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山东省图书馆缩微工作,对馆藏缩微文献体系分类研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缩微技术"具有保存珍贵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提出"传统缩微"与"数字缩微"相结合,做到"缩微"与"数字"技术并行,是目前保护珍贵文献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缩微技术作为文献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把纸质文献资源转换成缩微胶片长期保存,再通过缩微胶片转换成数字化资源.优质的数字资源也可以通过数转模技术得以长期保存.缩微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发展需求.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图书馆建设缩微文献数据库、综合运用缩微数字化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统筹建设与自主建设并举,通过传统拍摄与数字缩微两种技术手段,对外加强项目合作,对内开展"精细式"补缺,调整了缩微中心的馆际合作模式、资源建设服务方式以及内部管理体系,缩微事业呈现出开拓创新的良好发展局面。缩微中心近年来工作思路的变化,一方面源自于不断调整的文献保护事业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源自于缩微技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缩微中心多年来形成的历史传统,前者是缩微中心改变工作思路的必然要求,后者是缩微中心能够取得新发展的根基与保障。进入"十四五"时期,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要尤其关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缩微文献服务效能、推进数字缩微深度融合等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缩微影像数字化技术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介绍缩微影像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缩微技术在文献信息利用方面特有的优势,以及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开展缩微影像数字化工作以来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应对“十四五”时期缩微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缩微事业的工作目标和内容,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发布《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
笔者根据《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新疆图书馆缩微工作的现实,探讨了缩微技术在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缩微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主要路径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缩微技术自身优势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缩微技术在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缩微技术不会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而消亡的结论。并对缩微技术在网络环境下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从而促进自身发展、拓宽利用领域的观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图书馆缩微工作发展进程为线索,全面细致地揭示该馆文献缩微工作的起步、发展以及最终完成抢救三大文献的历程,论述文献缩微对保护古籍馆藏信息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缩微技术是图书馆界最早应用于古籍再生性保护的手段之一,目前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缩微中心作为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事业的领导者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成绩,本文主要阐述其保护成果。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缩微复制技术一度受到图书馆行业的冷落和质疑。然而,多年的研究表明,缩微技术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文献长期保存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因此,笔者认为继续使用缩微技术进行古籍再生性保护有其必要性,该项工作可以同时使用传统模式与数转模模式两条技术路线开展。  相似文献   

10.
<正>1985年1月,文化部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宣告"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成立。从此在全国公共图书馆范围内拉开了以缩微方式保护、抢救古籍和珍贵文献的帷幕。从那时起至今已过去30年,抚今追昔,30年来全国图书馆的缩微工作者以无私奉献,埋头苦干,不求名利的精神在抢救祖国珍贵文化遗产的工作岗位上顽强奋斗,使诸多珍贵文献得到有效保存和保护。我是1992年到缩微中心工作,20余年亲身经历了文献抢救工作的诸  相似文献   

11.
10月15日至18日,由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主办、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承办的"201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技术培训班"在西安开班。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副主任王浩在开班仪式致辞,来自全国20余家成员馆的40名缩微业务骨干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12.
<正>1985年1月,文化部图书馆司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宣布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成立,并讨论通过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章程》。这次会议的召开和《章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文献抢救工作开始步上轨道。30年来我国文献缩微工作这株稚嫩的幼苗,逐步成长为今天中国文献影像事业的参天大树。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和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的指导下,四川地区的文献影像事  相似文献   

13.
《数字与缩微影像》创刊30周年了,在文献影像技术发展的曲折道路上,缩微界同人与她一路同行:20年前,她还称为《缩微技术》时我与她相识,20年来,在我的人生奋斗的黄金时期,她伴我一路同行11992年我调到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开始从事缩微技术管理工作。当时我对缩微技术还是门外汉,  相似文献   

14.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承担国家母片库职责,其缩微文献馆藏丰富.笔者对缩微中心馆藏结构、馆藏数量及馆藏特色进行了考察分析,并对其中部分特色资源进行了重点评介.  相似文献   

15.
王浩 《中国科技博览》2013,(22):201-201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缩微的理念被提出并得到不断应用,在古旧文献的抢救、利用以及数字文献的异质备份方面都做出较为突出的贡献。本文介绍了数字缩微技术发展背景,开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形势,旨在全方面展示数字缩微在图书馆界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缩微工作是指使用缩微摄影技术将图书报刊等记录有知识信息的载体在感光材料上拍摄成缩微胶片。缩微技术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于图书馆,已经有近80年的历史了。缩微技术在我国大规模应用干各类图书馆,则是上世纪80年代。直至今日以国家图书馆为代表的我国图书馆界的缩微工作已呈现出缩微摄影技术与数字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态势,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图书馆文献抢救工作自1985年正式开展以来,已走过20个寒暑春秋,在这20年里,缩微技术专业人员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抢救馆藏珍贵文献为己任,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出发点,不畏艰苦,无私奉献,不仅为国家抢救出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馆藏,方便了读者查阅复制馆藏文献,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勇于吃苦,肯于钻研的优秀的缩微技术人才,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多次受到文化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四川省文化厅的表彰奖励。在完成国家文献抢救工作任务的同时,还积极支持四川省缩微技术协会的各项工作,在全国同行业中四川省缩微技术协会的工作有声有色,多次受到中国缩微摄影技术协会的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8.
缩微技术在古籍保护方面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古籍文献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新机遇。本文从古籍缩微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特点入手,分析文献缩微技术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优势和局限性,进一步推动古籍文献缩微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文献异质保存的概念,分析了缩微技术在文献异质保存中的优势和局限,并结合贵州省图书馆工作情况,讲述了缩微技术(包括缩微数转模和缩微胶片数字化)在文献异质保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民国文献收藏现状与成因的分析,介绍安徽省图书馆长期利用缩微拍摄技术抢救民国文献的工作.馆藏民国文献缩微胶片资源库的建立,成为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等工作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