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新郑市人民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福辛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心脉通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单一使用福辛普利,同时可以稳定控制患者血压,改善血脂状况,优化血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美西律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盐酸美西律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西律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治疗,待血压趋于平稳后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效果和室性期前收缩改善效果。结果症状改善效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1%,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室性期前收缩改善效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例(4.8%),低于对照组的5例(12.5%)(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室性期前收缩情况,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心脉通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法,选取白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接收的100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疗法上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AI-1)及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t-PA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AI-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t-PA水平高于对照组,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的WBV、PV、FIB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WBV、PV、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可改善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及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0月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收治的TIA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静脉滴注谷红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红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TIA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房、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将心肌梗死后出现房、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步长稳心颗粒,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对房、室性期前收缩有效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组为8%,对照组为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有改善。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肌梗死后房、室性期前收缩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新桥医院心内科和江津佳华医院内二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压、QT间期离散度(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江油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QTd、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QTd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QTd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压、QTd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抗凝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低流量吸氧、营养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早期抗凝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右心室心肌壁厚度、肺动脉收缩压(PSAP)、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随访1、3年内患者肺源性心脏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右心室心肌壁厚度、PS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右心室心肌壁厚度小于对照组,PSA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 O2、Pa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 O2高于对照组,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3年观察组患者肺源性心脏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抗凝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液黏度,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瘀类中药联合康复理疗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理疗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化瘀类中药汤剂;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量表(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脑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量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流速度及椎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椎动脉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类中药汤剂联合康复理疗能有效提高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脑部供血,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中西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4周,血压达标后继续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开始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持续训练8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2周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高血压患者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更有效地调节其血压和心率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纯美托洛尔治疗方案和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78.6%),治疗后室性早搏次数低于对照组,QT间期、血浆粘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能够减少室性早搏次数,改善心脏功能,促进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42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QT间期离散度(QTd)。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及QT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QT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QTd。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美托洛尔,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每次9g,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24h动态心电图、华法林用量、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症状及室性期前收缩明显减少。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P<0.05),24h室性期前收缩减少总有效率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华法林用量、PT及IN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室性频发早搏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托洛尔,且对华法林抗凝治疗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与小剂量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38例,应用较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60.5%(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心脏指数(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Ds、LVDd短于对照组,C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接受治疗的79例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根据数字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40例,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39例,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参照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低于观察组,数据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血液流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CO、SV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CO、SV大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体外反搏辅助治疗;12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比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比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电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浆比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比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红细胞电泳时间短于治疗前(P0.05)。结论体外反搏辅助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情况,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