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生物菌剂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上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改良土壤和抑制病害的发生。为了探究微生物菌剂对人参黑斑病发病率及防治效果的影响,采用田间施肥实验,测定菌剂对人参黑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能有效降低人参黑斑病发病率,对人参黑斑病的防治具有良好效果。具体表现为不同施用方案显著影响人参黑斑病发病率,且以T6(基施地养力微生物菌剂3.6kg/10m2,5、7、8月各喷施一次高保康3号微生物菌剂2.3L/10m~2)的发病率最低,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依次为T6(83.03±0.70)T4(77.61±1.12)T1(77.28±0.25)T2(74.24±0.69)T5(73.79±0.20)T3(71.01±1.04),T6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菌剂在农田地栽培人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农田地栽培人参过程中出现的土壤板结、退化、养分含量不均衡及营养成分流失等问题,施用不同剂量微生物菌剂改良农田地土壤,优选出该微生物菌剂最佳用量,提高农田地栽培人参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任守让、王瑞霞研究了不同剂量的~(60)CO—r—射线对“老参地”土壤中的腐生微生物和人参根腐病寄生菌的灭菌效应。  相似文献   

4.
抗病品种在香蕉枯萎病绿色防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防治土传性香蕉枯萎病,在田间进行了抗病品种和微生物菌剂(肥)的筛选和应用。结果表明,种植不同的香蕉抗病品种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种植粉杂1号和贡蕉的防效最好,分别为78.62%和72.41%。而施用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对香蕉枯萎病也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87.51%和77.51%。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种植抗病品种和应用防病微生物菌剂(肥)为主的病害综合防控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3个示范片连续3年对病害的总体防控效果达90%以上,从而有效控制了香蕉枯萎病的为害,同时减少了香蕉产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为肥料登记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喷施2个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淮麦33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喷施2种微生物菌剂均能增加小麦每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增加小麦产量,较常规对照(CK_0)分别增产28.89、22.23 kg/667 m~2,增产率分别为8.12%、6.25%,且分别达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小麦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1较清水对照(CK_1)增产22.22 kg/667 m~2,增6.13%,达显著水平(P0.05);小麦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2较清水对照(CK_2)增产20.0 kg/667 m~2,增5.59%,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6.
为了系统地阐述生物炭与微生物菌剂配施在改善植烟土壤理化特性及细菌多样性方面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解决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菌群结构失衡的问题,设置不同施用量的生物炭配施微生物菌剂处理,对各处理植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施用量的增加,细菌丰度和群落优势物种数量随之增加。生物炭(2 250 kg/hm2)与微生物菌剂(67.5 kg/hm2)配施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磷含量,提高硝化菌门(Nitrospir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厚壁菌门(Firmiicutes)等有益菌群落的相对丰度。综合分析,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协同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细菌生长和繁殖,提高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优势菌群丰度,改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辽豆13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辽豆13号是采取人工杂交的方法,历经12年选育成功的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其综合性状优良,高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籽粒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均佳,不仅对多种病害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而且还抗倒伏、抗干旱、耐瘠薄、耐重茬.开发推广态势看好.  相似文献   

8.
辽宁13号是采取人工杂交的方法,历经12年选育成功的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其综合性状优良,高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籽粒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均佳,不仅对多种病害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而且还抗倒伏,抗干旱,耐瘠薄,耐重茬。开发推广态势看好。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菌剂喷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微生物菌剂喷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2017年在湖南长沙开展了不同用量的含EM菌微生物菌剂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含EM菌微生物菌剂有利于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烟叶的品质。打顶以后7 d的最大叶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高7.85%~7.91%和0.01~0.14μmol CO_2/m~2·s;烟叶主要经济效果指数高2.19%~3.64%,B2F和C3F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分别高3.26%~4.66%和1.96%~3.18%。叶施15~22.5 kg/hm~2含EM菌微生物菌剂有利于烤烟生产。  相似文献   

10.
土壤磷钾激活剂在人参上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磷钾激活剂是中国圣吉奥生物有限公司采用纳米材料开发生产的一种高效微生物菌剂。试验证明土壤磷钾激活剂在人参上使用,人参的茎高、茎粗、叶面积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茎高、茎粗、叶面积增幅为21.86%、15.25%、41.24%,对产量的影响极其显著,以处理C效果为最佳,产量达3.65kg/h,是一种在人参上值得推广使用的生物菌剂。  相似文献   

11.
通过 EM生物菌剂发酵处理的不同有机肥对温室辣椒产量、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EM生物菌剂发酵处理的有机肥能明显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在相同条件下,施用EM生物菌剂发酵处理的鸡粪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比普通有机肥增产40.39~69.75%,Vc含量增加26.8~41.0 mg/kg,硝酸盐含量降低13.1~33.2 mg/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的改良以及缓解环境胁迫作用,以达到降低或抑制人参红皮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通过对比实验将人参分别种植在三个不同的实验区,每个实验区做三个不同方式的处理。经随机取样观察并计算其发病率及发病指数。结论微生物菌剂在施入土壤后可迅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人参红皮病的发病率平均降低44%,发病指数降低0.13,人参总皂苷含量平均提高23.15%,提高人参总皂苷含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氟含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适合茶园降氟和改善茶叶品质的方法,以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施肥、施用土壤调理剂、喷施微生物菌剂的不同组合试验,考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理化性质,以及7月、8月茶树一芽三叶和一芽五叶的氟含量,并对其品质成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4种施肥模式以降低土壤水溶态氟含量及提高茶树新梢持嫩度的方式有效降低茶树新梢氟含量,但降氟的程度不同;其中T4处理(每667 m2施茶树专用肥160 kg+土壤调理剂60 kg+3次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对茶树新梢降氟效果最好,7月、8月一芽五叶的氟含量相对于CK分别降低了85.76 mg/kg、173.66 mg/kg;此外,T4处理整体上(除8月31日一芽五叶)可以促进水浸出物、茶多酚等茶叶品质成分的积累。综合考虑茶树新梢的氟含量以及茶叶品质,T4处理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4.
明确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及其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辣椒疫病的绿色防治技术的研发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淡紫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enissocaesllis)等6种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这些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控效果及其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1(1×108CFU/g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A2(1×108 CFU/g哈茨木霉菌水分散粒剂)处理的防效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5.58%和81.97%;A3(5×108 CFU/g荧光假单胞杆菌颗粒剂)、A4(4×109 CFU/g淡紫褐链霉菌NBF715粉剂)、A5(1×1010  相似文献   

15.
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重茬种植现象普遍,黑痣病与黄萎病危害严重。目前主要应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造成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一些作物土传病害防治效果较好,为明确其对马铃薯黑痣病和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与应用方法,在重茬地进行了田间防治和马铃薯根围土壤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黑痣病、黄萎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枯草芽孢杆菌与有机肥混合沟施(每667 m^2沟施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10 kg+有机肥500 kg)对马铃薯块茎黑痣病防治效果最佳,达到了63.65%,枯草芽孢杆菌与化学药剂混合拌种(每667 m^2种薯用枯草芽孢杆菌粉剂500 g+3%中生菌素43 g+70%甲基硫菌灵107 g拌种)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效达到了38.72%。这2种处理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也最为明显,分别增产20.00%和22.66%。对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分析得知,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没有显著效果。化学药剂拌种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参研究》2005,17(1):48-48
病害种类处理药剂使用方法栽参前土壤中致病菌 1、溴甲烷2、参仙1、50克 /m2 ,密闭熏蒸 7天。2、3~ 5g/m2 拌土。5月~ 6月人参锈腐病人参菌核病人参立枯病人参猝倒病1、多菌灵 50 %2、代森锌 80 %3、波尔多液4、敌克松 70 %5、退菌特6、微生物菌剂Ⅱ号 (抗重茬、解磷、解钾、固氮 )7、人参营养素 (多种微量元素、驱虫 )1、40 0~ 60 0倍液喷施2、2 0 0~ 40 0倍液喷施3、180倍液喷施4、10 0 0倍液喷施5、60 0倍液喷施6、2 0 g/m2 拌土7、60 g/m2 拌土6月~ 7月人参锈腐病人参立枯病人参疫病人参黑斑病人参炭疳病1、多抗霉素 1.5%2、托布津…  相似文献   

17.
抗生菌剂在缓解大豆重迎茬根际微生态障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迎茬问题是造成大豆减产、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施用适宜的抗生菌剂能够改善根际微生态环境,促进大豆正常地生长发育,从而缓解甚至消除重迎茬的危害.本研究对正茬和重茬区大豆进行了抗生菌剂处理,并以常规处理作对照,在不同生育时期分别测定大豆的氮素同化量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状况.经连续两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同时施用定向筛选的抗生菌剂,明显改变了重迎茬大豆根际微生物区系组成,在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的同时,真菌数量明显减少,即提高了B/F、A/F值,增强土壤自净与保健能力.进而改善了重迎茬大豆结瘤固氮状况,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加了单株籽粒重量,提高了籽粒的氮素同化量,缓解了重迎茬大豆的氮素同化生理性障碍.  相似文献   

18.
老参地、农田地土壤及作货人参、西洋参农残含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参地 ,即栽培过人参的土地 ,长期以来 ,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再栽培人参、西洋参。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对生态意识认识的增强 ,在广大人参栽培区已不允许再毁林栽参 ,这样就导致了栽培用地日益紧缺 ,现已影响到人参业的生存和发展。由吉林人参研究院承担的吉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研究”项目 (合同编号 :吉科合字第2 0 0 0 0 2 0 3 -0 4号 ) ,其研究内容就是利用处理的老参地、农田地栽培人参、西洋参 ,现已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该项目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土壤改良菌剂、复合微生物菌剂和人参、西…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腐熟农家肥后植烟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及其对烤烟品种K326的田间长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处理下土壤中细菌与真菌的有效活菌数最高,比对照分别增加296.7%、21.4%;与常规施肥相比,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处理能够提高速效养分在土壤中的累积,其中0~20 cm土层碱解氮增加33.0 mg/kg,有效磷增加2.6 mg/kg。施用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及腐熟农家肥均能改善上中部烟叶品质,但对下部烟叶品质影响较小,明显提高了上等烟的比例、产量及产值,其中以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效果最优。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菌剂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及产量,可以在烟叶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木霉颗粒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木霉菌对大豆根腐病优势病原菌--尖孢廉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平板毒力(EC50)测定,在海伦市和哈尔滨市试验田采用随机区组法进行了木霉颗粒剂小同剂量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richoderma sp.)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的EC50为100.3个孢子·mL-1.木霉颗粒剂22.5kg·hm-2的田间防效好于30.0 kg·hm-2和37.5 kg·hm-2,海伦试验田的防效为14.6%~27.6%,哈尔滨试验田的防效为23.2%~43%,在两地分别增产22.3%和6.0%.可以看出该木霉菌对Fusarium oxysporum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不同用量对火豆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存在差异,并且在不同试验地点效果不同,木霉颗粒剂22.5 kg·hm-2处理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