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汇率均值回复的非线性STAR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数研究表明,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汇率偏离均值回复呈现非线性特征。基于非线性时间序列STAR模型对人民币、港币、日元以及英镑四种汇率进行建模,发现四种汇率均呈现均值回复,并且通过检验发现,除人民币外其他三种货币汇率服从对称制度的ESTAR模型,因此有管理的浮动制人民币汇率的动态行为的确有别于浮动汇率,并对人民币浮动制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1994年1月至2011年2月美元兑人民币月平均汇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STAR模型,分析了中美汇率的非线性特征,通过检验发现ESTAR模型能较好拟合汇率增量序列;其次对ESTAR-ARCH类三种组合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STAR-GARCH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汇率变化的趋势,说明汇率增量既具有对称的非线性特征,也存在波动的群集效应;最后基于ESTAR-GARCH(1,1)模型对近两年来美元兑人民币月平均汇率进行预测,预测精度很高,说明所建模型非常合理,并且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十个月人民币将继续升值。  相似文献   

3.
从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的中间价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同时,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前者是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动,即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后者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即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制度回归1994年开始的、但从1997年起被打断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另一方面,中国放弃了实行了近8年的盯住美元的盯住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涨跌,而是参考我国自定的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化进行调整。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动和人民币汇率形…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体制转换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体制的转换是影响人民币汇率行为的重要因素.文章使用马尔科夫体制转换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体制状态的转换过程及其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模型估计的体制状态概率的变化很好地反映了人民币汇率体制状态的转换特征,在不同的体制状态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报的均值和方差明显存在不同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2005-2014年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和上证综指的周数据作为样本,以国际金融危机为界,将数据划分为三个样本区间,基于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VAR模型、协整检验、VEC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等,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与股指的联动性及不同阶段的差异性.进一步,考虑货币政策变量M2,以2005-2014年的上证综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及M2的月数据作为样本,在三个样本区间,基于不同模型下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研究了人民币汇率、股指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房地产投资的国际化,汇率作为影响货币国际购买力的重要因素,它与地产行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文章以上证地产指数做为地产行业发展状况的衡量指标,借助协整回归、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参数模型深入研究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我国地产行业间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上证地产指数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汇率对地产指数的长短期走势都有显著性影响;建立了地产指数与汇率间的局部多项式回归模型,发现汇率对地产指数的影响程度因阶段而异。  相似文献   

7.
蔡晓春  邹克 《统计与决策》2012,(13):152-156
文章基于ARCH类模型,利用对2005年7月20日至2011年5月31日的人民币高频日汇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港币与英镑汇率的波动率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港币的波动性较其它货币小一个数量级;各汇率序列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与波动率聚集特征;除港币外,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由过去波动引起,并且冲击的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外部效应较弱;日元与其它货币的杠杆效应不同,好消息比坏消息冲击效应更大;风险溢价效应只在人民币兑美元与港币的汇率中显著。这些特征表明人民币汇率应更加市场化。  相似文献   

8.
吴丰 《四川省情》2008,(5):51-51
2008年4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基准价为7.0015,离破7只有半步之遥,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突破7元大关,基准价为6.9920。人民币兑美元的确定性升值从2005年7月21日的汇率改革开始,当天人民币汇率直接升值2%,人民币兑换美元从1:8.2765变成了1:8.11。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6年5月25日--2007年5月25日人民币兑欧元的50个周汇率数据,通过建立Markov链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征及其走势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中长期存在小幅升值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正辉  范玲 《统计研究》2009,26(3):17-23
 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的研究不同学者其估计结果不相一致,至今没有统一观点。本文以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为核心,对与之相关的均衡汇率的定义与内涵、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均衡汇率测算的主要模型进行了综述,由此得到研究我国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中还存在许多研究空间。并得到均衡汇率测算研究结果不同主要是由于对均衡汇率的定义和确定的影响因素不同等方面所造成的,因而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的方法也各异。  相似文献   

11.
《青海统计》2005,(10):25-25
北京时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消息,立时震动了整个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人民银行称,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与此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当前中关经贸关系乃至世界金融领域里的重大议题,对该汇率的基本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意义重大.文章截取USD/CNY汇率相关日频数据流,通过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基于齐次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预测和实证分析,发现在USD/CNY汇市弱有效性得到验证的基础上,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确捕捉到了汇率序列的内在运动规律,在常规的预测期数(10天以内)设定条件下,尽管样本序列内外预测结果在具体数据的走势上与实际情况存在微小出入,但总体而言,用该模型预测汇率日频走势具有与实际汇率状态较高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即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自此,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始终处于频繁的波动状态,并于2006年5月15日首次突破“1:  相似文献   

14.
汇率能够对国家外贸与全球资本流动产生重要的直接影响,也能够通过价格传递、货币供给量等渠道间接影响一国经济。基于半参数误差修正(SEMI-ECM)模型,选取美元兑人民币的月度平均汇率,对中国市场汇率做进一步的预测研究。研究发现:所采用的半参数误差修正模型,在进行误差修正时能够保持显著的反向修正作用。为消除实验数据选取误差,在进行连续预测时,采用递归、滚动和固定三种样本数据,SEMI-ECM预测效果均为最佳水平。实证结果表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同时受贸易条件、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价格比、美联储基准利率和高频金融变量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指标的上行有利于化解目前汇率走势低迷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自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汇率波动日趋复杂,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更加重要.鉴于此,文章运用随机波动(SV)模型对汇改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杠杆效应对我国外汇市场的影响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收益率与市场风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Gonzalo—Granger方法的长期均衡汇率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人民币应当升值或贬值就是研究实际汇率是否存在高估或低估的现象,实际汇率浮动应以均衡汇率为中心。为了分析长期均衡汇率的估计问题,文章通过均衡汇率决定模型—MacDonald(1998)模型,利用国际先进的计量方法Gonzalo-Granger的长期共同成分分解方法来研究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结论是人民币名义汇率存在低估,当前人民币升值是正确的,是大势所趋,出于外汇制度改革的战略性考虑,应适当地让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  相似文献   

17.
石五学  武鹏 《统计与决策》2012,(12):159-161
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以2009年1月5日至2011年12月12日期间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和上证综指的716个日交易数据为样本,通过ADF单位根检验、Enger—Granger两步法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对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股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近年来人民币大幅升值及股市大幅下跌的情况做出现实解释。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核证减排量期货价格和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价格作为样本数据,基于非线性期望理论构建GE-Copula-VaR/CVaR模型,研究了碳金融市场各风险因子的不确定性与非线性相依性特征,并对碳金融市场集成风险进行动态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的风险指标VaR与CVaR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巴黎协定》签署前的样本各风险因子波动存在更强的不确定性,碳金融市场风险较大;GE-Copula-CVaR模型在99%的置信水平下能通过Kupiec有效性检验,其准确性显著高于先进的非参数Copula-CVaR风险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和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机制上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前石油价格、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再通过建立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石油价格上涨会推动我国的通货膨胀上升;美元贬值会使得石油价格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石油价格与工业经济三者保持长期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研究方法,就货币供应量、中国与外国实际利率之差、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通货膨胀率等可由政策调控的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上述因素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且中外实际利率之差和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