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尿剂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尿剂是指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和水的排出,产生利尿作用的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利尿剂有呋塞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阿米洛利、甘露醇和乙酰唑胺等。利尿剂在肾病综合征(NS)、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高血压、慢性肾脏病(CKD)以及急性肾损伤(AKI)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可引发肾损伤等问题常常被不少医生所忽视。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笔者对利尿剂的认识和使用体会,系统总结利尿剂在肾脏疾病中应用的利与弊,希望对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利尿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肾小管对水、电解质的重吸收,使尿量排出增多的药物。根据作用部位和机制不同,可将其分为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渗透压性利尿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利尿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水钠潴留、高血压、脑水肿等疾病。  相似文献   

3.
利尿剂概述     
利尿剂是一类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和水的排出,使尿量增多的药物。早在16世纪,甘汞作为利尿剂用于临床,但毒性较大,肠道吸收不规则,有致泻作用,直至1920年才被作用更强、毒性更小的有机汞所代替。  相似文献   

4.
L-精氨酸对庆大霉素致肾毒性的防治作用贾汝汉姜诗琴贾瑛庆大霉素(GM)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可致肾损害。因此,对GM肾毒性致病机理的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NO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在调节肾脏生理功能及介导某些肾脏...  相似文献   

5.
术中应用利尿剂预防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和探讨术中应用利尿剂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1月~2006年4月,共1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人组,随机分为利尿剂应用组(n=81)和对照组(n=79),其中行经皮肾镜治疗者62例,行输尿管硬镜治疗者71例,输尿管软镜治疗者27例.利尿剂组于解除尿路梗阻后(经皮肾镜治疗为建立经皮肾通道后;输尿管硬镜治疗为击碎结石并引流肾盂尿后;输尿管软镜治疗为置入外鞘后),静脉推注速尿20 mg;对照组术中不作特殊处理.术后两组均建立通畅的尿液引流,经皮肾镜治疗术后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输尿管硬、软镜术后置双J管,同时给予同级抗生素防治感染.分别比较各种腔内碎石术后,两组中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ndrome,SIRS)及脓毒败血症休克的情况.结果:利尿剂应用组和对照组术后SIRS的发生率分别为7.4%(6例)和17.7%(14例).其中经皮肾镜治疗后,两组SIRS的发生率分别为6.3%(2例)和16.7%(5例);输尿管硬镜治疗后为8.3%(3例)和20.0%(7例);输尿管软镜治疗后为7.7%(1例)和14.3%(2例).对照组中行经皮肾镜和输尿管硬镜碎石后,各有2例SIRS患者发展为脓毒败血症休克.结论:通过术中应用利尿剂,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减少了术中灌洗致肾盂内高压而引起的细菌、细菌毒素反流和吸收,从而有效降低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过量致肾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草药过量致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草药过量致肾脏损害的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结果 27例单剂中草药过量患者表现为肾脏、肝脏、心脏及神经系统损害,其中肾脏损害居首位,占62.9%。引起肾脏损害的中草药包括木通、雷公藤、朱砂莲、厚朴、乌头碱、川楝子、砒霜等。结论 中草药过量肾损害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临床应重视中草药毒副作用,加强药物所致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MS)是常由肥胖启动、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包括肥胖、糖代谢紊乱、脂质代谢异常及高血压等生理异常聚集的临床综合征,这些异常单独或者合并存在时均能够导致肾脏损害或加速原有肾脏疾病的进展,与单纯糖尿病、高血压或脂代谢紊乱等导致的肾损害不同,MS肾损害通常由肥胖启动并且是上述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拟就MS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对MS的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利尿剂分为: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碳酸酐酶抑制剂、保钾利尿刺,渗透性利尿剂,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心衰、高血压、急件肾衰、水肿等的治疗.但利尿剂使用中有许多副作用,包括: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肾脏损害、对血脂血糖的影响、耳毒性等.其中肾脏的损害在临床工作中给利尿剂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本文就各类利尿剂在...  相似文献   

9.
利尿剂是一类通过增加尿液溶质和水分排出而有效改善液体潴留的药物,通过减少细胞外液容量,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还可改善器官的功能状态,广泛用于治疗心脏、肝脏、肾脏、脑等疾病引起的水肿和腹水,另外利尿剂也是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基本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肾脏是高血压相关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临床上将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称为高血压肾损害。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主要原因是血管活性物质平衡失调和肾小球硬化导致的肾血流动力学异常。高血压导致肾小球内压力增高、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和肾脏缺血,使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血管紧张素Ⅱ、内皮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综合征(MS)是常由肥胖启动、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包括肥胖、糖代谢紊乱、脂质代谢异常及高血压等生理异常聚集的临床综合征,这些异常单独或者合并存在时均能够导致肾脏损害或加速原有肾脏疾病的进展,与单纯糖尿病、高血压或脂代谢紊乱等导致的肾损害不同,MS肾损害通常由肥胖启动并且是上述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拟就MS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对MS的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结节病并发肾脏损害并不罕见 ,但常被临床医师所忽略 ,正确诊断及治疗该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愈后 ,本文就结节病性肾损害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人类认识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和动脉血压升高间的关系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肾脏是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靶器官,肾脏疾病又通过增压机制的激活和减压机制的丧失而导致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所有病因的2.5%-5.0%[1]。在透析、移植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80%~90%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既是肾损害的原因,又可能是肾损害的结果。现就肾脏疾病致高血压发病机理阐述如下。1交感神经系统 肾脏具有交感传人和传出纤维。肾灌注压和肾囊内压变化可激活肾压力感受器,缺血代谢产物或尿毒素…  相似文献   

14.
肿瘤与肾脏损害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相关肾损害在肿瘤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也表现多样化,应在临床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肿瘤相关肾损害传统治疗方案为尽早手术切除肿瘤,结合放化疗治疗,但也可能出现潜在的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应对肿瘤相关肾损害的较好方略,两者优势互补发挥积极的作用。该文就肿瘤相关肾损害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做一叙述,以期为肿瘤相关肾损害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水 《中国科学美容》2011,(22):87-87,10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利尿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咳嗽的患者分别为1例(2.2%)和5例(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高钾血症,血压、血电解质无明显改变。结论应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持续改善心功能,并有安全性相对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血脂与肾损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脏疾病通常伴有脂质代谢异常 ,表现为各种类型血脂和脂蛋白异常。如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Syndrom ,NS)的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 (LDL)增高 ,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Renalfailure ,CRF)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其不仅导致肾脏病人心血管系统疾病危险性增加 ,而且加速肾小球硬化。目前高血脂性肾损害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脂质主要通过各种途径加重原有肾脏炎症反应 ,渐致肾小纤维化、硬化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M) 肾损害的临床以及病理特征以防误诊.方法:通过观察10例MM患者以及12例非MM肾损害患者的临床以及病理特征,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肾损害的特征以防止误诊.结果:MM的肾脏特征为孤立性蛋白尿,肾功能损害常见;肾脏病理改变以管型肾病最为常见,管型呈特征性片层状改变,并存在有类似骨折线的裂隙,管型周围可见有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包绕.尿蛋白电泳常显示特殊的M蛋白,尿本-周氏(B-J)蛋白常阳性.肾外特征为多系统累及,常有贫血、高钙、骨破坏.结论:MM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但其实MM肾损害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还是有一定特点的,只要提高警惕,注意其临床特征,及时进行血、尿免疫球蛋白及B-J蛋白检查,必要时行肾脏病理活检,常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合并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2014年10月至2017年5月住院期间诊断为HBV-ACLF的5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肾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9.67%(106/539)的患者出现肾损害,≥51岁组患者肾损害的发生率最高,为34.52%;合并感染、肝硬化、长期卧床及使用利尿剂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肾损害,其比率分别为25.86%、27.08%、26.07%和22.51%。有肾损害组患者的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凝血酶原活动度、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无肾损害组患者,而白细胞计数则高于无肾损害组。结论肾损害在HBV-ACLF患者中较为常见,发病率高,临床上应重点关注年龄大、长期卧床、使用利尿剂和合并感染、肝硬化的患者,且应及时纠正低白蛋白血症、低脂血症、贫血、感染、凝血异常等情况,避免肝衰竭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9.
结节病并发肾脏损害并不罕见,但常被临床医师所忽略,正确诊断及治疗该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愈后,本文就结节病性肾损害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病毒感染人体后,可通过免疫病理机制和(或)直接作用导致肾脏损害。与肾损害相关的病毒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