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观察可吸收止血海绵在腰椎滑脱症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TLIF)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术方式均为TLIF;对照组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试验组联合使用可吸收止血海绵填塞于创面。观察两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总引流量为(256.49±235.51)mL,对照组(524.49±191.68)mL,P<0.05;试验组引流时间为(3.62±1.98)d,对照组(3.59±0.75)d, P<0.05;试验组出现伤口渗出3例,对照组无伤口渗出,P>0.05。结论腰椎滑脱症TLIF后应用可吸收止血海绵可减少术后引流量,但延长引流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心脏手术中,骨蜡用于胸骨正中切口胸骨断面填塞止血的必要性。方法:连续入选2011-01至2014-12期间共445例患者,其中210例患者的胸骨断面使用骨蜡(骨蜡组),235例患者的胸骨断面未使用骨蜡(无骨蜡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二次开胸止血情况以及12小时、24小时及总的引流量,关胸时间和输血率。结果:骨蜡组和无骨蜡组分别有2例和1例患者二次开胸止血,但与骨髓腔出血无关。两组患者的12小时、24小时及总引流量分别为(451±240)ml和(483±238)ml、(615±304)ml和(639±285)ml、(842±467)ml和(842±364)ml(P均0.05)。骨蜡组和无骨蜡组关胸时间分别为(68.0±23.0)min和(66.0±19.0)min(P0.05)。骨蜡组和无骨蜡组总输血率分别是21%和19%(P0.05)。结论:胸骨断面骨蜡的使用不会显著减少关胸后的引流量,也不会影响关胸速度。应舍弃骨蜡在胸骨断面止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院心脏手术后胸骨哆开的原因及处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3月我院行正中开胸心脏手术后并发胸骨哆开的病例21例,总结探讨其病因及预防、治疗经验。结果本组中21例患者于术后7~15天出现切口渗出淡血性粘液,敞开换药发现钢丝松动、胸骨哆开。21例中均经二次开胸行胸骨固定术,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全部治愈,伤口平均愈合时间(13.13±6.34)天,随访3~6个月,19例均愈合良好,2例患者出院2个月切口愈合不良,经切口换药15~20天愈合。结论术前患者合并营养不良、贫血、肥胖、术中胸骨锯开不对称、二次开胸止血、剧烈咳嗽、白细胞异常增高及胸骨钢丝缝合缘过少等易至胸骨哆开,术前加强营养支持,纠正贫血,术中严格止血,改进缝合技术及控制术后剧烈咳嗽,可减少其发生率。对术后胸骨哆开病例早发现、果断行胸骨固定术,预后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氧化再生纤维素(ORC)和可吸收明胶海绵(AGS)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ACDF)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ACDF手术患者356例,术中191例( ORC组)使用ORC止血,165例( AGS组)使用AGS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结果 ORC组和AGS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1.5±9.9)、(88.6±10.8)min,P=0.062;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5.3±11.2)、(69.4±13.2) mL,P=0.034;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5.5±13.5)、(51.2±16.8)mL,P=0.029。 AGS组因术后出现颈部急性血肿接受探查术1例。结论 ORC相比AGS可以减少ACDF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朱绍平  张爱萍 《山东医药》2003,43(35):69-69
目前,临床上对于拔牙刨的处理一般采用限时压迫法或缝合法止血,但是常常发生术后出血、创口愈合不良、干槽症等并发症。自2002年以来,我们使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填塞拔牙创,有效的减少了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控制老年骨质疏松的胸骨出血和稳固性的疗效。方法运用磷酸钙骨水泥或骨蜡充填压塞心脏直视手术中劈开的疏松胸骨各10例,平均年龄(70.24±5.16)岁;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6小时心包、纵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访6~12个月,磷酸钙骨水泥能有效控制疏松胸骨出血,并稳固胸骨促进胸骨愈合,且能避免骨蜡填压止血等异物所致肉芽肿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PORT ACCESS技术,进行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24例微创主动脉瓣替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48例传统正中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患者资料作对比性研究。结果:微创组虽然在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124±39)vs.(102±34)min;(97±33)vs.(83±24)min]较传统正中开胸组长,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在减少手术输血量、平均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8 vs.38)mL;(1.2±0.6)vs.(2.5±1.7)d;(11.1±4.3)vs.(19.7±7.8)d]上优于传统正中开胸组。结论:微创主动脉瓣置术换创伤小、术中输血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主动脉瓣疾病安全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MAVR)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间,行传统开胸方式(30例),和应用胸腔镜辅助微创方式(14例),行SMAVR患者,比较开胸及胸腔镜辅助微创两组患者术中及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胸腔镜辅助微创MAVR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10.2±5.4)vs.(19.2±8.3)h,(8.2±1.4)vs.(9.7±1.6)d,P0.05];胸腔镜辅助组胸腔引流量少于开胸组[(637±183)vs.(888±304)m L,P0.05];两组间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辅助微创MAVR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巨块型肝癌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可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在TACE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巨块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栓塞剂的不同分为单纯碘化油乳剂栓塞组和碘化油乳剂加可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组。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甲胎蛋白(AFP)、转氨酶,术后CT表现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加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组较单纯碘化油栓塞组,患者AFP值下降明显(P<0.05),病灶内碘化油沉积效果更确实;而术后转氨酶变化与单纯碘化油栓塞无统计学差异,但可能会加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加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TACE治疗巨块型肝癌,疗效确切,并且对肝功能损害无加重。该方法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止血贴压迫器在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止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llen试验正常,并经桡动脉径路行介入治疗的2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按止血方法分为2组:常规组(绷带加压包扎,170例)和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组(110例),分别观察止血效果、止血耗时、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手部肿胀和局部组织坏死情况等。结果常规组止血效果为100%,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组为9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初始成功压迫止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显著长于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组[分别为(14.5±5.7)min比(2.2±0.8)min,(9.7±4.3)h比(3.1±1.2)h,均为P0.01];常规组手部肿胀率明显高于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组(20%比10.9%,P0.05);两种方法对手远端m供均无影响(均为P0.05);常规组术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低于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组(0.6%比2.7%,P0.05),但无需特殊处理,两组均无压迫处局部皮肤缺血坏死、严重出血、动静脉瘘及皮肤破溃感染发生。结论动脉止血贴压迫器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止血安全、高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颅内压监测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 122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大骨瓣减压组(61例)和常规骨瓣减压组(61例),两组术后第1~7天颅内压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伤后6个月时的预后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标准大骨瓣减压组术后第3~6天颅内压显著低于同日常规骨瓣减压组患者颅内压水平[(21.63±4.62)mmHg vs.(26.85±5.21)mmHg,t=2.935,P=0.003;(23.14±3.45)mmHg vs.(23.14±3.45)mmHg,t=3.087,P=0.002;(24.32±3.65)mmHg vs.(29.32±4.72)mmHg,t=2.911,P=0.004;(22.37±5.03)mmHg vs.(26.81±3.82)mmHg,t=2.860,P=0.005]。两组间切口疝及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1.64%vs.11.48%,χ2=4.710,P=0.030;16.13%vs.3.28%,χ2=4.265,P=0.039)。标准大骨瓣减压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常规骨瓣减压组(11.5%vs.32.8%,χ2=8.038,P=0.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虽可显著降低重度颅脑创伤患者的死亡率,但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二尖瓣成形手术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7年10月106例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A组)50例与常规开胸组(B组)5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42.58±27.64)min vs.(231.53±30.96)min,P0.05)]、主动脉阻断时间[(59.34±8.47)min vs.(57.28±6.66)min,P0.05)]、体外循环时间[(138.52±12.57)min vs.(136.01±11.13)min,P0.05)]长于B组患者,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于B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2±4.47)min vs.(13.31±5.26min),P0.05]。A组切口长度[(5.24±1.28)cm vs.(18.15±3.76)cm,P0.05]、术中输血量[(1.82±0.26)U vs.(3.21±1.34)U,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206.54±10.28)mL vs.(415.37±22.48)mL,P0.05]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疼痛评分[(3.18±0.94)分vs.(7.23±1.52)分,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vs. 37.50%,P0.05)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ICU监护时间[(14.48±5.17)d vs.(22.26±6.23)d,P0.05]、术后住院时间[(8.31±2.46)d vs.(12.54±3.06)d,P0.05]明显短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B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二尖瓣成形手术中疗效与常规开胸手术相当,安全可行,且该手术方式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完成的224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伤口并发症情况,总结冠脉搭桥正中手术切口术中及术后处理要点。方法:自1997年4月-2015年12月,排除围术期死亡患者,连续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2243例,年龄33-87岁,所有患者均以胸骨正中切口入路,心脏旁路手术完成后采用常规方法关胸,但结合患者情况确定个体化关胸策略。对比分析不同时段术后切口并发症包括胸骨哆开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共发生术后胸骨哆开4例(0.54%),均发生于2003年前(730例),经二次固定后痊愈。自2003年后完成的1513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胸骨哆开。其中单一手术组完成的1130例正中开胸冠脉搭桥手术,胸部切口局部脂肪液化15例,给予减张缝合局部酒精湿敷后干燥愈合。伤口胸骨皮下组织裂开8例(0.7%),均经换药并二期缝合痊愈。3例患者因无菌性骨髓炎,给予胸骨坏死组织清除、胸大肌填埋成形术后痊愈。结论:心脏手术胸部正中切口并发症重在预防:开胸时注意切口保护、采用个体化胸骨固定技术、术后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使用胸部固定带等综合措施的合理应用,可以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4.
何风璞  安君  樊纪丹  王巍  伏鹏 《山东医药》2012,52(24):68-69
目的观察氧化再生纤维素在心脏外科行体外循环手术中控制骨质疏松患者胸骨出血及抑制胸骨感染的疗效。方法 72例胸骨正中劈开切口的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氧化再生纤维素组和对照组。氧化再生纤维素组使用氧化再生纤维素填塞患者胸骨骨髓腔,对照组常规涂抹医用骨蜡。分析2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胸骨后第1天引流量及总引流量、拔引流管时间、切口拆线时间、术后持续发热时间、平均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胸骨愈合情况。结果氧化再生纤维素组较对照组术后胸骨后第1天引流量和总引流量、拔管时间减少(P<0.05),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持续发热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平均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胸骨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氧化再生纤维素可用于胸骨正中劈开切口的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骨质疏松患者,止血效果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心肌胶原变化与左心室重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入住宝安区人民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后患者是否行直接PCI治疗分为直接PCI治疗组(n=30)和择期PCI治疗组(n=30),其中10例(其中直接PCI治疗组5例,择期PCI治疗组5例)患者出院后不愿意随访。所有入选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0 d均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Ⅰ型C端胶原前肽(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CP)、Ⅲ型N端胶原前肽(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II procollagen,PⅢNP)和Ⅰ型C端胶原末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 I,CITP)浓度;术后3 d、术后30 d均行心脏超声检查;术后30 d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术后30 d直接PCI治疗组血清PICP、PⅢNP、CITP浓度较择期PCI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ICP:(7.76±1.47)ng/mL vs.(10.73±1.67)ng/mL,P﹤0.05;PⅢNP:(11.17±4.72)ng/mL vs.(37.80±6.83)ng/mL,P﹤0.05;CITP:(31.18±6.78)ng/mL vs.(45.10±9.70)ng/mL,P﹤0.05]。术后30 d直接PCI治疗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择期PCI治疗组[(46.57±6.10)mm vs.(52.63±6.50)mm,P﹤0.05;(34.25±4.86)mm vs.(37.33±3.56)mm,P﹤0.05;22.8%±3.4%vs.28.2%±6.8%,P﹤0.05]。结论直接PCI治疗可有效地挽救濒死的心肌,减轻心室重构,保护心功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检测血清心肌胶原浓度能作为预测心室重构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切口心脏外科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间,实施的小切口心脏手术的25例资料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42. 1±12. 5)岁,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中有3例合并三尖瓣成形术,1例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矫正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中有1例合并心房颤动行迷宫手术,2例二尖瓣成形术,2例心脏术后再次三尖瓣手术,4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上述手术均于于右侧第四肋间小切口(4~5 cm)直视下完成,并与同期传统正中开胸心脏手术58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均长于传统组[(113. 8±42. 6) vs.(84. 9±19. 8) min,P0. 05]和[(97. 2±34. 3) vs.(66. 7±12. 5) min,P0. 05];微创手术组术后胸腔引流量[(20. 8±5. 5) vs.(360. 5±72. 3) m L,P0. 01]、输悬红量[(零vs.(149. 9±55. 7) m L,P0. 01]及术后住院时间[((3. 8±2. 3) vs.(7. 9±3. 6) d,P0. 05]均少于传统组低于传统组;二次开胸、切口感染、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低于略低于传统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直视微创手术保持了患者胸廓的完整性、美观且创伤小、术后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手术安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髂脊供区取骨后局部应用罗哌卡因浸透的明胶海绵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椎手术需要髂骨植骨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明胶海绵罗哌卡因组( A组)和明胶海绵生理盐水组( B组)各20例,分别应用20 mL 0.75%罗哌卡因浸泡的明胶海绵和20 mL生理盐水浸泡的明胶海绵置入髂脊供区。采用VAS评分评估两组供区术后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记录两组术后6、24、48 h的疼痛评分及48 h镇痛剂用量。结果 A术后6、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2.90±0.19)、(3.10±0.18)、(2.30±0.15)分,对照组分别为(5.65±0.32)、(4.50±0.25)、(2.80±0.17)分。两组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48 h镇痛药总用量分别为(0.80±0.17)、(2.60±0.13)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髂脊取骨后供区置入罗哌卡因浸泡的明胶海绵可以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8.
止血镇痛冰块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扁桃体摘除术后局部止血镇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自行研制了止血镇痛冰块(下称药冰)。100例扁桃体摘除术后患者(观察组)术后2小时起含化药冰,每1~2小时1次,每日8~12次;对照组(50例同期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者)术后2小时舌根部含化冰淇淋或雪糕。观察两组术后出血疼痛、伤口愈合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24小时出血量少,进食情况较好,与对照组相关指标比较,P均<0.01。结论药冰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无异味,止血、镇痛、促伤口愈合效果可靠,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预置牛心包包裹-右心分流法对伴凝血功能异常的A型主动脉夹层(AAD)手术的止血效果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9月于南部战区总医院心脏外科中心行全弓置换手术的患者399例,术前伴凝血功能异常AAD患者78例,根据术前是否采用预置牛心包包裹法止血进行分组,其中预置包裹组23例,对照组55例。全组内科凝血异常治疗策略参考美国2017 EACTS/EACTA(成人心脏手术患者血液管理指南)对症治疗,预置组均采用预置牛心包包裹-右心分流法止血,对照组止血先尝试主动脉人工血管“裸奔”,必要时加牛心包或自体心包补片包裹分流止血。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凝血异常指标情况、手术情况、输血量及凝血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结果:全组AAD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均完成外科手术操作。(1)术前情况: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高血压例数、肝功能异常情况及凝血相关异常指标无明显差异;(2)术中情况:两组行Bentall术(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心脏停搏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预置组体外循环时间[(291.5±56.8) min vs (2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对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单一手术组行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258例,按照其术后6~12个月是否运动达标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运动组患者术后12个月焦虑[(6.63±1.27)vs.(6.20±1.18),t=2.462,P=0.015]和抑郁[(6.05±0.93)vs.(5.67±1.05),t=2.683,P=0.008]得分低于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运动组焦虑得分[(6.20±1.18)vs.(6.66±1.06),t=-3.262,P=0.001]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行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患者,达标的运动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