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效率,选择雅格欣CP三原色染料一步完成涤纶、棉纤维的同时上染。首先探讨pH、元明粉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对纯棉和纯涤纶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确定染色工艺,并应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测试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涤/棉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为:元明粉30 g/L,pH7,温度130℃,时间30 min;色牢度均达3~4级。对乙醇萃取分离所得雅格欣染料的染色性及染色织物的剥色分析表明,雅格欣CP染料为含有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的组合染料。  相似文献   

2.
针对活性染料对涤纶与棉织物的染色差异,为实现涤/棉混纺织物活性染料同浴同色染色,基于紫外光接枝技术,将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接枝到涤/棉混纺织物上。采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对紫外光接枝改性前后涤/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讨涤/棉混纺织物改性染色工艺参数,如紫外光照射能量、光敏引发剂用量、单体(DMAPMA)质量浓度、染料用量、染色温度、NaCl质量浓度等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DMAPMA改性的涤/棉混纺织物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时,染色深度与上染百分率显著提高,在紫外光照射能量为30 J/cm2,光敏引发剂用量为25%(owm),单体质量分数为60%,染料用量为9%(owf),染色温度为60℃,NaCl质量浓度为30 g/L时,涤/棉混纺织物能够获得较好的同色性,耐皂洗色牢度和耐干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耐湿摩擦色牢度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仪纶/棉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分析了染色工艺中各因素对仪纶和棉两组分得色及色差的影响,确定了仪纶/棉混纺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为:匀染剂质量浓度1.0 g/L,元明粉质量浓度50 g/L,碳酸钠质量浓度15 g/L,染色温度90℃,保温时间60 min。结果表明,该染色方法可获得色光稳定、同色性好、各项色牢度高的产品,且工艺简捷,时间短,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正6节能减排染整工艺要求的分散染料涤纶很少以纯纺作为织物,大都是与天然纤维混纺,主要是涤/棉和涤/毛混纺织物2种。涤/棉混纺织物,传统染法都是采用分散染料染后再用活性染料两浴套染。为了简化工艺过程和节约能源,使用2种染料同浴染色。涤/棉混纺织物同浴法染色  相似文献   

5.
《印染》2015,(14)
<正>5节能减排染整工艺要求的分散染料5.1涤/棉混纺一浴法染色用分散染料[2]涤纶很少以纯纺作为织物,大多是与天然纤维混纺,混纺品种主要有涤/棉和涤/毛。涤/棉混纺织物的传统染法都是采用分散染料染色后,再用活性染料两浴套染。为了简化工艺过程和节约能源,使用两种染料同浴染色。涤/棉混  相似文献   

6.
采用涂料染色方法对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工艺条件(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黏合剂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黏合剂用量140 g/L、焙烘温度160 ℃、焙烘时间3 min时,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最好.采用树脂与涂料同浴染色,能改善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胶囊分散染料和中性固色活性染料一浴法对涤/棉模拟交织物染色,分析了微胶囊分散染料对棉织物、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涤纶的沾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色pH、氯化钠用量等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研究结果表明: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涤纶织物的沾色以及微胶囊分散染料对棉织物的沾色均较少,随着氯化钠用量的增加,染色棉织物的表观色深逐渐增加,而涤纶织物的表观色深有所下降.中深色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一定比例的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和微胶囊分散染料,染色pH=7,染色温度130℃,保温时间60 min,氯化钠用量40 g/L左右,涤/棉混纺织物用微胶囊分散染料/中性固色活性染料染色后,各项色牢度均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涤纶织物碱性染色加工中,可将涤/棉混纺针织物的前处理和涤纶染色加工安排在同一染浴中进行,从而精简工艺流程,节能降耗。通过试验优选了适于涤纶织物碱性染色的分散染料保护助剂及其用量,用于涤/棉(65/35)混纺针织物的二步一浴法染色,评价了该工艺的染色效果和针织物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当分散染料保护助剂DO-188的质量浓度为2.0g/L时,染液的pH值稳定,染色后针织物的白度、顶破强力、毛细效应、染色牢度、染色深度指标与常规前处理和采用二步二浴法染色加工的针织物的相当,织物间的色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涤/棉混纺或交织物靛蓝染料染色同色性较差的问题,探讨了保险粉、氢氧化钠和苯甲醇用量,染色温度和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模拟涤棉织物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显示:靛蓝上染涤纶和棉织物染色条件相差较大,一浴一步法很难使两种纤维染得同色;通过对涤/棉织物进行两浴法染色,第一次染色时靛蓝2%(omf),在100℃加入苯甲醇20mL/L或120℃不加苯甲醇的条件下保温60min,第二次染色靛蓝6-8%(omf),30℃保温60min,染色涤纶和棉织物有较好的同色性、满意的染色深度及一定的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普通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染色并进行纳米TiO2的负载,讨论了红、黄、蓝3种颜色分散染料和纳米TiO2用量及一浴法和两浴法对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K/S值及耐水洗色牢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0%(owf)TiO2负载白色涤纶针织物时,织物UPF值从14.76提升至50+。3种颜色织物防紫外线能力排序依次为蓝色>红色>黄色。分散黄23和纳米TiO2染色负载涤纶针织物时,一浴法染色负载织物UPF值提升至37.13,两浴法染色负载时织物UPF值提升至40以上,两浴法染色负载织物经耐皂洗色牢度测试工艺后,其UPF值仍在40以上,耐水洗色牢度评级均为4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毛/涤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色牢度较低这一问题,选取了3种市售的载体和分散剂,探究分散染料对涤纶纤维上染百分率和对羊毛纤维沾色的影响。通过单色实验和拼色实验,探究一浴法染色工艺对毛/涤混纺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载体PEW质量浓度为1.5 g/L,分散剂IS质量浓度为2 g/L,匀染剂SE-5质量浓度为4 g/L时,对提升分散染料对涤纶纤维的上染百分率和减少羊毛纤维沾色的效果最显著。通过对红、黄、蓝的单色实验以及浅咖、嫩绿、粉红的拼色实验,发现染后织物色牢度测试结果均在4级以上,符合实际生产要求;通过成本核算发现一浴法大约能节省1/3的水电气消耗,极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引言在最近十年间,涤纶与棉混纺材料在纺织品中的比重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明显的增长。这种增长的原因是由于混纺织物性能的完美结合,即:经济、滑爽、舒适、耐久和尺寸稳定。涤/棉混纺织物的传统染色工艺包括二浴两步法,即在有一定压力的染色设备中于130℃用分散染料染涤纶成分,接着再用其它染料染棉。显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涤/棉交织物染色工艺流程长,耗水耗能大,碳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高等问题,研究了涤/棉交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通过分析分散/活性混合染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探讨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染浴pH值、固色碱种类与质量浓度、汽蒸时间等对分散蓝79以及K型、KN型、M型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和两浴两步法工艺产生的能耗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一浴两步法染色织物可以获得与传统染色工艺相同的颜色深度,耐摩擦色牢度以及耐皂洗色牢度可以达到4~5级;以分散蓝79和活性蓝19为例,相比于传统两浴两步法轧染,每染色1万m涤/棉交织物,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可减少45.5%的水耗、20.9%的电能消耗、41.7%的热能消耗、40.6%的CO2排放。  相似文献   

14.
涤纶和氨纶混纺弹力织物存在较多纺丝油、织造机油、氨纶氨基硅油,在染色前必须彻底去除,文中采用多功能一浴剂对8.3 tex/144 f(75D/144 f)涤纶、3.3 tex(30 D)氨纶混纺织物进行一浴法除油、染色,并与传统两浴法进行对比。将多功能一浴法进行工厂实践,对比了一浴法和传统两浴法的成本和染色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多功能一浴工艺与传统两浴法对涤氨混纺织物染色,残油率分别为0.52%、0.50%,除油效果相当;多功能一浴法染色织物色差较小,染色重现性好,且织物白斑情况、水纹印均达到纺织国际四分制检验标准,操作简单、生产效率更高;减少了助剂的使用量,低成本152.4元/t,具有节能减排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涤/棉混纺织物染色时工艺繁琐、耗能高、效率低,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为实现涤/棉混纺织物低碳生产,选用分散黑LET、活性藏青LCB进行一浴一步法轧染,以染色织物表观色深K/S值为评价指标,确定了适宜的汽蒸时间、碱剂用量。揭示了NaCl、NaOH、尿素和分散/活性染料比值对染色织物表观色深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质量比1∶1,染料浓度20 g/L的情况下,适宜的汽蒸时间、碱剂用量分别为1 min和10 g/L。染色时,加入NaCl会使染色织物表观颜色深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加入NaOH和尿素均不利提高染色织物表观颜色深度。分散/活性染料质量比接近涤/棉混纺比时,染色织物表观颜色最深。涤/棉混纺织物采用一浴法轧染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酸性条件下涤纶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法染色的缺点,阐述了用于弱碱性条件下涤纶分散染料染色的专用助剂涤舒宝的性能与特点。将涤舒宝分别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涤纶除油、棉精练中,并与常规除油、精练进行比较。分别采用棉漂底、涤纶除油与染色一浴一步工艺和常规染色工艺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大缸染色,并进行了成本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涤舒宝助剂,染全涤织物前无需除油工序,可除油、染色一浴完成;应用涤舒宝助剂,弱碱性条件下染涤棉混纺织物,无需进行棉的练漂工序,可直接精练、除油、涤纶染色一浴完成,节约了水、电、汽,缩短了染色时间,降低了染厂的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17.
总结棉仪纶混纺牛仔织物的生产工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染色效果,选择棉与仪纶的混纺比为80∶20;以棉/仪纶80/20 58.4tex混纺竹节纱为例,介绍了各工序的生产要点。选用贝宁格整经机,车速500m/min;染色工序保证母液质量稳定,保证染色均匀;浆纱工序保证浆纱的耐磨性;后整理工序重点控制经向缩水。最终生产的产品可以达到相关标准一等品指标。认为:通过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可以生产出质量较好的棉仪纶混纺牛仔织物。  相似文献   

18.
涤/棉混纺织物全料染色法活性染料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不同比例的涤/棉混纺织物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纺织品。而这两种纤维组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差很大,所以它们只能用各自完全不同的染料和工艺进行染色。 传统工艺用两浴两步法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即在酸性条件下用分散染料染涤纶,而在碱性条件下用活性染料染棉。这种染色工艺不易造成色泽不匀或对上染率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8,34(7):57
问:如何提高涤棉或涤粘织物中深色染色的耐皂洗沾色牢度? 答:目前,在涤棉或涤粘混纺织物的分散/活性两浴法染中深色时,在皂煮(95~100℃)中发现对醋酯的耐皂煮沾色牢度非常低,仅为1~2级。这主要是由于涤纶纤维表面的分散染料浮色,以及部分从纤维内迁移出的分散染料沾染所致。因此,为使该混纺染色织物达标,除了要采用较好的分散/活性染料,还需严格控制工艺操作,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涤纶/棉混纺织物水浴染色能耗大、水污染严重的技术难题,并拓宽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的应用范围,研究了活性分散黄染料对涤纶/棉混纺织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染色温度、压力、时间、助剂用量和CO2流速对涤纶/棉混纺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染色温度为100 ℃,压力为20 MPa,染色时间为80 min,CO2流量为20 g/min,二甲基亚砜质量分数为80%。结果表明:与天然染料相比,利用活性分散黄可以显著提升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深度和色牢度;同时,二甲基亚砜处理与“乙醇助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预处理”法相比,K/S值提升了2倍以上,色牢度达到4~5级,获得了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