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不寐是以夜间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为主要症状的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眠,又称"目不瞑"。现将我科中医特色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标准1.1.1诊断标准中医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失眠的标准。西医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2]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4年以来,采用中药加654—2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经与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对比观察,疗效显著。现将3组共39Z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三组均系住院病例,均按1984年南宁会议修正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确诊。选择1984年3月~1986年1月使用中药加654—2治疗的171例为治疗组(简称T组);1982年1月~1984年2月单纯用西药治疗的156例为西药对照组(简称C_1组);1982  相似文献   

3.
詹俊杰 《河南中医》2007,27(2):50-50
笔者近5年来运用自拟的麻杏化痰冲剂治疗小儿咳嗽112例,取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纳入标准病例选择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执行。所有病例均可诊断为咳嗽。总计有效病例180例。1.2一般资料180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大12岁,最小3月,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12例,男65例,女47例;<1岁24例,1~3岁60例,>3岁28例。对照组68例,男39例,女29例;<1岁12例,1~3岁38例,>3岁18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麻杏化痰冲剂3~7剂,麻杏化痰…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又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类(简称溃结),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是以腹疼、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证,属于中医“泄泻”、“痢疾”、“便血”、“肠风”或“脏毒”等范畴。笔者自1995年7月~1998年7月,采用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本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观察治疗52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中药内服加灌肠组(中药组),西药内服加灌肠对照组(西药组)。中药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0~51岁,病程30天~21年,平均3.5年;西药组22例,男18例,…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9月-2013年9月,笔者应用麻藤定喘微型灌肠剂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10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治疗观察200例,均来自湖北省中医院儿科门诊患儿,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加用麻藤定喘微型灌肠剂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及单纯西药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7月-12  相似文献   

6.
不寐症是以经常不易入睡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或开始难以入睡,或睡中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时睡时醒,甚或彻夜不眠,通称失眠。病因很杂,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orders)多见。西医归之为神经衰弱。其治疗至今仍无理想方法。西药催  相似文献   

7.
肺心病心衰治疗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少先 《中医研究》2001,14(6):32-32
肺心病心衰属祖国医学肺胀、水肿等病证的范畴 ,笔者自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3月治疗肺心病心衰 65例。其中采用中药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 34例 (以下简称治疗组 ) ,采用西药治疗 31例 (以下简称对照组 )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治疗组 34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5例。平均年龄 (5 6± 7岁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32例 ,肺间质纤维化 1例 ,矽肺 1例。心功能 (按NYHA分级法 )Ⅱ级 6例 ,Ⅲ级 16例 ,Ⅳ级 12例。对照组 31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3例。平均年龄 (5 6± 7)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2 9…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们在西药助消化及增强胃动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我院研制的中药胃宝煎液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76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69例比较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45例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经钡餐胃透及B超等检查均无阳性体征 ,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 中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简称治疗组 )与西医对照组 (简称对照组 )。治疗组 76例 ,男 35例 ,女41例 ;年龄 1 .5~ 78岁 ,平均 32 .1岁 ;病程 1 5 d~34年 ,平均 2 6个月 ;溃疡样消化不良 1 2例 ,反流样消化不良 2 7例 …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 1 997年 8月~ 1 999年 2月采用《金匮要略》理中汤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获得较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选用本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1 44例 ,男 68例 ,女 76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2 3岁 ,平均 41 .6岁 ;病程最长 1 2年 ,最短 8个月 ,平均 3.6年 ,所有病例按抽签法分为中药治疗组 (简称中药组 ) 1 0 8例 ,西药治疗组 (简称西药组 ) 36例。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38例 ,脾胃虚弱型 34例 ,脾肾阳虚型 52例 ,其他型(阴虚内热、肝郁脾虚、气血亏虚 ) 2 0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 P>0 .…  相似文献   

10.
1995年~ 2 0 0 0年 ,我们共收治肾病综合征患者76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及单纯西药治疗 ,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76例患者按 1 989年河南省卫生厅医政处修订的肾病综合征诊断和临床标准而确诊。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 (简称治疗组 ) 43例和西药组 (简称对照组 ) 33例。治疗组中男 8例 ,女 35例 ;年龄 2 3岁~37岁 ,平均 30± 1 .2岁 ;病程 1年~ 5年 ,平均 3±0 .2年 ;其中轻型 1 4例 ,中型 2 4例 ,重型 5例。对照组中男 7例 ,女 2 6例 ;年龄 1 8岁~ 40岁 ,平均 2 9±1 .8岁 ;病程 1年~ 6年 ,平均 3.5± 0 .5年 ;其中轻…  相似文献   

11.
正中医称失眠为"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临床中有失眠患者觉得中药口感不佳,不愿口服中药,加之煎药麻烦费事,不能长期坚持口服中药治疗。西药治疗失眠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其副作用大,有成瘾性和依赖性。笔者经  相似文献   

12.
<正> 自1988年~1992年,我们应用西医加中医益气活血通脉法抢救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18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抢救12例做对照,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18例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47~76岁,其中50岁以下3例,51~60岁8例,61~70岁6例,70岁以上1例,平均年龄58岁。 西医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照组)12例中,男性8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不寐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明 《河北中医》2002,24(11):838-838
不寐又称失眠 ,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 ,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其轻者入寐困难 ,寐而易醒 ,醒后不能再寐 ,亦有时寐时醒等 ;其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景岳全书·不寐》曰 :“不寐证虽病有不一 ,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神安则寐 ,神不安则不寐。”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等归属中医学不寐范畴。 1 999~2 0 0 1年 ,笔者运用针刺治疗不寐 80例 ,并与西药治疗 68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48例均为门诊患者 ,诊断依据《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制定的标准[1] ,随机分为 2组。治…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88年以来,自拟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较好.现整理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系1988年5月~1990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以“水肿”为主证,并确认为“慢性肾炎”的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西药对照组(以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病证结合优化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中药组、中西组和西药组3组。中药组(22例)采用病证结合优化方案治疗;中西组(29例)在病证结合方案基础上加用洛索洛芬钠片60mg,每日3次,来氟米特20mg,每日1次;西药组(25例)单纯应用上述西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3个月和9个月后,观察3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和9个月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在VAS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以及ESR方面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3个月和9个月后中西组和中药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3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和中西组(P0.05)。结论病证结合优化治疗方案治疗RA疗效肯定,在改善疼痛方面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慢性荨麻疹目前尚乏较满意的疗法。我科1979年2月至1980年11月用中药治疗56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50例对照,获较好效果,报告如下。病例选择及临床特征本组均为住院病例,随机分为西药常规组(简称对照组)50例,中药治疗组50例,另有长期西药治疗无效者6例归入中药治疗组,合计中药治疗组56例。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下临床特征:(1)多突然发病,出现淡红或苍白色大小不等的  相似文献   

17.
<正> 脑血管病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中医统称中风,本文将其分为益气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益气活血化瘀中药组(以下简称中药组)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47~78岁,脑出血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梗塞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导师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以名方仙方活命饮为主 ,加减化裁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情况 共收治病人 60例分为仙方活命饮治疗组 (以下简称治疗组 ) 33例 ,西药对照组 (以下简称对照组 ) 2 7例。治疗组年龄 2 5~ 35岁 ,平均年龄 2 9 73 ,病程 2~ 1 1年 ,平均5 98年。对照组年龄 2 7~ 34岁 ,平均年龄 30 1 2岁 ,病程 2~1 0年 ,平均 5 86年。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1 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 …  相似文献   

19.
再发汤治疗斑秃3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再发汤治疗斑秃326例,观察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口服西药对照组304例进行了比较。结果,中药再发汤不仅能改善斑秃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口服西药组,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门诊患者。2组病人共630例,其中男性430例,女性20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a以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药组)326例,对照组(西药组)304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别均不显著,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  相似文献   

20.
麻杏石甘芩草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玲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0):455-455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麻杏石甘芩草汤治疗4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并随机设西药治疗组36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均系门诊病人,其诊断标准依据文献[1]。随机分为中药治疗(治疗组)40例及西药(对照组)36例。全部病例均有发烧,咳嗽,肺部干湿罗音等表现,病程为1~2天。两组病例均无心衰、呼衰或脓胸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年龄及有关临床检查参见表1~表2。表1 两组年龄比较(例)6月~1岁1~6岁6~12岁中药治疗组21127西药对照组15138表2 两组X线透视检查比较(例)双肺实质性病变双肺无实变伴节段性肺不张中药治疗组31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