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豆妈 《健康人生》2012,(2):34-35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尤其两三岁以后,宝宝的脾气似乎越变越大,稍微不顺心就乱发脾气.其实,宝宝的火爆脾气并非不可控制,只要家长找对了办法,完全可以应对宝宝的臭脾气. 爆脾气常出现在第一个叛逆期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2岁左右的宝宝开始逐步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和主张,进入第一个叛逆期.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增强,不满足的情况时常发生.然而,受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限制,旦愿意无法达成,语言沟通叉存在障碍,只能通过发脾气来表达情绪不满.  相似文献   

2.
妈咪对照 不同年龄宝宝的思维能力发展特点 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宝宝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宝宝的智慧极为重要.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直观行动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和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0~3岁直观行动思维阶段 0~3岁的宝宝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这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概括水平低,更多是在直接的感知和实际的行动中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宝宝最初的动作,往往是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的,随后慢慢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了解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例如: 桌上放着一个玩具,宝宝矮小够不着,这时候宝宝偶然发现旁边有凳子,于是踩着凳子,成功地拿到玩具.  相似文献   

3.
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具有的功能,是个体自主调节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1].个体早期的自我控制能有效预测个体良好的调节能力、较高的成绩、和谐的人际交流和积极的情绪反应[2-3].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对以后适应社会和正确处理社会问题有重要影响[4-5].父母对儿童的满意情绪与儿童的自我控制和社会交往能力呈显著相关[6].本研究拟考察学前儿童自我控制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特点及其对家长满意度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提供实证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祺 《家庭育儿》2013,(7):32-35
“我的宝宝缺锌怎么办?”“我的宝宝牙齿近1岁了还没长出来,是不是缺钙了?”“我的宝宝需不需要补铁?”……在儿童保健的例行检查中会有很多妈咪对宝宝微量元素缺乏与否提出质疑,却很少有妈咪关心宝宝的补水问题,有些妈咪甚至还会觉得喝水是宝宝与生俱来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自我对自体及各个方面包括物质、社会、精神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知[1].研究发现,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呈负相关,行为问题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在总体和各个因子均低于正常儿童[2].以往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调查显示,小学进城务工子女的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学校学生[3-6].本文拟调查进城务工子女的自我意识水平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平婕 《家庭育儿》2016,(2):39-42
宝宝争辩、顶嘴,到底是为何? 父母们都十分爱自己的宝宝,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们,但这种爱,有时反而阻碍了宝宝的成长.当宝宝两三岁时,由于自我意识的增长,在现实生活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妈妈给宝宝喂饭,笑着哄宝宝说:“等我们吃完了再去玩,好吗?”可宝宝却生气地把椅子往后一推,顶嘴道:“为什么?我不!我要现在就去玩!”  相似文献   

7.
教育宝宝的过程就是和宝宝一起成长的过程.学会和宝宝一起分享,理解宝宝的世界,告诉宝宝:“你的情绪我在乎.” 你是否给宝宝安排了太多的“课表” 父母和宝宝关系疏远的原因之一,就是大人们永远觉得宝宝是尚未发育完全的小朋友,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要服从父母的安排. 我家5岁的沫沫就曾抹着眼泪对我们大喊:“为什么,你们说去哪儿,我们就得去哪儿?为什么妈妈想吃什么,我们就得跟着吃什么?为什么你们从来不听听我说的……”我和先生听得面面相觑.是啊!我们把周末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就是为了宝宝能开心快乐,却忽略了“倾听”,用心去听听宝宝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早教问答     
Q老人说“3岁看大,7岁看老”有没有道理? A “3岁看大,7岁看老”是有道理的,一方面是说,宝宝天生就带来他自己独有的,并伴随人的一生的气质类型;另一方面是说,宝宝的早期开发越早越好,这也会影响到宝宝一生.  相似文献   

9.
山水 《家庭育儿》2010,(1):52-54
宝宝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一个说长长、说短不短的“自我中心”阶段,这是宝宝在成长过中必须经历的。至于它什么时候“偷偷地”溜过来,什时候“悄悄地”溜走,每个宝宝都有不同的个体差异。的宝宝2岁开始有“自我”的溉念.有的宝宝18个月露出了“苗头”,还有的宝宝3岁多才开始萌生,  相似文献   

10.
“有备无患”是我们处理很多问题的主要方式,面对宝宝入园更是如此.下面就结合幼儿园教育的各个环节,跟爸妈们一起讨论入园前的准备事项,尤其是宝宝的各项能力储备,这是保证顺利入园的关键. 独立进餐 3岁的宝宝应该具备独立进餐的能力,在幼儿园一般每个班级配备3名老师,如果宝宝不能独立进餐,3个老师照顾几十个宝宝,很难在第一时间满足你家宝宝,这是一种客观情况,所以,宝宝具备独立进餐能力,才能保证在幼儿园吃到温度适宜的饭菜.另外,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理能力强的宝宝会得到老师更多的肯定,更利于树立其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一位妈妈很苦恼,因为她的宝宝做什么事总要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她遇见妈妈的同学或同事不打招呼,事后,妈妈问她为什么不叫,并告诉她这样不礼貌,大家喜欢有礼貌的孩子.她却给自己找理由:我不喜欢叫;我不喜欢这个阿姨;我(当时)想睡觉;我不喜欢阿姨说话声音太大……几乎所有的事情,她只要不想做,都有很多理由.而且越是让她做,她就越是不做,好像要跟大人对抗似的.该怎么办? 2~5岁的宝宝进入逆反期 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2~5岁宝宝开始进入逆反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的口头禅是“不”,喜欢通过“拒绝”表达自我的存在,所以家长感觉孩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经常不配合自己的要求.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养成任性的坏习惯,于是对孩子严格要求,甚至与孩子“较劲”,迫使孩子听家长的话.其实,家长用强硬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12.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社会心理学研究报告提示,人总是习惯按“社会标定”来“整饰”自己的行为,以期达到别人对自己的某种评价。这让我联想到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中是否也存在一种不断变更的角色期待?3~6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存逐渐形成,社会交往日趋复杂,他们喜欢在生活及游戏中以某种角色的标准要求自己,例如我们常常在角色扮演区里发现孩子们交流说:“不对不对,收银员应该要用温柔的语气和顾客讲话,而且算钱不能算错。”  相似文献   

13.
张云  韩映虹 《家庭育儿》2014,(10):26-29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宝宝在3岁左右时就已经开始接触有关死亡的各类信息,而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无疑成为这一事实的催化剂。宝宝年纪太小,在面临这类信息时难免懵懂并且感到不适,因此,“宝宝死亡教育”实际上是帮助宝宝在生命早期理解与接受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甘肃省5 435名8 ~16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分别调查学生的行为问题及自我意识水平.结果 CBCL检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青少年中有46.3%~63.4%同时检出自我意识水平异常;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呈负相关,8~11岁男女生r值为-0.060 ~-0.317,12~16岁男女生r值为-0.048~-0.381(P <0.01);进入青春期(12~16岁)这种相关性更明显,自我意识焦虑及行为因子与行为问题总分间的r值均<-0.3(P <0.01).结论 青春期后儿童自我意识逐渐完善,可以据此进行自我心理及行为的评判.  相似文献   

15.
胡亮 《健康人生》2012,(4):32-33
0~3岁是宝宝的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宝宝通过语言形成思维的最佳时期.三岁以前宝宝语言发展又可以分为0~1岁的前言语阶段和1~3岁语言期阶段.前言语阶段中,宝宝言语的知觉能力、发音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步发展起来.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1岁左右的宝宝开始模仿发音,并且能够听懂成人的语言,正式进入了学习语言的阶段.因此,1~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昨天,同事宝宝的幼儿园留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给父母洗一次脚.同事两口子互相推让:“让宝宝给你洗吧!” 我听了以后也是感觉怪怪的,如果是我的宝宝,我恐怕也不愿意让他洗,不为别的,只是感觉不自然. 幼儿园的出发点是好的,想通过这些来培养宝宝的孝心与感恩之情,甚至有的幼儿园组织宝宝在操场上集体给父母洗脚.在我看来,这就是作秀了,通过“激情洗脑”的方式培养孝心,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7.
学龄前儿童智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学龄前儿童50项智能筛查量表”测试了幼儿园大班儿童113名的智能,并对影响儿童智能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智能水平呈常态分布;性别差异不显著;智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构成智能的各种能力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即自我认识发展最早,其次是运动能力,再次是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最晚是思维能力。5岁到55岁是学龄前儿童智能发展的转折点。应用多因素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儿童智能发展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和孩子接触的多少,父母掌握有关儿童智能知识的多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相似文献   

18.
儿童同伴信任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儿童同伴信任和自我意识水平的差异,探讨同伴信任对单亲家庭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Rempel和Holmes编制的信任量表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54名单亲家庭儿童及其与之配对的54名非单亲家庭儿童进行测验。【结果】①单亲家庭儿童同伴信任的水平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儿童;②单亲家庭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也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儿童;③单亲家庭儿童的同伴信任与其总体自我意识发展和人际交往、情绪问题以及自我满意度有更密切的关系。【结论】单亲家庭儿童的同伴信任和自我意识发展相对较差,低同伴信任可能对自我意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梦里在一起     
搬墨!宣:!宝:画干u b00厶k精灵兔请你圈出苹果上 你听说过可“擦洗”的书吗?《幼儿启智擦洗书》就是这么一套与众不同的幼儿智能开发、训练的书。经幼教专家审核,此书符合2一6岁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此书可用水彩笔书写,而且可以擦洗,故可供宝宝反复的进行描画或书写,让宝宝在游戏中提升智力并锻炼动手能力。 这套书包括《写写擦擦练笔画》、《写写擦擦A日C》、《写写擦擦智能训练》等7本,以童趣可爱的开圆“12生肖”卡通明星为演员,是一套要宝宝既动手又动脑的游戏书,能培养宝宝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售价42…  相似文献   

20.
语言对思维的发展以及对整个童心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那么,宝宝的语言是如何发展的?爸妈怎么做才能帮助宝宝“能说会道”呢? 语言发展3阶段 宝宝从1岁到6岁的语言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岁~1.5岁:被动性语言阶段 这时的宝宝能听懂宝爸宝妈的很多话,但能说出的词却很少.“别看他不说,可你说的是什么他都知道”,正是指这种情况. 1.5岁~3岁:主动性语言阶段 这个阶段是语言发展的跃进期.这时,宝宝总是主动地说话,而且也能用多词句开始交流了.此时,宝爸宝妈对宝宝的评价常是“话还真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