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了解城镇生源、农村生源大学新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状,为开展大学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汕头大学医学院2014级197名新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医学新生营养知识缺乏,平均(23.30±7.88)分,低分人数占32.0%,高分人数仅占29.4%;城镇生源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高于农村生源学生(t=2.058,P<0.05)。67.0%的医学新生对饮食和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态度,不同生源学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吃夜宵习惯,72.6%的城镇生源学生回答"有时吃",明显高于农村生源学生的54.9%(χ~2=6.474,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知识得分与学生"吃夜宵习惯"呈负相关(P<0.05),"城镇生源"和"男性"与学生"有时吃夜宵"和"经常吃夜宵"呈正相关(P<0.05)。结论大学新生营养态度较为积极,但城乡生源大学新生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应注意结合城乡生源的差异特点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进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护理专业3个年级701名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得分为(20.92±5.98)分;态度得分为(5.26±0.85)分;行为得分为(5.26±1.57)分。营养知识得分城市生源高于乡村生源(P<0.05),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P<0.05)。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掌握不全面,但具有良好的态度;应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高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饮食行为,为其能有效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民族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和医学院1~3年级的1 716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营养知识问题得分最低分为7分,最高分为38分,平均得分20分.对营养知识持"不想了解"或"无所谓"态度的大学生占30.9%;只有36.9%的大学生在选择食物时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自身的营养需要.这部分学生多具有较好的营养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并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结论 不同民族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饮食行为不科学,对大学生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营养知识宣传和饮食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合理营养的态度和行为情况,以便指导学生正确的饮食行为,改正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254名在校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膳食行为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态度积极,其中女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男生;大部分学生将食物的营养价值做为选择食物的依据;绝大多数学生想了解营养知识,并愿意改正不良饮食习惯。结论: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常识性营养知识得分较高,饮食行为较合理,但相关的营养知识缺乏,应加强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并端正营养态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KAP)的现状,评价营养健康教育效果,为有效改善医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川北医学院护理本科2008级10个小班的学生,以集体授课方式进行营养教育,教育前后用自编问卷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实施营养教育后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明显提高,得分由( 15.76±4.15)分提高到(25.17 +4.26)分,营养态度较好,饮食行为较教育前有所改善,得分由(4.87±1.57)分提高到(6.77±1.57)分.结论:营养教育可以提高护理新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是改善其不良饮食行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农村妇女饮食行为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饮食行为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面对面访谈对234名农村已婚妇女进行营养知识和营养行为调查,根据孩子上学情况将调查对象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前组妇女营养知识得分[(82.63±10.59)分]最高,与学龄组妇女[(79.32±11.54)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非学龄组妇女[(72.96±13.17)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学龄前组妇女营养行为得分[(72.96±13.17)分]也是最高,与学龄组[(70.63±11.65)分]和非学龄组[(71.46±10.1)分]妇女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80.3%学龄前组妇女有较好吃早餐习惯;大多数农村妇女能够经常摄入肉类(80.3%)和豆制品(83.8%),20.5%农村妇女能经常喝奶,86.3%妇女经常吃咸(腌)菜;部分妇女能了解一些与健康相关的饮食知识.结论 应在农村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以纠正农村妇女错误的传统习俗和观念,提高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张中平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9):122-123
目的了解卫校护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量表,利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326名护生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得分仅为(30.85±8.51)分;营养态度较积极,但饮食行为不理想,得分为(9.56±2.38)分。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卫校护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三甲医院护士营养知信行现状,为提高护士营养知信行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4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t检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调查问卷有效人数为128人,营养知识得分为(67.20±10.1)分,营养态度得分为(79.00±6.27)分,营养行为得分为(69.40±7.07)分。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营养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历和参加营养知识培训(P<0.01);营养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护龄和参加营养知识培训(P<0.01);营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科室(P<0.01)。营养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在校学习(63.3%),期望获取途径主要为学术会议、讲座和营养学习班(53.9%、53.9%)。结论临床护士营养知识水平和行为水平偏低,营养态度较好,应提高护士人群的营养知识并改善其营养行为。  相似文献   

9.
农永丽  陈清健 《吉林医学》2013,34(18):3677-3679
目的:了解护士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知识获得途径,为护士营养再继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95名在职护士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结果:护士营养知识、行为及态度平均得分分别为(7.65±2.57)分、(28.54±0.79)分和(4.31±0.15)分;营养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和护龄;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是在校学习(60.5%),报刊、书籍、电视和网络(28.2%),再继续教育(11.2%)。结论:护士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较差,应根据需求开展有效可行的营养再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的营养知识,改善其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蒙汉族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K-A-P问卷,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378名蒙汉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总分值(满分为100分)分别为25.5±15.5、68.2±18.8、51.5±10.5;其中营养知识得分较低,汉族学生得分高于蒙族学生(P〈0.05);学生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存在某些不良的摄食行为。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营养宣教工作,以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改变其不良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沈阳医学院学生钙营养知识和态度,为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校学生818名进行钙营养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该人群钙营养知识得分为(18.3±2.7)分,态度得分为(13.1±1.8)分。钙营养知识、态度得分女生高于男生,教育程度越高的学生成绩越好。视光学专业得分较低。钙营养知识与态度间有高度正相关关系(r=0.2,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级、专业与钙营养知识有关。调查对象迫切希望了解钙与健康关系占78.1%,其次是想了解的占19.4%、不想了解的占0.6%、无所谓的占1.8%。目前获得相关钙营养知识的渠道以报刊杂志和课堂教学为主,分别占65.8%和62.0%;而希望的途径是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分别占61.1%和52.3%。结论:沈阳医学院学生钙营养知识掌握情况一般,但均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应开展有效的营养教育提高他们相关营养知识,为其健康行为的形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卫校学生的营养"知识(K)、态度(A)、行为(P)"(KAP)现状,为进一步对其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晋中市卫校的三个年级的49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营养知识缺乏,营养知识得分为11.0±3.6。城乡及不同年级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学生得分高,高年级学生得分高;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较好,93.6%的卫校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知识;学生饮食行为较差,仅有35.4%的卫校学生饮食规律;各年级在食用豆制品频率为1-2次/d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卫校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水平普遍欠缺,但均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3.
调查120例平均年龄78岁的老年住院患者,在接受营养宣传教育前后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结果显示,接受教育前后知识知晓分数分别为46±21和85±18(P〈0.01),80岁以上患者的知晓分数从入院时的41±21升至83±18(P〈0.01);教育前治疗饮食执行率、普食执行率、医院就餐率分别为48.9%、57.7%和50.8%,教育后分别为93.6%、100.0%和95.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建议将营养教育纳入老年住院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师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师生营养观念、开展学校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职教师,一、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一、二年级博士研究生和一至三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师生样本,以电子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KAP)评分影响因素。结果: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师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5.7±1.5)分;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7.3%。营养态度平均得分为(8.3±3.0)分;营养行为平均得分为(5.1±2.0)分。总体营养KAP平均得分为(19.1±4.6)分。其中教师得分(19.9±5.2)高于学生得分(18.9±4.5),女性得分(19.5±4.5)高于男性得分(18.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博士研究生的营养态度、营养行为得分及KAP总分均高于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P<0.01)。结论: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师生营养态度较为端正,营养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营养行为上尚有一些不合理之处。性别、身份、学位是影响营养知信行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学校应积极开展营养教育宣传,提高师生营养知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师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师生营养观念、开展学校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职教师,一、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一、二年级博士研究生和一至三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师生样本,以电子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KAP)评分影响因素。结果: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师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5.7±1.5)分;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7.3%。营养态度平均得分为(8.3±3.0)分;营养行为平均得分为(5.1±2.0)分。总体营养KAP平均得分为(19.1±4.6)分。其中教师得分(19.9±5.2)高于学生得分(18.9±4.5),女性得分(19.5±4.5)高于男性得分(18.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博士研究生的营养态度、营养行为得分及KAP总分均高于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P<0.01)。结论: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师生营养态度较为端正,营养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营养行为上尚有一些不合理之处。性别、身份、学位是影响营养知信行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学校应积极开展营养教育宣传,提高师生营养知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建设。  相似文献   

16.
张培娟  蒋勇  韩晓兰 《安徽医学》2018,39(4):488-490
目的 调查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新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进一步完善师专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整群抽取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75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师专新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校新生的口腔健康知识平均得分(6.92 ±1.86)分,女生高于男生(P<0.05);口腔健康态度平均得分(17.78 ±1.92)分,女生高于男生(P<0.05),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P<0.05);口腔健康行为平均得分(16.72 ±2.77)分,男生高于女生(P<0.05),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P<0.05),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得分优于母亲文化程度低者(P<0.05).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师专新生口腔健康态度较好,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及行为习惯需要改善,不同特征的新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存在差异,需有针对性地制订学校口腔健康教育计划,促进口腔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蒙冲  黄奕江  董文  吴海弟 《海南医学》2016,(9):1527-1529
目的 了解基层医生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方法 2014年10~12月采用不记名闭卷的方法对海口市14家基层医院共150名医生进行哮喘知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对哮喘相关组织的了解、哮喘诊断、分期、分级、药物治疗、吸入药物注意事项等.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44份,平均(45.1±21.4)分,及格率为39.6%(57/144).二级医院医师65名,平均(50.3±23.1)分,及格率为52.3%(34/65);一级医院医师54名,平均(38.5±21.4)分,及格率为33.3%(18/54);社区服务站医师25名,平均(38.2±21.3)分,及格率为20.0%(5/25);二级医院医师平均分和及格率均优于一级医院和社区服务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级职称组及格率为60.5%(23/38),成绩(50.1±21.3)分,优于初级职称组(30.3%,3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组、40~49岁组医师及格率和成绩分别为57.6%(19/33)、(55.6±20.3)分和56.0%(14/25)、(56.6±24.7)分,优于23~29岁组[28.8%(21/73),(40.5±23.6)分],50~64岁组及格率比30~39岁组低[23.1%(3/13)vs 57.6%(1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学历组及格率为57.4%(35/61),平均成绩为(55.6±23.1)分,优于中专和大专组[11.1%(1/9)、28.4%(2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医生对哮喘临床知识欠缺,迫切需要加强基层医生支气管哮喘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某医学院不同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院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为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某医学院学生318人进行自设计营养KAP问卷调查,分析其KAP评分.结果医学生营养知识较缺乏,平均得分(34.42±4.69)分,仅占总分的74.8%.女生营养KAP总评分高于男生(P〈0.01),男生营养KAP不及格率高于女生(P=0.020),女生营养KAP总分优秀率高于男生(P〈0.01).不同专业学生的营养KAP比较,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和总评分均高于临床医学(P〈0.01).两个专业学生的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评分基本相同(P≥0.052).医学生也有不良饮食行为.结论应加强医学生营养教育,提高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饮食行为,提高医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专业三个年级学生共641名,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KAP平均得分为(44.5±6.2),不同年级女生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得分及KAP总分均高于不同年级男生(P〈0.05-P〈0.01);四年级男女生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得分及KAP总分均高于一、三年级的男女生(P〈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大学生营养KAP得分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和年级。结论:该校学生目前营养知识掌握水平较差,对一些常见营养素的来源及作用认识不足,但均有积极的态度,因此应在学校内开展有效的营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指导日常膳食,为今后开展膳食指导和营养知识的宣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区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信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宁波市区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信行( KAP )现状,为完善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模式和营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宁波市老三区六所幼儿园800名家长,以自填式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营养KAP现状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格率分别为53.2%、89.6%、30.3%。家庭收入对家长营养KAP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和学历对家长营养行为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的营养知、信、行三者之间相关性不强( P>0.05)。结论宁波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水平较低,营养行为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应加强营养宣教,完善营养宣教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