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窦房结细胞自律性与超极化激活起搏电流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艳丽 《医学综述》2011,17(12):1778-1780
窦房结是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在心脏传导系统中自律性最高,窦房结细胞的自动除极是其自律性产生的基础,多种离子通道及相应电流参与窦房结细胞自律性活动,其中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HCN)及其电流(If)在窦房结细胞自律性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HCN通道共有HCN1~4四个亚型,在心脏窦房结细胞中HCN4是主要的亚型,负责形成If,HCN4及相关If对窦房结自律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春玲  王玉中 《医学综述》2009,15(16):2466-2468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其自动电节律的机制是4期自动除极。因为参与4期除极的内向和外向离子流众多,加之实验动物种属、标本采集、细胞分离方法、灌流液成分和实验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尚不完全一致。目前公认的观点是:窦房结P细胞4期自动除极是多种离子流综合作用的结果:①窦房结起搏细胞高膜电阻;②衰减性钾电流(IK);③背景内向钠电流(Ib-Na);④钠-钙交换电流(INa-Ca);⑤电压门控钙电流(ICa);⑥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离子流(If)。因为起搏细胞高膜电阻,在众多离子共同作用下引起4期除极速度达60~70 mV/s,成为心脏主导起搏细胞。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比较模拟缺血预适应(IP)及模拟/再灌注(I/R)对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起搏离子流(IF)的影响,探讨IP对I/R时乳鼠窦房结细胞电生理活动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培养2D的乳鼠窦房结细胞,随机分为①对照组;②模拟I/R组;③模拟IP组。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窦房结细胞IF的变化。结果①模拟I/R组各指令电压下的IF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激活曲线右移,半数最大激活电压由(-98.9±2.4)MV变为(-85.2±2.5)MV(P<0.01)。②模拟IP能显著降低I/R后的IF密度,使激活曲线左移,半数最大激活电压变为(-93.3±2.8)MV(P<0.01),但未恢复到对照水平(P<0.05)。结论模拟IP可抑制模拟I/R后活化增强的IF,有助于维护I/R时窦房结细胞电生理活动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7β-eswadiol,E2)、与孕酮(progesterone,P)联合应用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并找出二者合用的适宜浓度。方法:通过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法,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技术。结果:(1)E2与P单独作用可使动作电位APA、Vmax明显下降,DPT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3期复极时间延长。(2)E2与P联合作用,在低浓度时即具有交互作用,P可加强E2的效应。结论:E2与P可能抑制钾通道和钙通道,E2与P具有协同效应,临床应用中二者合用应以小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6.
11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搏治疗占同期起搏治疗的58.1%,病因以特发性为最常见(66.1%),75.5%患者有晕厥发作。对有明显症状的患者,起搏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本组起搏方式全部为VVI.随访平均4年10个月,结果显示该组患者有较长的自然病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调节窦房结起搏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信号传递机制。结果发现 ,采用 c 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 (H- 89)选择性阻断 c AMP-依赖性蛋白激酶磷酸化途径后 ,异丙肾上腺素依赖性 Ik 激活被抑制 ,而用选择性蛋白激酶 C抑制剂 Bisindolymaleim ide(磷酸化途径 )后则异丙肾上腺素依赖性 Ik 激活未能被抑制。提示异丙肾上腺素调节 Ik 的信号传递机制主要通过 c AMP-依赖性蛋白激酶 (PKA)磷酸化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心室起搏(VVI)和双腔起搏(DDD)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7例VVI、20例DDD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变化情况.结果与DDD组相比,VVI组术后持续性心房纤颤及新出现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较高(P<0.05),左心房直径(LAD)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较明显(P<0.05).结论SSS患者DDD的预后优于VV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起搏治疗中各种起搏方式的比例及影响起搏方式选择的因素.方法:130例行起搏器安装术的SSS患者,其中男67例,女63例,平均年龄(64.2±11.9)岁,分析各种影响其起搏模式选择的因素.结果:植入起搏器能明显改善SSS患者的临床症状.130例患者共计手术149例次,生理性起搏占27.5%(41例次),其中心房按需型起搏(AAI)占10.7%(16例次),房室全自动型起搏(DDD)占16.8%(25例次).结论:生理性起搏,尤其是AAI起搏应用比例偏低的原因有:担心单腔心房起搏术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电极固定技术较复杂.临床心内科医师对AAI起搏益处的认识不足也是造成AAI起搏比例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孕酮(P)对离体家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来探讨孕酮对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微电极技术,引导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观察不同浓度孕酮对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结果:(1)孕酮使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20、APD50、APD90、APD)、总复极时间(RPT)显著延长。孕酮对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呈时间、浓度依赖性。(2)孕酮使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幅度(APA)减小,零期最大降极速率(Vmax)减慢,使窦房结细胞0期除极时间(DPT)延长。结论:较高浓度的孕酮对离体家兔窦房结细胞的K^ 通道有一定程度的阻断作用,对其Ca^2 通道可能也有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5年行食道心房起搏电生理检查(以下称起搏试验)共140例。其中男94例,女46例。平均年龄46.1岁(18~70岁),随机分为三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下称SSS)50例,参考北京地区SSS诊断标准;单纯窦缓组70例;对照组2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心律失常(心率>60次/分)。  相似文献   

12.
雌二醇对兔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雌二醇(17βestradiol,简称 E)对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微电极技术记录兔窦房结细胞在不同 E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动作电位。结果:(1) E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显著延长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A P D50 和 A P D90)及3 期复极时间。(2) E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降低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 期最大除极速率( Vm ax)、动作电位幅度( A P A)和延长0 期除极时间,且 E1×105m ol/ L组观察到80~100 m in 时,有3例动作电位完全消失。结论: E对窦房结细胞 K+ 通道和 Ca2+ 通道都有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在23份离体兔心窦房标本上观察了细胞外钙离子([Ca~(2 )]_0)对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发现随[Ca~(2 )]_0的增加,优势起搏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APA)、最大舒张期电位(MDP)、0相最大余极速率(MRD)降低,舒张期余极速率(RDD)增高,起始电位(TP)上移,4相向0相的过渡更加圆滑,动作电位时程(APD)延长。而潜在起搏细胞的APA、MDP、MRD增高,RDD降低,TP下移,APD缩短。上述结果提示,窦房结内不同类型起搏细胞对Ca~(2 )的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窦 )伴阵发性房颤的抗房颤起搏治疗效果。方法 :对 9例病窦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安装Vitatron 90 0 (E)AF2 .0起搏器 ,采用起搏器内的自动信息储存记忆功能比较起搏器植入后抗房颤起搏后房颤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的情况 ;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为指标 ,比较起搏器植入后 1年对房室腔大小和左室壁厚度的影响。结果 :抗房颤起搏治疗后 ,平均每天房颤发作次数和房颤发作总时间明显减少 (P <0 .0 1) ,单次房颤发作最长时间缩短 (P <0 .0 1) ;植入后 1年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 (P <0 .0 1) ,左室后壁厚度减小 (P <0 .0 5 ) ,EF升高(P <0 .0 1)。结论 :Vitatron 90 0 (E)AF2 .0对病窦患者能有效地预防房颤的发作 ,减轻心肌重构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对46例窦房结功能正常者(甲组)和3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乙组)作食道心房调搏,分别测定其窦房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及高峰起搏周期(PCLp)。结果:SSS组的PCLp明显长于甲组(乙组为647±146ms, 甲组为539±127ms,P<0.001)。PCLp>600ms者,甲组占6例,乙组占22例,其差异呈高度显著性,P<0.005。将PCLp>600ms与CSNRT延长结合起来诊断SSS,可显著提高CSNRT的诊断敏感性,而不降低其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作者认为,PCLp>600ms可作为诊断SSS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7.
参麦注射液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用参麦注射液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5d。治疗前后行动态心电图、食管心房调博术检查。结果: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平均心率提高,长间歇时间、窦房结恢复时间、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总窦房传导时间均缩短(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功能影响。方法:入选住院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患者68例,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SA)起搏组(36例)与右室间隔部(nVS)起搏组(32例),观察起搏参数、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1)RVA起搏与RVS起搏阈值、R波感知、阻抗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RVA组术后射血分数明显减少(P〈0.05)、血清脑钠肽较术前增高,RVS组术后射血分数减少,但减少程度较RVA组小(P〈0.05)。(3)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RVA起搏组与RVS起搏组心电图在QRS时程均较术前明显增宽,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增加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室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兔心窦房结细胞起搏离子流的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起搏离子流If的调控机制。方法运用穿孔膜片箝技术,在游离的兔心窦房结细胞上进行研究。结果1.蛋白激酶抑制剂H-7使If减小,而蛋白磷酸酶抑制剂有增强If作用,表明磷酸化过程参与If的调控。2.阻断PKA途径后,β受体激动时,仍有增加If的作用,证实了cAMP对If通道有直接作用。3.运用cAMP的同分异构体Rp-cAMP(Rp)和Sp-cAMP(Sp),其中Sp由于具有激活蛋白激酶的作用,其较Rp有更强的调控If的作用。结论β受体激动是通过cAMP对门控直接作用及PKA磷酸化间接作用二种途径来完成对起搏离子流If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右心室起搏阈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91例,术前使用临时起搏电极在右心室底部、游离壁和流出道分别测定心脏起搏阈值,取三者平均值,根据平均值分为正常起搏阈值组55例(起搏阈值≤1V)和高起搏阈值组36例(起搏阈值>1V),术中测得中心静脉压力(CVP),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一周均行B型脑钠肽(BNP)和心超检查测定心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射血分数(EF值)]。结果正常起搏阈值组术前CVP、BNP、LVEDD和EF分别为(10.13±1.12) mmHg、(103.42±10.12) pg/mL、(42.56±5.67) mm和(51.21±6.43)%,高起搏阈值组分别为(13.36±1.45) mmHg、(121.42±12.24) pg/mL、(45.68±5.89) mm和(48.02±5.89)%,术前两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起搏阈值组术后BNP、LVEDD和EF分别为(81.36±8.07) pg/mL、(40.12±5.18) mm和(53.87±7.09)%,高起搏阈值组分别为(98.79±9.81) pg/mL、(44.51±5.32) mm和(50.83±6.15)%,术后两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右心室起搏阈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