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格尔在《美学》第二卷《寓言》章节中,曾使用“滑稽”,“戏谑”,“玩笑”等语词评论《伊索寓言》事实上他已触及了寓言文学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即喜剧性,这一特征并非《伊索寓言》独有,我国先秦寓言体现得更鲜明突出,先秦寓言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人物,情节和语言已形成浓厚的喜剧色彩;幽默,滑稽和讽刺构成了先秦寓言最主要的喜剧形态,本文拟从艺术手法角度,对先秦寓言喜剧性产生的诸多因素进行粗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志怪体文言小说的典范作品,其中的短篇小说多具有寓言化写作特点,对中国新时期寓言化小说创作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在此,以《画皮》为例,从寓言化的内涵、形成和典型意义三个方面,分析《聊斋志异》的寓言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明代天启年间问世的《况义》(由法国传教士金尼阁与我国张赓共同评述。收作品38篇,大部为伊索寓言),是我国最早的伊索寓言汉译本;继之出现的《意拾喻言》(意拾,粤语“伊索”的音译;喻言“寓喜”的又称),是我国第二个伊索寓言汉译本。由于《意》存本罕见,所以有关它的情况,人们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4.
我兴致勃勃地读完了李继槐同志的《百篇寓言集》,《山海情》等作品,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翻腾的思绪此起彼伏。正象著名寓言作家金江同志说的那样,这些作品“不仅令人觉得情趣盎然,有的还会引起你心的共鸣。”(见本书《序》)《百篇寓言集》是继槐同志在寓言文学领域内一个成功的尝试,是近年来寓言文学创作的可喜成果之一。作为一个寓言爱好者,我为之高兴,这种感情是同好诸君不难理解的。 我觉得,这本寓言集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思想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二是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具有较大的独创性,下面试就这两个问题谈意见。  相似文献   

5.
乘物以游心──《读〈庄〉漫笔》之三王锺陵一《人间世》篇,写了三个与君主相处的寓言。颜回之卫的寓言,所要消释的是任事之心,目的在于使人认识处境的险恶,从而知道应如何保全自己,故极言其难;而叶公使齐的寓言所要说明的则是当其任事之时应该怎么办?目的虽然仍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庄子》寓言创作的指导思想、寓言创作的方式选择以及寓言创作的艺术特色的具体分析 ,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庄子》寓言的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7.
正《井底之蛙》《邯郸学步》《相濡以沫》《庄周梦蝶》,这些寓言,同学们耳熟能详。可你知道它们出自哪里吗?这些寓言会被演员演绎成什么样?在由安徽蒙城县委宣传部、蒙城县漆园办事处主办的庄子寓言讲演比赛中,来自11所小学的同学们把《庄子》中的寓言用说、唱、舞的形式进行了精彩演绎。  相似文献   

8.
张天翼的寓言是他整个文学生活和光辉著作的一个部分。他的寓言计有二十八篇,都是1948年10月到1949年初他在香港养病时,发表在香港的进步刊物《小说月刊》、《大众文艺》和《文艺生活》上的。因此,国内很少有人看到过。直到1980年以后,《小溪流》和《寓言》杂志重新发表了他的部分寓言,还有我编的三本中国现代寓言选集也选入了他的几篇  相似文献   

9.
《海国妙喻》,被认为是我国继《况义》、《意拾喻言》之后的《伊索寓言》的“第三个汉译本”。本文通过深入考证、分析,认为它基本是本“汇辑”性著作。所收70篇作品,36篇直接“汇辑”自《意拾喻言》;其余,大多“汇辑”自当时报刊上欧洲寓言的翻译篇什,另有几篇,颇似我国文人(包括《海国妙喻》的“译者”张赤山)的仿作或创作。  相似文献   

10.
从《红楼梦》和《老人与海》两部小说故事事情节的寓言载体功能化和人物形象的寓言寓体功能化,探究它们独特的审美特征──寓言性质。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的《行路难三首》,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歌的故事简洁短小,比喻恰当,拟人生动,对比绝妙,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寓言特征。对其诗歌的寓言特色进行探讨,或可丰富柳宗元的寓言研究,帮助后人深刻领会和感悟柳宗元寓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寓言史纲》是陈蒲清先生《中国古代寓言史》的续篇,是又一部填补空白 的著作。他的问世,不仅完成了他中国寓言史的宏大建构,而且,通过对我国现代寓言史的全面、深入地探究、总结,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当代的寓言研究与寓言创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木马赛冠军》中劳伦斯一如他在其更负盛名的《普鲁士军官》和《马贩子的女儿》中一样关注着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工业文明的侵蚀及非理性带给人类的恶果。不过在《木马》中,劳伦斯把这一切以现代寓言的形式传达给读者。文章通过研究寓言文体和细读文本探寻《木马》的寓言化特征及其与主题的关系,指出劳伦斯在《木马》中巧妙地传承了被他同时代许多作家摒弃的寓言模式,并加入了很多现代因素,创造了一则富有预言性的现代寓言。  相似文献   

14.
陈蒲清同志的新著《世界寓言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是他继《中国古代寓言史》之后的又一力作。我国寓言创作,源远流长,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外国寓言的翻译和引进,从《百喻经》算起,也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我国的寓言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外国寓言的翻译、引进,使本国寓言吸收新的营养,获得新的生机,也有许多成功的可以进行探索的东西。但是,理论落后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我集中时间读了凡夫的《100个动物寓言故事》。这部由湖北少儿出版社推出的寓言集子,正如著名寓言作家金江以《百篇寓言百出戏》为题而作的序中所说,此书堪称“献给读者的一份精美礼物”,此等评价我深以为是。凡夫的动物寓言,应有广泛的读者。孩子和大人,一般文化程度的和文化程度很高的,恐怕都会喜欢凡夫的动物寓言。因为这些生动形象的故事既具有“老少咸宜”的通俗性与趣味性,其寓寄的道理又的确能为“雅俗共赏”。换言之,我觉得凡夫的动物寓言从形象营构到意理传达,都有其特性。寓言必寓意寄理,而这种意理当然是人类…  相似文献   

16.
鲍延毅等同志编纂的《寓言辞典》一书的出版是寓言研究中的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山东书讯》89年2月25日刊出了我的评介文章《一部具有特色的填补空白的词书》。现在,我把那篇文章中语焉不详的地方和一些新的体会,用札记形式写下来,就正于鲍延毅等同志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7.
《活着》充满了苦难和温情,余华在这部作品中也体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活着》的语言不仅贴近人物性格,而且充满了民间特色,充满了温情,文中多处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让整部作品熠熠生辉,本文正是从这几方面来探讨《活着》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8.
战国承续春秋,血腥兼并中的百家争鸣,不仅开放着绚丽的思想之花,而且开放着缤纷的寓言之花。适应社会和自我的需要,寓言成为一些人表达思想,阐述理论的工具。纵观这一时期,寓言在墨子、孟子散文中已露端倪,而在《庄子》、《韩非子》、《战国策》中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庄子》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格调、基本形象的分析,说明寓言是《庄子》一文最基本的文学构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庄子》在哲学和文学上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著名学者列·谢·维戈茨基(1896—1934)在他的《艺术心理学》一书中,分析了寓言的五种要素:寓意、形象(动物的运用)、道德训戒、故事结构、诗的风格和手法;指出了散文寓言和诗体寓言的不同旨趣,前者隶属于修辞学,故事短小,笔法简洁,侧重说理,展示智慧;而后者则往重细节描绘,安排戏剧化的情节,以优美的语言打动读者的情感,让人在愉悦中受到教益。可以说,维戈茨基对于寓言这种既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文学体裁,在认识上比前人深化了一步,在理论把握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谈到寓言中为什么常常把动物作为主要角色时,维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