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目的观察康莱特联合顺铂治疗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先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水,再给予胸腔内注药其中A组(n=25)康莱特加顺铂B组(n=23)顺铂一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康莱特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0%,优于顺铂单用组.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入康莱特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大文 《现代保健》2009,(33):210-210
目的探讨猪尾巴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癌性胸水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89例癌性胸水患者,47例给予猪尾巴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腔给药,42例给予传统胸腔穿刺引流及胸腔给药。结果猪尾巴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癌性胸水疗效与传统胸腔穿刺引流治疗癌性胸水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猪尾巴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癌性胸水疗效确切明显,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 48 例经胸腔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患者进行有效的穿刺前准备、穿刺中配合、留置导管护理、胸腔内注药的护理.结果:48 例患者置管时间最长 23 d,最短 4 d,平均 12.6 d,维持了有效引流,无一例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对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恶性胸水患者的护理要注重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4.
尹红  陈凯  吴璞 《现代保健》2009,(20):63-64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并注人顺铂与IL-2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胸液,并给予胸腔内注药,治疗组(n=12例)胸腔灌注IL-2联合顺铂;对照组(n=11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IL-2每次注入100万U,顺铂每次注入40~60mg,每5~7d注射1次,连续注射2、3周,1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明显优于单用对照组45.45%(P〈0.05)。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顺铂与IL-2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有利于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史恩红 《中国校医》2014,28(3):201-202
目的观察生物制剂万特普安联合中药消癌平对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采用胸腔穿刺置管灌注万特普安及消癌平与单用万特普安疗效对照。结果治疗组10例,有效率80%,对照组10例,有效率60%(P<0.05);患者机能状况KPS评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胸腔置管灌注万特普安及消癌平,疗效明显优于胸腔内单药灌注万特普安,不失为治疗恶性胸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马晨光  朴阳  高萍  陈瑜  张立新 《中国校医》2012,26(11):856-857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胸腔内注射化疗药物顺铂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方法确诊为肺癌所致的恶性胸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排尽胸水,单纯化疗组(对照组)30例仅胸腔内注入顺铂60 mg;联合化疗组(观察组)30例胸腔内注入在水浴箱加热至43℃灭菌蒸馏水+顺铂60 mg。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6.7%)(P<0.05);生活质量观察组改善率(83.3%)优于对照组(46.7%)(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疗联合胸腔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疗效确切,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细管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行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并比较2组疗效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置管时间。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置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要优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并且安全、方便、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控制恶性胸水,以缓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68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为力尔凡100mg胸水引流干净后胸腔注入,联合组单药基础上加用顺铂80~100mg胸腔注入,对比分析评价.结果联合组有效率88.9%,单药组有效率64.7%,联合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发生率高于单药组.结论联合组疗效更佳,但副作用相对大,应根据患者体能状态选择用药.胸腔置管引流联合两种给药方法,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思新  申佃京 《现代保健》2009,(20):115-115
目的探讨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采用锁骨下深静脉导管装置,引流胸水至胸水引流量减少后给予B超或X线检查确定,用香菇多糖4ml(2mg)加生理盐水40ml胸腔注入,夹管,每日引流量少于50ml后拔管。结果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结论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简单、方便、快捷、安全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曾国庆 《社区卫生保健》2007,6(3):214-214,216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Ⅱ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2例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患者,先行胸腔穿刺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水,再胸腔注射白细胞介素Ⅱ200万U/次,每天1次,连续2d,第3天拔管,1个月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有效率为69.4%。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入白细胞介素Ⅱ治疗肺癌合并的恶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恶性胸腔积液是肿瘤进入晚期的标志,目前多考虑胸腔内给药治疗。我科2001年2月。2005年1月收治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5例,均采用了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插管闭式引流完胸腔内液体后注入胞必佳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大量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40例,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和6个月检查,治疗组显效32例和34例;对照组显效14例和2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促进胸水吸收、防止胸膜肥厚、粘连,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刘桂娟 《中国保健》2007,15(23):124
目的减轻恶性胸水患者反复进行胸腔穿刺的痛苦,使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治疗.方法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包进行胸腔穿刺,胸腔穿刺成功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外接引流袋引流胸水,当胸水少于100ml/d或胸部X线检查显示胸水基本消失,按医嘱向胸腔内注入抗癌药物,直至B超或胸部X线检查已无胸水,即可拔管.结果16例癌性胸水患者置管时间为8~24 d,平均为16d,经治疗后,16例患者的胸水均消失,胸痛及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于胸腔内进行胸水引流及向胸腔内注药,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可避免患者受反复胸腔穿刺痛苦的优点;在置管期间妥善固定导管、做好穿刺口皮肤的消毒、保持引流通畅是保证导管有效留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胸腔置入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后空针抽液(观察组)与自然引流(对照组)治疗包裹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的比较。方法已形成包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2H.R.Z.E/10H.R.E的口服抗痨方案,并予以胸腔穿刺置管,注入尿激酶20万IU 1次/d;观察组每次注药后2 h使用50ml空针于引流管接头处抽吸胸水至不能抽出为止,对照组注药后2 h开放引流袋自然引流胸水至不能流出为止。注药前及注药后分别测定胸水中D-二聚体的含量,记录胸水吸收的时间(彩超测定未见胸水或胸水深度0.5cm),胸水引流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注药后D-二聚体的含量均较注药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消失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引流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性胸水、胸疼、高热,未见导管感染及气胸,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空针抽吸胸水治疗有包裹的结核性胸膜炎有明显疗效,可以缩短置管时间,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胸腔闭式引流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动态窗口.它不仅可以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胸腔内积气、积血、积液的排除情况,还能促进胸腔内负压的正常恢复,预防纵膈移位及肺萎陷,促进残余肺复张.现将1999年12月~2005年8月我院对开胸术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利用胸腔镜与胸腔闭式引流结合的方法对存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0例存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0例。分别采用反复胸部穿刺和胸腔镜与胸腔闭式引流联合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B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体温恢复正常和胸水得到控制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过程中的实际胸水抽放量明显多于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出院时间明显早于A组。结论利用胸腔镜与胸腔闭式引流结合的方法对存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恶性胸腔积液腔内给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恶性胸腔积液是指由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异常积液,是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咳嗽等症状,平均生存期为3~12个月。临床多采用姑息性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众多,如反复胸腔穿刺抽液、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给药、放射治疗、胸腔-腹腔分流、胸膜剥离、胸膜肺切除等。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和放射治疗,临床多采用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后腔内给药,该方法简便、疗效好、可重复操作。现就当前腔内给药的治疗现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董旭南  孙禾 《中国医师杂志》2007,9(10):1430-1431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在Ⅲ-Ⅳ期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114例经肺组织活检病理确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经胸水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根据病理分型和TNM分期给予全身化疗,同时给予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常规治疗组(56例):丝裂霉素4 mg或顺铂50 mg胸腔内注射;斯奇康组(58例):卡介菌多糖核酸18 m l胸腔内注射,2次/周。评价2组患者胸水吸收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结果斯奇康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均有效,斯奇康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治疗前提高(P〈0.05)。斯奇康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高(P〈0.05)。结论斯奇康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晚期胸膜转移胸腔积液治疗近期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闭式胸膜活检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在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不明原因的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的患者148例,100例患者行胸腔穿刺术及胸水常规、生化,胸水找结核杆菌、脱落细胞等化验;48例患者给予闭式胸膜活检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组织送病理科行病理检查。术后第1天引流量不超过600mL,之后不超过1000mL。结果:胸水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21例,其中找到癌细胞21例,0例找到结核杆菌,阳性率为21.00%;闭性胸膜活检明确诊断32例,其中18例诊断为结核,12例诊断为肺癌,2例为间皮瘤,阳性率为66.67%,两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胸水消失时间为分别为(9.8±3.1)d、(4.9±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中3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均小于30%,给予吸氧、卧床休息等治疗后治愈。5例出现阻管,给予生理盐水或者肝素钠冲管后均通畅;未出现脱管的病例。结论:闭式胸膜活检可以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而胸腔闭式引流可以快速地引流胸腔积液,两者联合既能诊断又能治疗,其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在使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时,加用持续负压吸引法的疗效.方法:研究资料选自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自发性气胸患者,数字随机将其中50例作为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胸闭式引流治疗法加以持续负压吸引;另选取50例作为常规治疗组,只给予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以及引流时间、肺复张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分别为98.0%与76.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7.196);引流时间、肺复张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均要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3712,1.955,2.834);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显著,分别为4.0%与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2.833).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具有更极佳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短,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