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通过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手术配合,不断的总结和完善对此技能的熟练与掌握。结果总结出熟练的掌握腹腔镜设备及器械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充足的术前准备是手术配合的关键。结论完善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手术危险性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使患者平安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5例经腹腔镜下施行甲状腺切除的总结,分析手术配合应注意的事项。结果5例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手术前熟悉手术步骤,手术中熟练、默契的护理配合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人员流动对洁净手术室空气清洁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百级清洁手术间手术80台次,采用平板暴露法分别于入手术室前、手术开始前、手术1h后候及手术结束前检测手术间内空气细菌数,并记录不同时间人员进出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空气细菌数及不同人员进出频次对空气细菌数的影响。结果:入室前空气细菌数低于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1h候及手术结束前,手术开始前空气细菌数高于手术开始1h候及手术结束前。手术开始前人员流动次数为22.4次,手术开始前至手术开始后1h人员流动次数为8.6次,手术开始1h后至手术结束前人员流动次数为4.2次,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1h候及手术结束前空气细菌数与人员流动次数相关。结论:术中人员流动能够影响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洁净手术室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人员流动,保证手术环境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标准和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我院637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35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的283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1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35%。结论: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既能有效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又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阔韧带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阔韧带肌瘤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开腹手术治疗组进行常规术式,腹腔镜手术治疗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方式。分析效果;手术的各项参数和指标;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百分制评分值;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效果和开腹手术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 <0.05。手术后开腹手术治疗组组生活质量百分制评分值是(85.13±3.11)分,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生活质量百分制评分值是(94.45±4.22)分。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手术的各项参数和指标优于开腹手术治疗组,P <0.05,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手术的各项参数和指标中,手术时间(57.15±3.51)min,手术出血(53.11±3.11)mL,手术后肛门排气(1.11±0.21)d。手术后住院时间(3.15±0.11)d。开腹手术治疗组手术的各项参数和指标中,手术时间(73.44±6.54)min,手术出血(87.12±5.56)mL,手术后肛门排气(2.11±0.55)d。手术后住院时5.24±0.21d。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并发症低于开腹手术治疗组,P <0.05。结论阔韧带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方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120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120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67%。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有手术时间、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结论全面掌握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并给予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从而降低骨科无菌手术的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鼻部手术患者,可以取多种体位进行手术。其中,有一部分要求取坐位手术。比如,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息肉手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患者,手术时多取坐位手术。这种手术体位有利于医生操作和手术中出血的引流。长期以来,取坐位手术一直是医生习惯的选择。但术中也因为体位、紧张等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362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安慰、术中病情观察的配合护理、术后的护理分析总结。结果糖尿病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血糖得到很好控制,除3例切口延迟愈合外其他患者均愈合,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手术患者手术效果和治愈率。结论通过糖尿病手术患者手术配合及护理,增加了手术患者的信心,解除思想顾虑,有效的控制血糖,使糖尿病手术患者康复快、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效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这一难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普通切口手术和小切口手术切除兔第三眼睑的差异。方法取8周大新西兰白兔6只共12只眼,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普通切口手术,一组行小切口手术,比较手术时间,手术操作的繁简程度及术后效果。结果与普通切口手术相比,小切口手术具有耗时短,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愈合快,眼表环境干扰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结论小切口手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切除兔第三眼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2):10-13
目的建立较为完善的阴式手术准入标准与风险预测模型,选择合适的患者实施经阴道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妇科通过阴式手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实施的全子宫切除(非脱垂)、卵巢囊肿剥除、子宫肌瘤剥除手术病例共184例,制定经阴道手术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估。结果风险预测模型评分≤6分是可以经阴道手术的,≤4分经阴道手术是非常安全的。风险预测模型评分≥4分,经腹腔镜手术或者腹腔镜辅助下阴式手术是可行的。结论对拟行阴式手术的患者术前通过手术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评估,可充分估计手术难度,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阴式手术,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洁净手术部是医院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场所。手术患者从病房接入手术室,经过手术过程,到手术结束安全返回病房或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病情随时可能出现变化。在这期间,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环节很多,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手术台数越多,手术安全管理难度越大。1围手术期使手术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甚至基本康复,包括手术前、手术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手术间利用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第二季度未实施品管圈管理手术间利用率为对照组,2018年第三季度实施品管圈管理手术间利用率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平均开台时间和手术平均结束时间,择期手术每日平均手术时间。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手术间利用率后,观察组手术平均开台时间比对照组早,择期手术每日平均手术时间虽然增多,但是手术平均结束时间提前,手术间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应用品管圈方法管理手术间利用率后,能有效提高手术间利用率,缩短每日平均工作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脊柱外科手术出现医院感染和手术室护理管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脊柱治疗同时实施手术的患者4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选取的42例切口感染病例实施调查,查阅和手术相关的资料,如手术地点、手术时间以及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手术之前是否使用过抗生素等,同时对资料实施综合分析。结果 42例脊柱外科无菌手术出现医院感情和手术的手术地点、手术时间以及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手术之前是否使用过抗生素等有直接的关系。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关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脊柱外科无菌手术的医院感染出现率。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增生症72例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的治疗水平,降低手术风险。方法总结分析72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治疗情况。结果72例均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4洌发生暂性尿失禁。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手术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何诗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79-580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89例胆囊炎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结果入院12~72h手术58例,4~7d手术31例。89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98.8%,1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结合病情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掌握手术时机,是降低胆囊炎手术的病死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经腹-膈贲门癌根治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外科治疗的最佳手术径路。方法对比经胸、经腹及经腹—膈三种手术径路对患者的影响。结果经胸手术57例,经腹手术98例,经腹—膈手术76例;经胸手术呼吸道感染21例,经腹手术呼吸道感染8例,经腹膈手术呼吸道感染6例;经胸手术切断无癌残留,经腹手术2例切端癌残留,经腹—膈手术切断无癌残留。结论贲门癌外科治疗经腹膈径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的手术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22例。结果因粘连、出血、胆管损伤中转开腹4例,切口感染5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掌握急性胆囊炎的手术适应征,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操作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9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配合进行分析。结果手术顺利,无空气栓塞、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医生对90例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的手术配合满意。结论加强患者对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手术的认识,护士能够熟练安装器械、调试仪器、协助摆放手术体位,提供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减少可能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生命的重要场所。手术护理具有持续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标准要求高等特点,手术护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风险越来越高。只有加强手术护理安全防范,才能降低手术护理风险,增加手术安全系数,保障手术顺利进行,避免护理缺陷发生[1]。1防止接错患者到病室接患者时,要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以下各项:病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及规定手术时间。患者接到手术室,需送到规定的手术间内,并由该手术间巡回护士第2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手术部位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施手术室规范化管理,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原因,制订相应管理措施,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加强手术人员、手术室布局、物品、设备及环境监测管理。结果:制度落实到位,手术周转率加快,手术间利用率及手术量增加,超时工作时数减少,手术医生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规范化管理,能提高手术间利用率、手术室工作效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减少超时工作时数,保证了手术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