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腹泻病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发展中国家对小儿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也是我国防治的小儿四大疾病之一。近年来针对小儿腹泻的病因,我们一改过去盲目、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做法,对40例腹泻患儿采用了微生态疗法,使我们感受很深,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年龄在6个月~3岁间的婴幼儿共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腹泻病程均在2天之内。大便次数由原来每日1~2次正常大便,增加到5次以上。大便外观为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大便培养均无致病菌。患儿腹泻前一周及腹泻后均未用过任何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正>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于长期腹泻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和发育。小儿腹泻病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多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分夏季腹泻和秋季腹泻,尤其是秋季腹泻,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多侵犯两岁以下小儿,尤以6~8月小儿为  相似文献   

3.
腹泻是危害小儿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微生态制剂治疗腹泻病日趋受到重视,将微生态制剂普乐拜尔应用于腹泻病的治疗,收到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腹泻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健  陈力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95-296
小儿腹泻又称腹泻病,是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其中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小儿腹泻的多病原、多因素的特点,临床上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较多。其机制各异,疗效也不尽相同,因此不能乱用止泻药。我们从该病的病因、诊断等,探讨目前小儿腹泻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鱼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093-1094
小儿腹泻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的多发病,是导致小儿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采取治疗方法也呈现多样化,本研究对小儿腹泻常见疾病及其相应治疗进展进行梳理如下. 1小儿腹泻临床的常见病 1.1感染性腹泻《2003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披露,发展中国家感染性腹泻导致儿童死亡达156万人,占死亡人数的15%,居死因第3位[1].肠道内感染性腹泻应按病原学诊断可分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鼠伤寒沙门菌肠炎、致泻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轮状病毒、腺病毒、小圆病毒以及冠状病毒肠炎等.不同感染病因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症候特点是不一样.菌痢多发在夏季,其他感染性腹泻多见秋季发病,寒冷季节80%的婴幼儿腹泻由病毒感染所致,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发热、里急后重、黏液便、脓血便及左下腹压痛是菌痢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而其他感染多以恶心呕吐、水样便及稀便为临床表现[2].近年来,对腹泻的病原菌菌型研究表明,一般细菌性腹泻显著下降、耐药菌增加,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有增多趋势,这对抗菌药的选用和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3];另外一些非肠道外感染也能引起腹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或中耳炎等肠道外感染,分泌的病原体毒素可使肠道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可引起腹泻[4].  相似文献   

6.
胡会  张婷 《上海医药》2022,(16):3-6+34
儿童腹泻病是儿童常见疾病,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本文阐述儿童腹泻病的病因、诊断要点、治疗建议和预防策略等。临床医师应及时更新和掌握小儿腹泻病的最新知识,以便于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以腹泻、呕吐为主要表现,长期以来危害儿童健康。腹泻病在中国小儿中属第二位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992年卫生  相似文献   

8.
<正>感染性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病之一,感染性腹泻病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为了能尽早区分两者,避免滥用抗生素,本研究对感染性腹泻儿童进行了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旨在探讨CRP在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正祥  贺印永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892-1893
小儿腹泻病位列幼儿常见疾病第2位,被称"小儿四病"之一.每年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以不同原因引起脱水、呕吐、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和休克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多发2岁以下的婴幼儿,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主要以抗病毒、补液、止泻等对症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我院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腹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其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又称秋季腹泻)是常见的小儿腹泻病之一,多发于624个月的婴幼儿,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本病系由感受外邪,饮食不洁,使脾失运化,湿热下注大肠所致[1]。西药治疗本病缺乏特异性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实践,探讨中医小儿推拿结合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复方乳酸菌与干扰素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为探讨腹泻病儿治疗的有效方案,我院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应用复方乳酸菌(商品名:妈咪爱)及精制干扰素治疗秋冬季小儿腹泻188例,并对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Rv-Ag)跟踪检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秋季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常常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严重者甚至死亡。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常规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氨基酸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 ,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目前治疗小儿腹泻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滥用抗生素 ,常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致使腹泻迁延不愈。为此我们对近两年来 35例迁延性腹泻病儿粪便进行了致病菌培养、厌氧菌培养了解其病因 ,为小儿腹泻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自 1998年 3月~ 2 0 0 0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迁延性腹泻患儿 35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3年 10月北京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腹泻病诊断标准。年龄 8个月~ 3 ..5岁 ,男 2 2例 ,女13例。大便每日 4次以上 ,为黄稀水便、蛋花汤样便、…  相似文献   

14.
张伟  陶爱萍 《海峡药学》2009,21(5):159-160
目的观察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405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和醯碱平衡紊乱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儿复方氨基酸是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儿科并确诊为感染性腹泻患儿5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补液、抗感染、抗病毒、对症等常规治疗。结论小儿腹泻病多发于幼儿,临床表现多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68年 Gorback 及 Sack 自霍乱样腹泻病人的粪便中分离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ETEC(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后,国外对 ETEC的研究及报告较多。Sack 认为,ETEC 是发展中国家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因,是发达国家婴幼  相似文献   

17.
小儿腹泻病诊治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腹泻病分类很多,各分类治疗方案不同,为了在诊治小儿腹泻病时少走弯路,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避免滥用抗生素治疗腹泻病,促进腹泻病儿童早日康复,本文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总结出小儿腹泻病的实用诊治方案,临床应用多年且效果非常好,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8.
腹泻是由多病原因素引起的疾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既往多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一,争议较大。本文用新药思密达治疗腹泻病124例,治愈率达95.5%。具有疗效高,效果好的优点,表明思密达为治疗小儿腹泻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常见的小儿腹泻可以导致营养不良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它也是一种困扰家长的小儿疾病,临床上治疗该病方法比较多。小儿腹泻常规治疗方法为补液、抗病毒治疗和控制感染等。历经多年研究国际上对腹泻病的治疗又有了新的进展,其中包括改用低渗口服补液盐及采用补锌治疗,而临床应做到合理用药则可加快腹泻治愈[1]。  相似文献   

20.
张秋枫  孙燕 《贵州医药》2014,(6):534-536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其中轮状病毒是小儿腹泻病中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原。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呈水样便、发热、呕吐,严重者伴有脱水酸中毒。我科采用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