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子真 《安徽医药》2013,17(12):2112-2113
目的 分析学龄儿童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36例学龄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学龄儿童急性中毒以夏秋季多见占69.4%,多系有意识行为,中毒种类前四位分别是农药(33.3%)、食物中毒(27.8%)、鼠药(16.7%)、药品(8.3%).中毒途经主要为经消化道、皮肤粘膜、呼吸道.中毒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结论 学龄儿童急性中毒原因很复杂(与性别、地域、季节、心理和社会家庭因素等有关),农药中毒居第一位,自杀是本年龄段特有的,针对不同中毒病因,采取不一样对策,但除了特殊药物治疗外,还要心理疏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毒物的管理是预防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环氧乙烷急性中毒实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乙烷,又称氧化乙烯或氧丙环,是无色的具有醚样气味的液体或气体。用于制造乙二醇及其衍生物和丙烯腈等,也可作工业溶剂、增塑剂、熏蒸杀虫剂或外科消毒等。一九八○年,我院曾接受四例环氧乙烷急性中毒病人。该四患者均系杭州某厂工人。他们在操作环氧乙烷过程中,当温度上升到30°—40℃时,液态环氧乙烷迅速汽化,在场四人吸入逸出的气体后,相继中毒。二名较轻者,经门诊对症处理后痊愈;二名较重者,持续昏迷达七小时,经抢救及住院治疗,基本痊愈出院。现将环氧乙烷急性重度  相似文献   

3.
大量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粘膜、呼吸道及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致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功能障碍,称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为日常急诊工作中的常见病,病情凶险,必须当机立断,尽快掌握中毒的时间、毒物的种类、中毒剂量,采取一切措施尽力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原因、途径、种类及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对100例急性中毒小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毒的途径主要经消化道,中毒种类第一位是药物中毒,其次清洁剂、重金属等工业中毒,误服为中毒主要原因。中毒的好发年龄为5岁以下。中毒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及时诊断和完善治疗,以及中毒的种类和剂量。结论加强小儿和药物的管理对预防小儿急性中毒具有重要的意义。急诊医生对中毒的警觉性和尽早治疗,是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因有机磷农药对皮肤、呼吸道无局部刺激,不易察觉,当其经皮肤、呼吸道吸收致急性中毒时,易造成病史隐匿,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延误治疗。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53例经皮肤、呼吸道吸收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现将其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氯氮平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6例氯氮平中毒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16例患儿均有精神萎靡、嗜睡,呕吐2例,发热1例,流涎3例,血糖升高6例,CK、CK-MB升高5例,白细胞升高7例,心电图异常9例。患儿入院后均予洗胃、利尿、补液、纳洛酮促醒、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所有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氯氮平急性中毒治疗以洗胃、利尿促进排泄及对症治疗为主,重点是密切观察,早期识别和处理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同时应用纳洛酮防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相似文献   

7.
急性中毒是儿科较为常见急重症之一 ,本文报道了 1990年 2月至 1996年 6月治疗的 6 8例急性中毒病例 ,并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6 8例中 ,男 38例 ,女 30例 ;年龄 13个月~ 8岁 ,其中 13个月至 3岁 49例 ,3~ 7岁 16例 ,7岁以上~ 8岁 3例。中毒后直接送我院治疗 6 1例 ,其中 30分钟~ 12小时内入院 49例 ,12~ 2 4小时 10例 ,2 4~ 48小时 2例。外院治疗无效于第3~ 4天转入我院治疗者 7例。中毒途径依次为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膜中毒 ,原因为误服和医源性 ,而误服居首位 ,毒物为农药、灭鼠药及药源性等。临床表现以精神…  相似文献   

8.
基层医院急性中毒临床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急性中毒情况,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8月到2007年5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住院治疗的急性中毒患者的资料,对中毒患者就诊时间、年龄、性别、职业、中毒原因、毒物种类、中毒途径、中毒场所、接触毒物时间、临床治疗转归等进行登记.结果 在本组1 049例患者中,中毒高发年龄20~39岁之间.性别比为男性占45%,女性占55%.有机磷农药中毒、食物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占中毒总数的前3位.口服中毒最常见占84.1%,经呼吸道吸人中毒占13.7%,经皮肤吸收中毒占1.7%,中毒原因不清占0.5%.各种农药中毒者92%为农民,镇静安眠药以城镇居民为主占89%,其中10~20岁的中毒者中以学生或无固定职业者为主,学生占58%.中毒患者97%住院治疗,85%治愈出院,3%转上级医院治疗,1.5%自动出院或放弃治疗.死亡率10.5%.结论 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的临床毒理学培训,提高对急性中毒患者的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宣传,提高全民素质,加强经济建设,提高经济收入等是预防中毒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急性中毒患者中毒原因及用药特点,评价其合理性,以期对该地区急性中毒患者的诊疗及用药指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483例,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中毒基本情况(分为轻、中、重三级)、毒物种类、中毒剂量、抢救方法及治疗结果(治愈、好转、死亡)等。结果483例急性中毒患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年龄21~40岁患者占比较高;主要中毒原因为药物中毒,其次为酒精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占比较低。治愈368例,好转107例,死亡8例。药物中毒中镇静安眠药占比较高。结论该院急性中毒病例反映了该地区急诊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有性别及年龄差异性、中毒原因不同等特征,不同中毒原因治疗方式不同,掌握这些特征有助于指导该地区急性中毒的预防和诊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的急诊护理方法,并探讨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经消化道急性中毒的患儿56例,经询问及临床症状检测结果:27例因误食安定中毒、10例因误服亚硝酸钠中毒、15例因误服有机磷中毒、2例因误服毒鼠强中毒、2例因其他中毒,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在1~7岁,平均年龄4岁;均行及时准确的洗胃救治与护理,对临床资料,并依据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对56例患儿经及时准确的洗胃救治与护理,无1死亡,均经康复护理后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我院对经消化道急性中毒的患儿行及时有效的洗胃救治,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可使患儿得到较好的救治,降低了小儿急性中毒后意外损伤的病死率,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另外对儿童及监护人员行健康教育,为小儿提供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保证其健康成长,避免小儿因误服毒药造成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中毒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本院206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06例中毒患儿中,食物中毒90例(43.7%),药物中毒45例(21.8%),农药中毒30例(14.6%),鼠药中毒18例(8.7%),化学品中毒12例(5.8%),CO中毒11例(5.3%);其中治愈好转191例,死亡6例,转院5例,放弃治疗4例。结论小儿急性中毒涉及儿童各年龄段,农村多于城镇,且绝大多数经消化道中毒,以误食、误服为多;小儿急性中毒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救治开始时间是急性中毒抢救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特征,为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就诊的急性中毒患儿的资料,根据中毒物、中毒原因及方式进行分组,分析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共收集急性中毒患儿449例,其中男227例(50.6%),女222例(49.4%);户籍:城市187例(41.7%),农村262例(58.4%);年龄分布上,以幼儿期患儿为主,达251例(55.9%);季节上,夏季患儿占比最高,为131例(29.2%);中毒物前三位:药物中毒235例(52.3%),生活化学品中毒160例(35.6%),杀鼠药中毒26例(5.8%);中毒途径:以经消化道为主,占445例(99.1%),中毒原因多为误服,达386例(86.0%);仅27例(6.0%)进行过院前急救;大部分急性中毒患儿无明显症状,治疗后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 儿童急性中毒高发于幼儿期,多经消化道误服,重点关注农村儿童及青春期女性,主要为药物中毒,夏季高发,院前急救率低,大多数预后良好,需针对性开展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2月2003年10月,我院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14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79例。急性中毒104例,接触中毒10例。中毒程度分型:轻度13例;中度46例,重度55例。治疗结果:治愈87例,自动出院8例,死亡19例。其中年龄最小5岁零3个月,最大72岁,另有14例为7岁12岁儿童。其中误服9例,服毒自杀者95例。服毒量为10ml~200ml。农药种类及中毒途径:稻瘟净、早胺磷、敌敌畏、乐果、1605等。经皮肤、呼吸道中毒10例,余为口服中毒。  相似文献   

14.
姚志行 《医药导报》1996,15(5):240-241
急性中毒在儿科急诊中常见,现将我科1986年1月~1994年12月收治的各类急性中毒病人61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急性中毒61例,男34例,女27例。<1y4例,1~3y28例,3~7y15例,7~14y14例,最小2mo。农村患儿49例,城镇12例。中毒途径:消化道食入53例,(86.89%),呼吸道吸入2例  相似文献   

15.
141例儿童急性中毒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伟思 《中国药房》2001,12(8):488-489
急性中毒是儿科急诊经常遇见的病例。儿童急性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有其独有特点。在本科1998年收治的6489例留察患儿中 ,急性中毒共有141例 ,占留察总人数的2 2 %。经治疗后 ,其中139例痊愈出院 ,占留察急性中毒患儿的98 6 % ;死亡2例 ,死亡率1 4 %。现对141例急性中毒患儿的年龄、性别、毒物种类、中毒原因、接触途径、临床症状、治疗经过及结果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中毒病例141例 ,女性57例 ,男性84例 ,年龄1个月~12岁 ,治愈139例 ,死亡2例。中毒患儿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58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8例急性中毒患儿按中毒发生的原因、毒物种类等不同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该组病例中药物中毒居第1位,其次为农药和一氧化碳中毒。小儿急性中毒多发生在婴幼儿至学龄前期,是儿科急诊的常见病之一。婴幼儿时期常为误服药物中毒,而学龄前期主要为有毒物质中毒。结论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张文云  李莉  殷春霞  蔡振奇  甄景琴  朱瑾 《河北医药》2006,28(12):1171-1172
砷化氢中毒主要是职业性中毒,具有强烈的溶血毒性,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发生急性中毒,从而导致肾功能损害或衰竭并可合并其他多器官功能衰竭.我院于2005年6月收治3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硫化氢中毒占我国职业性急性中毒的第二位,仅次于一氧化碳中毒,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CT检查能较好地反映中毒后呼吸系统损伤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但文献较少报道。笔者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硫化氢中毒的胸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不同中毒程度的胸部CT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均为男性渔民,  相似文献   

19.
1991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儿童急性中毒105例,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5例急性中毒,男67例,女38例.小于1岁15例,1岁~3岁28例,3岁~6 岁38例,6岁~13岁24例.就诊时间最早在中毒后30min,最晚为48h.农村患者81例,城市患者24例,105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 1.2 中毒途径经消化道食入93例,呼吸道吸入6例,肌肉注射吸收4例,皮肤吸收2例.  相似文献   

20.
急性中毒在儿科急诊中较常见。我科自1992年1月~1994年6月共收治33例中毒患儿(不包括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分析 1.1 一般资料 急性中毒33例。男21例,女12例,<1岁1例,~3岁9例,~7岁15例,~12岁8例,最小10月。中毒途径,消化道摄入27例,占80%,呼吸道吸入3例,占9%,皮肤接触2例,占6%,肌肉注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