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 0 1年~ 2 0 0 3年 1月用通络汤治疗乳腺增生 32例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均为门诊治疗患者 ,年龄 15岁~5 8岁 ,平均 2 9岁 ,病程 90d~ 9a ,平均 3a。双侧乳房肿块者18例 ,单侧肿块 14例 ,辨证分型肝郁痰凝型 2 0例 ,冲任不调型 12例。1.2 诊断标准 周期性乳房胀痛 ,多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 ;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大小不等条索状或弥漫性片状质韧边界欠清、具有压痛的结节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局部皮肤无红肿 ,腋下淋巴结无肿大 ;乳腺红外线扫描或乳房钼钯照相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均提示乳腺增生病[…  相似文献   

2.
杜娟  李莉 《哈尔滨医药》2003,23(2):59-59
我院自1999年~2002年收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128例,其中发生在月经初潮前的青春期腺瘤30例,占23%,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年龄13~18岁;发现肿块至就诊时间:最短10天,最长2年;肿瘤体积小者1.2×1cm,大者6×5cm;单侧乳房肿块21例,双侧乳房肿块9例;单发肿块23例,多发肿块7例。物理检查:电脑红外乳腺诊断仪,有灰影良性病变。 本组30例中,均采取手术切除肿瘤,送病理证实为良性乳房纤维腺瘤,术后两年随访无复发。2讨论  相似文献   

3.
乳房结核3例     
乳房结核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1964~1984年共发现3例,均经病检证实,占同期乳腺疾病住院患者的1.1%。本组3例均为女性。年龄25~36岁。哺乳期均有局部炎症史,其中1例产后一月余,并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病期50~90天。3例患者均以乳房疼痛伴肿块就诊,肿块均位于乳晕下方,2例呈单发性位于右侧乳房,1例呈多发性位于双侧乳房,直径约为5~9 cm。3例中除1例作切开引流外,无皮肤溃烂及窦道形成。2例肿块无压痛,其中1例有乳头内陷,皮肤呈桔皮样变,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入院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乳腺导管上皮及其周围结缔组织或乳腺小叶的良性增生性疾病。临床以乳房肿块和乳房胀痛为特征,且乳房胀痛多在月经前,生气或劳累后加重,经后减轻或消失。肿块为一侧或双侧,可单发但常多发,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呈椭圆形、片状或条索状,  相似文献   

5.
乳腺增生症亦称乳腺结构不良 ,属中医乳痹范畴 ,是妇女疾患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院乳腺科从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1年 10月采用自拟方乳痛散外敷病变部位 ,并配合电脑中频脉冲按摩仪治疗 30 0例乳腺增生症病人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0 0例 ,年龄 2 0~ 5 2岁 ,平均35岁。双侧乳房扪及肿块者 2 2 0例 ,单侧乳房扪及肿块者 80例。肿块位于外上象限者 190例 ,占6 3 3% ;内上象限者 18例 ,占 6 % ;外下象限者 2 8例 ,占 9 3% ;内下象限者 8例 ,占 2 7% ;散在者5 6例 ,占 …  相似文献   

6.
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逍遥丸配合维生素E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86例,近期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已婚妇女,年龄30岁以下者13例,30岁~40岁者42例,41岁~50岁者29例,51岁以上者2例,病程14天~2年余。 1.2 治疗方法 口服逍遥丸9g,tid,连服20天为一个疗程,如胀痛减轻,肿块消退,继续服逍遥丸1周,以巩固疗效,每月复查1次。局部热敷,口服维生素E50mg/d。 1.3 治疗效果 服药1个疗程后,肿块完全消退,乳房  相似文献   

7.
乳腺囊性增生病2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4年 5月~ 2 0 0 0年 5月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 2 76例 ,收到一定效果 ,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6例均为女性。年龄 18~ 6 4岁。发生在左乳腺者 156例 ,右乳腺者 92例 ,双乳腺者 2 8例。于外上象限者占 82 .6 %。婚前发病占 4 .3% ,结婚生育后发病占 95.7%。乳房胀痛者占 89.9% ,触诊乳房有限局性肿块或结节状肿块或弥漫性结节状肿块 ,其中 19.6 %的病例同时做针吸活检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病 ,其中 2例行肿块局部切除后病理诊为乳腺癌 ,针吸误诊率 3.7%。1.2 治疗方法 本组 90 .9%…  相似文献   

8.
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一直是临床研究的课题之一 ,我们应用超声检测了 2 4例宫外妊娠者 ,分析了宫外妊娠对两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 ,旨在为早期诊断宫外妊娠提供新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共 96例孕妇 ,年龄 2 4~ 36岁 ,平均 2 9.8岁。平素月经规律 ( 2 8~ 32d) ,均有停经史 ,停经时间为 37~ 58d ,平均 4 7.7d。以阴道少量流血、下腹部隐痛等就诊者 4 3例 ,因月经不规律就诊者 53例。尿检hCG阳性 72例 ,阴性 2 4例。超声于宫腔内显示直径 0 .7~ 1 6.8cm的胚囊者 31例 ,伴有胚芽者1 9例 ;于宫外显示肿块者 9例…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94年6月~1996年4月采用自拟“乳消汤”治疗急性乳腺炎初起48例;经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均为哺乳期初产妇,年龄23~30岁。病程1~3天44例,5~6天2例,15~20天2例,单侧乳房发病46例,双侧乳房同时发病2例。其中1~2个月后同侧乳房又发生急性乳腺炎者3例(1例因生气致,2例因被婴儿足踢在乳房致),1~3个月后另一侧乳房又发生急性乳腺炎者3例。肿块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9年11月~1991年4月采用回结肠段及臀大肌移植原位肛门重建术治疗下段直肠癌12例,效果显著,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男女比2:1,年龄40~50岁共9例,40岁以下者1例,50岁以上者2例,平均46岁。病史3个月~18个月,均为初诊。直肠指诊均于齿状线上扪及肿块,范围侵达肠  相似文献   

11.
卵巢囊肿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对 2 1例卵巢囊肿病人采用了囊腔内无水乙醇注入疗法 ,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本组 2 1例病人中 ,年龄 2 6~ 4 3岁 ,平均 39岁 ;病程最长 5年 ,最短 6个月。腹痛、腹胀、月经不规则者11例 ;仅下腹部隐痛 ,无明显月经紊乱者 7例 ;全身无明显异常感觉 ,仅体检时意外发现者 3例 ,均无恶液质表现。妇科检查可触及盆腔包块者 2例 ,不能触及者 19例。B超示 :卵巢囊肿直径至少一侧 >8cm ,囊壁薄 ,边缘光滑规则 ,为含液性囊性肿瘤。尿HCG(- …  相似文献   

12.
黄光健  杨利  黄永  胡青茂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94-2494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常见的乳腺疾病,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本组应用超声检查282例,经病理证实58例。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乳腺纤维腺瘤58例,共71个肿块,均为女性,年龄13~50岁,平均年龄约29.5岁。肿瘤发生在双侧乳腺者8例,单侧乳腺者50例;单发者53例,多发者5例。5例多发患者中右侧乳腺发现3个包块1例、4个包块1例;左侧乳腺发现4个包块1例、5个包块1例、2个包块1例。见表1。1.2仪器与方法:使用麦迪逊SA8800MT超声仪,探头频率5~7MHz。检查时常规取仰卧位,必要时变换体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采用直接检查法,以乳晕…  相似文献   

13.
曹会平 《河北医药》2002,24(12):997-998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良性乳腺病 ,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 ,属中医“乳癖”范畴。本病以乳房肿块、乳房胀痛为特征 ,好发于 2 5~ 5 0岁女性 ,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在治疗上迄今尚无特效疗法。我院自1996年开始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乳腺增生症 ,获得较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6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0~ 5 2岁。双侧乳房内发现多个大小不一、质韧结节 ,小结节弥散分布 79例占62 .7% ,块状结节 47例占 3 7.3 %。全部病例均感乳房胀痛 ,月经期前明显胀痛者 86例占 68.4%。病程 2个月~…  相似文献   

14.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病,近红外线扫描检查对乳癌有较好的鉴别价值。现将笔者收集的5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近红外线扫描检查分析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中,均为女性,年龄25~50岁,其中25~30岁9例,30~40岁27例,40~45岁11例,45~50岁3例。双侧乳房内出现大小不一、质韧结节者19例,单侧乳房扪到数个结节者12例,表现为乳房持续性胀痛者10例,表现为乳房间歇性疼痛并可随月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 1995年开始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简称青春期功血 )取得满意效果 ,同时对中药人工周期的作用机理进行讨论。1 一般资料3 3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检查无内、外生殖器器质性病变及全身病变 ,诊断为青春期月经紊乱。年龄 12~ 2 0岁 ,平均15 .8岁 ;病程 3月~ 5年 ,平均 8.5月。2 月经情况初潮年龄 11~ 16岁 ,平均 12 .9岁。初潮开始或开始后不久月经失调 ,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 ,经期延长 ,淋漓不净 ,经血量多 ,有的伴有痛经。本组月经周期 10天者 5例 ,15~ 2 0天者 8例 ,3 0~ 4 0天者 5例 ,周期紊乱者 15例 …  相似文献   

16.
安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53-453
我院1992年~2003年收治乳腺巨大纤维腺瘤12例 ,均为女性。年龄12~35岁 ,平均19岁。病程半月~5年。病人均以乳房肿物就诊 ,肿瘤位于左侧者5例 ,右侧7例。瘤体直径5~16cm ,平均9cm。12例中 ,伴乳头内陷3例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2例 ,乳头溢液、皮肤桔皮样变、乳房静脉怒张各1例  相似文献   

17.
乳腺增生占妇女乳房疾病的首位,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为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复方柴胡合剂治疗乳腺增生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乳腺增生患者116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年龄23~29岁,平均24.6岁。对照组56例,年龄22~26岁,平均23.2岁。两组之间情况大体相似。1.2诊断标准均按照乳腺增生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拟定:①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常于经前期加剧;②临床体检单侧或双侧乳房触及1个或数个肿块;③利用乳房X线钼靶摄片,红外热像仪、肿块穿刺涂片等现代检测手段为辅…  相似文献   

18.
随着腔内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近年来得以广泛开展。我科自 2 0 0 1年起对 9例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病人采用经尿道气化电切术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年龄 62~ 85岁 ,平均 70 7岁。单发肿瘤 6例 ,多发肿瘤 3例 ,且均为初发。 9例术前均有排尿不畅病史 6~ 2 0年 ,平均 9 5年。其中尿潴留史 3例 ,经B超肛检证实前列腺增生。 9例病人中有 5例伴有冠心病、慢支肺气肿 ,均因无痛性血尿就诊。术前膀胱镜检查及病理证实为移行细胞乳头状癌 ,病理分级Ⅰ级 7例 ,Ⅱ级 2例…  相似文献   

19.
15例炎性乳癌综合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性乳癌临床少见 ,作者于 1996~ 2 0 0 1年收治 15例 ,现就综合治疗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2 6岁~ 5 5岁 ,中位年龄 4 8岁 ;哺乳期 1例。全部病例均为乳房肿块、疼痛就诊 ,病程 1~ 9个月 ,平均 4 .3个月。肿块≥ 1/ 2乳房 6例 ,≥ 2 / 3乳房 9例 ,8例皮肤呈桔皮样改变 ,15例肿块均与胸肌粘连 ,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直径 2~ 4 cm,融合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1例。所有病例未发现远处转移灶 ,无畏冷、发热 ,白细胞总数、分类正常。 15例均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找到恶性肿瘤细胞 ;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证实为炎性…  相似文献   

20.
副乳房好发于女性 ,在各个年龄段中 ,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在临床诊治过程中 ,对有临床症状者均给予重视 ,而未有症状者 ,除了患者本人不重视外 ,临床上不够重视的情况也比较多见。对无症状病人的诊断主要是通过乳腺普查时发现并加以随访。我院从 1998— 2 0 0 1年共收治 32例副乳房患者 ,就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均为女性患者 ,年龄最大 5 5岁 ,最小 2 1岁 ,发生部位 :双侧 12例 ,单侧 2 0例 ,位于正常乳房尾端 5例 ,腋窝前缘 2 5例 ,腋窝内 2例 ,直径最大的 8cm ,最小者 2cm。有症状就医者 2 2例 ,均有月经前局部酸痛或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