR检测EGB干预组TGF-β1mRNA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EGB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相关性,了解leptin与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关系.方法:健康 SD大鼠40R,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组.于造模2、4、6 wk末分批处死动物,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leptin、TGF-α1及α-SMA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肝脏组织中leptin、TGF-β1、α-SMA均有微量表达;CCl4注射2wk后,leptin、TGF-β1、α-SMA表达开始增强,2、4、6 wk肝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呈明显递增趋势(P<0.05).leptin与TGF-β1和α-SMA表达均呈显著相关性(r=0.668,0.570,均P<0.05).结论:leptin的阳性表达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leptin可能参与了HSC活化、增殖以及ECM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