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百级层流手术室在进行手术状态下,空气中沉降细菌数量监测结果,了解影响其因素和探讨改进层流手术室洁净度的措施。方法测定百级层流手术室在进行手术状态下(即动态条件下)不同时段空气中沉降细菌菌落数。结果静态条件下不同手术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态条件下不同手术室之间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手术室动态条件下第一台手术开始时与结束前比较,1、3室沉降菌数量随手术时间延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室内5~10人时,空气沉降菌数量为(10.978±7.275)CFU/平板,11~16人时,沉降菌数量为(23.399±17.334)CFU/平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手术室动态条件下空气沉降菌数量与手术室人数呈正相关。结论人员是层流手术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应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数,是保障手术中空气洁净度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一次性无纺布铺巾与传统纺织布类铺巾对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剖宫产手术产妇248例,分为2组,试验组124例使用一次性无纺布铺巾,对照组124例使用传统纺织布类铺巾;在手术开始划皮前、后及手术结束缝皮前提取切口表面涂擦液,送细菌培养观察菌落数量及种类,观察术中出血、羊水对切口周围铺巾的影响,术后3~5d随访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开始划皮前、后切口表面涂擦液菌落生长数均为0,手术结束缝皮前切口表面涂擦液菌落生长数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关腹时由于无纺布洞巾安置不当导致术中血液及羊水外渗5例,对照组关腹时切口周围敷料全部浸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无纺布铺巾与传统纺织布类铺巾对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无直接影响,但对切口周围敷料的浸湿或者外渗程度的影响有差异,因此要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综合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洁净手术部两次更鞋方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于1次更鞋和两次更鞋方式下,分别监测洁净手术间及洁净走廊空气尘埃粒子数及细菌污染浓度,细菌污染浓度监测采取沉降法和浮游菌法两种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在不同更鞋方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入洁净手术部无须进行两次更鞋,但需加强一次更鞋流程及手术室人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室动态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及手术室动态条件下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手术室动态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两间洁净度Ⅲ级的手术室,抽取32台妇科腔镜手术进行动态空气质量监测,使用LWC-1型离心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手术前、手术30min、手术60min、缝皮、出室5个时间点的空气浮游菌,同时统计各时间的手术室内工作人员数量、前后门的开关次数等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32份数据,手术前浮游菌数为40.63CFU/m3、手术30min为37.50CFU/m3、手术60min为37.50CFU/m3、缝皮为56.25CFU/m3、出室为137.50CFU/m3,其中手术前-出室、手术30min-缝皮、手术30min-出室、手术60min-出室、缝皮-出室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手术30min、手术60min的空气质量合格率为100.00%,缝皮、出室时的空气浮游菌合格率均为96.88%(P0.05)。结论手术室内人员的数量、前后门的开关次数等对手术室空气质量有影响,手术过程中因为这些因素的改变需要对手术室空气质量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影响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相关因素,探讨提高手术室洁净度的措施.方法 对长春市某三甲医院的普通手术间和层流手术间进行空气静态和动态细菌学监测.结果 普通手术间和层流手术间静态采样合格率分别为98.97%、99.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手术间和层流手术间在择期手术开始时(T_0)采样合格率分别为93.51%、94.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手术室和层流手术室在急诊手术开始时(T_0)采样合格率分别为78.95%、93.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手术室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细菌总数逐渐增加,层流手术室在手术开始的T_2内,细菌总数呈波动性上升,T_3后显著下降.结论 急诊手术、手术时间是影响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危险因素.手术室采用净化空调系统可以提高空气洁净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层流手术室术中手术器械在不同时间段的细菌污染状况,探讨手术器械污染与器械是否暴露在空气中的关联性,为降低术中手术器械不安全因素、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3-11月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40例,A组手术器械使用后直接放置在无菌台,完全暴露在空气中;B组手术器械使用后放置在无菌台并加以棉织布治疗巾覆盖;C组手术器械使用后放置在无菌台并加以无纺布治疗巾覆盖,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术中4、5、6、7h5个时段对每台手术使用的手术器械取3个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B、C 3组手术器械被检测器械均为600件,合格率分别为91.00%、96.50%、99.33%,3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段比较中,在手术开始至术中4h内3组手术器械均未检测出有细菌生长,3组器械合格率均为100.0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5h时A、B、C 3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95.00%、100.00%、100.00%,3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6h时A、B、C 3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81.67%、92.50%、99.17%,3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7h时A、B、C 3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78.33%、90.00%、97.50%,3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合格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结果表明,手术中无菌器械的污染与器械是否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有关,且呈正相关,器械表面的血迹也增加其污染率,因此术中对使用过的器械加以治疗巾覆盖可降低其污染率,同时器械护士也应注意及时擦净器械表面的血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施空气细菌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的意义。方法 对某院洁净手术部的45间手术间进行沉降菌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GB 50333进行静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DB/11408—2007要求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其中动态空气监测选择第一台手术不同时间段(手术切皮时、手术2 h或缝合结束、接台-麻醉-皮肤消毒时)进行采样,记录手术过程中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相关因素。遇动态、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较低时即查找原因,制定并实施管理措施。结果 2010年5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采样共782间次,合格763间次,合格率97.57%。其中2018年6月静态空气采样6间,合格率为33.33%,针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整改措施, 2018年11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9.48%。动态空气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5月不同级别手术间动态空气监测结果均不合格, 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进行空气动态采样103台次,Ⅰ、Ⅱ、Ⅲ级手术间合格率分别为90.00%、89.80%、95.45%。Ⅱ、Ⅲ级手术间不同位置回风口菌落数比较,进门处回风口菌落数均高于内侧回风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Ⅲ级手术间不同时段动态空气采样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各级手术间菌落数均随手术进程而逐渐增加。结论 洁净手术室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可及时掌握运行状态手术部细菌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手术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I、Ⅱ、Ⅲ级洁净手术室共214台手术过程,分别于静态、手术切皮时、手术进行30min、手术进行60min以及切口缝合不同时点进行沉降菌、浮游菌和尘埃粒子数监测。同时收集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数量、开门次数、系统自净时间等可能相关影响因素情况。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SAS9.1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结果静态条件下,沉降菌监测结果均合格;动态条件下,尘埃粒子数、浮游菌密度总合格率仅70.10%,Ⅲ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不足50%;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室内活动人员数量、台次、术前系统自净时间、开门次数、着装5个因素的偏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条件下,空气质量较差。室内活动人员数量、台次、术前系统自净时间、开门次数、着装等是影响手术过程动态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动态空气质量,应加强洁净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层流手术室连台手术时室内浮游菌污染情况.方法:采用沉降法研究室内微生物含量,"五点法"布局采样,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开始麻醉时采样1次,手术切皮开始后30min再采样1次;对照组连台之间使用清水将手术设备等表面擦拭干净,地面用清水清洁,然后关闭手术间自净≥25min后进行第2台手术,试验组常规清理术后用物,使用清水将手术设备等表面擦拭干净,立即进行第2台手术.结果:两组第一台与第二台术前和术中,相对应的平板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台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1,P>0.05).结论:层流手术室可以有效维持手术间空气清洁状态,可以直接接台手术,无需间隔自净等待,人员流动及开关门频率与层流手术室空气中浮游菌数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三氧消毒机和YKX/G100型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两种消毒方法对连台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探讨连台手术空气消毒方法。方法用自然沉降法于消毒前、后和连台手术开始后的不同时段采样监测,观察两种方法对连台手术室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效果。结果两种方法均能使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率〉85%;三氧机消毒的A手术间,连台手术开始后空气中的菌落数明显上升;空气净化机消毒的B手术间,连台手术开始后空气中的菌落数逐渐下降。结论空气消毒净化机可以缩短手术间隔时间,是解决连台手术有人条件下持续空气消毒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