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HD)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普通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OD、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SOD、GSH-Px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HD有助于缓解DN患者的氧化应激与微炎症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HFHD组与LFHD组,每组30例。比较2组肾功能指标及代谢指标水平。结果透析前,2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透析后,HFHD组以上指标均高于LF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透析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BUA)、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素(PTH)、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FHD组透析后TC、hs-CRP、P、PTH、IL-6、TNF-α水平低于LF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LFHD,HFHD治疗DN能够有效清除毒素,调节机体代谢,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及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因糖尿病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4例,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及非氟伐他汀治疗组各22例,2组患者治疗前后3个月分别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并与非糖尿病肾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痛肾病透析患者hs-CRP、IL-6、TNF-α、TG、TC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治疗三月后,治疗组hs-CRP、IL-6、TNF-α、TG、TC水平下降,且与治疗前及非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氟伐他汀能改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及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4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低通量血液透析(low-flux hemodialysis,LFHD)治疗的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HFHD组和LFHD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于试验开始时、试验6月、试验12月、试验18月采集透析前及透析后全血标本,检测并比较2组的血清铁调素、HIF、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差异情况。结果试验18月时HFHD组患者铁调素水平低于LFHD组(Z=-2.927,P=0.003),HFHD组铁调素水平不同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差异(H=50.992,P<0.001),试验18月时最低。而低氧诱导因子在HFHD组和LFHD组间比较于试验开始时(Z=-1.442,P=0.149)、试验6月(Z=-1.952,P=0.051)、试验12月(Z=-0.834,P=0.404)、试验18月(Z=-3.152,P=0.912)无统计学差异,HFHD组和LFHD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H=13.212、6.369,P=0.808、0.095),且在时间上没有趋势性(Z=-0.933,P=0.351)。试验18月时,HFHD组的IL-6(Z=-1.996,P=0.046)及TNF-α(Z=-4.140,P<0.001)均低于LFHD组。结论HFHD和LFHD对HIF的影响均不大;与LFHD相比,HFHD能够降低MHD患者铁调素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可能因高通量透析膜对血清铁调素及炎症因子的清除能力优于低通量透析膜;同时改善了患者体内的微炎症状态,从而降低了肝脏铁调素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二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和常规透析组(HD组),每组各43例。HFHD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HD组采用传统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治疗6个月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比较(41.53±6.32 ng/L vs.40.84±8.21 ng/L;7.45±1.23 mg/L vs.7.37±1.12 mg/L;26.41±5.98 ng/L vs.25.98±4.71 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5、0.783、0.572;P>0.05);治疗6个月后,HFHD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HD组(29.31±4.87 ng/L vs.37.44±6.02 ng/L;4.71±0.76 mg/L vs.6.12±0.94 mg/L;17.34±3.74 ng/L vs.21.33±4.51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12、5.982、4.331;P=0.002、<0.001、0.011)。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不良的比率比较(53.49%vs.55.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828),治疗6个月后,HFHD组患者营养不良的比率显著低于HD组(18.60%vs.4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32,P=0.010)。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较常规的低通量血液透析有明显的优点,在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况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透析组(对照组)和高通量透析组(观察组),每组25例,治疗时间为12周。检测透析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血清IL-6、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透析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透析治疗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LFI-ID组和HFHD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首次透析前和透析治疗3个月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LFHD组与HFHD组首次透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β2-MG、IL-6、CRP清除无统计学差异(P〉0.05);HFHD)组治疗3个月后对β2-MG、IL-6、CRP清除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LFHD组与HFHD组之间治疗3个月后比较,HFHD组中β2-MG、IL-6、CRP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较LFHD更能够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和微炎症细胞因子,从而显著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HDF组和HD组,各15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血检测2组患者微炎症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营养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 HD组与HDF组患者治疗前hs-CRP、IL-6、TNF-α与TP、ALB及H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组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P0.05);HDF组治疗后血hs-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HD组和HDF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P、ALB及Hb均升高(P0.05)。HDF组治疗后TP、ALB及Hb升高幅度较HD组明显(P0.05),hs-CRP、IL-6、TNF-α水平下降幅度较HD组显著(P0.05)。结论 HDF治疗技术可有效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炎症因子,改善微炎症状态,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常规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将这些患者依随机样表随机分为3组:低通量血液透析(low flux hemodialysis,LFHD)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emodialysis and hemoperfusion,HD+HP)组,分别使用F6、F60透析器、F6透析器联合HA130血液灌流器,分别于入选时、治疗6个月后采集患者血尿标本,计算出RRF,观察其变化情况.并检测了入组时及6个月后3组患者透析前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浓度,研究HFHD、HD+HP和LFHD对血脂、β2微球蛋白及血磷的影响.结果入选时LFHD组、HFHD组和HD+HP组患者R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RRF均较入选时明显减低(P<0.05).治疗后HFHD组和HD+HP组较LFHD组患者R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和HD+H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3组患者透析前血脂、β2微球蛋白及血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HFHD、HD+HP组患者透析前血脂、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明显低于LF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和HD+H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RRF均有卜降,但HFHD及HD+HP下降率明显低于LFHD,提示HFHD及HD+HP较LFHD能更好地保护RRF.HFHD及HD+HP均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脂、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的透析方法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血透4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使用常规血液透析(HD)、高通量透析(HFHD)、血液灌流(HD+HP)三种不同的净化方法,观察并分析不同透析方法的影响.结果 HFHD及HD+HP组与HD组比较,CRP、HB、Alb、TNF-α、TC、TG均有显著变化(P<0.05);CRP、TNF-α、TC、TG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B、Alb上升;HFHD组与HD+HP组比较CRP、TND-α、TC、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 HP组和HFHD组能有效的清除大中分子炎症因子,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且HD+ HP优于HFH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毒素清除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三博长安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HDF治疗[2次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1次HDF],治疗组采用HFHD治疗(2次LFHD+1次HFHD)。比较透析前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清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除清蛋白外)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FHD和HDF均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及中、小分子毒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RP、IL-6、PTH、β2-MG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FHD清除炎症介质及中分子毒素的效果更优于HDF。而在小分子毒素(肌酐)清除方面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HD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及中、小分子毒素,并且治疗费用低,不需要特殊设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联合不同频率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透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各20例,A组为高通量血液透析,其余三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不同频率血液灌流,B组1次/周,C组1次/2周,D组1次/4周,另选同期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24周后测定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钙、钙磷乘积(Ca×P)、甲状旁腺激素水平(i PTH)等指标。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后hs-CRP、IL-6、TNF-α、Ca×P、i PT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Alb、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低于对照组(P0.05)。B、C、D组疗效均优于A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联合不同频率血液灌流能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和钙磷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HFHD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分为对照组(低通量血液透析,52例)和观察组(高通量血液透析,6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尿毒症毒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MH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毒症毒素[血磷、β_2-微球蛋白(β_2-MG)、同型半胱氨酸(Hcy)]、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磷、β_2-MG、Hcy水平和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低血压、肌肉痉挛、出血/渗血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HDF治疗对MHD患者尿毒症毒素、炎症因子的清除效果优于单纯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王蓓  王铠 《中国血液净化》2012,11(5):252-255
目的 研究高通量透析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名MHD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low flux hemodialysis,LFHD)组,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营养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HFHD组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分、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β.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三酰甘油(TG)及载脂蛋白CIII较LFHD组均有下降(均P<0.05),白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升高(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能改善MHD患者的营养及血脂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MHD患者54例,随机分为LFHD组18例、HFHD组18例和HDF组18例,监测治疗前后AGEs、Hcy、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54例MHD患者透析前AGEs、Hcy、CRP、IL-6及TNF-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10、34.73、11.07、30.75、47.01,P均<0.01).HFHD组首次透析前、后AGEs[(109.97 ±15.65)、(88.78±11.89) mg/L,t=2.720,P<0.05]及Hcy[(29.99±5.74)、( 22.17±5.29) μmol/L,t=7.365,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CRP、IL-6及TNF-α下降不明显(t值分别为0.960、0.826、1.323,P均>0.05);透析8个月前、后AGEs有下降趋势(t=2.125,P >0.05),Hcy [(29.99 ±5.74) 、(21.71 ±4.21) μmol/L,t=6.982,P<0.05] 、CRP[(7.53±3.22) 、(4.62±1.54) mg/L,t=2.907,P<0.05]、IL-6 [(355.73 ±49.81) 、(240.18 ±64.89)ng/L,t=4.646,P<0.05]及TNF-α[(552.28 ±96.11) 、(400.07 ±89.54) ng/L,t=4.905,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DF组首次透析前、后AGEs[(110.64 ±16.54)、(74.53 ±14.17) mg/L,t=11.982,P<0.05]、Hcy [(30.41±5.95)、(16.71 ±3.78)μmol/L,t=9.329,P<0.05] 、CRP[(7.21±2.14)、(5.34±1.80) mg/L,t=2.993,P<0.05] 、IL-6[(357.57±48.21)、(256.91±54.01) ng/L,t=4.631,P<0.05]及TNF-α[(558.56±106.67) 、(398.86 ±61.19) ng/L,t=5.760,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透析8个月前、后AGEs[(110.64±16.54)、(80.82±10.30) mg/L,t=7.623,P<0.05]、Hcy[( 30.41±5.95)、(15.99±2.97) μmol/L,t=8.493,P<0.05] 、CRP[(7.21 ±2.14) 、(3.14±1.12) mg/L,t=4.403,P<0.05] 、IL-6 [(357.57±48.21)、(146.75±31.68) ng/L,t=10.283,P<0.05]及TNF-α[(558.56±106.67)、(288.86±41.95) ng/L,t=8.803,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透析8个月后,HDF组AGEs、Hcy、CRP、IL-6及TNF-α低于HFHD组同期水平(P均<0.05).LFHD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均不能降低AGEs、Hcy、CRP、IL-6、TNF-α(P均>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DF和HFHD可以降低MHD患者AGEs及Hcy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HDF可能优于HFHD.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脂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igh flax hemodialysis HFHD)和低通量透析组(low flax hemodialsis LFHD),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HFHD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胆固醇、β2-微球蛋白(β2-MG)、均较LFHD组下降,血红蛋白较LFHD组上升明显。HSCRP6.51±0.86比7.39±0.70、iPTH 123.85±32.6比195.72±84.5、TG 1.18±0.26比1.87±0.36、TC5.7±0.92比6.12±0.85、APOP-A 1.37±0.25比1.97±0.51、β2-MG 9.71±2.21比10.79±2.00、HGB 118.6±6.36比100.28±8.71。HFHD组急性感染(2.5%比20%)和心脑血管事件(2.5%比12.5%)的发生率亦低于LF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高通量透析能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血脂状况,减少急性感染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前瞻性分析高通量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综合疗效。方法选择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肾脏病科6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组(LFHD组),每组各30例。其中12例患者先行LFHD治疗1.0~1.5年后改为HFHD治疗继续随访1年。HFHD组使用聚砜膜F60高通量透析器,LFHD组使用聚砜膜低通量F6HPS透析器,连续观察1年。分析HFHD组和LFHD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测定首次透析前与透析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脂、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瘦素、超声心动图等指标,透析治疗1年后,复测并比较上述指标。结果①HFHD组患者皮肤瘙痒、关节疼痛、头痛、抽搐、肌肉痉挛、低血压、心律失常和浆膜腔积液等症状明显缓解;②HFHD组对血脂、血磷、iPTH、β2-MG和瘦素的清除明显高于LFHD组(P〈0.05);HFHD组透析前与首次透析后和透析1年后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别显著。③单次透析后,HFHD组和LFHD组均可减轻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缩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透析1年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有利于改善钙磷代谢紊乱和血脂代谢紊乱,对清除iPTH、β2-MG和瘦素等较大分子的毒素和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效果比低流量透析更显著;提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采用高通量透滤器进行血液透析来替代血液滤过或透析滤过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血液灌流串联血液滤过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毒素、动静脉内瘘血管壁的影响。方法我院87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透析方式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37例、血液灌流串联血液滤过组(HP+HD组)40例,比较两组钙磷代谢等生化指标变化,以及动静脉内瘘血管壁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ɑ、Alb、Hb、TC、TG、LDL-C、血磷、钙磷乘积、iPTH、β_2-MG较治疗前下降,血钙较治疗前上升,IMT、MT、IT厚度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HP+HD组hs-CRP、IL-6、TNF-ɑ、TC、TG、LDL-C、血磷、钙磷乘积、IMT、MT厚度低于HFHD组,Alb、Hb、血钙高于HFHD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内瘘狭窄、内瘘阻塞、动脉瘤、血管钙化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血液灌串联血液滤过均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有效清除毒素,延缓动静脉内瘘血管壁钙化,疗效相似,但后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MHD患者共100例,随访12个月,其中HFHD组50例,LFHD组50例,测定两组患者基线和治疗1、6、12个月的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并记录留取静脉血前4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的应用总量,以每周应用r-Hu EPO与Hct的比值(EPO/Hct)作为评价r-Hu EPO低反应的指标。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炎症因子、Hb、Hct、EPO/Hct之间的差异。结果 (1)HFHD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hs CRP[(5.52±2.36)mmol/L、(5.06±2.13)mmol/L]、IL-6[(35.17±15.06)ng/L、(28.74±13.56)]、EPO/Hct[(2.15±1.03)×104 U、(2.08±1.34)×104 U]水平明显低于透析前,而其体内Hb[(86.92±10.33)g/L、(90.36±11.57)g/L]、Hct(27.49%±5.05%、29.95%±6.14%)含量则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LFHD组治疗6、12个月后,hs CRP、IL-6、EPO/Hct、Hb、Hct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均P>0.05);(3)HFHD组和LFHD组在治疗1个月时,hs CRP、IL-6、EPO/Hct、Hb、Hct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均P>0.05);(4)治疗6、12个月结束时,HFHD组患者Hb、Hct较LF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EPO/Hct[(2.15±1.03)×104 U、(2.08±1.34)×104 U]、hs CRP[(5.52±2.36)mmol/L、(5.06±2.13)mmol/L]、IL-6[(35.17±15.06)ng/L、(28.74±13.56)ng/L]较LFHD组明显减低(均P<0.05)。结论采用HFHD的MHD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能降低微炎症状态,进而减轻EPO抵抗,改善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