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土地整理作为一项工程措施,对提高遂昌县耕地总体质量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都具有积极意义。据统计,2002年遂昌县整理各类土地共2.6万亩,新增有效耕地0.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2.2万亩,取得土地整理折抵指标3000亩。该年内建成的标准农田和取得的折抵指标数分别是前四年总和的2.1倍和2.2倍。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是拓展建设用地空间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确保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重要选择。土地整理也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和配套环境,有助于集中农村土地资源,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改善土地的经营状况,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嘉兴市秀洲区的土地整理自1997年始。至今已近10年时间,共完成土地整理项目68个,项目总投资34982万元,总面积15510.28公顷,建成标准农田14025.14公顷,实现净增耕地面积2972.01公顷,共获得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核发的土地整理折抵建设用地指标2087.78公顷。至今已使用折抵指标上报建设用地总面积1336.42公顷,占近年建设用地总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3.
岱山县位于舟山群岛中部,全县总人口22.01万人,陆地面积269.1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仅0.31亩。近年来,该县积极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到目前为止,已落实整理项目32个,整理区域面积达1239.76公顷,新增有效耕地面积190.28公顷,获取省核准折抵指标166.05公顷。通过土地整理,不仅实现了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而且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增加了村级经济和农民的收入。1 抓好土地整理宣传广泛宣传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与基层干部群众算好三笔帐:一是人地关系的利害帐 ; 二是土地整理效益帐 ; 三是农村社会环境改善明显帐。2 制定土地整理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4.
1999年以来,嘉兴市统筹规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土地整理为抓手,建设标准农田为重点,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529个,整理面积255.27万亩,建成"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林成行"的标准化农田1 81.9万亩,提前超额完成了省政府先后两次下达给我市的160万亩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从2003年开始,还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和中心村新社区建设,由点到面地推进以农村宅基地整理为主的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到目前,全市已批准建设用地复垦项目131个,复垦面积30945亩,其中28个复垦项目已经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5.
1995年以来,特别是1998年全省土地整理造地改田现场会后,我县全面开展了造地改田、标准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复垦.到目前为止,共投入2.67亿元资金,完成土地开发(造田)5353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7.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33.3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20万亩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2002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一等奖.通过造地改田、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开发了未利用土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水平.近年来,我县又把土地整理复垦与农村的村庄整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秀城区作为嘉兴市的中心城区,有着其比较特殊的情况,她不仅要保障本区内的各项建设事业用地,而且还要担负起市本级一些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秀城区的土地整理工作与其它县(市、区)相比,起步较晚,具体运作是在2000年5月秀城区行政区划调整、独立运作以后.5年来,秀城区共投资1.915亿元,41个土地整理及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省、市验收,共整理区域面积17.656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4.042万亩,增加有效耕地2.335万亩,获取土地整理指标1.349万亩,在保障社会经济建设用地的同时,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临海市从1999年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以来,通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至今已建成标准农田29.56万亩,不但提升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了粮食安全生产,还有力保障了建设用地需求,并连续11年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8.
取得的成绩 我市于1998年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下,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质量和效益一年比一年好.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止2003年12月底,已建成标准农田112 77万亩,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12.43亿元,在全市181个乡镇开展了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涉及面达64.7%,是建国以来我市政府投资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力度、规模最大的一次.通过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我市农业、农村和城镇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针对安吉土地整理潜力有限的现状,我县各级领导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工作重心从土地整理向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开发转变.2004年,精心组织并完成建设用地复垦项目8个,整理总面积1414.3亩,新增耕地775.2亩,获取折抵指标594.5亩;完成土地开发项目4个,开发总面积2478亩.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质量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从1999年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以来,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但提升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了粮食安全,还有力保障了建设用地需求,并连续十年实现全省耕地占补平衡。但是,随着我省的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目前可供整理的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建设难度逐渐增加,投资成本不断加大,而质量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为加快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项目工程质量,我们先后赴湖州市、金华婺城区等地开展专项调研,通过与当地国土局、乡镇政府有关同志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踏勘项目现场,探讨当前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工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存在原因,进行对策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是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基础,同时也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有力保障.几年来,我们把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关键环节狠抓落实,在全县建成了一大批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1亿元,建设标准农田面积9.52万亩,超额完成了杭州市下达给我县8万亩的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在视察我县土地整理现场时,对我县土地整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桐庐县的土地整理工作抓得不错,做得也不错.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浙江国土资源》2004,(10):11-13
这次全省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的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今年200万亩土地整理其中170万亩标准农田建设的任务,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基本建设导致耕地大量被占用,按照土地法必须占一补一,达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于是就有了账面上的平衡.媒体报道我国已有9年占补平衡,甚至补大于占.笔者参与到失地农民的一场征地官司中,接触了L县国土资源局《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内有《农村土地整理折抵指标清册》,征地使用的是折抵指标,来自土地整理增加的耕地.为探明底细,经过深入调查,得知时下的土地整理难以增加耕地,这样占一补一便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河南国土资源》2005,(9):48-48
为推进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充分挖掘土地资产的潜在价值,1998年至2004年,宁波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21万亩,建成标准农田9.6万亩;今年新开发项目22个,整理土地面积7.1万亩,预计可增耕地5986亩,将连续第7年基本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探索,因地制宜,走市场配量之路,宁波市国土资源部门走出了一条土地资源新型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15.
基本情况 1999年8月,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1000万亩商品粮基地建设的通知>(浙政发[1999]190号),明确用6年时间,在全省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建成1000万亩商品粮基地,并将这项工作列为省政府要重点抓好的"六个一千"工程.我省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基本农田的标准化建设,确实是一条好经验.  相似文献   

16.
道县古称道州,地处湘南,毗邻两广,是永州南部的巾心,县城建成区17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全县辖26个乡镇场,587个村,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6.7万亩,人均耕地0.89亩。近几年来,我局充分发挥本县耕地后备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始终将土地整理作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取得了一些成效。到目前止,我县共完成国家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个、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个、自行占补平衡项目2个,正在实施省级土地整理项目1个,土地开发整理面积达1025公顷,总投资2230万元,新增耕地面积358公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合格率达100%。该县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不仪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推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改善了农村面貌,而且缓解了非农建设用地的紧张局面,确保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凼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我省自1998年实施土地整治工作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千万亩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百万造地保障工程"、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和"812"土地整治工程等,确保了全省耕地占补平衡,保障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据统计,2009年至2013年,全省土地整治面积近853万亩,累积投入资金416.88亿元,新增耕地面积约121万亩,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周口市积极求解"保发展、保红线"的新途径,通过强力推进"三项整治",全市整治总规模26.2万亩,累计新增耕地18.6万亩,备案建设用地指标15.1万亩,已使用"三项整治"折抵置换指标8.9万多亩.在中央持续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新形势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因省政府下达用地指标不足而受到影响,这主要得益于五年来全市坚持不懈推进土地"三项整治",从根本上破解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难题,实现了双保双赢.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开发整理作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最近几年,我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每年补充耕地量在9.6万亩以上,年均达10.8万亩。已连续4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周口市积极求解“保发展、保红线”的新途径,通过强力推进“三项整治”,全市整治总规模26.2万亩,累计新增耕地18.6万亩,备案建设用地指标15.1万亩,已使用“三项整治”折抵置换指标8.9万多亩。在中央持续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新形势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因省政府下达用地指标不足而受到影响,这主要得益于五年来全市坚持不懈推进土地“三项整治”,从根本上破解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难题,实现了双保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