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汤晓岚 《山西建筑》2007,33(32):52-52
以新建淮阴路小学校园规划为例,介绍了该校园的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及规划设计要点,并从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单体建筑等方面对该小学校园的总体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进行了阐述,以供其他校园规划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为例,提出当前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应运用生态学原理,强调尊重和发掘基地的特征;以生态网络的建构作为校园结构的基础;阐述了校园生态景观网络及其形成过程;采取整体而有弹性的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等。  相似文献   

3.
徐静 《城市建筑》2008,(3):57-59
集约型校园在规划层面上体现为集约型布局,尤其在老校园无法向周边发展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改扩建校园内老建筑来提升建筑容量,整合校园空间并完善功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为例,探讨当今高校校园的设计与建设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与新城规划发展之间的联系。以与城市形态相融、营造多层次的开放校园、建立弹性的生长框架为目的,从空间结构、用地布局、街区尺度、交通系统、校园边界、院落组织等角度综合考虑,形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一心,双环,多组团”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形态。并通过回顾校园规划的生成思路和在多方交涉下方案演进的过程,引出“开放而平衡的规划理念”,为新城中的大学校园建设如何与城市共生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各高校老校区夜间缺乏活力、夜景观地域性不突出的当前,以校园意象为依托对校园夜景观进行“微更新”,对于校园活力的激发、历史文脉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为例,针对其夜景观缺失整体性、多样性、地域性的现状问题,构建夜景环境的统筹、行为活动的介入、意象元素的重塑3个层次的校园夜景观“微更新”设计框架,通过光艺术装置、投影艺术等微介入的改造方式,实现激活校园夜间活力、重塑夜间校园意象的目的,探索老校区改造更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辽宁芭蕾舞蹈学校的创作实践为例,以舞蹈教育理念的转变对校园设计的影响作为切入点,探讨了专业舞蹈校园设计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金山第一实验小学为例,结合现代校园设计理论,在设计策略上创造灵动的教学布置模式、人性化的交流平台、可持续的绿色空间,对校园空间进行梳理,体现校园空间的整体性、序列化和韵律感,展现新校区独树一帜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石湖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为例,从艺术、园林、校园、课堂、手工艺等元素出发提出校园规划设计新模式,从分析项目的关键词入手,通过关键词的提出、关键词的展开与整合,强调个性化在校园规划设计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个性化是今后校园规划设计的一个注重点并归纳出校园个性化设计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9.
校园滨水空间是校园空间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裁体,并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影响着校园空间中人与人的各类交往活动。本文将以天津大学青年湖为倒,以游走的方式来记录其空间体验,分析其营造方式,初步探讨其多样的营造方式对空间活动的不同影响,进而提出滨水空间营造中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校园滨水空间的设计实践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今智慧校园的发展如火如荼,而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是推动校园景观向智慧化变革的重要途径之一。鉴于智慧校园景观在人、物、景观三者之间存在互动性和学科特色相对较弱的问题,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以及综合分析的方法,归纳出校园使用者对校园景观的实际需求,依据智慧校园相关理论探究智慧校园景观提升的原则和策略。具体通过互联网、GPS、智能感应、AR、Wi-Fi等技术,在校园宏观层面上对教学科研区、师生生活区、体育活动区进行智慧化景观设计,在微观层面上进行智慧校园景观设施提升设计,两个层面相互结合营造多层次互动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11.
开放式大学的校园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奕 《山西建筑》2009,35(17):38-39
以常州工学院常澄路校区的规划设计为引子,针对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大学校园,在与城市、社区共享共建过程中,就如何打造依托城市建立校园,依托校园发展城市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了一种适应校园面向社会开放的城市校园空间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目前校园规划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指出生态设计思想在校园规划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总结了生态设计思想的主要原理与内涵,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规划设计的实例具体说明与论证了生态设计思想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海蓉 《山西建筑》2012,38(14):13-15
通过对校园文化与景观规划进行关联分析,以山西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将大学校园文化与景观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研究,总结经验,提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的依据与策略,为大学校园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景观二次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河子大学北、中、南校区校园景观规划为例,本着绿色大学校园的实质与内涵,对石河子大学校园景观规划提出了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向,并对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进行了探讨,以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以武汉大学为例谈高等院校校园道路交通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思齐  赵涛  杨红 《山西建筑》2012,38(24):29-31
以武汉大学为例,分析其校园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此探讨我国高校校园道路交通规划中需注意的问题,指出高校校园道路交通规划应遵循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据校园总体功能布局进行设计,力求安全、高效、舒适。  相似文献   

16.
刘博  朱玲毅 《山西建筑》2011,37(5):25-26
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对自然环境与大学校园规划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两个方面阐述了自然环境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产生的影响,并得出大学校园规划需要与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相适应,才能够更好的突出大学校园的空间特色。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各高校开始进行新校区的建设。低影响开发作为新型的雨水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城市建设中,也成为了一种新趋势。本文以吉林建筑大学南校区为例,结合校园总体规划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详细介绍低影响开发对新校区建设的水文与生态效应,并提出适用于新校区建设低影响开发的设计原则与规划策略,为我国高校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可参考性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鲁玲玲 《山西建筑》2011,37(20):1-2
对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功能的时代化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新校区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把握的四个重要关系,以期为新老校区文化衔接,特色校园景观营造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指出山水园林式校园是新世纪高校规划的方向,结合云南大学呈贡校区规划实例,对这种校园规划理念进行了探索,以营造出大学校园传承文脉、山水交融的独特文化景观,从而提升大学校园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现代高校校园规划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传统高校校园空间的回顾,从办学模式和校园空间着手,对当前飞速发展的高校规划实践进行了分析,结合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经验,总结了新老校园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