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1989年在张林冲水库(280亩)进行施肥养鱼及套养鱼种网箱,共施化肥75000kg,有机肥544983kg,放养鱼种以鲢、鳙为主,鲢、鳙并重,放养密度13.7kg/亩、417尾/亩。套养8只网箱共生产鱼种1108kg,3年共生产成鱼76358kg,产值214871元,利税97209元,其中1989年生产成鱼27023kg,单产96.51kg/亩,利税35136元。结果表明,小(一)型水库实行施肥养鱼是提高成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养殖实例(一)套养颖鲤1.颗粒饲料为主的养殖1989年湖北省大沙湖农场宗升已1个10亩精养塘,以培育大规格草鱼种为主,投放草鱼种4万尾,鲢2.5万尾,鳙0.8万尾,鲂0.7万尾。5月21日套养3—4厘米颖鲤400尾。年底干池验收,草鱼种平均重50克以上,亩产105公斤,产值1155元;鲢及鳙224  相似文献   

3.
据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渔业科统计,1999年在千岛湖用网箱培育的鲢、鳙二龄鱼种,由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和淳安县水产局联合验收过数、投放千岛湖,从1999年8月27日开始至9月24日结束,历时20多天,共投放鲢、鳙二龄鱼种96.25万公斤,680.4万尾,完成全年鲢、鳙二龄鱼种生产计划的192.5%,鱼种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过历史最好的年景。千岛湖鲢鳙二龄鱼种生产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胡子鲶的养殖生产中,投放苗种规格普遍偏小,一般都为25~3厘米左右,故成活率只有30%~50%,而投放6~8厘米的鱼种成活率则可达75%~90%。因此,鱼种培育工作在胡子鲶养殖生产中显得很重要。笔者采用网箱培育的方法,投放2.5~3厘米的鱼种,培育7~10天,平均规格达6厘米,最大规格达9厘米,成活率85%~90%,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介绍如下:1.地点选择:培育苗种地点直选择水质清新、饵料丰富的池塘、河道或库没,但以池塘最好。池塘面积要求1~5亩,水深1~1.5米,水质肥沃,透明度25~30厘米。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5.
1984年我县龙潭水库利用网箱养鲤,52平方米网箱放鲤鱼种5,380尾,重612斤,经126天的精心饲养,共获鲜鱼1,789斤,每平方米产鱼34.4斤。饲养期间总成本1,287.57元,每斤鱼成本0.7元。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专人管理,建立责任制;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对鱼病以防为主;经常洗箱;合理搭配少量(5%)鲢、鳙、鲫。  相似文献   

6.
国营杨西湖渔场井边三号鱼种池培育鱼种,主要是混养荷元鲤,提高池塘水体生产力,突破产量关,在1984年亩产330公斤(荷元鲤40公斤),出塘规格鱼种平均15厘米,荷元鲤0.75公斤的个体的基础上,1985年重点探讨提高出塘规格和提高荷元鲤产量的技术措施,鱼种突破18厘米这一规格关,取得了出塘平均规格达21厘米,亩净产582.5公斤(荷元鲤79公斤)的试验结果。现将1985年的试验情况摘要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土池一口(井边三号),水面3.3亩,平均水深1.35米。 2、鱼种来源。鱼花除岳阳市水科所提供孵化的荷元鲤外,其余是本场孵化的。鲢、鳙、草、鳊、荷元鲤夏花系本池中发花  相似文献   

7.
1988~1989年,因生产需要,我场先后10批从附近各地购回鲩、鲢、鳙亲鱼共626尾,其中鲩137尾,鲢372尾,鳙儿7尾,总体重2205.6公斤。运输平均成活率为:鲩96%,鲢72.72%,鳙95.4%。通过多次运输鲩、鲢、鳙亲鱼,我们得到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臻头河下游放置规格为9米×9米×2.5米的网箱养殖花鲢,每箱投放规格为400~600g/尾的大规格鱼种1500尾,经7个月的养殖,10个网箱共产花鲢35880公斤,规格2.6公斤/尾。投入产出比1∶2.5。  相似文献   

9.
袁宝山 《海鲜世界》1992,(1):24-24,13
1990年我所进行了池塘培育大规格鲢鳙鱼种高产技术的研究,经过90~91年两年研究,1991年全面完成课题指标,试验面积115.5亩,亩产鱼种618.8公斤,其中鲢鳙鱼种402.6公斤,平均规格105克,投入产出比1:1.35。并总结出与成鱼养殖相配套的七种放养模式。关键词:鲢。鳙鱼种,大规格、高产,模式,2:8配套。  相似文献   

10.
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渔业》1978,(1):5-13
网箱养鱼在国外大约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国内报道,197.3年以来先后有武昌东湖、山东雪野水库、浙江新安江水库等单位利用网箱进行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上海水产研究所、沙洋水产养殖场和长江水产研究所等用网箱进行饲养成鱼试验,都有不同成效。白莲河水库是1976年开始试养鱼种的,1977年扩大了试验范围与项目。8只试验箱平均成活率79.05%,每立方米水体平均生产281尾4寸鱼种,共计生产大规格鲢鳙鱼种125,828尾。现将试验结果初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无锡市郊区广益乡勤丰水产养殖场的徐齐生,1985年承包一口面积为2.8亩的一龄鱼种池,6月10日放养4.95厘米的早繁草鱼1.7万尾,6月25日又套养2.64厘米的花鲢2万尾,经157天的精心饲养管理,总产1914.25公斤,平均亩产683.55公斤,其中每公斤3尾的草鱼种1248公斤,平均亩产445.7公斤,成活率达88.1%,相当于四亩一龄鱼种池的草鱼种产量。  相似文献   

12.
冯喜 《河南水产》1997,(4):23-23
1996年在郑州市西流湖北湖进行网箱养殖罗非鱼试验,设置网箱3只,总面积75平方米,投放鱼种1066公斤,成活率为96%。共出箱商品鱼5597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产鱼74.6公斤。饵料系数2.12。1 材料和方法1.1 网箱设置:采用3×3聚乙烯编织的结节网,双层套合使用,外层网目3厘米,无盖网,内层网目2.5厘米,有盖网,网箱规格为5×5  相似文献   

13.
比较研究了单养大宗淡水鱼、单养丝尾鳠及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类(鲫、草鱼、鳙、鲢)、主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套养丝尾鳠四种高产无公害网箱养殖模式下所取得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在规格相同的4个网箱(5m×4m×2.5m)中分别投放相同重量的115kg鱼种,经过6个月养殖,产量上主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套养丝尾鳠模式最高,为1 683.9kg,其次是单养大宗淡水鱼1 640.7kg、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类(鲫、草鱼、鳙、鲢)模式1 543.1kg,产量最低的是单养丝尾鳠模式997.9kg;经济效益上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类(鲫、草鱼、鳙、鲢)效益最好,净利润为23 561.6元,其次是单养丝尾鳠16 753元、主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套养丝尾鳠模式10 259.48元,效益最差的是单养大宗淡水鱼模式8 529.04元。经过比较,效益最好的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471.23元/m3比单养大宗淡水鱼170.58元/m3的利润高出300.65元/m3。因此,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黄疃水库位于乳山市境内,可养鱼水面24 hm2.每年投放规格6~8尾/kg的鲢、鳙、草鱼、鲤、鲫、鲂等大规格鱼种,提高了鱼种成活率,鱼类养成周期由3年缩短至2年.发展网箱养殖1 000 m2,养殖的成鱼近一半出口到韩国.随市场行情决定捕捞时间,每年可增收5万~6万元.套养梭鲈,达到清野增产目的.水库渔业年纯收入3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孟昭坤  陈俊文 《淡水渔业》1991,(2):28-29,32
<正> 在我省,鱼种池套养成鱼多选用鲢、鳙鱼,而较少套养草鱼成鱼。1989年我们在薄荷台乡葫芦系村渔场,利用15亩秋片鱼种池套养草鱼成鱼,取得了亩产508.9公斤的收成,其中亩产草鱼成鱼158.2公斤、鳙成鱼52.4公斤、鲤鱼种191.3公斤、鲢鱼种107公斤。每公斤鱼成本1.84元。现将该试验总结如下。一、条件与措施 1.池塘试验池面积15亩,池深3米,池底黑壤土,底泥厚10~15厘米。水源系松花江灌水,注水方便,水质良好,pH7.3左右。 2.苗种投放 4月26日投放规格为11尾/公斤的草鱼2200尾,计200公斤;规格7~8尾/公斤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网箱、网围的养殖史1.网箱养殖据史料记载,中国约在800年前已用密目网箱来暂养由江河中捞取的鱼苗,暂养时间约15~30天,等待出售。这方法在捕捞天然鱼苗和池塘养鱼业中一直延用至今。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网箱养鱼则始于1973年,目的是利用兴建水库的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而设置网箱,培育1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鲢、鳙鱼种,再放养于水库,以提高鱼种在水库中的成活率。这种模式一直延用至今,以后又发展到培育2龄鲢、鳙鱼种。1977年起开展不投饵的网箱养殖鲢、鳙成鱼,同时开展了投饵的网箱养殖草鱼、鳊、鲤等鱼类,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找到了有效途…  相似文献   

17.
水库网箱养鲤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利用寸塘口水库进行高密度网箱培育鱼种和养殖成鱼配套技术的试验.1987年共投入试验成鱼网箱50只,面积1.71亩,总产成鱼130781.50公斤,净产114320.10公斤,平均亩产76480.41公斤,每平方米产鱼114.97公斤,平均饵料系数2.12;鱼种网箱36只,1.35亩.产体重40克以上鲤鱼种44966.25公斤,净产43089.56公斤,  相似文献   

18.
网箱养鱼作为一种集约化养鱼的新型技术自1973年引入我国后发展非常迅速。现已从网箱培育鱼种发展到饲养商品鱼,从饲养滤食性的鲢鳙鱼发展到饲养吃食性的鲤鱼、罗非鱼、草鱼、团头鲂、虹鳟等。且单产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上海市水产研究所1978年单养罗非鱼每平方米净产97公斤,1980年单养草鱼每平方米净产145公斤;吉林省1985年网箱养鲤每平方米毛产67.98公斤。  相似文献   

19.
1988年试验网箱72个,面积2016平方米,7月15—30日入箱规格5厘米/尾鲢,鳙鱼种596854尾,在网箱区施化肥6次,共施碳酸氢铵497公斤、过磷酸钙550公斤,10月13—20日,共出箱12.63厘米/尾鱼种481736尾,成活率80.7%,每公斤鱼种成本3.68元。本文还报道了投饵、放养密度、搭配比例等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一、网拦设施   选择光照充足,植被丰富,集雨面积 (来水量 )较小,拦网口较窄的 10~ 100亩库湾为养殖场所,清除杂物,整理好拦网处凹凸不平的地面,形成一定的坡度,然后每隔 10米埋好钢筋,固定拦网 底纲用。   用两张 2厘米网目的拦网拦库湾口,拦网底纲纲绳必须结实耐用,用 0.25~ 0.5公斤的鹅卵石作沉子,每隔 1米左右扎一个,用毛竹作浮木,把底纲固定在钢筋上。   二、技术措施   1.鱼种放养 放养 3厘米以上的夏花,各种主养方式鱼种搭配如下:   ①以鲢为主,搭放鳙、草鱼、鲫或鲤:鲢夏花 4000尾 /亩,鳙夏花 500尾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