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引黄工程水泵结构特点及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景泰川电灌工程及用泵特点,特别是在列举了1200S型泵的设计及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水泥沙含量对泵性能及寿命的影响,阐述了引黄工程合理选用泵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收集较多泵站运行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泵磨损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是泥沙磨损与气依联合作用.对黄河中上游的离心泵来说,泥沙磨损是主要原因之一。减轻措施,首先是从工程布置和运行操作管理上减少泥沙入泵和减轻气蚀.其次要合理选择机组、安装高度和机型,同时要研制耐磨损的新型泵。  相似文献   

3.
夹马口灌区工程运行四十年来,共上水22.3亿m^3,同时也将400万m^3泥沙输送到灌区的各级渠道及沿线。泥沙时水泵、单机出水量、泵站装置效率和干支渠道以及灌区的农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采取避沙、拦沙、建浮体泵台、喷涂水泵受磨部件、改造干支渠道等综合对策,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行泥沙处理,从而解决因泥沙而对灌区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多泥沙河流泵站气蚀、磨损、磨蚀的不同机理和特征,论述了泥沙磨蚀对水泵磨损量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的破坏特征提出了六种抗磨措施;(1)设沉沙池、旋流器以减少过泵泥沙。(2)运用两相流理论提高浑流泵设计质量。(3)控制水泵参数。(4)降低关键部位流速。(5)采用不锈钢转轮、合金护面、非金属涂料等耐磨材料的措施。(6)考虑泥沙影响,修正安装高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利》2006,(14):68-68
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WQS系列深水型高扬程潜水排污泵 WQS系列深水型高扬程潜水排污泵是南京蓝深制泵集团有限公司在用于长江三峡工程的潜水排污泵研制基础上拓展形成的新产品.该泵适用于取水水位变动较大、深度淹没、小流量、高扬程的排污场合及泥沙含量较高的场合,具有高可靠性,因此特别适用于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6.
“浪店水源工程灌区泥沙研究”课题在京通过专家鉴定1996年11月26日,由山西省运城地区水利勘测设计院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所合作开展的“浪店水源工程灌区泥沙问题研究”课题,在京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鉴定。来自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国际泥沙...  相似文献   

7.
泵淤固堤技术是用泥浆泵、管道、动力系统将河道内泥沙输送到堤防内外,把河道疏浚与堤防加固紧密结合起来的一项技术,本首先论述了高浓度泥浆管道输送中有关管径、泯浆浓度、沉降速度、粘性系数、临界不淤流速等参数的合理性确定,然后进行了动力系统的优化,最终使泵淤达到节能与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气力泵装置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清淤新设备。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研究成功QB—90型气力泵,经过清淤试验,取得良好的成效。气力泵具有泥沙磨损小、维修方便、排泥浓度高、造价低、运行费小的优点。气力泵排沙浓度每立方米浑水含沙量一般在500公斤以上,比挖泥船排出的泥浆浓度高约2.5倍;清排每立方米泥沙成本约0.6元,比挖泥船排泥沙成本低3.3倍。  相似文献   

9.
以流域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灌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简要归纳了从取水头部到渠 系末端,渠灌区所存在的四个方面的工程泥沙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回顾和总结了包括渠首工程泥沙问 题、干渠粗颗粒泥沙处理技术、明渠挟沙水流运动理论及灌区泥沙治理方略发展沿革、实现渠灌区浑水 安全输移与水沙调控目标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探讨灌区工程泥沙问题妥善 解决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重点与目标,对更好解决灌区泥沙问题,保障大型灌区输配水系统长期安 全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干河泵站地处高海拔地区,泵站要求使用高扬程大容量离心泵,单机设计流量大,扬程变幅大,目前国内尚无可借鉴的水泵技术资料及泵型。以CFD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为手段,并参考同类工程设计经验,综合考虑泵站海拔高程、供水要求、扬程变幅、泥沙条件、运行调节方式等因素,对水泵转速、效率、空化系数等关键水力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分析结果表明,针对该输水工程特点研发的离心泵完全可以满足工程长期稳定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南水仙  张轩轩 《山西水利》2003,(2):36-36,64
从运城地区沿黄河各泵站水源含沙量大,装置效率低,能源单耗高的情况出发,对泵站技改提出了建议,认为:合理选取泵型和进、出水管径,利用新技术、新材料降低泥沙磨损,可延长机组寿命;改造进水前池,减少泥沙淤积,使水流平稳,可提高泵站装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沈晓雁 《小水电》2007,(4):36-39
供水泵站泵组的效率和工作方式直接影响了泵站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泵型的选择上就要重视,结合小舜江输水工程泵站二期的泵型参数选择过程对比进行了分析、阐述。图6幅,表3个。  相似文献   

13.
非规则泥沙颗粒流动堆积过程中接触模型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离散元法研究颗粒的流动与堆积过程时,物性参数和接触参数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非规则颗粒而言,这些参数的选取尤为重要。以非规则泥沙颗粒为例,根据其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建立了四种颗粒模型。设计了一系列试验来标定泥沙颗粒的密度、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内摩擦系数,并通过试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标定了颗粒间滚动摩擦系数。通过试验和离散元仿真的手段对比了顶层泥沙在V型箱和L型箱中的流动过程,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得到的运动轨迹吻合,验证了所采用的测定物料参数和接触参数方法的可行性和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刘老涧一站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特性曲线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选型方法,从泵装置的内、外特性上初步确定了刘老涧一站改造工程所选用的水力模型以及泵与水轮机两种工况机组的运行参数,为后续的模型试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淤背固堤工程的输沙距离大部分较远,需要进行多次接力。针对如何科学确定接力泵级数和接力泵间距离的问题,通过对输沙管道的布设和泥沙输送方式的研究,提出了管道布设的要求和泥沙输送的方式;在对影响接力泵级数和各接力泵站间距离的主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管道扬程和在两级接力、多级接力情况下接力泵间距离的计算公式,确定了接力泵级数和各接力泵站间距离。实例分析表明:利用所建立的计算公式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接力泵的级数和各级的具体位置,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设备使用台班,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包海宾 《上海水务》2006,22(3):33-35
泥沙淤积是中小河口建闸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将影响到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甚至威胁到泵闸本身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文结合浦东国际机场江镇河出海泵闸多年运行管理经验,对该闸闸下淤积从自然原因、工程原因、外界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回顾论述该闸所采取的水力冲淤、机械清淤等措施及效果,最后又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运行措施等方面对其淤积防范提出探讨和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沉沙池设计中关键性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河流输沙规律,泥沙粒径构成,有害粒径分析,沉沙率的选定,工作制度拟定以及沉沙池几何参数确定及工程布置等。可供多泥沙河流电力提供灌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武都水库工程泥沙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些泥沙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该水库工程属泥沙不严重工程,库沙比在100以上,但由于其库尾回水变动区内有一大型厂矿的生活区,人口众多,如考虑淹没搬廷,工程投资将大大增多,因此必须对其淹没和浸没影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确定合理的运行水位。通过多方案的分析比较,选择适当的水库调度方式可以解决本工程的泥沙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水泵模型验收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供水工程的运行时间长,要求所采用的水泵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指标,故进行水泵的模型验收试验是验证泵性能的有效手段.以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水泵模型试验与验收、水泵参数的换算、试验结果的分析等问题,可为同类型供水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同一供水工程,要满足其流量、扬程等参数需要,往往有多种泵型可供选择,而不同泵型会直接影响泵房布置、起吊设备、工程投资和运行管理等。因此,在所有满足要求的泵型中,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水泵,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以陕西省某大型输配水工程为例,通过研究水泵比转数的基本理论及泵型分类,对大流量、中高扬程泵站水泵选型过程进行探讨,依次对水泵台数确定、叶轮级数选择、水泵型式比选等问题进行研究,最终选出最适合该泵站的水泵,同时总结出一整套水泵选型的流程和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