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太阳神的子女曼蔻卡帕和玛玛欧克陆从湖底深处浮现后,便在湖上建立了王国,成为印加文明的开端,被印加人视为“世界的天涯海角”,的的喀喀传奇从此诞生。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周文德先生曾概括地指出,对水来说要从“自然的水、社会的水、未来的水”三个方面来研究和阐述。一、自然的水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中的小天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水就随之出现了。在原始地球里大约有300亿立方公里的水,因为地球也类似于石质陨石,如取平均含水率0.5~1.0%的下限0.5%计算,那么重量为6×10~(27)克的地球就  相似文献   

3.
这里给大家讲一位建筑师设计的人行道获奖的故事。建筑师A君设计了位于中央绿地旁的办公大楼,由于大楼很大,设计了三个出入口。大楼竣工后人们问他:“通向办公大楼的人行道如何铺设?”“在大楼之间的空地上全种上草。”A君回答。  相似文献   

4.
刘星 《治淮》1992,(11)
人类对于水利的认识,首先在于对水的直观了解。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这一点恐怕类猿人已经确知,并了然于心吧?否则,他们何以总在依溪傍河的洞穴里留下叫我们顶礼膜拜不已的遗址呢?原始人与水的关系更为密切。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的中国仰韶文化时期,也就是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源头,从这类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彩陶,常见原始人拍上去的水流状涡纹。在距今约3000年的甲骨文中,水写(刻)作(?),意为众河奔流,反映了先民们“择水草而居”的现实生活。江河在赐予人类无限恩惠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所以中国将水与美人、水与爱情对举:《诗经》中论美人“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爱情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研究水土保持問題一般都企圖找出降雨和水土流失的关系。虽然土的流失只在有地表徑流时才發生,也就是只在有水的流失时才發生,但在一定的“下垫面”情况下,地表徑流情况完全由降雨情况所决定。因此,土的流失也完全由降雨情况所决定。  相似文献   

6.
光阴荏苒。转眼间,离开颍上已一年多了。每逢闲暇时刻,我都会忆起在王岗度过的每一个日子,忆起到过的每一个村落、每一个庄台,忆起见过的每一个粗犷、敦厚的淮北人。感谢省委社教工作队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能够从容地认识淮河,认识广袤无垠的唐垛湖。作为淮河中游著名的行洪区,过去的唐垛湖拥有的只是一部洪水、泪水和汗水浸透的苦难史。建国35年,唐垛湖行洪就达三十一次,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湖里仅能种些荻柴和芦苇。当地有顺口溜道:“一把锄头一把刀,一个钉耙一把锹,收点庄稼扁担挑,收点柴草被  相似文献   

7.
王静 《治淮》1999,(12):41-42
土的含水量变化影响土的膨胀性变化,往往导致土工试验结果的变化,从而影响地质工程技术人员对土的膨胀性判断。本文从外业取样、内业土工试验、钻孔的自然环境等环节分析含水量变化对土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办法。对实际工作中研判土的膨胀性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袁博  单彩霞 《治淮》2013,(12):60-61
本文重点分析了水样检测项目氨氮的影响因素之一“水样的存放时间”对氨氮测定的影响,拟对3种不同浓度的水样进行氨氮的测定,测定时间设定为7d,研究7d内3种水样中的氨氮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当前,水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但也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特别是在如何虚功实做、吸引群众、展现魅力等方面,需要我们以更加务实、更加理性、更加认真、更加严谨的态度去加以研究。个人认为,建设科学的、大众的、特色的水文化,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城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城市不同组成部分变化速度并不一致,特别是人的需要与渴望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不能指望有一个“成功的”规划一劳永逸,而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改进规划。客观上,城市是不断被规划之中的城市(planning cities),而不是被规划锁定的城市(plannedcities)。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划的  相似文献   

11.
因为自己工作在水利行业,养成一种职业习惯,对水和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常把河流分成南方的河和北方的河.南方的河总是温情脉脉,一年四季水总是盈盈的,仿佛体态丰腴的少女,风姿绰约,袅袅娜娜地轻移莲步,曳动长裙.即使在冬季,亦只略略消瘦几分,河道里依然舟舸往来,穿织着繁华与文明.南方的河不属于哪一个季节,那河床里始终满盘着四季的风情.春涨时,特有韵味,尤其在细雨准财的天气里,那大大小小的河道便如富差的姑娘,罩着一届南白的羽纱,让人能院的感受到一种生命气息的萌动和膨胀.特到币过天晴,人们眼睛任A一亮,仿…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建党九十一周年的日子里,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顺利闭幕、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的环境下,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大潮中,省水利厅直属机关团委举行了“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演讲比赛,歌颂那些长年工作在水利一线,默默工作、不计得失、甘于清苦的基层共产党员。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萦绕在听众耳边,一段段感人的事迹浮现在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13.
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兴建的特大型丘陵灌区,是数百万皖西老区人民白手起家创造的中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一庞大的工程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承担皖西、皖中和豫东南2省12个县(市)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供水的重任,设计灌溉面积1124万亩,实灌面积已达1000万亩。 灌区内的淠、史、杭三大人工河沿岗峦的脊背布渠走线,使80%以上的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灌溉工程以规划设计的独创性而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其续建配套工程荣获安徽“八五”十大建设成就之列。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2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部人辽委和省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改革开放的总体部署,结合行业实际和特点,大胆开拓,努力拼搏,经过不懈努力,水利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性发展局面,工作总体上迈入了全国先进行列。一、合理规划布局,连续开工建设,初步构筑了切合省情的水利工程体系——防洪除涝成效显著。自1978年以来,累计新建堤防2655公里,加之整修加固险工弱段,全省已有6136公里的堤段达到设计标准,占总长的5473%。新建扩建大中型水库18座,使总库容由57.06亿立方米增…  相似文献   

15.
<正>终南阴岭秀,碧嶂插遥天。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行驶在穿越秦岭主脊的西汉高速秦岭二号隧道中,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地表以下千米的地方,一场史无前例的秦岭地底穿越也正在悄然进行。"要把引汉济渭工程建成水资源配置的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建成经得起历史和自然考验、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这是4年前水利部部长陈雷对引汉济渭工程的殷殷嘱托。无论是机声轰鸣的TBM掘进,还是炮声轰隆的钻爆法施工,从底部穿越秦岭是人类的首次,要让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经得起历史和自然考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即将过去,2016年即将来临。《浙江水利科技》在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和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圆满完成了2015年6期的编辑出版工作。为了保证和提高刊物的质量,全体审稿专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认真审稿严格把关,每一篇论文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为此,编辑部全体成员谨向以下审稿专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真诚的问候!(按审稿量从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水科院)诞生于百废待兴的1958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省水科院在几代人的不懈求索下,铸就了今天的辉煌。1958年9月,为适应全省“农业大发展,水利要先行”的需要,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诞生了。当初几个简单的灌溉试验站,如今已成为全国水利系统地方研究院所中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18.
水的所有权问题,是水利法的核心问题。它是制定有关水事法律规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世界上,各国水的所有权的法律规定是不一样的,这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以及历史传统习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个词,是我国的首创,得益于改革开放。原来的风景区既有名山大川,又有荒山野岭,大都是贫穷落后、交通不便的地方。那里风景虽美,因无路,游人无法观赏,珍贵奇缺的旅游资源埋在深深的山谷中。改革开放给山景带来了光明,增加了新的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20.
农村小水电的持续发展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来发 《小水电》2001,(1):10-11
1998年吉水县实现初级电气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立足县情,把握好小水电定位,客观地评估当前的电力市场,以产权为纽带,组建水电企业集团,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推进科技进步,减员增效,促进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