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2003,(5):54-55
2002年底,上海市绿化管理局新命名了19座"星级公园"。至此,本市"星级公园"总数已达到29座。上海开展"星级公园"创建和命名,旨在加强公园管理,提高公园的园容质量,提升公园的服务水平。在创"星级"过程中,这些公园共投入  相似文献   

2.
刘秀晨 《中国园林》2003,19(4):26-28
北京玉泉公园是地处长安街延长线上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采用中轴对称的主线,以序曲高潮尾声的音乐序列体现景深和主题,以游人活动为中心的集锦式景区分布,以创新来展示设计特色和个性,是一次将公园景观与城市景观融合的一次尝试,荣获北京市园林设计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绿肺”--湿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湿地公园引入到城市也渐渐显现出其对城市生态所带来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从其空间、水体、亲水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与生态相结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上海三个不同特性的公园和广场历时性与共时性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考察公园与广场随时代社会变迁而发生的形态、性质、地位的新变化,并上升地到城市公共空间的高度探讨这些变化共性。  相似文献   

5.
6.
上海三个“公园+广场”模式的变迁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智民 《华中建筑》2001,19(5):65-66,72
通过对上海三个不同个性的公园和广场历时性与共时性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考察公园与广场随时代社会变迁而发生的形态、性质、地位的新变化,并上升到城市公共空间的高度探讨这些变化的共性。  相似文献   

7.
将景观视作艺术联结城市的纽带,并从国外城市艺术公园的案例分析出发,探讨了城市艺术公园的内在属性,亦对国内城市艺术公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略述,本文旨在对城市艺术公园这一艺术现象做出相关理论梳理。:  相似文献   

8.
引言关于成都,一直流传有"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说法。正是这种"悠哉游哉"的地域文化,让成都享有"宜居城市"的美誉。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成都市天府新区时提出:"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1"公园城市"作为新时代的城市建设理念首次得到官方确认。传统城市集中成片发展,城市和公园的关系是以公园的开放空间为图,城市街区为底。  相似文献   

9.
对高密度城市的绿地现状进行分析,从"城市微公园"的概念界定、特征等方面进行论述,对"城市微公园"的建设可行性进行探索研究,解决高密度城市绿化缺乏问题,改善城市绿化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盘锦市建设"海绵城市"的背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从水系统、海绵体系统、景观等方面,阐述了盘锦市湖滨公园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水资源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复兴公园园门这类城市小品的设计,表达了对于如何建设高品质城市环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钢结构》2009,(2):101-101
国外媒体2008年10月22日报道,Tameer控股投资公司聘请零售业设计公司Callison在Dubailand开发项目的核心部分设计了6座混合用途的摩天楼。这些摩天楼合称为“巨眼公园”(EyePark)项目,将提供17.6万m^2的住宅空间、零售空间以及娱乐设施、停车场和购物区等。  相似文献   

13.
公园是有其特定内涵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同样的文字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魏书》一书中有“公园”一词,此词条含义与今义不同,文章试图从语境中的文字及公园的实质内涵对此词条予以讨论,以免误读。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之前那个年代中国遵循“实用、经济和在可能的条件下注重美观“的建筑原则基础。当时无论是建筑还是规划都仅仅徘徊在功能必需的底线,无视当地的风俗和气候条件从南到北千篇一律,对将来经济发展后所产生的需求都缺乏明显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5.
高宁 《中国园林》2020,36(8):135
建章宫"一池三山"的布局源于汉武帝的神仙信仰。受此影响,其中的仙山形象应是上广中狭的台状构筑物。此种台状仙山与汉代慕拟自然的假山形象并行发展,成为后世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对汉代图像资料中的仙山形象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记载,对"一池三山"的仙山形态进行探究。进而分析了这一仙山形态在古典园林仙境景观中的发展演变,及其与汉代园林中用于迎仙的台的区别与联系,为进一步理解早期园林中的景观内容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2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长期积累的艺术结晶,其造园风格"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取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该文主要分析了"一池三山"园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探讨了其文化根源,同时对该模式的布局、空间特征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作为一座迈入存量发展与精细治理时代的超大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为探索公园城市建设路径提供了试验对象,亟须总结深圳公园城市建设经验,以充实现有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方法】由《深圳市公园城市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出发,从“规划—建设—管理”3个层面,在回顾深圳城市与公园发展的历程和研判当下深圳公园建设的核心挑战的基础上,立足深圳本土特征、市民需求和实施短板,梳理公园城市建设的深圳路径。【结果】明确了规划手段在传统和现实层面对于深圳公园建设的必要性,总结了在对标全球先进城市的基础上,延续规划示范性、统筹空间建设“一张蓝图”、构建管理实施行动纲领的总体编制思路,分析了深圳在生态治理、场景营造、城市运营、建设管理、公众参与5个核心方面所做的创新探索,展示了《深圳市公园城市规划纲要》在形成共识、构建城市山海格局、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和推动绿色经济转化方面的积极作用。【结论】《深圳市公园城市规划纲要》的编制使深圳切实推进了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通过纲领式规划推动超大高密度城市的公园城市建设的路径,为未来中国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18.
以连云港市"在海一方"公园的设计和建设为例,阐述城市公园建设中要摒弃好大喜功、贪大求洋的做法,坚持"宁小勿大、宁精勿乱、宁专勿杂"的指导思想,把公园作为城市特色的一张名片,打响城市品牌,并最终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胜地。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引发建筑及城市空间环境的巨大改变。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公园城市”的理念,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当今特殊的时代背景,现阶段公园城市的理论体系面对重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实践探索略显不足,因此文章通过对疫情传播特性及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结合“公园城市”的理念内涵,提出城市空间结构对疫情的干预策略,拓展“公园城市”理论实践的同时,也对其内涵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20.
一位“乡民”的梦———“京东开发”初步构想●王春元我做为北京市朝阳区区委党校第十二届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随团考察了华东四市(无锡、张家港、苏州、上海),感受颇深。归途中,形成了有关“京东开发”的初步构想。一、华东考察给我们的启示1人力资源开发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