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法海峡隧道消防安全综述穿过英吉利海峡连接英格兰和法兰西的海峡隧道,全长50公里,1994年春正式开通,它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水下隧道。该隧道由欧洲隧道公司管理,它是由两条单向通行隧道和中间一条服务隧道组成的三隧道系统。来来回回通过隧道的列车,载着乘客...  相似文献   

2.
闫敏娟 《山西建筑》2009,35(23):324-325
针对公路隧道防排水的重要性,提出了公路隧道防排水的设计原则,介绍了隧道的防排水措施、衬砌裂缝的防治措施及公路隧道的衬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隧道衬砌质量,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悉尼隧道的防火设计位于澳大利亚南威尔士悉尼港的隧道是1992年8月完工的,全长3.2km。隧道包括三个主区,通向陆地隧道900m,水下隧道960m,为混凝土预制件结构。直接控制隧道救灾机构的控制中心,对隧道内的交通状况进行监视,沿途安装联成回路的探测...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盾构隧道施工的工程背景,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数值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对近距离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表明,既有隧道部分离盾构隧道掌子面越近,其拱顶沉降变化速率越大。既有隧道拱顶沉降量呈现出前期、后期沉降量变化速率较平缓,中期变化速率较大的规律;新建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的水平变形为由两侧向隧道内凸,其中靠近盾构隧道部分的变形量远大于远离盾构隧道的部分,但两者变形量均在预警值之内。此外,根据现场监测数据的反馈结果判断,盾构施工对既有隧道水平位移影响在安全可控范围之内,盾构隧道施工期间2号线地铁能维持安全运营;既有隧道中施加列车动荷载后,新建盾构隧道的拱顶沉降变化量约为0.1 mm,此变化量对实际盾构施工造成的影响极小,基本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5.
偏压隧道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隧道形式,隧道的断面形状会影响到衬砌结构受力性能和围岩的稳定性。针对偏压隧道的断面形状优化设计,基于衬砌合理拱轴线,开展偏压隧道最优断面形状的研究。根据偏压隧道的工程特点,建立初始断面形状为圆形的偏压隧道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隧道衬砌的弯矩、轴力和偏心距。进一步,以偏心距最小作为目标函数,通过反复调整衬砌轴线的位置,使衬砌轴线逐渐逼近合理拱轴线,从而获得偏压隧道的最优断面。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偏压隧道优化前后衬砌的力学性能和隧道围岩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这种最优断面形状的偏压隧道极大改善衬砌结构受力状况,衬砌主要承受轴向压力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而且隧道围岩的应力分布均匀,避免了隧道围岩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6.
徐彦胜 《建筑》2005,(4):63-64
1.工程概况 堡镇隧道位于湖北省长阳县境内,为宜万线第二长隧,全线的重点工程和控制性工程。隧道采用左、右两单线方案,左、右线隧道中心间距约30米,其中左线隧道全长11563米(起讫里程DK70+161~DK81+724);右线隧道全长11595米(起讫里程YDK70+182~YDK81+777),右线隧道初期设计为贯通平行导坑一座,为保证工期的需要,初期平导在左线隧道施工期间辅助施工。待左线隧道贯通后,将平导扩挖形成右线隧道。本隧道分进出口两个标段进行施工,其中右线隧道进口段长度5618米(起讫里程DK70+182~DK75+800)。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西南地区山高水深,地质复杂,隧道工程艰巨,长隧道多,困难隧道多。就南昆线而言,有隧道250座,总长190km,隧道长度几乎占全线的四分之一。长于3km的隧道共6座,吊有双线及三线隧道16座。南昆线隧道工程的技术难度大,米花岭隧道9383m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控制全线工期;家竹箐隧道穿过13层煤,煤层最厚者达4.97m,瓦斯压力最高可达19个大气压,其工程之难度将超过有名的贵昆线岩脚寨隧道;南昆线西段有220km在7度以上地震区通过,8~9度的地震区隧道多达56座;南昆线有400ha通过岩溶地层,由于多数隧道埋深不大,…  相似文献   

8.
上海某地铁隧道中间风井出洞段发生漏水,随即隧道开始变形。隧道修复主要采用竖向注浆加固措施,以减小隧道受损段底部沉降量和隧道结构的椭圆度,恢复隧道正常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运用超声波探测隧道围岩变形松弛范围优化支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勇 《岩土工程界》2006,9(4):64-65
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围岩的原始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围岩的应力进行重新调整和分布,从而产生变形和位移.导致出现松弛现象;另一方面,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爆破振动,也会使隧道周边部分围岩产生破裂松弛。通过在隧道的围岩施工钻孔,应用超声波探测隧道围岩的松弛范围,根据围岩的松弛范围确定隧道锚喷支护中锚杆的施工长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交通网络发展较快,在既有隧道两侧或单侧需要对隧道进行增建,但是在增建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新增隧道和既有隧道之间间距较小的现象,所以,要保障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对临近隧道的安全,让其能够正常运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具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和作业。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爆破施工对邻近隧道安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公路隧道是公路的咽喉部分,若隧道局部产生破坏就会造成整段高速公路不能使用,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渗漏水病害是公路建设中的通病之一。对于因在隧道施工中存在薄弱环节及不良地质的综合影响,在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部分地段上会出现隧道渗水现象,文章采取隧道钻孔灌浆和增加排水孔施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时间短,隧道安全,保障了公路隧道运营的畅通。  相似文献   

12.
王郭社 《中国消防》2010,(16):20-22
在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各类交通隧道是我国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有公路、铁路隧道8600多座,总长度约4370多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陕西秦岭终南山隧道是目前总长度排名世界第二、我国第一的公路隧道,全长18.4公里;陕西西康秦岭I线隧道是目前总长度排名世界第六、我国第一的单洞铁路隧道。在看到我国交通隧道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交通隧道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速公路和铁路里程的增加,隧道交通也迅速发展。有穿山越岭的铁路、公路隧道,有穿越江河湖海的水下隧道。而隧道的安全问题也日益为世人所关注。隧道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十分困难,而且易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世界各国都必须高度重视隧道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14.
连拱隧道边坡变形的三维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拱隧道诱发的滑坡,不但威胁着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还可能使隧道结构出现大量裂缝或者破坏,甚至导致工程整体报废,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社会损失。以云南元(江)磨(黑)高速公路小曼萨河隧道为例,对隧道边坡变形进行三维监测及洞内变形监测,确定该隧道边坡三维变形的基本模式。边坡变形的三维监测表明:(1)边坡位移三维特征明显,潜在滑面位于隧道以下:(2)边坡向山外(y正方向)方向的位移量最大,主滑方向和隧道洞身斜交,以向山外运动为主,边坡测点总体的运动趋势为向隧道内部和山里转动。在隧道边坡治理中,考虑隧道边坡主滑方向的三维变形特征,取得良好的效果。对隧道边坡变形进行三维监测及洞内变形监测,并将其用于隧道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以及后期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经济的发展,在修筑公路时常常会穿越隧道,而公路隧道必须深凿地层,才能保证其稳固性。深凿地层往往会使隧道穿越煤系地层,引发相关地质灾害。本文针对公路隧道穿越煤系地层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公路隧道穿越煤系地层相关地质灾害处治技术,从而保证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6.
闫洪波  李悦 《中州建设》2010,(15):75-76
隧道工程施工一直把安全性作为工作的首位,而隧道底部的稳定性,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有着巨大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地表建筑环境的安全,所以在隧道底部不稳定段需要进行加固。钻孔桩因具有承载能力强,施工简便及适应能力强等优点,而被应用于隧道底部加固,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加固后的隧道底部,加固效果良好,能够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地铁隧道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地铁隧道火灾的特点和隧道消防设施设置的现状,提出隧道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想,运用场模拟FDS程序,通过一假定的隧道火灾算例,分析比较了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不设置时隧道火灾的烟气、温度发展情况,得到了两种情况下隧道内温度和烟气对人构成的威胁和对隧道结构造成的破坏情况。结果表明,在地铁隧道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利有弊,但综合考虑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朝天门两江隧道越江段盾构法合理覆盖层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江底隧道的覆盖层厚度十分重要。一方面,如果覆盖层厚度太小,江底隧道工作面就有面临严重的失稳问题和江水涌入的危险,会使辅助工法的投入增大。另一方面,覆盖层厚度太大将增加江底隧道的长度、坡度与造价。首先将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与国内外一些知名海底隧道进行比较,得出其在盾构施工方法下的覆盖层厚度建议。然后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提出标准隧道新概念。结合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的工程实际情况,分别比较在不同覆盖厚度下朝天门两江隧道与标准隧道拱顶位移和主拉应力,最后得出该隧道的合理覆盖层厚度。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隧道的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隧道施工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中隧道的渗漏水就是目前设计、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隧道一旦出现渗漏水,它就直接影响着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以及使用安全。本文重点介绍处理隧道渗漏水经验,以及隧道出现渗漏水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宋春明  时宝智 《山西建筑》2009,35(22):340-341
根据大量隧道边坡监测数据的经验总结,以泉厦扩建工程大帽山隧道边坡为例,对大跨度隧道进洞过程中的边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边坡变形量测控制大跨度隧道的稳定性,对大断面隧道监测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