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噻托溴铵粉吸入剂与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重度COPD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度COPD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51例。A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B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FEV1、FVC、IC水平要高于B组(P0.05);A组GQOL-74评分要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B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重度COPD效果较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更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医院收治的中重度COPD患者中选取72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36例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MMRC、6MWT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中重度COPD效果显著,优于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单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联合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症状评分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仅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FVC、FVC%、FEV1、FEV1%、FEV1/FVC、FEF25~75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利于改善患者哮喘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取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COPD患者9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COPD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MRC)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MRC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差异性较小,P 0.05;治疗3、6、9个月后观察组MRC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9个月后观察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了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的COPD患者,其呼吸困难症状及肺功能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行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FEV_1、FVC、FEV_1/FVC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FEV_1、FVC、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治疗的102例中重度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4例。A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B组患者给予单独噻托溴铵吸入,C组患者给予单独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FEV_1占FVC百分比(FEV_1/FVC)、功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血气值[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 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s walk test,6WMT)、治疗有效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_1、FVC、FEV_1%pred、FEV_1/FVC、FRC、IC)、血气值(PaO_2、PaCO_2)、6WMT、CAT评分及mMRC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和C组(P<0.05),且C组上述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C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高于B组(P<0.05)。结论针对中重度COPD患者,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较其他两种治疗方式更能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其中沙美特罗替卡松较噻托溴铵可更好地提高肺功能并改善临床症状,但由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A组和C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增多、安全性降低,因此临床推荐短疗程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研究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6MWD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患者6分步行距离也能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予以噻托溴铵吸入剂进行治疗,并分析不同用药剂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共192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小剂量噻托溴铵(18μg)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高剂量噻托溴铵(32μg)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高剂量的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优于小剂量的噻托溴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思力华)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雾化吸入在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治疗中的效果,为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解痉、平喘、祛痰、抗炎等),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噻托溴铵,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以及用力肺活量(FVC),并比较住院次数与发作次数。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的FEVl、FEVl%pred以及FVC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发作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雾化吸入可以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发作次数,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医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的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30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联合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肺功能情况[(FEV1)、(FEV1/FVC)]以及呼吸困难评分进行研究比较,评价联合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测定结果以及呼吸困难评价结果优良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21/30),P<0.05。结论COPD患者通过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