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服装色彩,常被人们视作服装美的灵魂,色彩也是服装美的重要表现手段,它表现的得体、恰当与否,是衡量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电视艺术色彩以及与节目主持人服饰色彩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大量实践案例,根据不同的节目定位、场景需求来分析电视节目主持人服饰色彩。主持人作为一个节目的灵魂,要根据电视节目的类别、节目定位、色彩情感倾向以及场景需要等各方面来选择服饰色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唐代女性服装特点入手,紧紧抓住其开放的特质,分别从民族成分、政治思想文化政策、两性关系、审美文化四个方面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唐时女性服装开放的根源,从而说明服饰作为文化的表征必须根植于社会环境、哲学思想、审美趣味、地域环境等综合因素,才能研讨出服装形成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流行服饰、服装也不再以华丽高贵为美,而是开始崇尚自然……  相似文献   

4.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美术史上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晚宴场景的真实写照。参加宴会的宾客服饰各异,《韩熙载夜宴图》中淡雅素洁的女性服饰与玄青庄重的男性服饰形成鲜明对比,女性服装以襦裙、圆领长裙为主,男性则普遍身着颜色较深的玄青长袍,配以细窄的幞头,宴会中服饰的样式及色彩是反映人物地位和社会内涵的重要媒介,同时也反映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服装款式和结构原型的角度对小柞地区的惠安女服装的节约衫和阔腿裤的进行分析,对惠安女服装本身的研究大多是以服装的款式、色彩、纹样等服饰元素为研究对象,但对惠安女服饰结构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从服装设计学的角度对其最本质的款式和结构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惠安女服饰美学的研究有所帮助,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设计素材;同时,为惠安女服装制作基本原型也是民俗服饰学研究手法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敦煌壁画仕女形象成因的分析,认为敦煌仕女人物造型特征在于从宗教逐渐演绎为世俗人物,其艺术特点在于完美地表现出了女性的灵动与自然形象,其服装造型与服饰特色在于能够充分体现女性娇柔婀娜的曲线和妩媚浓郁的色彩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的基本生存条件是:衣、食、住、行,其中"衣"排在最前面。从古至今,人们对衣着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服装的历史源远流长。由最原始的以树皮、叶子乃至野兽皮毛遮体,到如今样式繁多的流行服饰,服装的功能早已不仅仅是御寒蔽体,而更多的是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生活和心理需求。由于性别和年龄层次等差异,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对服装的需求。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采访了50人,其中以中青年为主,主要了解他们对服装类型、品牌、款式和价格等方面的需求情况。我们所调查的人群中有23名男性、27名女性。以20岁作为年龄分界…  相似文献   

8.
图案是服饰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服装的款式、面料共同体现了服装的整体风格,图案在服饰乃至整个民间美术体系中起到了传情达意的作用,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9.
服装关键点的检测对服饰分类、推荐和检索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实际服装数据库中存在大量形变及背景复杂的服饰图片,导致现有服装分类模型的识别率和服装推荐、检索的效果较差.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级联层叠金字塔网络模型CSPN (Cascaded Stacked Pyramid Network),将目标检测方法与回归方法相结合,首先采用Faster R-CNN结构对服装目标区域进行识别,然后基于ResNet-101结构生成的多层级特征图,构建级联金字塔网络,融合服饰图像的多尺度高低层信息,解决图片形变及复杂背景下服装关键点识别准确度不高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CSPN模型在DeepFashion数据集上较其他三种模型对服装关键点具有较高识别度.  相似文献   

10.
橱窗陈列的色彩效果是由服饰固有色和环境色、光源色、服饰与配饰之间的搭配。在进行服装橱窗陈列环境设计的同时,不能抛开色彩设计,时刻在设计师的头脑里同步进行设计。色彩是最直观、最能影响人的设计心理因素,其色彩模型配置的重要性是影响着橱窗陈列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汉代服饰在中国服装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服饰文化到汉代形成了一个高峰,也是较完整的一套服饰制度。为其他朝代的服饰制度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参照的范本。汉代服饰款式特点鲜明,配饰考究,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汉服以及汉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深远影响,对我国当今服装的发展也具有启示作用。如今社会又掀起"汉服热"的趋势,是汉代服饰在新时期的继承创新,是在传统上的变化与发展,如何更好的发展汉代服饰,传承汉代文化是论文研究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民国是中国服饰史上重要的变革时期,服装色彩由繁至简,审美取向逐渐趋同。从中式、西式、中西结合式服装可看出当时男性偏爱素雅色彩,以黑、蓝、灰白三色为主,体现了独特的审美取向、生活方式和价值定位。文章通过整理及分析民国时期男性服装色彩,深入了解服饰色彩对于表现人物社会性别、社会地位、社会职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日韩偶像剧、港台青春剧在中国内地电视剧市场上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热潮,青春面孔、新潮服饰、剧情曲折、观念时尚、音乐煽情,让人欲罢不能。尤其偶像剧中明星们穿的那些服装,更让年轻人羡慕不已。想来一套偶像的服装吗?这并非难事,网络裁衣就可以给你定制一套明星服饰。(如图1张韶涵的服装)  相似文献   

14.
美的服装色彩搭配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对于中国青年女性服装色彩搭配而言,一般都要遵循这个规律:(1)服装色彩搭配应与人的自身条件相和谐,(2)服装色彩搭配应与色彩搭配美的规律相和谐,(3)服装色彩搭配应与生活环境相和谐。了解并运用这些规律是人们通向美的最佳捷径,而这些规律与健康相结合是人们未来的必行之路。  相似文献   

15.
动漫服装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在文化消费中的表现非常鲜明,它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审美意向物化的表征。文章以动漫服饰的发展概况为脉络,阐述其间的服饰特征以期挖掘动漫服饰所产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沧粟 《网友世界》2014,(14):74-74
丰富多彩的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藏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体现着她的创造者——藏族人民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服饰是一种物质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对美的感受的一个过程。藏民服饰的最初发明及形成,是与高原地带变化无常的恶劣气候有关,主要是在广阔的空间活动时,来抵御严寒,遮风挡雨等,这就是藏族服饰的缘起。  相似文献   

17.
虚拟服装展示设计将VR交互技术应用到服装设计领域,在数字化服装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设计并制作了服装的各种材质面料、款式和虚拟人模特,通过纹理烘焙技术实现材质的光影效果,基于virtools交互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3D服装展示系统。利用该展示系统,设计师可以对服装款式进行各种组合设计,用户可以全方位交互浏览服饰的着装效果。该系统有效的解决了服饰和人体交互过程中的碰撞检测和面料在不同外力下的变形效果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服饰既保持传统风格,又时时变革更新。以汉服服饰汲取周边民族服饰的优长不断改进为例,表明五千年来,中华民 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服装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物质文化创造,凝聚和结晶了中国哲学和美学的丰满精 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服装材料、款式与图案、色彩等同时深受政治制度的影响,表现出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基本特 征,成为明贵贱、别等级的封建帝制的有力支持和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有力武器,对维护礼教制度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服装 CAD 制版》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结合日益深入,由此诞生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时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将传统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了线上与线下互动学习的过程。本文以《服装CAD制版》这门课程为例,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了探究,详细情况见下。  相似文献   

20.
三宅一生是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由于他根植于日本的民族观念,把东方服饰二维剪裁这个缺点作为创新点设计,成功地进行了服装革命。所以研究他的服装设计的人很多,但少有人会研究三宅一生或者其合作人的展示设计,建筑设计,灯具和包的设计。文章针对三宅一生的艺术设计中的"物哀美"进行专门研究,以三宅一生为代表的日本设计蕴含着哲学审美思想,这对现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