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应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对血糖控制、MNCV、SNCV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建省诏安县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依帕司他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硫辛酸,分析治疗后两组的血糖水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临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SNCV、M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SNCV、MN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神经症状,维持血糖稳定,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结合模块化营养指导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抗阻运动结合模块化营养指导,对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神经传导功能、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血糖控制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5.35%,明显较对照组79.0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MNCV、SNCV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运动结合模块化营养指导可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也能提高神经传导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联合运用前列地尔、腺苷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推注,两组患者均治疗3 w。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水平变化,评价患者临床改善情况,记录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为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神经病变情况(TCS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较轻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腺苷钴胺能够显著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平衡针结合柴胡疏肝散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水平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取柴胡疏肝散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平衡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对照组(78.1%),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 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与柴胡疏肝散联合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有效调控血糖水平,有效修复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药理作用及疗效分析。方法探讨分析2016年1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15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钴胺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观察组7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8例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显然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显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对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该科病房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硫辛酸方案,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方案,1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比正中神经SNCV、MNCV及腓总神经SNCV、MNCV及MDNS、VAS得分。结果正中神经SNCV、MNCV及腓总神经SNCV、MNCV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NS、VAS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对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2—9月选择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可加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硫辛酸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陆军总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腺苷钴胺和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腺苷钴胺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正中神经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腓总神经的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辛酸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对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该院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50)、甲钴胺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肢体疼痛程度、神经传导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VA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降低幅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胫神经MCV、尺神经、正中神经SCV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45/5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62.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6,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独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3/50)、4.0%(2/50)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较甲钴胺单独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0.
马楚雄 《糖尿病新世界》2020,(7):192-193,196
目的分析瑞格列奈用于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5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作为主要对象,其收治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可有效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可明显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砭石灸联合中药膏摩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伴下肢神经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控制血糖加硫辛酸和甲钴胺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砭石灸联合中药膏摩中医外治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一疗程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正中神经和绯总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和TCSS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砭石灸联合中药膏摩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理气活血、散寒祛风,达到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总积分、空腹血糖(FBG)、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SNCV)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77%(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BG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有增高趋势。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应用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4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正中神经神经传导速度(44.05±2.86)m/s,观察组正中神经神经传导速度为(48.53±3.25)m/s,两组在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提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和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有效改善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表现,促进周围神经运动传导,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方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经方贴敷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的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三项指标的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头身困重、怯寒、口腻、食少纳呆、腹满五项症状方面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方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拟足浴方、穴位按压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收治老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按压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采用自足浴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率及治疗前后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P<0.05);观察组患者手足麻木、手足发凉、肢体疼痛及减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临床症状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足浴方、穴位按压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下肢神经传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潘美时 《内科》2014,(2):171-172,142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6例给予硫辛酸与川芎嗪治疗,对照组患者32例给予川芎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川芎嗪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0—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54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采用α-硫辛酸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96.30%)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情况均优于采用甲钴胺治疗的对照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有效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但相比而言α-硫辛酸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更适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 DPN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采取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运动传导速度与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传导速度与感觉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东山县医院临床门诊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采用绿黑球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甲钴胺治疗)和观察组(40例,采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和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情感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行为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更好,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稳定,VAS评分和WOMAC评分更低,NVC更高,联合用药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