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75%硫酸溶液和35%盐酸溶液两种方法,定量地比较和分析了6组不同比例的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含量的测试结果差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3种关于羊毛与桑蚕丝混纺织物定量分析的方法,即75%硫酸法、浓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并指出了75%硫酸法对羊毛损伤较大的问题。文中探讨了浓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的羊毛纤维质量修正系数,并采用75%硫酸法、浓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测试了羊毛与桑蚕丝混纺针织面料及梭织面料中羊毛的含量。结果表明:浓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对羊毛纤维质量损失影响较小;对于羊毛与桑蚕丝混纺针织及梭织面料,浓盐酸法及甲酸-氯化锌法测得羊毛含量与面料实际配比比较接近,而硫酸法测得羊毛含量与真实配比相差较远,且羊毛损伤较大,可以采用浓盐酸法或甲酸-氯化锌法代替75%硫酸法。  相似文献   

3.
陈琼 《针织工业》2016,(7):72-74
介绍了羊毛与桑蚕丝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即75%硫酸室温法和75%硫酸50℃法。测试并分析了75%硫酸50℃法的最佳溶解时间,并确定了50℃法时羊毛纤维质量修正系数,同时对比了75%硫酸室温法和75%硫酸50℃法测定的羊毛含量偏差。结果表明,采用75%硫酸50℃法对羊毛与桑蚕丝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耗时短,试验数据稳定,且羊毛含量偏差小,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牛皮纤维与羊毛或蚕丝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采用75%硫酸法(质量分数)检测牛皮纤维和羊毛的混合物,采用35%盐酸法(质量分数)检测牛皮纤维和蚕丝的混合物。并进行不同混合比例的试样测试试验,以及3个不同试验室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75%硫酸法和35%盐酸法定量结果准确、操作简单。该研究为牛皮纤维相关检测标准的制订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GB/T 2910.18—2009标准在测试桑蚕丝羊毛混纺产品纤维含量的实际操作中,75%硫酸常温下无法完全溶解桑蚕丝的问题,采用75%硫酸在(40±2)℃条件下溶解混纺试样中的桑蚕丝,并且中间换一次液,总共溶解1 h的方法。测试了新条件下羊毛的损失情况,并比较了两种温度条件下6组不同比例的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含量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新条件下溶解桑蚕丝,测得的纤维含量与实际混纺比一致,为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不同比例的盐酸溶液,在不同试验温度和试验时间下将桑蚕丝从桑蚕丝与羊毛混纺的混合物中溶解去除,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其占混合物干燥质量分数,再由差值得出桑蚕丝和羊毛各自的质量分数,从而得出最佳的试验条件,即盐酸浓度36%(质量分数),试验温度常温(25℃),试验时间30 min。本方法——盐酸法解决了75%(质量分数)硫酸法常因液体黏稠无法正常抽滤,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的问题,同时也缩短了检测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7.
采用了20%盐酸法、75%甲酸法、丙酮法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对醋酯纤维和氨纶的混纺织物进行化学溶解法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0%盐酸在70℃条件下溶解30min的方法检测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且相比现行标准中的75%甲酸法、丙酮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测试效率高、试剂无毒环保,建议在检测试验中采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羊毛、桑蚕丝的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主要采用GB/T2910.18—2009中的75%硫酸法和FZ/T01112—2012中的甲酸氯化锌法,但浓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配制及使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浓盐酸法,将浓盐酸法与GB/T 2910.18—2009中的75%硫酸法、FZ/T01112—2012中的甲酸-氯化锌法方法进行对比,测试羊毛与桑蚕丝不同混纺比例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结果表明,采用浓盐酸法测试羊毛与桑蚕丝混纺产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浓盐酸法溶解桑蚕丝时对羊毛的损伤较小,试验误差最小,结果重现性最好,且试验时间较短,易操作。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便捷和准确的羊毛/桑蚕丝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采用759/5硫酸法和35%盐酸法对羊毛/桑蚕丝混纺产品进行比对定量分析;验证试验结果表明,75%硫酸法试验结果与试样实际混纺比的差异是0.42%~3.94%,耗时为1h;359/6盐酸法试验结果与试样实际混纺比的差异是0.16%~1.67%,耗时为15min;该试验表明,与75%硫酸法相比,35%盐酸法测试结果与实际混纺比之间的误差小、耗时短,更适用于羊毛/桑蚕丝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聚酯纤维与棉纤维混合物定量试验中因水浴温度高和测试时间而影响测试效率的问题,对烘干后样品水浴时间、水浴温度、硫酸浓度进行SPSS正交试验分析。该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浴温度为20℃、水浴时间为10min时,采用70%或80%硫酸溶解棉纤维的测试结果,与按GB/T 2910.11要求的测试结果同在一个取值范围(52.2%~52.6%)内。表明根据各个因子对于方差的贡献大小,水浴温度为20℃、水浴时间为10min时,保证结果分析的准确性,减少能耗与试剂消耗,进一步提高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对五种不同配比的桑蚕丝/羊毛纤维混纺织物进行试验,探讨在定量化学分析中可以优先选择的试验方法。试验是利用桑蚕丝和羊毛在试剂中的溶解性差异,溶解去除混纺织物中的桑蚕丝,收集残留物,进行清洗和烘干后,对不溶残留物进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不溶组分羊毛占混纺织物干燥质量的净干质量分数,再由差值得出溶解组分桑蚕丝的净干质量分数。两种试验方法得到的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的含量偏差均符合±5%的含量允差范围。在试验过程中,通过研究分析两种试验方法对不同配比混纺织物造成的结果差异,发现硫酸法测得的羊毛含量始终高于配比值。尤其是当羊毛含量高于30%后,差异更为明显。用甲酸/氯化锌法进行试验时,羊毛含量的偏差均小于1%,数据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结果更为准确。因此,桑蚕丝/羊毛纤维混纺织物在定量化学分析时,应优先使用甲酸/氯化锌法进行试验,这样结果的准确性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2.
现行标准中涉及的丝/毛定量分析方法有5种,为了从中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法,选用不同风格的丝/毛面料,用手拆法、甲酸氯化锌法、59.5%硫酸法、75%硫酸(室温)法和75%硫酸(40℃)法进行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59.5%硫酸法、甲酸氯化锌方法和手拆法的测试结果差异在1%以内;75%硫酸法在40℃条件下,羊毛的测试值比前三种方法的差异偏大,在2%以内;75%硫酸法在25C条件下的测试结果与其他方法的偏差较大,有些达到3%以上。该研究表明,在进行丝/毛面料定量分析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俞昌朝  周兆懿 《丝绸》2022,59(1):25-30
本文采用氯化钙/乙醇水溶液去除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中的桑蚕丝纤维,以对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氯化钙/乙醇水溶液中氯化钙摩尔浓度、水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水浴处理时间等条件对桑蚕丝、羊毛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 mol/L的氯化钙和乙醇体积分数为45% 的水溶液在80℃水浴中处理30 mi...  相似文献   

14.
优化涤棉混纺纱混纺比定量化学分析测试方法的试验参数。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正交试验,对烘干后样品水浴时间、水浴温度、硫酸浓度进行正交分析,根据各因子对方差的贡献大小,调整试验参数并对涤棉混纺纱进行定量化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样品水浴温度为20℃、水浴时间为10 min、硫酸浓度为75%的条件下测出的涤棉混纺纱混纺比依然准确可靠。认为:在20℃的试验室中,定量化学分析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即可完成测试,该方法可在保证涤棉混纺纱定量化学分析准确性的基础上,减少能耗与试剂消耗,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5.
樊微 《中国纤检》2012,(10):60-61
对聚酯纤维/氨纶混纺织物常用的75%硫酸法、重量法、二甲基甲酰胺法、二甲基乙酰胺法4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方法中75%硫酸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二甲基甲酰胺法测试时,个别深色试样的氨纶含量与重量法的数值偏差较大,这与二甲基甲酰胺对部分染料和助剂的溶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缩短羊毛/桑蚕丝混纺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周期,在GB/T 2910.18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温度、时间、硫酸质量分数测试羊毛/桑蚕丝的含量.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硫酸法测定手工配制羊毛与桑蚕丝混合试样的溶后含量与实际含量的绝对偏差在0.05%~0.72%之间,用50%硫酸法测定实际混纺试样的含量与用75%硫酸法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热湿处理后免烫羊毛织物的保形性能,分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免烫羊毛织物进行处理。借助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万能强力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处理前后免烫羊毛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微观结构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免烫羊毛织物的折皱回复角随着测试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中经90%相对湿度、100 ℃条件处理的免烫羊毛织物,折皱回复角降低为原样的88.2%;当免烫羊毛织物的处理温度不变时,断裂强力随着相对湿度的增高而逐渐下降;经过较高温度热湿处理的免烫羊毛织物,其表面纤维受到损伤,结晶度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8.
品红亚硫酸法是国标中测定白酒中甲醇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国标并未对该法中显色温度作出具体规定,只要求在20℃以上,导致不同温度条件下甲醇测试含量存在差异。通过对显色反应温度20~35℃共16个温度进行筛选比较,得到30℃最适合进行显色反应。该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都比较理想,并且简单易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温硫酸法、40℃硫酸法、甲酸/氯化锌法、盐酸法4种不同的试验方法,将桑蚕丝从羊毛/桑蚕丝混纺产品中溶解去除,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羊毛、桑蚕丝各自的质量分数。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的试验数据,给出了在日常检测中更能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羊毛和丝在盐酸中溶解性能不同的原理,用盐酸溶液溶解已知混纺织物中的丝纤维,通过试验得出了羊毛与丝混纺产品定量分析中盐酸浓度、时间、温度等试验条件,并与现有方法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盐酸法对羊毛/丝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