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氯化镁在碱性条件下经搅拌生成氢氧化镁处理活性橙染料模拟配水,研究了搅拌条件对氢氧化镁混凝性能和絮体特性的影响。以絮凝指数FI与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对絮体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絮体形貌进行观察,旨在揭示絮体形成过程与絮凝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延长快速搅拌时间有利于絮体形成,以搅拌45s为最佳,再延长则会导致絮体被打碎,脱色处理效果变差;慢速搅拌时间以3min为最佳,过长也会导致絮体破碎。在最佳搅拌时间基础上发现搅拌速度也是影响混凝性能和絮体特性的主要因素。快搅或慢搅搅速过低,则不利于形成絮体或絮体增长;若搅速过高,形成的絮体会被打碎,这些都使得脱色处理效果变差。实验条件下,在Mg2+计投加量为150mg/L时,以转速250r/min或速度梯度G值126.3,快速搅拌45s,之后转速60r/min或G值18.5,慢速搅拌3min,氢氧化镁混凝性能最佳,可充分发挥其吸附、电性中和、卷扫与网捕作用,对活性橙染料配水的色度去除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天津纪庄子再生水厂原水(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讨论了投药种类、投药量、搅拌强度、pH、温度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初步遴选出最优的凝聚剂、絮凝剂,并确定其投加量为PAM 1.0mg/L,PAC 14mg/L,在此投加量下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浊度、TP、COD去除率分别为91.43%、92.41%、62.12%.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混凝沉淀工艺的最佳混凝条件:快搅45 s,快搅速度150 r/min;慢搅20 min,慢搅速度50 r/min.并且运用统计原理和统计处理软件(SAS系统)建立了确定凝聚剂投加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再生水输配管线的腐蚀控制问题,通过监测水中浊度、氯离子、硫酸盐、碳酸氢根,调节混凝过程最佳运行工况,控制拉森指数以减轻管网腐蚀。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混凝剂为PAC,最佳投加量为12 mg/L,最佳混凝条件为快搅60 s、速度300 r/min,慢搅15 min、速度60 r/min,沉淀时间30 min。在此工况下拉森指数为0.999,能够有效控制管网腐蚀,减小后续工艺压力。  相似文献   

4.
以氯化铝和氯化铁为原料制备出一系列不同铝铁物质的量比及碱化度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并应用于地表水的混凝处理过程。考察PAFC的混凝效能及产生的絮体特性,进而对其使用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混凝机制。结果表明,PAFC为多羟基桥连的铝铁聚合物,水解后发生电中和作用使胶粒脱稳,而后通过羟桥和氧桥联接产生架桥和卷扫沉淀作用,混凝效果优异。PAFC的pH适用范围较宽,但铝铁物质的量比对其水解过程影响较大,在铝铁物质的量比为7:1、碱化度为0.5、投加量为10 mg/L时,絮体的粒度及生长速度最大,此时浊度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84.93%和78.52%。此外,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水力条件对PAFC的混凝效能影响显著,其最佳使用条件为:快搅时间为20 s、快搅速度为200 r/min、慢搅时间为15 min、慢搅速度为40 r/min。  相似文献   

5.
采用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PAC-PDMDAAC处理微污染水,考察了PAC与PDMDAAC质量比、PACPDMDAAC投加量对浊度和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利用絮凝度测定仪(PDA)在线监测絮凝过程,分析了不同pH、不同搅拌条件下的FI指数、分形维数的絮凝特征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AC与PDMDAAC的最佳质量比为5∶1,PAC-PDMDAAC最佳投加量为30 mg/L,最佳pH为5.0。当快搅强度为100 r/min时,FI曲线的平衡值最大,絮凝效果最佳;当快搅时间为1 min时,分形维数随快搅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快搅时间分别增加至2 min和3 min时,分形维数随快搅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研究了硅藻土强化混凝处理城市河道水的效果,考察了硅藻土对PAC混凝去除水中浊度、有机物、磷的影响及对沉降性能的改善作用,并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水力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能强化PAC对水中污染物的混凝效果,浊度、DOC、TP去除率相较于未加硅藻土分别提高了12.8%、15.5%和10.7%。最优水力条件:快搅速度243 r/min,慢搅速度62 r/min。在此条件下,浊度、DOC、TP去除率均值分别为72.4%、66.9%、92.1%,与模型预测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7.
用自制聚铁和硅酸钠制备的聚硅酸氯化铁处理模拟水样。考察了絮凝剂的加入量、处理水样的pH值、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同时对自制絮凝剂与市售聚铁铝絮凝剂对海水的絮凝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在加入量为42mg/L、快搅速度为240r/min、慢搅时间为16min、静置30min、酸碱度为中性或略碱性时絮凝效果较好。对海水的探索性实验中,自制絮凝剂优于其它几种。  相似文献   

8.
以煤矿矿井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混凝处理试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PAC和PAM投加量、pH值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选择了混凝处理的最佳水力条件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AC和PAM投加量、pH值对浊度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调节矿井废水pH值的情况下,最佳水力条件为快速搅拌速率为200r/min,时间为2min;慢速搅拌速率为30r/min,时间为20min;最佳工艺条件为PAC的投加量约为60mg/L,PAM的投加量约为0.8mg/L,二者联合使用对浊度的去除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凝沉淀法预处理洗浴废水,探讨混凝搅拌强度、混凝剂投加量、废水pH值及沉淀时间等因素对CODCr及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研究混凝沉淀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沉淀的最佳运行条件为:中速搅拌(100 r/min)2 min,慢速搅拌(30 r/min)5 min,沉淀时间为15 min;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40、2.5~3.5 mg/L,pH值为6~9。在此条件下,废水中CODCr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和81%。采用混凝沉淀预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为洗浴废水处理后回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氯化铝混凝处理含锌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山  许欣  周玫瑰 《广州化工》2009,37(7):151-153
采用氯化铝对一种同时含Zn^2+、Cd^2+的废水进行了实验条件下的混凝处理,讨论了在搅拌速度及反应温度不变的情况下,AlCl3用量、溶液pH值、混凝时间对Zn^2+、Cd^2+除去效果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用AlCl3处理该废水对Zn^2+有很好的除去效果,对Cd^2+有较好的除去效果;在室温下混凝处理该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6或9,AlCl3用量为0.8g·L^-1,反应时间为30-40min。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国内多数油田开展了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三元复合驱采油废水中残留了大量的聚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和碱,油田污水处理常采用混凝处理,由于采出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聚合物,导致采出水的粘度增加,油、水、泥的分离难度增大,常规混凝效果不好,为此需要采取措施强化混凝。本实验采用静态烧杯试验得出,在最佳实验条件:聚合硫酸铁投量为2 500 mg/L、温度为45℃、pH值为6、快速搅拌(200 r/min)2 min后慢速搅拌(80 r/min)5 min、沉淀时间30 min后,水样含油量去除率达64%左右。通过混凝前投加氧化剂强化混凝实验得出:高锰酸钾投量在0.5 mg/L时,除油率提高8%。双氧水投量在5 mmol/L时,除油率提高17%。芬顿试剂中双氧水投量为5 mmol/L,二价铁离子投量在1.5 mmol/L时,除油率提高25%,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肖海华 《广东化工》2011,38(7):44-45
对粘土复合聚合氯化铝铁(PAFC)用于城市湖泊中藻类的絮凝去除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粘土复合PAFC絮凝藻类的最佳投加量为9mL·L^-1,对叶绿素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3.75%、90.09%(白粘土)和90.63%、93.18%(硅藻土)。实验还确定了絮凝的最佳工艺及pH范围,最佳pH以小于8为佳:合适的快搅速度是300rpm,快搅时间为2min;慢搅速度为30rpm,慢搅时间为15min。  相似文献   

13.
任崴  武福平 《河南化工》2011,(15):29-32
针对西北村镇集雨窖水含浊低温微污染的水质特点,采用粉末活性炭强化PAC混凝处理。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将其与混凝剂PAC单独投加进行对比,研究其强化混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PAC的最佳投加量为70mg/L,混合搅拌强度300r/min,搅拌0.5min,絮凝搅拌强度60r/min,絮凝20min,静沉1...  相似文献   

14.
生产工艺中需要聚苯乙烯粒子在液相苯乙烯中均匀悬浮与混合,要求底部固相不堆积,固相浓度分布均匀。为了达到理想的搅拌效果,本文研究了双桨的偏心率及转速对搅拌混合效果的影响。以底部椭圆封头,无挡板的反应釜和双层6折叶的开启涡轮式搅拌器为研究对象,用Fluent软件对搅拌器偏心时水的搅拌流场及聚苯乙烯粒子-苯乙烯固液搅拌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了不同偏心率和转速对搅拌流型、聚苯乙烯粒子浓度分布及能耗的影响,并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IV)实验验证水的搅拌流场。结果表明,偏心搅拌可使流体速度得到增加,桨叶下方的搅拌死区得到有效抑制;偏心率增大导致两侧的速度偏差越来越大,能量分布不均匀;偏心搅拌的聚苯乙烯粒子浓度分布比对中搅拌的更为均匀,可改善粒子在苯乙烯中的悬浮效果;相同搅拌效果的情况下,偏心率为0.15的功率消耗是对中搅拌的85%;对该固液搅拌时的最佳偏心率和最佳转速分别为0.15和95 r/min,此时固液搅拌混合效果最好,固相浓度分布最为均匀,消耗功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外界因素对制备聚合硫酸铁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酸浸还原实验和聚合合成实验,优化了实验条件,进而分析不同pH、不同絮凝剂用量以及不同沉降时间作用下,聚合硫酸铁对污染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酸浸实验中尾矿全铁浸出实验的最佳温度为100 ℃,最佳搅拌时间为2 h,最佳搅拌速度为300 r/min;还原试验中硫酸亚铁还原率的最佳还原温度为60 ℃,最佳还原时间为1.5 h,还原铁粉的过量系数为1.10%。聚合合成实验中最佳聚合温度为35 ℃,最佳聚合时间为0.4 h;此条件下,n(双氧水)∶n(Fe2+)∶n(磷酸钠)为0.08∶1∶0.07时,聚合效果最优。在pH为7中性环境中,聚合硫酸铁的质量浓度为2.0 g/mL,沉降时间为0.3 h时,污水的余浊值最小,对于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陈廷益  田娟 《聚氯乙烯》2009,37(1):14-16
比较了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丙烯酰胺、乳化剂TY-01作为纳米碳酸钙的乳化剂时的乳化效果;选用乳化剂TY-01时,确定了其最佳用量以及搅拌、超声波振荡的工作参数;研究了乳化液固含量对黏度和pH值的影响;通过投射电镜观察了纳米碳酸钙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①4种乳化剂中,乳化剂TY—01的乳化效果最好,其与纳米碳酸钙的最佳质量比为1:20;②配制乳化液时,搅拌转速应大于800r/min,提高搅拌转速、进行超声波振荡可以缩短搅拌时间;③随着乳化液固含量的增加,乳化液的pH值基本不变,乳化液黏度急剧增大;④添加乳化剂的纳米碳酸钙在水中分散均匀,且粒度均匀,平均为50nm。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适用于酸洗磷化废水的混凝剂及相应的最佳操作条件,以COD为主要考察指标,进行了一系列混凝试验。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混凝剂中,氯化亚铁对试验原水的混凝效果最好,进一步试验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氯化亚铁投加量为200mg/L,pH值为7.0,快速搅拌(搅拌强度300r/min)1min,慢速搅拌(搅拌强度90r/min)15min,沉降1h,此时,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