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双层隧道是新型的道路隧道型式。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涌现双层隧道工程,上海黄浦江流域也诞生了一批双层双向盾构法隧道。首先介绍了我国首条上海复兴东路隧道,首次引入小型车专用车道的设计理念;接着介绍了当时堪称世界最大直径的上中路隧道,突破了以往削足适履的设计经验;最后介绍了根据需求定位的外滩隧道,仅供小型车专用,分流敏感地区的交通。  相似文献   

2.
随着北京市用电量的不断攀升,市区浅埋暗挖电力隧道进入了建设高峰期。为了合理利用市区内有限的地下空间,电力暗挖隧道首次采用2.6 m×5.1 m双层断面结构,成为北京电力浅埋暗挖隧道设计施工的新特点。以垡头220 kV电力隧道工程(第二标段)为例,介绍了2.6 m×5.1 m双层较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技术及其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上海诸光路地下通道是国内首个采用全预制拼装技术进行施工的单管双层隧道。分析了上下双层预制拼装的施工难点,其中包括基座预留插筋的精确定位、立柱安装、车道板安装及接头处理等,并针对难点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为隧道内部结构的预制拼装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在施工建设的上海复兴东路隧道首次采用了双管双层六车道设计,每条隧道内上层设两车道,下层设一车道加一紧急停车带。这一通行方式堪称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属罕见。复兴东路隧道西起复兴东路光启路,东至张杨路浦东南路,总长2780 m。双层设计的最大亮点在于提高了隧道空间的利用率。据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  相似文献   

5.
连拱+小净距+分离式的分叉式公路隧道是为降低工程造价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隧道结构,其受力特点、围岩稳定性分析、设计施工方法等在国内外尚处于经验积累阶段,无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可循。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上下双层连拱+小净距+分离式的分叉式公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施工技术》2003,32(10)
由上海城建集团总包 ,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的上海复兴东路隧道北线越江段贯通。复兴东路越江公路隧道全长 112 0m ,隧道内径 10 0 4m ,设计为上下两层单向三车道 ,是世界上第1条双层越江公路隧道。隧道施工采用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掘进技术。复兴路隧道北线仅用了 6个月就实现贯通 ,还在 5月份创造了月进度 330m的国内最高纪录。与常规隧道相比 ,双层隧道对构成隧道的衬砌管片有特殊的要求 ,为铺设上层路面 ,隧道两侧管片上需设置俗称“牛腿”的支点。由此 ,不仅给管片制作增加了难度 ,还在隧道施工时 ,对管片拼装的水平控制提出了更高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部分盾构隧道采用内部构筑双层衬砌的设计施工方法。增加内衬是提高隧道纵向刚度的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内衬的增加会导致隧道自重的增加,对软土地层中隧道的长期沉降产生一定影响。为研究双层衬砌与单层衬砌的区别,本文结合上海某大直径越江隧道工程实例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得出了两种衬砌结构的长期变形特性,评价了双层衬砌的功能,为合理地应用双层衬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龚云  付恩喜 《山西建筑》2009,35(3):312-313
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地下铁道单洞双层隧道的特点,采用了浅埋暗挖法进行施工,通过工程实施和科研,研究了单洞双层隧道施工技术,并对几个施工难点作了论述,从而解决了单洞双层隧道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双层注浆小导管在隧道洞口工程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层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作为一种围岩加固措施,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着很好的支护效果,因而在隧道开挖施工中逐渐被大量选用,尤其在山岭隧道超前支护中应用更为广泛。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双层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加固的施工工艺及设计参数展开研究总结,并根据具体工程应用情况,与其他超前支护工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双层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施工机械简易,工艺简单,工法灵活,可根据开挖暴露的围岩随时调整支护参数,支护效果好,且经济性和实用性突出。本文的研究对双层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在隧道洞口施工中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单洞双层地铁隧道施工力学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铁隧道为避开沿线高大建筑物密布的桩基,部分段落需要采用暗挖法施工的单洞双层隧道通过,而此时地铁隧道穿越的地层条件复杂,围岩极其软弱,地下水位高,且隧道埋深较浅,其力学行为将和单个隧道大不相同。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软弱地质条件下单洞双层地铁隧道无临时横联和有临时横联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隧道各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及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并对隧道洞周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只有增加临时横联才能保证单洞双层地铁隧道的施工安全,且下洞施工和拆除临时横联是施工的关键工序。  相似文献   

11.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性态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铁隧道施工中,隧道开挖程序、施作的步骤对隧道稳定性及地表沉降影响显著。北京地铁10号线某标段浅埋单洞双层隧道,是出入口通道与车站中洞、旁边单层侧洞相接的暗挖部分,单、双层转换,初支结构形式和施工都很复杂。目前国内外对单洞双层隧道分析较少,与车站和通道相连接的这种单洞双层隧道比较短,对它的分析往往被忽视。对采用3层6导洞的CRD工法施工的这种浅埋单洞双层隧道的施工性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该区域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探索一次性开挖成洞及隧道分步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槽的变化形态,拱顶沉降及拱顶主应力的变化规律。数值分析表明:施工工序不同使隧道的偏挖引起的沉降槽向未开挖一侧偏移,此过程中地层最大沉降并不发生在隧道中线处,而是完成全部开挖,地层变形稳定后,其累计沉降最大值位于隧道中线处。隧道开挖衬砌完全施作后,地表沉降变化不大,但是后续开挖步引起的结构内力应予以重视,尤其对于中隔壁支撑及拱底衬砌的支护,要及时施作拱底二次衬砌。研究结果为单洞双层隧道分步施工控制地表变形和洞周位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兰渝铁路两水隧道属于典型的软岩隧道,围岩强度低,稳定性差,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变形。为了满足安全施工要求,在两水隧道斜井工区重庆方向DK359+742—DK359+772段开展双层衬砌试验,通过分析DK359+765典型断面支护结构应力特征,可以发现其支护应力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和非对称性特征。双层衬砌无论从设计参数还是支护效果,明显优于单层衬砌,但是由于双层衬砌对工艺、环境要求很高,不利于软岩隧道快速封闭,限制了其在两水隧道中的应用。通过改进其施工工艺,在软岩隧道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徐钉华 《城市建筑》2014,(15):335-335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隧道施工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作的误差以要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施工贯通误差的测量精度设计进行研究与探讨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谈盾构隧道内部结构预制拼装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建筑技术》2016,(10):109-111
以某在建双层隧道为例,对盾构隧道内部结构设计中预制拼装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目前盾构隧道内部结构施工基本属于半制化阶段,许多构件仍采用现浇形式。为了实现快速施工、绿色施工,文章提出了构件预制生产,通过接头连接成刚性整体的方式,并提出可行的预制化接头形式,大大提高了隧道内部预制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双层道路隧道与一般单管单层的道路隧道相比,通风系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介绍了双层隧道通风设计的基本情况,并具体介绍了上海复兴东路隧道、上中路隧道、外滩隧道及军工路隧道等4条双层隧道通风设计的典型实例。最后归纳了双层道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双层越江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在国内首次成功完成双层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该联络通道结构偏心、隧道空间有限,冻结管布置复杂,水平、长斜孔和南北线隧道通孔钻进,钻孔精度要求高,施工困难,部分施工技术缺乏足够经验。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工法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以及冻结过程中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为双管双向双层6车道穿越黄浦江的公路隧道。其中,隧道外径11.00m,内径为10.04m,上层车道净高2.6m,下层车道净高4m,为国内第1条用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的双层隧道工程。介绍了工程概况,对江中双层圆隧道、联络通道和岸边段的施工方案、机电设备安装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何小龙  程勇  郭小红  拓勇飞 《土工基础》2013,27(1):21-24,40
正在设计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工程拱北隧道总长2741m,采用双层明挖+局部双层暗挖双向六车道的隧道形式,隧道施工采用了先岛后隧明挖法和大断面、长距离、多管节、曲线管幕顶进方法.隧道具有断面大、埋深小、地层软弱、地下水丰富、周边环境敏感等特点,是目前我国已建及在建的水下公路隧道中环境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综合技术含量最高的隧道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复杂环境下地铁暗挖洞群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地铁5和7号线在太安站—怡景站区间暗挖隧道设计为双洞双层重叠隧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上、下隧道错开一定距离后便同步进行开挖的施工顺序。但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因而在施工中辅以超前小导管预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的方法进行加固止水,有效地改善了施工工作面;施工过程中,根据隧道的不同断面形式,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减少土体的扰动,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极大地节省了工期,可为国内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余郁 《江苏建筑》2020,(1):9-12,21
扬州市瘦西湖隧道是世界上首例在全断面硬塑粘土地质中施工的最大直径(外径14.93 m)的单管双层隧道,科技攻关小组通过努力,保证了盾构开挖面稳定与泥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转,解决盾构掘进同时组织双层隧道内部结构同步快速施工和隧道建设中的环境与文物保护等挑战与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