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高血压常伴有纤溶功能的异常,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观察高静水压培养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t-PA和PAI-1的影响以及卡托普利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第4~6代HU-VECs,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依培养压力分为3组:大气压组(0mmHg),中压组(90mmHg),高压组(180mmHg)。在同一压力组,根据不同药物干预又分为两个亚组。即对照组(Ctrl)和卡托普利组(Cap,10^-5mol/L)。每组6份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t-PA和PAI-1的抗原浓度,并用细胞内总蛋白进行标化(单位:ng/μg proteins)。同时测定细胞内Ca^2+浓度(nmol/L)。结果:与大气压组相比,中压和高压组t-PA浓度均显著降低,PAI-1浓度显著增高,t-PA/PAI-1比值显著降低,[Ca^2+]i也显著增高。卡托普利对大气压组的t-PA、PAI-1和[Ca^2+]i无显著影响,但在两个高压组,卡托普利显著升高t-PA浓度,显著降低PAI-1浓度,t-PA/PAI-1比值显著升高,[Ca^2+]i显著地降低。结论:高静水压可损害内皮细胞的纤溶功能,而卡托普利的干预可降低高压所升高的[Ca^2+]i,并改善高静水压对内皮细胞纤溶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在血管壁中是一类多功能物质,在血管重建再狭窄中uPA与uPAR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黏附和迁移,增强VSMC增殖和血管内膜增生,并可调控血管重建后血管收缩性重塑.因此,针对其在血管重建后血管内膜中的过度表达进行干预,将可能成为一个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在血管壁中是一类多功能物质,在血管重建再狭窄中uPA与uPAR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黏附和迁移,增强VSMC增殖和血管内膜增生,并可调控血管重建后血管收缩性重塑。因此,针对其在血管重建后血管内膜中的过度表达进行干预,将可能成为一个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尿激酶原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重组尿激酶原0或150 IU/mL与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共同孵育8 h,收集培养上清并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含量;将重组尿激酶原(0~150 IU/mL)分别与HPAECs共同孵育(0~24 h),提取细胞总RNA并应用RT-PCR技术检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细胞培养上清ELISA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重组尿激酶原150 IU/mL组细胞培养液中u-PAR的含量显著增加〔(0.51±0.04)μg/Lvs(0.58±0.05)μg/L,P=0.005;〕PAI-1的含量显著下降〔(66.75±7.92)μg/Lvs(53.38±12.18)μg/L,P=0.009〕。RT-PCR结果表明,HPAECs与重组尿激酶原150 IU/mL共同培养后0 h、4 h、8 h、12 h和24 h 5个时间点u-PA条带与GAPDH条带平均光密度之比分别为(0.34±0.11)、(0.51±0.12)、(0.58±0.12)、(0.50±0.18)和(0.35±0.10)。其中8 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 h组与24 h相比P=0.053。结论重组尿激酶原能够明显促进HPAECs释放u-PAR并显著抑制PAI-1的表达和释放。重组尿激酶原能够呈时间依赖性提高u-PA mRNA在HPAECs的表达。重组尿激酶原直接影响人肺动脉内皮细胞u-PA系统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增强药物本身溶栓疗效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抗原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收集并培养HUVECs,将不同浓度的AngⅡ(10-6、10-7、10-8、10-9mol/L)与HUVECs共同孵育12 h;10-7mol/L AngⅡ和HUVECs作用不同时间(0、2、6、12、24、48 h);10-7mol/L AngⅡ和不同浓度缬沙坦(10-5、10-6、10-7、10-8mol/L)与HUVECs作用12 h;10-6mol/L缬沙坦与HUVECs作用12 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tPA和PAI-1抗原浓度.结果: AngⅡ呈浓度依赖性升高HUVECs的PAI-1抗原水平,10-7mol/L达高峰效应[(211.00±9.34)ng/mL vs (85.67±8.53) ng/mL,P《0.01];10-7mol/L AngⅡ与HUVECs作用2 h,PAI-1含量即升高,12 h达高峰[(198.08±7.85)ng/mL vs (22.93±4.73) ng/mL,P《0.01];缬沙坦呈浓度依赖性降低AngⅡ促HUVECs分泌PAI-1,10-6mol/L缬沙坦达高峰效应[(164.73±5.36)ng/mL vs (211.00±9.34) ng/mL,P《0.01];AngⅡ和缬沙坦对tPA抗原没有明显影响.结论:AngⅡ通过促进HUVECs分泌PAI-1而降低纤溶活性,缬沙坦通过抑制AngⅡ的促PAI-1分泌作用而提高纤溶活性,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高血压常伴有纤溶功能的异常,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观察高静水压培养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t-PA和PAI-1的影响以及卡托普利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第4~6代HU-VECs,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依培养压力分为3组:大气压组(0mmHg),中压组(90mmHg),高压组(180mmHg)。在同一压力组,根据不同药物干预又分为两个亚组。即对照组(Ctrl)和卡托普利组(Cap,10-5mol/L)。每组6份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t-PA和PAI-1的抗原浓度,并用细胞内总蛋白进行标化(单位:ng/μg proteins)。同时测定细胞内Ca2 浓度(nmol/L)。结果:与大气压组相比,中压和高压组t-PA浓度均显著降低,PAI-1浓度显著增高,t-PA/PAI-1比值显著降低,[Ca2 ]i也显著增高。卡托普利对大气压组的t-PA、PAI-1和[Ca2 ]i无显著影响,但在两个高压组,卡托普利显著升高t-PA浓度,显著降低PAI-1浓度,t-PA/PAI-1比值显著升高,[Ca2 ]i显著地降低。结论:高静水压可损害内皮细胞的纤溶功能,而卡托普利的干预可降低高压所升高的[Ca2 ]i,并改善高静水压对内皮细胞纤溶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l(activator protein-l,AP-1)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弱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minimal modifi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mm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PAI-l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调控机制。方法 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培养和鉴定。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4个含人PAI-l基因不同长度5′上游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结合瞬时转染分析实验,初步确定PAI-l基因上游具有调控作用的是位于-823到-553之间的AP-l元件。为进一步确证AP-l元件的调控作用,采用PCR法对该元件进行定点突变。结果 TNF-α能明显诱导构建质粒pGL3-PAl-l-823/ 90荧光素酶的表达,但对质粒pGL3-PAl-l-823/ 90的3个突变体诱导作用明显降低;mmLDL也能明显诱导质粒pGL3-PAI-1-823/ 90荧光素酶表达,但对质粒pGL3-PAl-l-823/ 90的3个突变体的诱导作用不明显。结论 在TNF-α、mmLDL作用下,内皮细胞转录表达PAI-l基因过程中,3个AP-l元件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IL-6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纤溶相关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IL-6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用生长良好的第2、3代HUVECs细胞进行实验,用CCK-8测定IL-6(0.125、0.25、0.5、1.2 ng/ml)作用前后细胞活性;用发色底物法测定0.5 ng/ml IL-6组和对照组(不加IL-6)培养上清液中tPA、PAI-1活性;进一步用RT-PCR检测细胞内tPA和PAI-1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IL-6(≤0.5 ng/ml)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无差异性.0.5 ng/ml IL-6组tPA活性在12~72 h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上调tPA mRNA,12 h达到峰值,以后渐降,48 h mRNA达正常水平.而IL-6组PAI-1活性与PAI-1 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异性.结论: IL-6可活化内皮细胞,显著上调HUVECs的tPA mRNA的转录和tPA分泌,诱发纤溶系统活化,而对PAI-1 mRNA或PAI-1活性无影响.IL-6的这种效应在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浆uPA及uPAR水平变化与鼻咽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鼻咽癌患者40例及对照组20例的血浆uPA及uPAR水平,并作uPA与uPAR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鼻咽癌有淋巴结及其他器官转移患者uPA、uPAR的含量分别为(2.061±0.387)ng/ml、(2.011±0.389)ng/ml,鼻咽癌无转移患者则分别为(1.468±0.295)ng/ml、(1.134±0.334)ng/ml;对照组uPA、uPAR含量分别为1.137±0.326ng/ml、0.613±0.161ng/ml。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uPA与uPAR存在良好正相关(P<0·001)。结论uPA、uPAR含量增高与鼻咽癌的浸润转移有密切相关,其检测有助于了解病情的进展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的一种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在心血管活动和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知AngⅡ有强烈的缩血管、增加水钠潴留、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引起心室肥厚等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这种多肽也是纤溶功能的重要调节剂,并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揭示了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受体拮抗剂)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缺氧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复苏传代后计数稀释,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细胞贴壁后分组:常氧对照组(5%CO2 95%空气),缺氧(1%O2 5%CO2 94%N2)3 h,6 h,12 h,24 h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半定量检测AQP1蛋白水平的表达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QP1 mRNA的表达。结果AQP1蛋白和AQP1 mRNA的表达在缺氧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缺氧在蛋白和转录水平对脐静脉内皮细胞AQP1的表达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RI)对缺氧再给氧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 培养分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模型,分离大鼠的中性粒细胞,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测定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黏附模型测定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黏附率。结果 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刺激后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增加,NF-κB活性明显增高,再给氧后升高更明显;TRI组内皮细胞NF-κB活性明显降低(P<0.01),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粘附率显著下降(P<0.01),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TRI能明显抑制缺氧再给氧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NR-κB活性,抑制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c-fos基因mRNA表达的方式的作用及机理,为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增生抑制提供一种可能的理论依据.方法 人脐静脉获取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成功后,在细胞增殖的同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以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对血管内皮细胞c-fos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c-fos原位分子杂交染色结果表明正常HUVEC c-fos mRNA表达阳性,加入雷公藤内酯醇后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fos mRNA的表达.结论 ①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抑制c-fos基因表达进而影响转录因子AP-1的形成.②雷公藤内酯醇通过抑制c-fos基因表达进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复制.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血清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细胞融合达60%时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和雷帕霉素。采用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VSMCs内c-fos mRNA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和雷帕霉素均明显抑制血清诱导的大鼠VSMCs增殖,阻断细胞由G0/G1期向S期转化;RT-PCR检测显示,随着雷公藤内酯醇浓度的增加,c-fos mRNA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血清诱导的VSMCs增殖,而阻断细胞周期、下调原癌基因c-fos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药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正常造血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 TRIzol一步法提取正常外周血和非恶性骨髓标本单个核细胞及正常血小板的总RNA ;以 β2 -微球蛋白基因为内对照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分析VEGF基因的表达。结果  2 2份外周血标本有 18份表达VEGF基因 ,表达率为81.8% ,其中 8份为中度表达 ;18份骨髓标本VEGF基因的表达率高达 94.4% (17/ 18) ,其中高度表达和中度表达分别为 5份与 6份 ;血小板有VEGF基因的低度表达。结论 正常造血细胞可表达VEGF基因 ,提示体内血管生成受到多种效应细胞的共同调节  相似文献   

16.
17.
雷公藤内酯醇对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人类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术(FCM)等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K56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作用24h时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5nmol/L。且经雷公藤内酯醇处理后K562细胞G1/S期所占的百分比较对照组上升(P<0.05)。雷公藤内酯醇作用48h,其浓度的变化与K562细胞凋亡率具有相关性(r=0.97,P<0.05),而作用24h时,则无明显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有明确的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能力,干扰K562细胞周期,上调细胞G/S期检测点,并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内毒血症大鼠模型血液流变性及血管张力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NC组)、内毒血症模型组(LPS组)、TP低浓度干预组(LPS+TP- L组)、TP中浓度干预组(LPS+TP- M组)、TP高浓度干预组(LPS+TP- H组)和多黏菌素B组(LPS+PMX- B组)。用LPS 10 mg/kg腹腔注射处理6 h复制内毒血症大鼠模型。TP干预组在大鼠腹腔注射LPS前15 min进行预处理。各组行颈总动脉插管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取胸主动脉环测定其张力变化。结果 与NC组比较,LPS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BP)、左室舒张压(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pressure,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maximal rate of the increase/decreas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dp/dt max)]均显著下降(P<0.05);LPS组主动脉环对10-8~10-5 mol/L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he)的收缩率明显降低,对乙酰胆碱的舒张率亦明显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TP干预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而TP干预去内皮血管环组对10-8~10-5 mol/L Phe引起的收缩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或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预处理后,各组内皮完整血管环对Phe的收缩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TP改善内毒血症大鼠血管低反应性与其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celebrex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内MMP-9表达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系ECV304,将细胞分为4组:①空白对照组(ECV304);②VEGF组(ECV304+VEGF);③celebrex+VEGF组(ECV304+VEGF+cele-brex);④celebrex组(ECV304+celebrex)。观察:①用损伤修复实验观察不同浓度celebrex对ECV304细胞迁移能力影响及对VEGF诱导下ECV304细胞迁移速度影响;②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VEGF及celebrex对ECV304细胞MMP-9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ECV304细胞的迁移速度随VEGF浓度(0.02,0.2,2μmol/L)的增加呈降低趋势;celebrex+VEGF组(2μmol/L celebrex+5μg/L VEGF)迁移速度为(3.55±0.02)μm/h与VEGF组(5μg/L VEGF)迁移速度(7.66±0.02)μm/h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celebrex+VEGF组(2μmol/L celebrex+5μg/L VEGF)的MMP-9表达量明显低于VEGF组(5μg/L VEGF)。结论:celebrex能抑制VEGF诱导的ECV304细胞迁移,并使COX-2下游的MMP-9表达量显著下调,这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型与femA表达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femA基因的表达.方法 用琼脂对倍稀释法和产β-内酰胺酶纸片法筛选出来不同表型(苯唑西林敏感、低水平耐药、高水平耐药)、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共15株以及瑞士捐赠的实验株4株,提取RNA,进行电泳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emA表达,实验株BB270的femA表达量设为100%,其他菌株值与之相比.结果 所有的菌株均检测到femA的表达,femA缺失株BB308表达量为37.82%,重组株BB586表达量为240.50%,同质性耐药株COL表达量为862.61%.4株敏感株表达量介于0.00353%~29.92%,4株低耐株表达量介于0.00554%~310%,7株高耐株表达量介于13.88%~55000%,3组间femA表达水平不全相同,苯唑西林敏感组与低水平耐药组之间femA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83),高水平耐药组与敏感组及低水平耐药组之间femA表达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0.006、P3=0.01)).结论 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femA的表达水平在甲氧西林高水平耐药组中高于低水平耐药组和敏感组,femA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高水平耐药表达的必需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